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策展手记

2022-05-13


FOREWORD
前  言

在那跌宕起伏的三国时期

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逢如一轮皓月

穿越了云翳、照亮了时代

一个是弘毅宽厚的明君

一个是堪比管乐的良臣

二人厚相结纳,忠信节义

在艰难险阻中逆流而上

在风雨与狼烟中托付家国远志

正是——

明月昭昭,君臣义

长风起兮,鱼水契


2021年10月1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原创策展推出的国内首个刘备、诸葛亮两位历史名人特展:“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展览筹备历时八年,汇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永陵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勾勒那个英雄辈出、逆流而上的时代和刘备、诸葛亮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交汇轨迹和旷世传奇。



展厅外景


01.叙事的转向
情节构建与文本阐释

一部明君良臣的壮阔史诗

一段匡扶天下的奋斗历程

一次精神文化的浸润之旅


主题雕塑


“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通过“乱世浮沉·以待天时”“君臣共济·蜀汉立国”“兴复汉室·鞠躬尽瘁”三个部分,以三国史事为轴,刘备诸葛亮生平为魂,君臣鱼水之情为展眼,在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寻找动人心魄的叙事角度,在文物缺乏的历史时段中探求符合逻辑的物证关系。既有刘备半生创业的艰难、武担山称帝的鼎盛到夷陵之战兵败的遗憾,也有诸葛亮从隐居南阳、出山扶主、南征北伐到星落五丈原的传奇人生,填补了国内尚无刘备、诸葛亮两位历史名人特展的空白。


第一单元“乱世浮沉·以待天时”分为“创业时艰”和“隆中耕读”两组,呈现了群雄割据背景下,刘备屡败屡起的创业精神和诸葛亮躬耕陇亩,以待天时的少年壮志;第二单元“君臣共济·蜀汉立国”分为“君臣际会”“武担称帝”“白帝托孤”三组,讲述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广揽名士、开疆扩土,终成一番霸业,但折戟夷陵,弥留之际将江山社稷悉数托付于诸葛亮;第三单元“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分为“开府治蜀”“安抚南中”“北伐曹魏”“诸葛奇思”“星落五丈原”五组,叙述了蜀汉新主幼弱之际,诸葛亮总理朝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终致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单元说明形式设计图


三国虽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却是一个革故鼎新、秩序重构的时代,社会面貌虽洪波涌动,却无法阻挡英雄人物千古传颂的潮流,更在激荡中见证着汉文化圈和中华文明在多元一体的结构下蓬勃发展,展览突破以文物为叙事核心的陈列模式,采用信息组团、分级传播的设计理念,将最新考古发现与阐释融入博物馆语境中,达到透物见人的观展效果。



展览在展品选择上强调考古文物的史实叙述、历史元素的传承转化与古代工艺的现代表达三大主题,共汇集了国内6家文博单位的代表性文物22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53件,涵盖纸质、木器、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铜铁器等七大类别,在拓展文物信息互动、体现三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全面复原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场景。


叙事目的


感知层次


策展思路


02.沉浸的场域
情节构建与文本阐释

一世逢 两人事 四幕戏

相识 相知 共建 别离

“臣亮一生,不负天下,

不负先主,不负此会”

“隆中耕读”场景


展览在空间设计方面以认知史实、抒怀情感、共振往今三个层次,将展览情绪逐步递增推向高潮,引起观众内在情感共鸣,共塑历史叙事空间。展厅以殷红色、苍翠色对比碰撞,加强视觉印象。丰富的区块设置,细腻的型材品质,灵动的光影变化,累积的信息层级,映现的文化特色,共同组成展览的视觉基调,表露出刘备与诸葛亮间,先知己后君臣,相携共进的激昂情谊。


“煮酒论英雄”场景


在创建观展体验初期,利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在物的剧场中共同创造“与众不同”的沉浸式剧场展示空间,以物为主角讲故事,提供观点并创造真实感知,激发观众去往记忆烙印中的历史时空。通过对历史发展中的闪光点进行提炼性呈现,营造出更具亲切观感的观展氛围,来充分挖掘三国文化核心价值。


展览匠心打造多个原创精品多媒体及艺术展项,将展览文本、文物展品与场景复原、多媒体和艺术装置进行有机组合,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布局并展示文物细节、历史背景、延伸阅读、沉浸效果,对展览信息分层次予以阐释,进一步拓展信息互动。


多媒体展项多维地展示刘备与诸葛亮相遇相知相逢于乱世的旷世人生,充分展现艺术文化感染力,调动观众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利用多感官感知为观众提供更加有效传达展览信息的方式。其中尾厅“星落五丈原”沉浸式展项中,远方山峦叠嶂,空中风声戚戚,星光黯淡,诸葛亮在座椅上遥望北方,不知是否为无法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而遗憾,留下一个让人感叹良久的背影。随着时光的流逝,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明君良臣都已成为历史,他们曾共叙经纬,他们曾挥剑指北,他们曾山水跋涉,最后长揖作别......


“星落五丈原”多媒体


历史场景复原的展示,通过背景的布置、人物的互动与装置物的陈设,多维度地传递历史信息,使观众身临其境,充分在展厅中获得丰富且多层次的观展体验。行至白帝托孤场景式展项,刘备卧于病榻一侧,诸葛亮表情凝重,近侍以听召,配以该展项处偏昏暗又聚焦人物的灯光效果,刘备东征失败一病不起,交待诸葛亮身后之事的悔恨、遗憾和不舍,诸葛亮面对旧主病逝的痛楚和不安便清晰地表现出来。


“白帝托孤”场景


03.传播的共置
文化转译与重塑感知

一座庭院 一场展览

光影叠现 移步换景

实现博物馆建筑美学

园林景观与展陈空间的深层次交融

打造三国文化传承展示经典案例

园林设计效果图


展览通过对三国文化史料整理、考古资料的解析、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当代的美学视角,将三者渗透、衔接,促进历史、典故、艺术之间的联系;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动线,以承袭与创新的双重融合,完成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营造符合现代美学的体验式空间。


展厅分为室内、中庭两个部分,总共面积达1582平方米。根据场馆情况,展线以“遍经”、“园游”双线并置,尝试通过材质、科技、装置、手法等层面上的不同创意组合,实现从展品到精神、从影像到体验的深度赋予。


在策划中充分考虑博物馆建筑美学、园林景观与展陈空间设计的多样性,深层次沁入与互融。展厅中央设计了中庭式园林景观,展厅以同心圆为轴,使蜀汉历史与川派园林产生更为深度的绑定。园林布局以水池为中心,高低错落的英德石分布周围,点植苍松、古槐、石竹其中,配以蜀葵、杜鹃,以大花蕙兰扣题,山池花木之成景为主调。展厅分区均衡、节奏疏密有致,路线无交叉、无回转。在展厅一侧始终保持开窗透景,将室外景色引进室内,自然光、人为光共同构建空间律动,打造一个简明精巧的多位艺术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归葬惠陵展项中,多媒体与实景相结合,采用开窗透景直望惠陵的展陈手法,为观众提供全新的“园展交互”观展体验。


开窗透景直望惠陵


展览开创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展陈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采用红色与蓝色色调,同时巧妙地结合自然光线,让展厅中呈现出光影叠现、错落有致的效果。将厚重的历史与明朗的园冶融入展览空间当中,观众站在室内,光影的明暗,构成空间的审美秩序对比,加深空间的沉浸性,或伴随着原创的汉调古曲沉醉于当时,或面对着光影雕塑遐想片刻,都能徜徉其中,感受宏大历史叙事的微观表达和诗意呈现,体味君臣之鱼水深情。


EPILOGUE
尾  声

此次的“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填补了国内长期以来二人生平展的空白,打造出一个“让历史建筑遗址破茧重生的展览”,立足历史之实,精选文物之证,建构三国之景,传扬鱼水之义。


明月昭昭,长风又起。

明君良臣,千古熠熠。



供稿: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展陈部主任 尹恒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END·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策展手记 展览展示

1751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