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从teamLab看艺术展的审美体验重构之路
-
2022-04-27
一 · teamLab的前世与今生
成立于2001年的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以其营造的光影交织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作品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当下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新媒体艺术团队之一。
2015年,teamLab在日本东京举办了《未来游乐园》大展,参观人数达到了50万人次,同年米兰世博会上,人们为了参观日本馆的teamLab展览排队8小时以上,还被世界权威设计网站《designboom》连续两年评进“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谈到创立teamLab的原因,创始人猪子寿之表示创业初衷很简单:不愿受大公司的约束,想跟朋友一起做点有趣的事。猪子寿之的艺术创业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最喜欢的漫画《海贼王》的影响,漫画里男主角路飞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刚本科毕业的猪子寿之怀揣着热血想要改变世界,而他发现能够实现梦想最好的媒介便是艺术。
猪子寿之
自然,改变世界之路从来不是简单的坦途,teamLab一鸣惊人前也经历过长达十年之久的默默无闻。真正被海外看到之时,已然来到了2011年。2010年时,这个小小团队的伯乐——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来到teamLab在东京的工作室,看到这些运用前沿的科技手段呈现的艺术作品堆放在角落无人问津十分可惜,建议往公共艺术展览方向发展,并且拿到海外去展示。
于是 2011年teamLab在村上隆位于台北的Kaikai Kiki画廊举办了第一场艺术展,大获成功,由teamLa才算是正式进入到全球视野的注视。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teamLab来势汹汹地进入视线是在2017年的夏天,佩斯北京的一场光影十足的新媒体浸入式展览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话题性讨论。
佩斯北京-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
猪子寿之说,teamLabBorderless无界展览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艺术世界,他们团队希望观光者用他们的身体去漫游、去沉浸、与探索并与其他人创造出新的体验。当一个作品走出展览空间,穿过通道,与其他作品交流并融合时,这就意味着人们能够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teamLab一直希望人们能沉浸于艺术的欣赏中,享受当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展览的开办,让观赏者能够发现无界的世界之美。
teamLabPlanets东京展“无穷无尽的水晶宇宙”│
二 · 沉浸式与艺术体验的水乳交融
“沉浸式”一词用在形容艺术或展览方面,最初并不是由 teamLab 或者日本语创造出来的词汇。但目前市场上提及沉浸式展览或沉浸式艺术,首当其冲地还是令人联想到teamLab。沉浸式艺术大多致力于在一个被环绕的展览空间里给观众提供临场感,通过舞美、灯光、声音、表演、科技等手段来实现环绕效果,也通过这种被包裹式的感官感受或故事设定让参与者迷失其中,达到全身心的投入。
2013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做亚洲巡展《我有一个梦》,众多国内媒体纷纷把这场盛极一时的展览看作是沉浸式艺术展览推向大众的起点,其中展出的大型装置作品《无限镜室》是在一个被多角度镜面包围反射的封闭空间里,利用LED或球形泡泡营造一个无限重复又犹如万花筒的空间,让置身其中的观众几乎迷失方向,这个如今持续在全球巡展的作品其实最早诞生于1965年。
装置作品《南瓜》
又例如teamLabBorderless东京展“呼应灯森林”,人站在灯盏附近时,灯盏会明亮地照耀着,释放出能够形成共振的色彩;以这盏灯为起点,光线传播至距离最近的两盏灯。灯盏之间传递着同样的颜色,依次下去,不断传递。如果光线来自房间另一端,说明其他人正站在那里。观赏者由此知道同一空间中他人的存在。
呼应灯森林
时间调至最近,2022年2月18日至2023年1月2日,以印象派大师为主题的三个大型沉浸式展览在位于波尔多潜水艇基地中心的“光之水池”(Les Bassins de Lumières),这个全球最大的数字艺术中心举行。
在这个身临其境的展览中,“光之水池”带领我们看见艺术家狂野的内心世界。塞尚的自画像揭示了他内心的煎熬,他笔下的人物或严厉或好奇的眼神在房间里随处可见。我们得以深切的感知画家塞尚的内心动荡、他的激情和痴迷、他的创新结构、他与光线和色彩的关系以及他与自然的独特联系,欣赏到塞尚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眼中的森林、花园、城市村庄等等意象。
塞尚画像
不难看出,早期和现今的沉浸式艺术展览或作品基本都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不仅提供声、光、嗅、触的沉浸体验,为观众打造一个有别于现实的环绕式场景,更强调了观众的参与性,使人们获得感官体验的同时与作品产生互动。所以,沉浸式艺术的展示与体验更多强调的应是主题与对象相互渗透,这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可以说,当观众走进一场沉浸式展览的时候,同时也是被邀请共同创作这些作品,观众成了艺术家,也成了艺术的一部分。
三 · 未来艺术馆打造的启迪与思考
沉浸式展览凭借提供给观众的多重感官体验获得了热捧,这背后无不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作支撑,无可厚非,当前艺术创作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广泛,但随着沉浸式展览带来的强大经济效应似乎激发了众多所谓的艺术家或艺术机构来一次次试水沉浸式展览,为了吸引观众,迷恋使用科技手段创造的新奇幻丽的空间,而忽略了创作概念的输出,艺术价值的内核也是令人寻味,似乎大排长龙的队伍,朋友圈的照片秀和社交平台上的热搜上榜,就足以见证这是一场成功的展览。
然而,“沉浸式”对艺术来说究竟是一种加持,还是只是一种吸引流量的商业噱头呢?
近些年来沉浸式展览爆红的现象引得部分专业人士的失望和反感,在艺术界,虽然人人都想制造热点,却又有反热点的传统,当一种新鲜的门类引发爆点的时候,总有些声音会发出疑问,这本质上还是由于艺术界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权威人士或机构手中。这个时候,在商业环境背景中对于艺术价值的呼唤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018年4月15日晚,在有80年历史的民国建筑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无声电影露天展映和旗袍摩登夜场秀,为“现代之维:20世纪初期中国都市的审美风尚”展增添了不一样的解码方式,同时这也是美术馆的一种创新展览,为观众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的新尝试。为了让观众充分领略月份牌广告画在上世纪 20 年代最为典型的视觉创造,现场悬挂着的各式旗袍,在美丽与风情之间,记录着当时那个年代的潮流文化与生活方式。
摩登之夜
展厅一方面进行了场景复原式的陈列,针对早期中国都市繁盛且竞争激烈的商业文化,以霓虹灯招牌的形制设计制作了本次展览的展标,形成了与商品环境相一致的视觉体系。同时符号化地再现了在当时的消费市场占据主流,甚至活跃至今的各大老牌商号。
另一方面吸收了视觉营销与橱窗设计中的流行元素,在得到私人藏家高建忠的授权后,将民国旗袍悬挂陈列,借由装置结构的辅助,形成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列阵效果,与大型灯箱墙所投射的都市旧影一并构成了展厅中央的视觉焦点。
旗袍展览
此次展览吸引了许多民国文化爱好者的观赏和青睐,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呈现。展中并没有采用绚丽的技术和数字手段,但却能凭借场景的搭建来复刻曾经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将观者带回到过去,从而唤醒其文化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想象中的共同体。这足以说明,技术从来都是一种体现内容的手段,对于艺术展览来说,审美价值的挖掘才是永远的核心。
本微信图文资料来自古奇文旅演艺,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馆设计 | 佳势展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