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凤凰艺术 | 回归文脉的“元”和超越技术性的“境”,第59届威双中国馆观察
-
原创 2022-05-05
1990年11月27日,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给时任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同时也是自己的弟子汪成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钱老表示将当时还是新鲜词汇的“Virtual Reality”一词翻译成“灵境”。
三年后,同样是在给汪成为的信件中,钱学森写道:“我对灵境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
1994年10月,钱学森给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三人写信说,“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在信中,他亲手绘制了一张导图,以阐释“灵境”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引发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变革。
“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是一个随时代演化与意义叠增的词语,从最早意指的境界、边界(《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后来逐渐延伸向心灵感知,被认为是一种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精神界域(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当它与现代视觉技术相碰撞时,在一手漂亮的中英文字体外,我们在今天仍然惊讶于钱学森在30年前的视野与格局。而在进入中国近30年后,“Virtual Reality”以“虚拟现实技术”之名在掀起了新一波浪潮。“VR 元年”一个接着一个,从虚拟现实引发的实践和思考不曾停歇,商业化探索同样一时无二;然而未能突破奇点的技术现实,亦使许多人在经历了 VR 概念变现融资的火热浪潮后黯然离场。
毫无疑问,随着元宇宙、NFT 的再度更新,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再一次被冲击和占领。然而,当我们忘却了“境”而专注于“技术”,抛弃了人类再次跃升的大视野而专注于资本获利,在技术与资本的自我局限下,人类又处于怎样的境遇之中?
1
从“梦想之乳”
到“元境”
”
今年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梦想之乳”源自英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灵顿(Leonora Carrington)在1950年代居住于墨西哥时所创作的一系列绘画。正如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所说,“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生活通过想象的棱镜不断地被重新设想,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和被改变,成为不同的人......展览将通过身体的变形和对人性的定义带领我们进行一场想象之旅。”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海报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关注三个主题:“身体及其变形的表现;个人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罗伯托·西库托主席也谈到,“塞西莉亚·阿莱马尼把她‘通过身体的变形和对人性的定义”聚焦在一系列关于‘当下时代弥漫在科学、艺术和神话中的疑虑’的问题上。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绿城花园展区(Giardini)©️乔志兵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入口,©️齐睿禾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中鸿创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展览以“元境(Meta-Scape)”为主题,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助理策展人为孙冬冬,选择了4位(组)艺术家——刘佳玉、王郁洋、徐累、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AT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入口,©️王郁洋
2
“Meta-
Space”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次中国馆主题来自钱学森的翻译“灵境”,但本次展览名却并未简单地回溯到“Virtual Reality”之中的任何一个单词,而是冠以“Meta-Scape”之名。这无疑是对纯粹技术和资本的告别,而将视线重新投向了钱学森所言的、由中国文脉所孕育的“境”之上。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张子康
据中国馆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介绍,“元境”受惠于以 “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的启发,从媒介理论的当代性角度,将“境”所呈现的一种生态或系统形象,对接当下的“人类—技术—自然”的人类境况,不仅在漫长的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中,也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经验中,回应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关于“去人类中心化”,以及发现“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自由世界”等相关的思想、观念与行动。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世界的巨大变革造成西方现代主义系统受到严峻挑战,在张子康和孙冬冬看来,这相当于中国在还没有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那样完善的系统的时候,和他们一样面临了一个新世界的来临。在这个新世界面前,我们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需要去学习、理解和创造。所以,展览选择用“元境(Meta-Scape)”这样的概念去对话世界,这正是彼此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正如阿莱曼尼认为的那样,当世事变得艰难时,艺术家们总是——也将永远——诉诸特别奇怪的世界观。在本次主展区中的某些单元,威尼斯双年展会强调过去的超现实主义与当下的超现实主义之间的神圣联系。在其中,塞西莉亚·阿莱曼尼确定了展览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人类的定义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构成了生命,又是什么区分了植物和动物、人类和非人类?” 而主展区中许多作品的回答表现则为:类人动物和混合人物在展场内比比皆是。还有许多作品都描绘了具有植物和动物物种特征的人类。
相比于国外艺术家们对于新世界更加技术性的想象,和对未来人类自身肉体与生存境遇的异化,中国馆所呈现的艺术思考无疑更具超越性。就如同西医“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医学逻辑,中国国家馆表现出的更像是传统中医文化中对于全身的整体关照——它不仅仅思考人与技术的共生,虚拟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共存,更从一个古老文明的文化积淀出发,区重新思考不同事物与媒介、人与物、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和实践,并向世界阐释了一种中国式的感知自己的方式。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效果图,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 ©️AT小组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艺术家王郁洋作品《雪人》,©️王郁洋
此外,“元境”中的“元”字在如今被人们用来代表“元宇宙”的概念,形容一个无限大的境界。但策展团队在使用的时候考虑得更多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含义——除了当下科技的发展,也包含“之初”的概念中时间的线索——回到中国文脉的最深处,反观当下的媒介时代背景,展览“元境”营造与呈现了一种万籁共生的宇宙意识。此时,“造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区隔,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正是要超越现实的藩篱界限,重新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反观自我的方式,以及由此建构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官方海报,设计:何见平 ©️何见平
这种理念同样体现在中国馆的海报上:主视觉的图形是 Landscape 镜像后,延伸镜像的手法,有着一组镜像的中国风景,被叠印在整齐精致的硅胶时装模具的脸部图形上。这其实就像是自然孕育和工业生产的重叠错位。
而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红色与黄色两种绚丽的荧光色彩,何见平将其视为一种对自然色彩的干扰,几乎能令人忘却真实的生活空间。海报设计师何见平表示,“在自然中不真实存在的色彩,却有着比自然色彩更吸引视觉的力量,这有点悖论,但又真实存在着。如果延伸开去,艺术何尝不是这样,真实生活的经验,有时可能比不上对虚拟空间的想象。在真实和恍惚中的片刻迟疑,也许就是‘元境’。”
3
中国艺术家
打造威尼斯之“境”
”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平面图 ©️BUZZ庄子玉工作室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齐睿禾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艺术家王郁洋作品《雪人》,©️王郁洋
“《雪人》雕塑形象来源于创世神话与《道德经》中的文字,王郁洋将文字转换为01二进制语言,再将其导入多种数字制图软件中,通过计算机重新计算导出新的形象,让文字脱离对现实的指涉,经计算机逻辑和语言的重新组织,再度返回现实之中 ”。
——张子康
▲ 艺术家王郁洋,©️王郁洋
▲ 艺术家王郁洋的部分作品
从《人造月》计划,到“月球”系列绘画,再到如今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雪人》、《四分之一(节气)》,王郁洋的作品呈现了他对于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持续关注,展开究竟“什么是人类艺术?”的 讨论。同时呈现了艺术家对工业化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以及未来的思考。 在创作理念一脉相承之时,他不断在艺术创作媒介与方法上推陈出新,用作品引导观众打破既有认知与感受艺术的习惯。
▲ 艺术家王郁洋作品《雪人》细节,©️齐睿禾
▲ 《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2021年;树脂、黄酮、紫铜、青铜、不锈钢、树 尺寸:长800cmX宽260cmX高400cm,©️王郁洋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齐睿禾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布展现场,©️王郁洋
▲ 艺术家徐累
作为60后参展艺术家,徐累的创作语言蕴含着中国文化艺术底色与本土精神。其作品《兴会》(Correspondances)由一件互动装置及三幅绘画组成。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徐累作品《兴会/Correspondances》©️齐睿禾
透明的互动装置以七巧板的形式前后交错,相互融合,将中国传统思想的“和而不同”、“共生共长”的宇宙意识融汇其中;作品抽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理”,通过适合的媒材将古老思想予以翻新,山水丛林景观与中国文人气质一脉相承,与当下最新科技结合,通过沉浸式互动带领观众感受中国传统美学。他的作品将中国文化的历史展示线拉长,让观者从过去、当下和未来,来了解和思考中国历史进程中文化演变的进程。
除了对中国当代水墨创作的推动,徐累的作品往往综合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元素,体现了艺术家对不同文明的借鉴与思考。作品《兴会》的绘画部分是以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年)著名的《吕根岛上的白垩崖》(Kreidefelsen auf Rügen,Chalk Cliffs on Rügen)为灵感来源的一组作品。
▲ 《吕根岛上的白垩崖》,90.5 x 71厘米,1818年
此外,来自文艺复兴的图像、波斯、日本和中国的传统绘画元素经过分解重构和谐统一于徐累的艺术创作,在动荡与危机、不安与猜忌的时代背景下,他的创作不断找寻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共鸣,打通文化之间的对话,营造“移步换景”的时空体验,体现中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哲学思想。在策展人张子康看来:“徐累的作品在今天世界格局下,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让我们看到今天世界需要融合,找到人类共同发展的路径,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 艺术家徐累调试作品《兴会/Correspondances》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现场 ©️齐睿禾
▲ 艺术家刘佳玉 ©️刘佳玉
▲ 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
1998年6月,87岁的钱学森先生还写了一篇短文《用“灵境”是实事求是的》:“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这比‘临境’好,因为这个境是虚的,不是实的。”
而在如今,虚与实的界限似乎更加薄弱与微妙。今天对技术的理解与过去不同,对艺术的理解同样如此。就如张子康所说,希望观者可以通过“元境(META-SCAPE)”认知中国,认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艺术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在人类共同的未来将去向何方。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