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MoCA校园行2022丨讲座回顾:重溯年轻力
-
2022-05-03
「MoCA 校园行」是上海当代艺术馆建立馆校合作的重要项目,旨在拉近艺术馆与学生、学校的关系 ,让更多的年轻一代认识并走近艺术。
今年,MoCA 与同济大学联合,携手上海各大高校共同举办春季线上校园行,邀请多位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学者、时尚跨界人士以及资深媒体人,以最前沿的艺术与科技、传承与创新、生物艺术探索和可持续发展的时尚设计等主题,向未来发问,开展四场线上讲座。
4 月 23 日,MoCA 春季校园行线上讲座——“重溯年轻力”如约与上海各高校的学生与老师见面。此次,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邀请艺术家陈英杰、庞凡以及史成栋与大家分享有关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以更为鲜活的艺术视野,呈现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广阔天空。
MoCA 春季校园行系列讲座——“重溯年轻力”讲座嘉宾
尽管 MoCA 已成立 17 年,但它始终在与年轻一代同行。作为如今艺术创意行业的中坚力量,这股“年轻力”不容小觑,它正蓬勃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着艺术的新局面。MoCA 陪伴着年轻艺术家成长,也见证了一代人的风貌,而如今,MoCA 还在努力将饱含年轻力量的艺术传播至世界的更多角落。
作为讲座开场,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首先向大家分享了 MoCA 于 2019 年举办的展览——《后当代城市自白 7019》。
《后当代城市自白 7019》,2019
这次展览邀请了谢泼德·费利(Shepard Fairey(OBEY)、琼万(JonOne)、约翰·马托斯·克拉什 (John MatosCrash)、泽夫斯(ZEVS)、阿特拉斯(L’atlas)、维尔斯(Vhils )、M·恰特(M.Chat )、坦客(Tanc(Tancrede Perrot))八位国际涂鸦界重量级艺术家,以全新的视角,剖析当下时代精神,从城市人文到街头文化等多重话题,为国内观众创作了最具有时代精神的前卫艺术展览。
《后当代城市自白 7019》展览现场
接下来,本次讲座的三位艺术家也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理念。
陈英杰
“画图男”陈英杰一直以来都在探讨东方传统水墨与西方街头艺术的关系,并透过不同的媒介将二者进行结合,力求在两种矛盾且对抗的文化形态间找到平衡,挣脱文化束缚。
除了街头涂鸦和架上绘画以外,陈英杰还参加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跨界合作和品牌合作,近几年还去了不同的地方采风、写生。于陈英杰而言,他渴望把握人生中的大小机遇,因为每一次创作的机会都是珍贵的自我提升和突破。
陈英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再造乾坤-第三号》,布面丙烯和混合材料,2019
迪拜街头艺术,2017
庞凡
庞凡(Fansack)于 2003 年开始从事街头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围绕着灵性艺术和科学展开,同时也不乏扎染等亚文化元素;他的笔触中常萦绕着一种宁静、浪漫的氛围,为观者创造了一个可供思考的空间。
庞凡的作品是精神层面的臆想与内在自我的寻找。他将自然中的物质、动物、东方的形象与当代社会的各种代表符号进行组合, 在一片浪漫、禅意且冲突的场景中探索人性、欲望、潜意识、科技以及何为智慧等主题。
庞凡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旅行者》,亚麻布面丙烯,2020
《Red Bill》,亚麻布面丙烯,2020
史成栋
史成栋既是一位艺术家,也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他近几年的绘画以空间隐喻为母题,用相对写意流畅的绘画方式来描述现实之中似曾相识,却是虚构臆造而来的空间场景。独特的视角选取与舞台剧场般的光影效果赋予其绘画更多的神秘色彩。
史成栋以自己的个展《戏,开始》为例,向大家介绍了作品中的空间与光影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此延伸到现实的空间。通过他的讲解,同学们得以更透彻地了解到这位艺术家对于绘画空间感的试验,感受到画布上奇妙的戏剧之感。
史成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夜场》,布面油画,2017
史成栋于 MoCA 艺术亭台举办的个展《镜幕》,2021
至此,通过三位艺术家的介绍,同学们对他们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经历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深入探讨中,艺术家们分享对于艺术的自身见解,大家渐渐走进了艺术家的内心也收获了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Q:
如何把握机会?在这之中都遇到过什么困难?
陈英杰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艺术经历。虽然本科学的是平面设计,但是陈英杰为了实现自己的画画梦想,中途从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退学,并在接下来的艺术道路中全力把握一切机会。
现在的陈英杰则在户外创作中经历了更多的挑战,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挑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不可控的条件,但却激励了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打破规则。哪怕是遇到大雪被困在半路,他也能够在等待救援车到来的空隙中拾取灵感,就地取材,改造氧气瓶进行创作。
陈英杰于云南进行户外创作
陈英杰说在路上的经历,自己不愿意停下来,他还会一直走在创作的路上。然后,他又与大家分享了另一次特殊的创作经历,也就是与 MoCA 在 2021 年合作的南昌路涂鸦项目。
虽然陈英杰一直以来都是即兴创作,但在南昌路实地考察了之后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创作压力。后来他从树在墙上的倒影中找到突破口,将树的形态融于创作中。面对困难时,陈英杰的解决方法是“全身心地投入”,而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太阳也出来了,或许这就是挑战的迷人之处。
MoCA x 陈英杰南昌路涂鸦项目,《自然重力 41》,2021
庞凡更多地从“选择”这一话题入手,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抉择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就了自己如今的艺术创作。
从最初对于滑板的兴趣爱好开始,庞凡得以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街头艺术和亚文化,而他对于艺术的向往也让他决定去法国深造。在这里庞凡坦言,自己并不是属于有天赋的艺术生,但是他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这些生活经历也开阔了他的心胸与思维,并对创作产生了新的认识。
庞凡介绍自己在法国的参展经历
史成栋则从另一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他在国内从艺所遇到的困难。他从小就坚定了学艺的想法,通过刻苦练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虽然一路以来的学习过程中偶有迷茫,也遇到了不少生活中的麻烦,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接下来史成栋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户外创作经历——为医院的外墙绘画。从架上绘画到墙绘,他需要克服心理和行动上的障碍,同时还要保证画面全局。尽管艰难,但史成栋从他人的鼓励中获得了动力。他告诉当下的大学生,要勇于接受挑战,走出传统的画布,挑战自我。
史成栋于医院外墙的墙绘作品
Q:
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
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向三位艺术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坚持自己,支撑自己的“执念”又是什么?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庞凡认为,人应当有清晰的目标和想法,此外应在拼搏的过程中学会调节自己、平衡自己。对于创作方面,他强调大家应该去尝试挖掘自己的内在,做出属于自己的创作。“对作品严苛,对生活轻松”成为了庞凡恪守的信条,相信这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受用的人生建议。
庞凡创作记录
对于这一问题,陈英杰以赛车举例进行回答。陈英杰觉得,赛车与画画很像,都在突破自己的边界,而这一运动也帮助他唤醒身体的感知,使他得以在画画中更好地把握细节。他特别提到了不要害怕失败,只有在试错过程中你才会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经历的多了也会在面对不同结果时心态更加从容。
赛车对陈英杰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对于艺术的坚持和执念都在这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运动中得到体现。
开卡丁车的陈英杰
Q:
对于团队的看法?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认为,艺术是很多人一起行动的产物。在艺术家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其中庞凡与陈英杰都拥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他们发表了一些自己对于团队的看法。
庞凡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最多只能做到百分之百,如果想要获得百分之五百的成果那一定需要团队的力量。”他非常感谢团队的付出,大家不仅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还实现了职业的成长、自己的成长。
陈英杰同样认为团队是自己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他画画时,团队记录的是他的创作,也是他的成长,团队帮助他梳理作品,亦是他未来创作发展的指路明灯。
MoCA 团队与陈英杰团队
而一直以来都是个人独立创作的史成栋也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创作中是如何突破的。他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为 MoCA 即将到来的展览《华园——自然回归城市》绘制的长廊,并展示了自己前期所做的模型,以此来把控蜿蜒的墙面对绘画连贯性造成的影响。尽管史成栋通常需要自己一人直面挑战,但他十分享受一个人的创作,因为这是只属于自己跟作品对话的时间。
史成栋介绍自己绘制长廊的前期准备
史成栋于 MoCA 展馆内进行长廊的绘制
这次参与讲座的三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人生经历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相似的特质:做自己所爱,坚守内心的热情。正是因为有像陈英杰、庞凡、史成栋这样的年轻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才得以发出更响的声量,更耀眼的光芒。
借此机会,MoCA 也希望大学生们能够从艺术家的分享中获取充足的精神食粮,更扎实地走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燃烧梦想,燃烧青春。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讲座回顾 上海当代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