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惟新讲坛 | 刘鹏:用户新闻兴起与新闻学反思
-
2022-05-02
4月26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战疫”系列学术报告第六期暨“惟新讲坛”第五十期在云端与各位师生见面。本期讲座邀请到了《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与大家分享了题为“用户新闻的兴起与新闻学重思”的报告,刘鹏老师围绕现有学术理论和研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用户参与下的新闻业生态,并反思“何为新闻、何为记者、何为真相”的传统新闻学议题。本场讲座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系主任王鑫教授主持。 思考源头:新闻业态的巨大转变 讲座伊始,刘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新闻业的生态环境。19世纪之前,新闻记者尚不是职业,经过百年变迁,新闻记者才逐渐形成自身的职业领域,新闻业才逐渐步入专业化的时代。随着“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的时代的来临,专业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的入口,社交媒体、算法平台成为最主要的新闻接收终端。刘鹏引用舍基对专业媒体的论述指出“用户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成为生产者、传播者”。面对截然不同的新闻收受环境,探索作为用户的受众的具体特征以及他们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迫在眉睫。 学术脉络: 受众观的衍变及其参与新闻业的方式 在抛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后,刘鹏老师沿着两条路径为大家阐释了目前已有的学术研究。第一条路径是对受众观的研究。不同的技术文化催生不同的受众观,刘鹏老师将已有的受众观总结为三个层面,一是以媒介为中心将受众视为大众,二是以受众为中心将受众视为公众,三是从身份认同和主体性视角出发视受众为演员。在解读不同受众观的差别和优劣后,刘鹏老师指出,作为用户的受众一改以往被中介的、单向线性、被动匿名的特点,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更具备主体性、身体性以及环境性,成为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技术参与新闻业的产销合一的个体。第二条路径沿着受众参与新闻业的方式展开。刘鹏老师以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为引,描绘了公民一步步参与到新闻事业的历史画卷,在数字技术的变迁下,新闻也历经了市民新闻、参与式新闻、草根新闻等多种形态。 用户新闻:概念界定与理论反思 厘清学术脉络后,用户新闻的涵义便呼之欲出。刘鹏老师认为“用户新闻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指的是媒介使用者通过平台媒体生产、传播泛新闻内容的现象。它是去专业化、去制度化的”。用户新闻的视野下,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的职业行为,普通用户皆可为之。 用户新闻概念不仅赋予了普通用户“过程性主体”,还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性产生影响。首先,用户新闻弥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断裂,在个人化和可及性两个维度上形成了“大众人际传播”的模态,刘鹏老师以李文亮疫情吹哨人事件为例,指出其信息传播跨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其次,用户新闻更是一部公共空间日记,方方日记便是其中的典型。再次,用户新闻是用户追求可见性、追求自我观照的途径,用户通过自我曝光,向公众呈现个人生活,将表演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后工业化社会中,用户新闻更是受众争夺意义与抵抗日常的武器,用户通过文本盗猎等新闻再生产的方式对抗媒介构建的日常生活。 刘鹏老师以其渊博的学术理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如沐春风般的学术盛宴,并在讲座后悉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使大家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当代新闻业的发展趋势,以思辨的视角评判日益复杂的互联网新闻生态。在同学们的感谢中,本期惟新讲坛圆满落幕。
转载自公众号"艺传人"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用户新闻兴起 新闻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