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2022华中大建规学院毕业作品展 · 研究生】MFA艺术硕士——环境设计方向
-
2022-05-02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专 题
2022届MFA毕业设计展览将分为环境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方向进行在线分享。本次共有12组展示作品。1.基于“中琉”朝贡文化元素的城市历史街区环境设计研究——以福州市河口街区为例;2.基于情境感知的文化主题公园体验设计研究——以东湖屈子文化园为例;3.融合社区花园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绿地环境设计——以钟祥市宫塘区为例;4.近代汉口砖砌筑居住建筑及其环境设计研究——以咸安坊环境设计为例;5.城市环境中慢行空间的参数化设计实践探索——以重庆市星光大道为例;6.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黄石东钢工业遗址环境设计研究;7.人文纪念园节地生态葬区环境设计研究——以黄石龙山为例;8.“大健康”视域下高科技园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以光谷智慧园环境改造为例;9.滨水景中村环境风貌改造与设计研究—以武汉东头村为例;10.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微空间特色营造——以湖北赤壁市蒲圻古城为例;11.基于自然情境认知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以华中大附属幼儿园改造为例;12.智慧城市背景下复合化停车场环境设计研究。
1:基于情境感知的文化主题公园体验设计研究——以东湖屈子文化园为例
作者介绍
熊万梅,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从白舸教授。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以及多次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读研期间参与了多项设计竞赛与设计实践。
设计说明
如今,智慧公园已然成为公园发展和创新的一大趋势,本次设计积极拥抱新的技术,但重点并不在于大型声光电设施的酷炫效果,也不在于文化元素的视觉堆砌,而是通过以需求为出发点的体验设计方法,结合对环境本身的分析研究循序渐进推导出知觉、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便将技术手段恰如其分地轻轻置入园区,给人感觉新奇自然而不突兀,让人在满目绿意的自然情境当中,唤醒对内在身体和外在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并通过知觉、行为和情感体验深刻体会到自然的生动奇妙以及文化的意蕴悠长。
方案展示
1
项目分析
研究技术路线图
在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和情境访谈总结出游客在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关键场景以及场景对应的具体需求,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游客画像,从而进行标准化的定性研究。通过建立典型且切实的人物角色模型预测在游览过程中游客的行为偏好、目标、痛点以及期待,为此,将角色模型分为社交归属类、运动休闲类、文化体验类游客以及景区管理人员这四类人物角色并进行标签化展示。
调研数据收集整理
再以体验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体验设计构想。分别以视觉、听觉、嗅觉、语言、行为、思考、收获和不足这八个层面展开,使得体验设计构想更加全面系统并且利于理解和更新。
游客体验流程图
根据不同场地景观现状、空间和地形的不同在不同节点空间中营造不同的文化主题。例如游吟步道作为空间中轴线道路较长且光线较弱,可以重点打造以楚系文字、逐臣文学、凤鸟图腾为中心的光影效果,突出楚辞文化。而楚辞植物园一侧湖景、一侧林地,景观别致,可以以植物文化为主题,凸显菖蒲文化、莲荷文化、自然崇拜和香草美人等文化要素。
文化情境分析
2
节点设计
通过以上对屈子文化园的环境情境、主体情境、任务情境以及主体画像描绘、游客旅程、体验系统以及体验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文化园的景观节点、游览路线进行优化,并设置一路、一园、一台、一池、一廊、一屋六大体验节点。
屈子文化园总平面图
屈子文化园鸟瞰图
游吟步道节点
楚辞植物园节点
总结感悟
通过此次设计研究,笔者发现环境艺术领域和交互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比如交互设计面向的对象定位要更加精准、需求更加具体。而环境艺术设计、特别是公益性的公园设计,场景多变、游客类型极其繁多,很难聚焦。此次设计一方面希望设计尽可能人性化、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且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使得游客在其中能够收获丰富的五感和情感体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二者其实很难平衡,因此仍需保持学习的心态找寻方法有所侧重和舍弃地将交互设计领域的方法借鉴到环境艺术设计的体验设计过程当中。
2:融合社区花园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绿地环境设计——以钟祥市宫塘区为例
作者介绍
白茹雪,设计学系艺术设计专业,导师为王贞副教授。2019年12月参与项目航海学院庭院改造设计;2021年发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中的社区农业研究现状解析”;2021年6月参与钟祥市一江两湖水环境治理项目;2021年8月参与宜昌市秭归县石柱村乡村振兴项目;2022年2月参与巫山县神女庙基础设施设计项目;2022年4月参与天子山水库生态改造提升项目。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将社区花园理念引入了宫塘居住区公共绿地,对其进行环境重塑,以使该区域成为活动空间多元化、具备农业特色、自然环境友好、与周边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居住区公共绿地。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使用群体需求,吸引附近居民前来进行耕作体验、健康锻炼、休闲娱乐和环境享受等活动,重点打造一个多感官体验的全龄生态园艺的休闲绿地环境,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环境营造,从而构建具有精神特色的区域共同体。
效果展示
前期分析
该设计地块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中心,设计范围为钟祥市宫塘水域及西侧公共绿地区域,项目绿地总面积6.8公顷,是周围居住区10分钟步行距离最大的生态休闲绿地,因长期未治理而荒废,现经过一期规划房屋拆迁后,着手改造公共绿地环境。
区位分析
目前周边有石城公园和莫愁湖湿地公园可供居民使用,其中石城公园距项目地乘坐公交需35分钟,项目地去往莫愁湖湿地公园需乘坐公交1小时到达,由此可知项目地周边居民缺乏日常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绿地空间(图左)。场地周边有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与一条次干道,主次交通较为发达,可达性高(图中),且主干道路面宽阔,机动车与人行道分明,安全性与便捷性好。场地周边功能区域丰富,以居住区为主,主要有高层住宅与低矮民房构成,房屋密度大,人流量大,且距离建成公园较远,对绿地需求强烈(图右)。
周边条件分析
居住区内的活动人群可分为儿童、老年人、中青年与残障人士,其中老年人与儿童的使用频率与需求强度最高,中青年人与残障人士虽然使用时间较少,但需求强度依然较高。根据综合整理场地周边居民身心健康状况、日常活动方式与需求,再结合园艺活动参与的意愿,可将居民人群活动类型分为三种:休闲娱乐活动、自然体验活动和绿色疗愈活动,其中儿童更倾向于进行自然体验活动,中青年更倾向于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老年人与残障人士更倾向于进行绿色疗愈活动。
人群分析
2
节点设计
农艺体验园是为儿童与家长打造的亲子耕种区域,在空间上,由于儿童生理技能还未发育完全,在进行种植活动时需要方便家长照看,所以将该区域设计为开敞空间,采用小面积种植池以方便种植,且设置可自由组合的移动花箱,打造高低不同的菜池,增强空间的高低层次感。
农艺体验园
儿童乐园适合大多4-8岁的儿童活动,可接触沙坑与草坪,有利于培养亲近自然的感情,并且砂砾和草皮都属于较柔软的材质,具备安全性。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度非常灵敏,多彩的场地也会吸引儿童游玩,所以在设计场地时,设置彩虹桥娱乐设施,吸引儿童走到桥上,眺望远景,聆听鸟鸣,进一步感知自然。
儿童乐园
在本项目设计中,在场地内增加售卖摊位与户外有机餐厅的功能区域,其中售卖摊位位于购物街与道路之间,区域人流量较大,为开敞空间,每个摊位都设有较为高大的棚子,可供行人避雨遮阳。集市售卖区还设有礼品商店用来售卖种子、场地内生产的产品、手工艺文创产品、花房的鲜花等。
集市售卖区
带有园艺体验功能的场地以及农田种植区域,通常都会产生许多生物垃圾,再加之专为养宠居民设计了萌宠乐园
萌宠乐园
荷景木栈道建于自然式水岸边,护坡为自然缓坡形式,水生植物种植于岸边,栈道边缘种植荷花,居民在欣赏水景的同时与水生植物亲密接触,在湖中亭休憩可聆听自然水流的声音,享受具有生境湿地特色的体验,满足老年人接触自然,亲近水景的身心需求。
荷景木栈道
3:近代汉口砖砌筑居住建筑及其环境设计研究——以咸安坊环境设计为例
作者介绍
许文慧,本硕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读研期间获得学业一等奖、三好研究生等荣誉,曾参与过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村委会的形象标识设计与周边产品设计的公益项目,并在参加2021届腾讯高校游戏制作大赛中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
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以近代受西方建筑思潮影响的汉口原五国租界中的砖砌筑建筑为对象,原租界区中有大量砖砌筑居住构造形式,多样的砌筑方式承载着历史记忆,构建出近代汉口的城市肌理。1910年建立的汉口咸安坊属于民国早期里分住宅,是红砖砌筑里分中面积较大的空间群组,也是近代汉口具有代表性的高级里分住宅。通过对咸安坊现状实地调研、测量、寻访,将其保护性的再利用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设计中将砖砌筑文化运用到咸安坊环境设计中,使景观环境与里分居住形态更加和谐融洽,打造出具有汉口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
方案展示
前期分析
咸安坊属原英租界片区,由胜利街(原汉口湖南街)、鄱阳街、北京路(原汉口北京街)和南京路(原汉口阜昌街)围合而成。其地理位置良好,被众多优秀历史建筑环绕。但因年久失修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出现建筑结构老化、历风貌丧失、公共环境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修复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周边环境分析
前期设计从咸安坊中各微空间入手,旨在恢复里分之间原由的联络与互动性,促进节点之间的联动效应。同时增加咸安坊环境空间中的功能需求,恢复整个空间的活力,使人们在此区域内的功能性活动提升,提高整个空间内地环境品质。设计重点为咸安坊砖砌建筑外立面修复以及环境设计,方案设计范围:景观节点设计、街巷空间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建筑立面修复设计。
总平面设计
2
节点设计
咸安坊主入口处位于鄱阳街汉口景明大楼西侧。根据现场调研照片发现该入口处约有 5.7 米宽,同时入口处原保留下来的门楼牌坊因时间悠久表面损坏严重,急需修复原貌。且巷道铺装损坏严重,需要重新设计。方案将门楼牌坊修复后,在铺装、绿化设计等方面融入咸安坊历史文化元素设计。
入口改造设计
入口处特色铺装设计
在咸安坊建筑 D-1 和 D-2 之间有方形空地。方案中景观座椅上下部分材料分别为白色金属与砖砌筑材料结合设计而成,座椅中心设置有树池与树种。在可供人们休息庇荫在广场南面靠墙一侧设计有各种砖砌方式不同组合的文化景墙与绿植搭配,景墙上介绍有咸安坊的历史,口袋广场利于人们在休息庇荫的同时了解和学习到咸安坊的历史文化。
口袋广场设计
在咸安坊建筑 B-1 内存有历史水井,为更好地保留咸安坊历史,设计方案把存有水井的微型空间设计成景观与历史相结合的形式,打造水井展示区。玻璃屏障不仅可将水井进行保护,也可让人们近距离欣赏砖砌水井的魅力,配上绿植景观衬托能够更好烘托历史氛围感。
水井历史展示区
在历史水井所在的 B-1 与 D-2、E-1 之间有宽 3.2 米,长为39 米的巷道,且两侧无建筑入口。方案将巷道两侧打造为文化宣传长廊区。巷道两侧设计有由砖砌筑的文化景墙,将砖砌元素与灌木植被组合,打造休闲文化景观步道。使人们在享受自然景观身心愉悦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砖砌筑文化。
文化宣传长廊
4:基于“中琉”朝贡文化元素的城市历史街区环境设计研究——以福州市河口街区为例
作者介绍
程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艺术设计专业。曾参与园冶杯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得建筑类三等奖,发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文章《葡萄牙瓷砖在中国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主要对福州南公园河口街区的环境进行更新改造,通过保护城市遗产和开发旅游资源,以使该地区成为功能多元化、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能与周边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历史街区。并从对中琉朝贡文化元素的梳理出发,发掘河口历史人文脉络,织补重塑传统街巷格局,保护河口文化要素,完成街区的整治工作。并能使老旧街区重新焕发活力,增加社区凝聚力。
方案展示
1
整体布局设计
总平面布局由场地内的街巷肌理展开,分别为两条纵轴和一条横轴。纵轴为主要轴线,横轴为次要轴线。由于柔远驿处于琯后街,且历史上琯后街也是琉球和中国商人频繁交流的必经之路。从交通流线的考虑上来看,琯后街口也更适合作为场地的主入口,而琯前街则适合供给当地居民生活使用。
场地平面图
2
区域节点设计
场地的南侧是琯后街口,也是主入口之一。其与琯前街几乎平行,下沉通道夹在其中,可以满足两侧的通行需要。为了增加了场地内空间感、凸显主入口的可识别性,以及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特意选用了中国红,同时也是琉球国建筑的常用色作为构架的主色调。
场地入口区
形态设计上,选用福州燕尾脊和琉球首里城屋顶的元素符号进行提炼和隐喻,达到“远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呼应了“融·通”中的“融”——即交融、包容。构筑底部的海岛石墙的再现手法可以焕发人们对琉球地区的回忆,同时也呼应了河口街区地处海边的风貌特点。在改造设计中,为渲染游览入口气氛,通过造型搭配不同形式铺装和材质,使主景鲜明、层次明确,整体色彩鲜艳明丽,形成视线焦点。
中琉文化元素提炼与重构
穿过主入口构筑后,来到步行游览展陈区,从该区域开始,引入道路文化标识和历史信息展示。该区域的底面空间可操作空间较大,所以可以在铺装和展陈上进行更新。如在地面设置文化地图,展现文化线路主体;颜色材质区分行进进程、标识标牌讲述文化故事;摆放集市摊位等增加空间的趣味性,以促进人流的行进等。
步行游览展陈区
游客此时已经游览完柔远驿场馆内的相关内容,对中琉文化交流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意犹未尽之时,再次激起游客的体验学习欲望。这个区域设置可以进行交互的户外多媒体景墙,利用材料间夸张的色彩对比营造氛围,灯饰的颜色也采用了更为丰富的色彩搭配,符合琉球民族特色,满足了游客的视觉需求,能够给他们带来舒适的感官体验。
体验学习区
体验学习后,游客的精力和体力需要得到补充,在毗邻设置休憩区域,淡季时亦可供居民使用。采用半私密性的空间,给予了使用者不同需求的选择。利用植物进行细微的划分,减少区域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了场地内的私密性。
休憩交流区
游览接近尾声,游客随着导示指引步入琯前街。根据文化挖掘,琉球建筑风貌深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同时糅杂了一些日式风格,所以琯前街建筑立面采用琉球特色风格烘托氛围,提取福州特色砖墙元素运用到树池设计上,提取琉球城门元素运用到围墙上。
商业及文化展示区
商业及文化展示区
5:城市环境中慢行空间的参数化设计实践探索——以重庆市星光大道为例
作者介绍
刘林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知行奖学金,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自为之重复,自在之差异——论非线性参数化设计的美学范式及艺术价值》,《论德罗斯特效应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形式艺术美》。此外,还多次参与工作室的实践设计项目,并多次在各种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设计说明
参数化设计是当下一种较为新型的设计技术手段,此次创作将以重庆市星光大道为媒介,深入探索参数化设计在城市慢行空间中的运用,以期解决因传统设计方式的缺陷而导致城市环境中的问题。首先,通过对项目背景区位及现状问题的分析,再结合对当地文化资源的解读与转译,以提出基本设计理念;其次,发扬重庆特色的山水城市特色,运用参数化建构的方式对文化进行解读,以为慢行空间注入生机活力;最后,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对项目的形式、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设计。以期创作出一个既满足人们日常慢行需求同时还蕴含较高艺术价值的现代化城市慢行空间。
方案展示
1
前期分析
星光大道慢行空间地处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其北接内环通道,沿该路行驶可通往沪渝高速。南承新南路,为红锦大道与余松立交路之间的快速路。南北贯通形成全长约1.2公里的星光大道,该路段通过南北两条快速道路与其他地区相连,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场地内部还有诸多道路连接,其西临恒明路、西湖路、洪湖西路、锦橙路等,东向财富大道、洪湖东路等。
交通场地分析
2
设计展示
此次设计首先根据慢行空间类型的不同与功能的差异,将重庆星光大道慢行空间划分为月亮湾公园绿地慢行空间、精信中心慢行空间、洪湖立交慢行空间、金融中心慢行空间等四个主要节点。各个节点都运用参数化设计的手段,并对设计理念进行数字化诠释。
星光大道慢行空间鸟瞰图
月亮湾公园绿地慢行空间位于项目西南端,紧邻龙湖西苑居民区,并与财富大厦和金融中心隔街相望。首先对场地进行功能划分,将整体空间分为若干功能场地;其次为连接该处西北侧高地,拟在项目中心设计一座慢行步道桥,从而将场地贯通为一个整体;最后运用参数化造型的相关方法对此创作思路进行设计表现,以形成一个全数字化的城市慢行空间设计。
凯尔特三角慢行桥参数化设计过程
月亮湾公园绿地慢行空间
洪湖立交慢行桥的设计以重庆山水城市理念中的“山”要素为概念来源,即提取其后“照母山”的山体轮廓形状,并使用了函数映射生形的参数化造型手法。即以函数控制点成线的方式形成四条上下起伏的空间曲线;再通过参数曲线放样以生成空间界面;最后运用若干结构构件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一座似山体延绵起伏般的参数化慢行景观桥。
洪湖立交慢行桥人视角
参数化方案快速迭代
金融中心慢行空间
精信中心慢行空间
参数化过街天桥设计
总结感悟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技术的进步势必会引导着艺术的发展,而艺术的发展也会对同时代的技术起到促进作用。正如21世纪的今天,数字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能用更先进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去诠释周边愈加复杂的环境,即参数化设计方法,由此而衍生出一种具有非线性艺术特征的“数据化”美学范式,这种独特的美有别于“稳定”、“秩序”等传统美学范式,且更适应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使广大的设计师能以越发“先进”与“灵活”的思维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不断探索未来设计创作形式的更多的可能。
6: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黄石东钢工业遗址环境设计研究
作者介绍
周伊,本硕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师从冷先平教授。在读研期间,拥有金地、保利地产实习经历。于2019年获得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20年12月获得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一等奖;2021年2月获得湖北省艺术节一等奖;2021年5月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设计说明
工业遗址更新是“十四五规划”中城市更新研究的热点课题,基于黄石市被列入城市更新试点范围和黄石“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背景,重点研究工业遗址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呈现的基本形态,以黄石矿冶文化、企业文化、黄石东钢企业文化为依托。通过原型利用、形态简化、镶嵌式激活、趋同转化、实体化、空间化等手法转化为可视载体应用于每一个公共空间设计点中。其次通过场地保留的空间肌理,丰富下凹空间、地面空间、空中层次,全方面打造黄石东钢工业遗址文化符号,彰显历史文化痕迹。最后,利用现代化手段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激发场地活力,延续场地记忆,形成黄石东钢工业遗址特色营造。
效果展示
1
项目概况
黄石东钢工业遗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处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在近年宏观发展战略背景下,黄石下陆区发展定位为城市的中心城区,西连铁山区,东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南邻大冶市。黄石东钢工业遗址项目附近有骆驼山公园、东钢社区公园、老鹤庙公园等,周边生态环境良好。
区位分析
交通分析
2
设计展示
在项目方案设计中,整体平面规划分为“一轴三大块”,一轴指横穿场地炼钢区的年代走廊,从巷子中走进黄石东钢年代,通过标语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入感受黄石东钢厂上世纪的面貌。三大块指的是将黄石东钢工业遗址分为“精神、传承、延续”板块细分为9个区,分别是精神板块的入口广场、时空年轮、轨道花园、纪念广场,传承板块的活化区、雕塑广场、感官生态园,延续板块的嬉水池、煤气柜花园。
总平面图
精神板块位于设计范围西侧和西南侧,南北向展开呈“L”型。主要分为入口广场、时空年轮、轨道花园、纪念广场四个景观节点,沿着铁轨路线逐步铺开,集中展示黄石东钢工业遗址企业文化和场地历史记忆。
精神板块
传承板块位于场地中部,对高炉和烧结机区进行保留和局部拆除,主要分为活化区、雕塑广场、感官花园三个景观节点,与高炉区改造的钢铁博物馆、烧结设备观景区和厂房改造的活动场地相结合,延续黄石东钢工业遗址文化载体,通过地域文化元素置入激活场地空间,进而传承黄石东钢工业遗址文化。
传承板块
延续板块为场地空间西部和西南部,主要有嬉水池和煤气柜花园景观节点。将原有场地的冲渣池、堆煤区、运输管道结合,通过生态修复后打造成可亲水平台,延续场地历史,并能够起到教学作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煤气柜和烟囱形成的公共空间,结合创新产业区和文化展示区,作为开放的活动场地。
延续板块
年代走廊位于场地中心部位,为炼钢区的主厂房和建材溶剂厂的围合空间,体量高大的厂房和锈迹斑驳的粗大管道展现黄石东钢厂浓厚的年代氛围。年代走廊入口处保留场地的构架和铁轨指示灯,将场地内木材磨成木屑作为道路铺装,与混泥土地面形成鲜明对比。设置民俗文化展示在走廊中,走进可看见不同层次的景观,近处的钢管在空中延伸,远处的烟囱和煤气柜逐步映入眼帘,达到移步异景的效果,进一步推进传播非物质文化。
年代走廊
总结感悟
工业遗址是人类工业生产活动和国家发展的见证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我国工业遗址改造实践存在文化资源碎片化和文化逐渐迷失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工业遗址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呈现的基本形态,以黄石东钢工业遗址环境设计为例,结合文献资料研读、场地调研。工业遗址设计前期必须对场地工业遗存以及生产流程有所了解,从而对价值体系进行保留,避免认知不足而造成工业遗址文化流失。
7:人文纪念园节地生态葬区环境设计研究——以黄石龙山为例
作者介绍
王清颖,本硕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在校期间参与多个实际工程项目和设计竞赛,取得了颇多成果。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儿童中心论视角下的小学室内活动空间改造设计》、《城市街道空间的品质提升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市文定路为例》。
设计说明
在我国推行殡葬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建设节地生态葬区先行基地的人文纪念园逐渐更替了传统墓园,树葬、草坪葬、花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发展中仍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对此,本设计尝试在提升人文纪念园节地生态葬区空间品质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为能够扩充情感寄托、体现独特人文内涵的载体,以此来缓解殡葬土地供需矛盾、葬区综合效益过低、民众排斥心理严重等问题,旨在引导民众支持并响应节地生态葬区的再推进,从而真正落实“逝有所安”的重要思想。
方案展示
1
设计策略
人文纪念空间与节地生态葬区平面式复合。即将节地生态葬区以向心对称形式融入烈士寄思园平面布局之中,一方面充分扩大和发挥人文纪念空间的开放性及纪念性价值,以更好地辐射整体;另一方面,可在整体考量及平衡人文纪念园的密度与容量的基础上,发挥节地生态葬区的景观效益,提升人文纪念园的景观品质。
烈士寄思园效果分析图
多元节地生态葬区立体式复合。复合壁葬区根据地形高差而建,错落有致,共占地面积2433㎡。作为人文纪念园中的特色区域,立体式复合壁葬区整体分为两层,顶层沿构筑边缘线分布着花葬区,并以小型卧碑作为标识,树葬区分布在4个景观节点处,底层的壁葬墙墙体划分出4层壁龛,共有6198个单人、双人、多人壁葬格位,存放量大,节约土地。同时垂直绿化与墙体交错,使片区更具生态性。沿园区主干道的一侧挡土墙种植绿篱景观带,在视线上起到遮挡和美化作用。将构筑物与自然景观相融,彰显出大地景观的纪念性意义。
复合壁葬区鸟瞰图
复合壁葬区剖面图
复合壁葬区的地形高差带给人们富有层次感的视觉体验,构筑分4层壁龛高2.2m,每个壁龛内推了14cm的宽度用以摆放祭品,为祭扫者营造了舒适的瞻仰空间场所。区域内设置多处小型绿化墙,并配有电子屏,引导祭扫者采用绿色纪念方式,垂直绿化向上蔓延至顶层使构筑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其中不规则形洞口形成井形的具象界面,阳光通过折射进入底层壁葬区,使原本昏暗的内部环境有了自然光和呼吸。
复合壁葬区立面图
2
节点效果
壁葬区节点效果图
树葬区节点效果图
矾矿旧址广场鸟瞰图
总结感悟
针对人文纪念园节地生态葬区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所渉及的学科与学术范围比较广,而节地生态葬又是一个新型的殡葬理念,国内对于节地生态葬区品质提升的研究相对薄弱,资料搜集有限。所以本文中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未涉及,例如在空间复合设计中缺少殡葬创新技术支持以更好地提升用地率。在情感再生方面中缺少针对不同祭扫人群需求的分类设计。针对本设计的局限性,仍需对人文纪念园节地生态葬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8:“大健康”视域下高科技园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以光谷智慧园环境改造为例
作者介绍
熊婧轶,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导师为王贞副教授。在就读期间曾发表学术论文、参加设计竞赛,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将大健康理念与高科技园区的室外公共空间的环境相结合,从健康的角度入手对园区环境进行更新改造设计。以达到提升高科技园区环境品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的个体幸福感的目的。园区内的主干道和建筑设计较为合理,因此在进行平面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并未对园区内的建筑和主要道路进行大面积改动,仅是对园区内环境进行部分调整和改动,充分利用大健康理念的三个特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
方案展示
1
前期分析
设计地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光谷智慧园”具体位置位于光谷大道61号,西靠光谷大道,南对金融港,东临流芳大道。从光谷高新区的规划发展上来看,园区是正好位于整个开发区的“心脏”。园区建成于2014年,占地面积约为6.7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上是光谷高新区的核心地段,临近地铁2号线,也有若干公交车可以到达此园区,交通便利,可达性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区位分析
场地内环境分析
经过对园区的现场调研发现,园区内的主要活动人群分可为科技研发人员、商户、物业工作者以及来访人员,其中来访人员包括企业来访人员、外卖人员以及周边学校的学生。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早上7点~9点、12点~14点、18点~19点。是园区人群在户外活动最为密集的时刻。活动的主要类型包括,户外办公交流、户外运动、进食等。
人群活动分析
2
设计展示
总平面图
楼间空间是整个园区中可利用改造的最佳空间,在园区现存的楼间空间中原本设置了交流平台,但是因功能形式的单一且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导致楼间空间的利用率十分低下。将西边四栋低层建筑的楼间进行合理改造利用,丰富不同楼间空间的使用意义和功能,融合科普、交流、运动、休憩的多功能复合型交流空间,分别是座椅加科普、座椅加阳光、座椅加运动。针对北边的三栋建筑的楼间空间在风格上采用更加现代和形式,将植物和座椅进行融合,让人们在自然中交流的更显亲切,两个空间的形式有所不同,分别是直线型和曲线型。
复合型交流空间
园区内新增设了一个供使用者进行群聚性活动的交流广场,并设置了电子屏幕供园区内进行集体活动时使用,场地内较为空旷,这也为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了场所,紧邻交流广场的就是可上人的草坪缓坡,缓坡上设置的长凳座椅为广场举行活动时提供了便利。
交流广场效果图
这个区域分别设置了感官冥想花园、林间小道、亲水空间和阳光草坪。感官花园的设计格外注重植物的形态、色彩以及气味,能刺激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冥想花园的设计应是相对私密的花园类型,因此在空间上要尽量的围合、安静且充满探索意味,户外小型的私密空间可以让人立马抽身于大压力环境,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可以更加快速的调整工作状态。针对园区内雨天容易产生泥泞的道路,更改了道路的铺装,增加了鹅卵石缓冲带边界,以避免因雨天泥泞给人带来糟糕的体验。
自然型游憩空间效果图
多样型运动空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集中型运动空间、与交流空间相结合的零散运动空间、视觉分割道路空间。其中集中型的运动空间主要采用的是综合的康体配套设施,区域内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绿植带遮挡功能的坐具;与交流空间相结合的零散运动空间所采取的运动设施有前文案例分析中曾出现的小型地掷球沙地,该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思维方式且极其容易掌握。
多样型运动空间效果图
9:滨水景中村环境风貌改造与设计研究—以武汉东头村为例
作者介绍
黄敬知,本硕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在研究生期间参与武汉举办的第七次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者,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研究生期间参与多项工作室项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设计说明
本设计研究从环境设计角度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研究思路与设计成果,对景中村环境风貌与文化建设、景区的景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设计创新思路。研究以“城、水、景、村”的逻辑关联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理念认知上将“滨水景中村”视为上述逻辑关联下的人居环境整体,以乡村环境的在地性特征为切入点,在研究中注重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结合,对武汉东头村环境风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与设计。
效果展示
1
前期分析
东头村坐落于东湖之畔、磨山北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东头村地势呈北高南低逐次降低,坡势平缓的形势,村落整体格局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村内建筑分布在村中东西向的道路两侧,村落南侧大片的农田与东湖后湖区域相邻,形成了农田景观。村落北侧是武汉磨山植物园,植物层次、植物景观元素丰富。东头村的自然湖泊水体与水景观要素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村落形态。村内池塘、树木、建筑均存在有机的连接关系。
东头村现状分析图
东头村建筑等级图
2
整体方案
本文在东头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共设计有22个节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重新设计能够为村民、游客提供活动空间。本文在东头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共设计有22个节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重新设计能够为村民、游客提供活动空间,此次设计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进行介绍。
东头村总平面图
东头村功能区域划分
东头村入口在本设计中具有比较宽阔的公共空间,因此,可以结合本文产业章节中提出的文创交易市场业态,设计特色的“东头村槐市”景观、商业节点。“东头村槐市”节点并不是固定的商业区,而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季节确定开放时间与销售类别。其载体也是普通的,可以折叠的文创售卖棚,可根据需求组成不同的销售空间,极大地拓展了销售灵活性。
东头村入口效果图
东头村入口在本设计中具有比较宽阔的公共空间,因此,可以结合本文产业章节中提出的文创交易市场业态,设计特色的“东头村槐市”景观、商业节点。“东头村槐市”节点并不是固定的商业区,而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季节确定开放时间与销售类别。其载体也是普通的,可以折叠的文创售卖棚,可根据需求组成不同的销售空间,极大地拓展了销售灵活性。
“东头村槐市”效果图
仰止亭节点效果图
东头村生态公厕效果图
东头村入口处停车场效果图
滨水景观空间作为东头村滨水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在恢复东头村被破坏驳岸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保护以及滨水景观带的塑造,以达到展示东湖自然景观的目的。
湖山道T1、T2塘效果图
总结感悟
回顾本设计,笔者认为该研究有些内容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说来:其一,对东头村中一些设计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现阶段只能以方案形式提出。例如:东头村的室内空间设计的类型化区分,某些室内设计的一手资料收集和设计愿景展示不够充分;东头村的供水与雨污排放与处理系统资料缺乏上位规划支撑,在设计上也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协调,才能取得实效;东头村的环境风貌与改造设计不仅需要学者和设计人的介入,更需要村民、村集体、地方和景区管理部门多风协同。
10: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微空间特色营造——以湖北赤壁市蒲圻古城为例
作者介绍
高思俊,现在就读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在校期间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工作室多项实践设计项目、例如赤壁羊楼洞文旅景观设计、恩施伍家台文旅设计、河南唐河入县门户设计等。
设计说明
随着如今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居环境的更新由以往的大拆大建转变为小规模、渐进式的模式。城市微空间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缺乏文化特色、亲和力弱、闲置废弃等各类问题。本设计以此为背景对蒲圻古城微空间开展设计实践,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步。1)前期实地调研与分析,发现古城内部微空间的主要问题。2)引入人居环境理论对古城微空间进行评价,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3)将古城内所有微空间进行分类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微空间做具体设计。
效果展示
1
前期分析
赤壁隶属湖北省,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赤壁城区四周多丘陵,与陆水河一起构成了赤壁的山水自然景观。蒲圻古城位于陆水河畔西部老城区,与东部新城一河之隔,新城与老城被分隔,又因桥梁相互联通,形成一河两岸的城市景观。
赤壁区位分析
蒲圻古城区位分析
本次的项目地蒲圻古城位于赤壁市主城区中心位置,占据整个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是全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区域,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今,蒲圻古城已经成为赤壁的经济发展交汇中心,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联系紧密,高速、高铁、汽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车程均在20分钟以内。
古城整体微空间鸟瞰图
在对蒲圻城市微空间进行了调研后,发现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分别为功能割裂、文化割裂、资源浪费。功能割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施老旧、违规搭建占据公共空间、空间功能落后等问题上。文化割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艺术性手法的介入、缺乏地域文化的独创性等问题上。资源浪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空间资源的浪费和建设资源的利用率不足。
蒲圻古城微空间现状问题
2
节点设计
此微空间位于拱极门前且紧邻居住区,交通流线四通八达,是古城主要的出入口之一,其空间形态不规则属于组合点状微空间,空间开放类型属于四向围合型微空间。在平面布局方面,由于此微空间无开放面,属于四向围合型微空间。在设计时空间的中心基点没有布置设施,而是围绕北斗七星造型的地面铺装来展开设计,其中“星”的造型为抽象简化的蒲圻古城城厢图铜雕,在展现文化氛围的同时还能为游客指引道路。
拱极门前微空间——拱卫北极
此微空间位于拱极街口,空间原址为违规搭建的居民楼先已经进行拆除,空间内有一座古井,包含着周边居民的城市记忆,空间内部没有对其进行相关文化塑造,缺乏空间文化特色。所以将此微空间的功能分区由东向西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最东侧的古井来源故事石版画展示区、中部的休憩停留区、和西侧的古井遗址的娱乐交互区,在突出烟雨井巷文化主题的同时,使空间内部动静功能相结合,满足周边居民及游客的需求。
拱极街口微空间——烟雨井巷
此微空间位于城隍巷与拱极街的交汇处,空间形态较为规整属于规则点状型微空间,且空间呈现两面开放的状态属于多面开放型微空间。在微空间的设计中采用了家庭记忆橱窗方式来组成家庭记忆回廊,主要的做法是收集居民们不同时期的老物件,来营造出3个时期的家庭场景,分别代表祖辈、父辈、子辈的家庭记忆,时期则选取了蒲圻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时期,分为晚清时期、解放时期、8090年代时期。
城隍巷口微空间——时光宅巷
此处微空间位于迎薰街和书院街的交汇处,四周被居民楼所环绕,其微空间开放类型属于多向开放型微空间,微空间整体形态狭长,由两条直线型微空间组合而成,属于组合线型微空间。由于此微空间是组合线型微空间,在其道路转角处进行了特色化设计。整体微空间分为三类功能区。分别为游憩娱乐区,一般供儿童玩耍与游乐,和休憩停留区供老人休息与交流们使用,以及交通通行区供人们日常通行。此微空间的设计运用了上文所提出的弹性圈和亲和圈的设计策略,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利用了本地特产楠竹,增加微空间的生态性。
书院街边微空间——柳门竹巷
此节点为迎薰门前微空间,蒲圻古城墙到此处就已终止,后续的城墙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导致空间东侧不能通行,空间西北两面被居民楼所围合,南面为迎薰城楼,只有东侧呈现开放状态,所以此微空间的开放类型为单向开放型微空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空间形态较为规整为规则点状微空间。故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此空间适合用作线性文化展示,整体的空间布局为广场中心东侧是表现赤壁大战过程的文化展示区,西侧为供游客休憩的台地。
迎薰门前微空间——薰风南至
总结感悟
在微空间的实际设计过程中,笔者也有所感悟:传统人居环境的建设原则是站在城市角度所提出的,其中包含宏观的生态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等多方面。但是当将其导入城市微空间的设计中,就不能只是单纯面面俱到的照本宣科,而是要结合微空间的空间性质与场地的周边环境,针对空间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去设计,这样不仅能节省微空间改造的实际成本和效率,而且能真正解决居民需求,从而提升整体人居环境质量。
11:基于自然情境认知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华中大附属幼儿园改造为例
作者介绍
王艺云,预备党员,获得过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知行优秀三等奖”、“三好研究生”等荣誉,设计作品入选第九届设计再造绿色生活艺术创意展,发表过论文《艺术乡建中的“非感性”感知如何构建》。
设计说明
基于幼儿自然情境认知、探索自然教育模式途径、丰富现代校园空间形式的设计定位,提出了兼顾自然要素、人文内涵、地域特性的“琢玉”设计概念,以玉为形,以琢为本,并寄托对幼儿的美好寓意。再通过自由变化的地形空间、多重感知的植物要素、丰富体验的装置设施三个方面具体营造自然情境,并从虚拟技术、传统景观、社区资源三个方拓宽情境,提供幼儿更多元的自然认知。
方案展示
1
前期分析
华中大附属幼儿园新校区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内,该校区场地位于城建教工宿舍和关山街鼓风社区两处居住区内部,校区占地面积约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且场地内部地形都较为平整,设计受限较少。
区位分析
2
具体设计
对于原先建筑体的改造一是对外墙表皮及形式处理,二是打通教学楼三楼过道与办公楼楼顶,将幼儿园内部是建筑体相互连接,三是相关材质色彩的融入。
建筑体设计
校门和围墙也运用同样的设计思路,融入从玉中提取的相关材质、色彩、形状,从而与建筑体相呼应,成为体现附幼办学特色和理念的校园名片。
校门与围墙设计
提供幼儿高低起伏变化的微地形,尽量保留地形最自然形态,并且融入可以体验空间大小、纵深改变的连接装置,例如连接平地和沙坑的管道,获得对空间形象的动态认知。
微地形设计
空间边界也尽量做到了自然化处理,例如通过地面铺装划分“本趣”情境空间与操场活动空间,既能使幼儿对两个空间有区分概念,又能将空间衔接更为流通自由。
边界设计
“意趣”情境中将荷花池塘、小型叠水、溪流、小桥和竹林这些基本的传统自然要素与降温喷雾系统、传统音乐播放、风铃等装置结合起来,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方面共同营造传统自然情境氛围,并且利用围墙的窗洞形成借景效果,更加丰富了幼儿对自然意境的认知和联想。
传统自然意境营造
体验自然人文意境趣味的“意趣”情境,主要是将竹林、小型叠水、小桥溪流这些传统景观要素与喷雾降温系统、风铃、传统音乐播放器这些感知装置结合,并通过借景窗洞、自然无为的营造手段,为幼儿提供多重感知以及充分自由的情境体验。
“意趣”情境空间
体验自然原本趣味的“本趣”情境,主要通过沙、土、水共建的地形将整体情境连贯起来,并且与起伏跑道、钻爬管、彩色光影洞穴装置相结合,不仅提供给幼儿丰富的运动认知体验,而且将地形、水、沙、阳光、风、植物等自然要素系统性呈现给幼儿,使幼儿对自然有更为整体的认知和情感联结。
“本趣”情境空间
12:智慧城市背景下复合化停车场环境设计研究
作者介绍
潘韵竹,设计学系艺术设计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论文,参与武汉吉利汽车部件制造项目厂区绿化景观设计等导师多个在研项目和设计竞赛。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以智慧城市为基础,并以复合化停车场为主体内容展开研究,从“城市—人—车”的三个角度出发,延伸出停车场与城市、功能、空间的关系讨论,即实现复合化停车场的建设可以从城市网络、功能使用和空间形态的内容中进行挖掘。其中,停车场和城市部分相关联的内容会涉及与智慧城市的联结,比如相关的交互应用界面设计、停车场与周边公共交通的联系等,与功能和空间部分更多的则是回归到停车场自身发展的问题上,使复合化真正融入到停车场的设计理念和过程中,让人群的使用需求、多场景的灵活应用、色彩与光线等柔性因素融入到停车空间中。
方案展示
1
设计概要
手机是城市与用户达成有效沟通的主要工具,APP应用程序是两者在沟通过程中的载体,所以,将复合化停车场所包含的内容与功能以手机APP的界面呈现给大众的方式,能够最为直观、完整且快速的实现停车场与城市网络、用户之间的连接。在该停车APP首页界面中,将停车服务、共享交通租赁、空位信息查询和社交功能设定为核心模块,每个模块下设更为多样和详细的功能,同时,位置明确、形式简洁的内容视图也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理解核心模块的内容。此外,为了丰富首页的内容与设计,融合公众号和电商运营的思维,在界面上部利用汽车资讯和自媒体订阅的内容设置滚动页面,在界面下端设置会员中心等图标尝试促进APP的运营良性发展。
手机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设定该停车场的地下二层为半开敞式的停车空间,地面一层为工作人员与附近居民的活动空间,满足空间复合化的要求,并为以汽车传动轴为立面设计来源、发动机的齿轮为平面设计来源,将停车空间的中部区域拟定为不被限制的开敞空间,具体来说,可以是展厅、秀场、演出现场、休闲、售卖等具有灵活性和临时性空间,或者在部分车位处于闲置状态的时候同样能够将其容纳入这类空间设定中
利用跃层车道为T台的夜间秀场
利用跃层车道为T台的夜间秀场
除了停车以外的功能,同时还应关注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环保功能为例,该停车场的地面一层不仅存在大量绿植空间用以缓解区域内产生的大量汽车尾气,同时还设置单晶硅光伏板与夜间照明功能相结合的光伏棚,尝试实现停车场电力资源的自产自用,减少管理端的能源成本,达到区域良性发展的要求。
自动捕捉阳光角度的智能光伏灯架
对于人群需求的叠加。,主要体现在车位设定的多样化、功能区域的多元化等方面,比如在复合化停车场增加充足的新能源车位、人行出入口处增加无障碍和女士车位,并在靠近厂区和外部城市道路的区域划定非机动车停车空间,满足人们多种出行方式的需求,又或是在一些色彩、光线和标识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空间体验感。
停车场内部细节
总结感悟
停车场作为一种城市中高密度存在的辅助空间,对人居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但不断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与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停车难导致乱停乱放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侵占人行路段,并且大多数停车场比起对环境体验的关注,车位数量与经济相关指标更为重要。而建造复合化停车场这一设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对扩大居民活动空间、促进停车场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有所帮助。因此,从智慧城市的社会背景下,以复合化设计为理论指导,结合停车现状对停车场环境进行更新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2022届MFA研究生毕业设计成果展精彩还将继续......”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编辑 / 刘林陇
校对 /任康丽
审核 / 王玥 于千滋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