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沉浸式畅游!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开放

2022-04-29



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于西安正式建成,并于4月28日对公众试行开放。



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室外展陈面积10000平方米。


基本陈列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大篇章。



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历代砖砌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



以“考古”为核心词,注定了陕西考古博物馆与其他大量博物馆迥然不同的定位,“考古”二字贯穿了整座博物馆的观展路线始末。


第一篇章:考古历程


第一个展厅“考古历程篇”以中国金石学(考古学前身)开端《考古图》和陕西考古开端“斗鸡台考古”为序幕,介绍考古学科的演变,展示陕西考古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第二篇章:文化谱系


第二个展厅“文化谱系篇”以时间为序分五个单元,展示了旧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陕西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分布范围和代表性遗址,其中还穿插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分支学科的介绍。


此篇尾厅的贺家铜轮牙马车是整体迁移而来。这座西周时期车马坑,于2014年在岐山贺家村发现,内埋一辆精美的青铜轮牙马车。陕西考古研究院为此设立专门室内实验室,进行检测、研究和保护。


第三篇章:考古发现


与此前两个篇章不同的是,“考古发现篇”由两个展厅组成,介绍了陕西各个时期、曾获得过国家考古类奖项级别的重点考古项目,时间跨度覆盖仰韶时期至明代。



第四篇章:文物保护


三层最后一个展厅“文物保护篇”则分门别类展示对陶瓷器、青铜器、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遗迹的保存、研究、复原。



此篇尾厅陈列了在蒲城县洞耳村发现的元代壁画墓。陕西考古学家创新性地采用了更换支撑体的方法,经过两次发掘将它整体“打包”带回进行保护修复。


通过多维度的展示,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墓室壁画技术精湛的彩绘,包括“堂中并坐图”“献酒壮行图”“醉归乐舞图”“童子戏花图”“火焰珠图”“停舆图”“放牧图”等。




为了让大家与历史遗迹

考古发现更加近距离地“接触”

博物馆还藏着不少设计上的小巧思

↓↓↓


第二展厅摆放彩陶的展陈采用的大多都是白色色调,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彩陶的风采。



陕西考古博物馆在展陈方面还运用最新科技,使观众身临其境。考古发现篇壁画墓穹隆顶利用了3D打印技术,而在文保展厅里,还有全方位覆盖的3D Mapping技术,带来奇幻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展厅的展柜采用的是低反射玻璃,这种材质的玻璃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较低的反射比,提高了画面的清晰度和能见度,减少屏幕反光,使图像更清晰、逼真。让观赏者享受到更佳的视觉效果。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克 夏丽娜|图/视频:周伟 陈克 王旭东 谢伟 实习生 张明佳丨编辑:谈密丨审核:程渭 何砾


本微信图文资料来自西安发布,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馆设计 | 佳势展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沉浸式畅游 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 文保科技

1528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