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艺起抗疫丨网课手记——齐欢:不言弃的平凡与真实
-
2022-04-18
教师网课手记
随着疫情防控的工作稳步展开,同济师生积极遵守防疫要求,实行网课教学。
在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课堂里,网线阻隔不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交流热情。我们收集了几位老师和同学的网课手记,看看疫情期间的艺传er是怎样学习的——
齐欢老师介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钢琴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奥音乐中心执行主席,长江钢琴签约艺术家,德布特签约艺术家,厦门爱乐乐团、山东交响乐团客席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外聘专家,上海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乐器》期刊编审委员。
说来也巧,我本人首次所谓的“线上”教学经历,是在本世纪的第一天,印象尤为深刻。那是2001年1月1日,星期一,刚上大学第一学期的我在电话中跟专业导师互道祝贺后,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曲目问了几个问题。导师告诉我,钢琴演奏是无法仅用语言解决问题的,必须实际演奏才能有效讲解。
于是我们就在电话中,“线上”开展了几分钟的教学。印象很深刻——效果差极了,声音时断时续,完全听不出音色、音质的区别。但这初次的接触也让我了解到在学生立场,线上教学可能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这为如今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更多地让自己从学生视角看待和解决线上教学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是大有裨益的。
2003年的非典,并没有停课停学。那时,线上授课方式不是必须或必要的。但2019年底至今,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形势之下,全人类都在共同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过去的这一个月里,我们不得不再次全面推进和推行线上教学。
众所周知对于普遍的文化课教学,线上授课模式也是要克服一系列困难的,而相比较之下,钢琴专业的线上教学困难就显的更多了。钢琴独奏是舞台表演艺术,需要一种预设的模拟舞台“场域感”,且高度依赖专业的场地与乐器设备,在“一师对一生”的指导过程中还需进行随时双向沟通和实时讲解与示范。同时,作为声音的艺术,“乐音”是最主要的载体,线上传输的音质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得2020年春季学期,为了解决音质的问题,我们曾尝试过微信视频、QQ视频、以及当时的腾讯会议等,效果皆不太理想。因为这些软件为适应会议应用场景的需要和减少带宽负载,专门针对人声进行了优化,而钢琴音色特点取决于其“打击乐”的发音机制,均被软件“智能”地识别为噪音而作降噪处理了,因此声音断断续续,音量动态变化无法传达,音质、音色则更无从谈起了。当时我们试过一些针对音频传输或直播的软件,比如斗鱼和YY语音等,音质虽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可这些软件自身定位过于娱乐化,也并不是最优之选。
在这个学期,我们发现腾讯会议等一批软件新增了“音乐模式与专业音频”功能,大幅提升了音质,但如何恢复面授时那种双向交流的畅通度和仪式感?如何让学生看到琴键全貌上的演奏手法并同时关注局部手指动作等细节?以及如何时刻兼顾乐谱等方面的问题,便成了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网课日常
目前,我们通过多部设备在不同角度同时接入课堂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困扰。学生们非常理解这些现实困难,没有人抱怨,都在尽力配合着。有的同学主动找到第二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不厌其烦地配合老师调节话筒距离、拍摄视角等。同时,授课过程也得到了许多热心同学的支援,由于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双手演奏音乐的同时操作屏幕共享播放乐谱等动作,所以研究生同学们义务担当课程助教,提供乐谱实时投屏,为教师分忧。
此外,不同课程班的同学之间,也主动地互相观摩学习、参与讨论、互相提建议,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和凝聚力。我常在一整天的教学任务结束后、面对许多设备颇感手足无措,但回想起白天学生们在课堂中努力好学的态度,每每此刻,都会重拾动力。
我认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论做多少努力和多么复杂的操作——哪怕沟通流畅度或音质方面都只能提升一丁半点,都是非常值得的。相信学生们会看到老师正在努力克服困难做出努力,这或许可令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备受重视的,从而获得更前进的动力。
Class Hour
“共克时艰”不是一句空话,它真真切切地体现在许多细节之中。“同心抗疫”抗的不仅是疫情,更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战役。病毒无情,它们是“看不见的敌人”,战胜病疫除了要靠看得见、摸得着的新特药品、先进的科技与设备,更要依靠那些看不见的精神意念力量。
瘟疫是场苦难,有人认为是“疫情一定程度上催生和推动了医学与科技进步,也使线上教学有了长足发展,从这点来说似乎还是有些好处的”。这种观点我完全不同意,苦难就是苦难,在接受苦难的同时不必、也绝不能去歌颂苦难本身。
但要意识到那永远值得歌颂的,除了感天动地的大手笔还有平凡而真实的点点滴滴:面对苦难时永不言弃的乐观积极心态、不断探求改善现状的方法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2021级本科生陆家瑜
今年三月初,上海的疫情突然陷入了严峻的形势,所有的课程不得不转为了线上授课的方式,而这对我们钢琴专业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起初我也十分担心学习的进度会因此落下,但学校的周全考虑和齐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使专业网课顺利地开展进行,从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的感想。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音色和音质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线上教学中,由于通讯设备、应用软件、网络传输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演奏出的声音与老师实际听到的声音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同时,卡顿和延迟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情况下,齐老师运用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五到六个设备;以及专业的话筒、收音设备和相机支架,尽可能使音频效果达到高还原度,使我们能够在老师做示范时听到理想的演奏效果;并且通过镜头也能清晰地看到弹奏时合理的手部动作,再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修改。除此之外,每一款线上教学的软件都各有优点,但均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齐老师则充分地发挥了软件的长处,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腾讯会议”电脑端有较为全面的功能,齐老师在线上教学伊始,便提早熟悉了这一软件,提醒我们在课堂上打开“音乐模式”、开启原声。同时,老师也用“屏幕共享”的功能与我们同步分享乐谱、笔记等资料,现场在乐谱上做标记,让我们能够紧跟老师的笔触,随时涂改与补充。
线上教学已进行了两周有余,在这段时间中,我感受到它相较于线下教学的最大优点,便是能够锻炼我们学生的独立性。脱离了我们习惯已久的“面对面、手把手”的舒适区,如果我们无法及时调动新的思维方式,那解决演奏中的问题只能是隔靴搔痒。齐老师经常耐心地反复向我们确认是否理解了他所讲的内容,我们也更要细致地体会老师提出的要求与建议,避免自己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
除此之外,我也深刻意识到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例如在第一堂网课上,我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仅用手机作为传输设备,导致音频效果非常差,在收到老师发来的“惨不忍睹”的录音后,我也感到十分羞愧。在这个不仅考验学习能力,更考验学习态度的过程中,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我看来,不论是传统线下授课还是网络钢琴教学,都只是形式。只要老师充满热忱、认真准备;学生积极参与、真诚配合,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同舟共济,将专业网课继续顺利地开展下去。
2019级本科留学生田中万里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本该在线下上的钢琴独奏课,只能转为线上进行。本以为网课的效果相较于线下教学来说会相差甚远,但实际感受下来却比预期的好很多。
虽然还是线下教学的感受与体验更为深刻一些,但老师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专业设备总是摆放整齐、齐全,没有丝毫地含糊,使得我们的学习感受与效果并没有与线下课形成较大的落差。老师并没有因为是网课而降低自己的高标准、与教学质量,反倒是抓住了线上教学的特质,对于理论方面的教学更加精进。
尽管在实操方面,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悉心教学难免会导致我们吸收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我们也会比平时线下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努力聆听并感受老师所传达的意思,再加上老师的不厌其烦与不遗余力地指导,我们反而学到了更多。随着逐渐的适应,我们大家对网课的接受度也都愈发提高,老师也会根据每次网课的教学感受,来对自己之后的教学进行改良,所以效果也是在愈发变好。
每次的网课之后,同学们也都是收获颇丰,尽管这次的疫情来的猝不及防,但丝毫不影响老师的专业性与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与适应力。相信这次上海的疫情会在大家的团结一心、积极配合下,一起努力战胜!更相信我们对于古典音乐的认识与理解,以及钢琴水准也会在师生们的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下,逐步攀升,更上一层楼!
编辑丨陈越
责编丨王智丽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