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疫情之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治愈生活

原创 2022-04-21

第3510期文化产业评论



一边是“听我说谢谢你”病毒式传播、一边是崔健线上演唱会引爆朋友圈、小区音乐会效果震撼动人,上海严峻疫情下的这些音乐现象,实际上充分体现了此刻人们最主要的需求和状态。


 | Veronica(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上海疫情爆发以来,魔幻的、心痛的、可悲的、无奈的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有不少引发“疫情下的艺术伦理”讨论的事件都与音乐演出有关,如像病毒一样传播的《听我说谢谢你》,打破视频号观看人次记录的崔健“继续撒点野”演唱会、各个小区、学生自己举办的小区音乐会、阳台拉歌等。这几件事所获得的评价截然不同,反映出疫情下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需求。


“形式主义与自我感动”

——《听我说谢谢你》


三月以来,许多人一定都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看到过以这首歌为背景乐的视频: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

我要谢谢你,因为有你,爱常在心底;

谢谢你,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


(有多少人可以看着这几句歌词时不唱出来?)

 

这便是来自10后小歌手李昕融的《听我说谢谢你》。这是一首由其父亲,音乐制作人李凯稠于2019年创作的教师节歌曲。这首歌创作的初衷是向教师表达感谢,让孩子懂得感恩。但其旋律、歌词朗朗上口、好记好唱、适用范围很广,于是从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就多次被用于向抗疫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然而今年3月以来,各大平台上涌现出大量的“萌娃核酸表演”视频,这些视频里往往是这样的内容:在核酸检测队伍中,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做完核酸,家长退后几步,拿出手机,一边播放《听我说谢谢你》一边开始录视频,伴随着音乐,孩子开始给医护人员跳这首歌的手语版舞蹈,而医护人员多数带着“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的复杂心情,等待其完成舞蹈,既感动又无奈地收下这份心意。

 

不仅是小孩子,大学生也出现了这样的表演行为,看起来是学校的硬性任务。但在核酸检测区域这样聚集,真的好吗?

 



甚至还有“升级”为拉丁舞版本的,让一群医护人员尴尬地、一动不动地排成一排,完成观看这单人舞蹈的任务。

 

 

诸如此类的视频铺天盖地,但不仅网友,甚至医护人员、志愿者们都表示“不要这样”。原因很简单,这样的表演一个接一个出现,既耽误医护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又令他们感到尴尬。

 

首先,表达感谢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种方式阻碍了核酸检测的进度。医护人员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要完成上千核酸检测工作,疲惫不堪。对他们来说,当下最需要的是,能够顺利地、安全地早些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而一首歌曲表演完毕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3分钟医护人员可以完成10至20人的核酸检测,如果动不动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表演拍照,不仅排队的市民不耐烦,医护人员也会失去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并且,在核酸检测点逗留,也带来了感染风险)

 

 

其次,这样的感谢方式形式大于内容。许多家长让孩子去表演这首歌,本意除了表达感恩,不少是为了拍摄视频,发布到各大平台,博取流量或是让别人夸夸自己的孩子。可以说这是一种形式主义,自我感动的作秀。因为是孩子来表达谢意,许多医护人员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但默默地看完又觉得尴尬。如“共青团中央”所说,这种表演会让孩子以为感恩可以是虚假的,是获得名利的工具和素材,“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可表演”。


 

于是,这首歌以及诸如此类的感谢表演,在线上和线下都遭到了人们的强烈一致反对。医护人员、志愿者们自己都出来呼吁“不要跳舞”:

 

 

网友们则将这首歌的歌词做成表情包、翻译成外语、或是搭配emoji在各个群聊中反复转发,来调侃、讽刺这首“感恩之歌”和“表演感恩”的现象。这首歌一时间成了网络精神污染。许多媒体也发文表示“求求不要再唱谢谢你了!”



 

在线下,甚至引发了打架事件:

 
 

对这一现象的抨击也慢慢延伸到对原唱的攻击,就在4月17日,原唱在抖音上就此事道歉:

 


然而,该道歉的是他们吗?

 

显然,歌曲和创作者都没有错,错的是无脑的跟风从众行为,是通过表演感恩来实现自我感动、获得流量的自私心理,是许多学校将感谢变成集体作业的面子工程行为,也是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对同类视频无节制地推送的算法。

 

疫情下,我们不缺好的音乐,我们许多人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但坏的表演方式和表演目的,不仅会让音乐和心意变质,让感谢者不合时宜,更让被感谢者无所适从,乃至阻碍了更重要的防疫工作。

 

抗疫晚会

4月12日,一份长长的抗疫特别节目的节目单在微博引发热议。这份节目单显示,将于4月13日晚上播出的为上海加油的晚会有30多个节目,形式包括现场朗诵、歌曲、魔术、故事讲述以及众多当红明星的视频云祝福。

 


晚会尚未播出,该节目单就获得了许多网友的抨击。在反对者看来,同向医护人员唱跳“听我说谢谢你”一样,电视台举办这样的晚会的初衷,表面上看起来也是没错的:为上海人民加油打气。但再好的心意,这样的晚会在这个时候并不合适。具体来说,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

 

首先,上海人民此刻更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此次上海疫情比起2020年武汉的情况更加严峻,感染人数日增2万,截至4月19日,总阳性人数达39万。

 

△网友制作的感染人数增长图表

 

物流停滞、物资难以获得、医疗资源挤占、上下层级命令与执行之间的错位所导致的管理混乱等等问题。抢不到菜、一天吃一顿、买不到药等等最基本的需求成了上海人每天最揪心的问题。在这种严肃、极端的时刻,光鲜亮丽的、整齐划一的、岁月静好般的歌唱和舞蹈节目,不仅对于解决基本问题毫无益处,甚至让他们感到讽刺。

 

 

电视台有人力、物力也有话语权。在疫情肆虐民生多艰的当下,电视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理应集中力量去服务社会真实需求,更新防疫咨询、传达抗疫一线人员和民众的心声及困难,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通过传递明星们的祝福来喊口号。

 

其次,这次晚会有慈善的心却无慈善的行动,形式遭人诟病。在重大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并非所有晚会都会惹人非议,但当灾难还在发生、人民还在为基本生存挣扎的时候,晚会举办就需要很小心了。慈善捐赠义演是其中比较可取的形式之一。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个晚会并没有那么不堪,隔离在家的人们也需要一些歌舞节目来放松心情。



 

在反对意见呼声高涨的情况下,这个晚会最终不得不暂缓播出。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有各自的道理,电视台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个初衷涵盖的范围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多数上海居民目前的真实感受。他们此刻更需要的,是物资上的支持,更是情绪上的宣泄和压抑感的释放。毕竟,他们听到的“要加油”,已经够多了。

 

疫情下,我们需要怎样的音乐?

虽然民间个体自发形成的“听我说谢谢你”现象和“抗疫晚会”都被认为形式大于内容,但音乐本身其实是没有错的。在严峻的疫情下,只要出现的时机恰当、去除伪善、刻意作秀的成分,音乐就会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如宣泄压抑的感受、释放人们的生命力、安抚人们受伤的心灵等。

 

比如,4月15日崔健的“继续撒点野”线上演唱会便获得了一致好评,引爆朋友圈,创造了视频号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次记录:近4500万人次观看。能获得如此热度,除了崔健本身的影响力、微信视频号观看直播的便捷、无需付费等因素外,最主要的便是摇滚乐本身所具有的宣泄的特质。

 

在可怕的病毒和严格的管控下,许多人在身体与精神上都感到生命的被压缩。双腿出不了门,双手打出的宣泄的文字则可能会被屏蔽,人们迫切地需要表达自我,需要与他人交流,需要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张扬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时候,崔健和他的摇滚乐的出现,给了人们一个绝佳的情绪释放口。尤其是听到60岁的崔健大喊“老子根本没变”,人们从他身上感受到旺盛的、顽强的生命力,也看到了坚持、希望和勇气。

 

又如,许多小区的居民或学校的学生自发组织的“阳台音乐会”“小区演唱会”。这些音乐会并非真正的线下演出,而是居家隔离的人们足不出户,打开窗户,打开手机电筒,合唱或是通过音响公放歌曲。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互相鼓励打气,替代被疫情搁置的社交,来给这个春天留下一些温暖美好的记忆。

 

这些阳台演唱会中,有的是没有组织,但住户们心照不宣地就开始了合唱:


 

有的则是提前几天就开始组织,还做了精美宣传海报,开了直播房间,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而想要对医护人员、物业、居委会表达感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既安全,又不耽误防疫工作,效果还更震撼和动人。

 


有的则是大学里被憋坏了的学生们的宿舍拉歌:

 



像崔健、小区演唱会这样的音乐,或许才是此刻人们真正需要的。

 

这样的音乐,没有伪善和作秀,以最简朴的形式,让疫情中被分隔的人们重新联系起来,团结起来。这样的音乐让人们以最简单的乃至最文明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重现自己的生命力。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音乐治愈生活 产业评论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372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