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抗疫中的博物馆 | 协同守“沪” 和风“诵”暖 上海鲁迅纪念馆推出“春”主题云诵读
-
原创 2022-04-21
在2022年这个特别的春天,上海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与奉献的普通人,正齐心协力守护着这座城市。
为在疫情中传递文学经典温暖人心的力量,上海鲁迅纪念馆立足馆藏,以诵读为媒,于4月16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和风‘诵’暖——上海鲁迅纪念馆‘春’主题云诵读活动”,致敬抗疫者,鼓励人们常怀春之希望,协同守“沪”,共克时艰。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春到江南》国画 张复兴
聚焦馆藏文物挖掘展示。鲁迅在《〈呐喊〉捷克译本序言》中这样写道:“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鲁迅一生交友众多,并开展了大量的文艺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上海鲁迅纪念馆除藏有珍贵的鲁迅手稿外,还留存有一批中国现代作家手稿。此外,馆内还辟有专事收藏鲁迅同时代人文物资料专库——朝华文库,以及种类多元的当代美术品,这些都为研究、展示鲁迅及其同时代重要作家的文学、思想提供了支撑。云诵读活动正是以此为基础,依托馆藏,重点挖掘展示了鲁迅与朱自清、茅盾、郑振铎、林语堂等人的交往史实,在线展出馆藏朱自清手稿《抗战的比喻》,茅盾手迹《所谓“生活的三度”》、为左联五十周年纪念题字,郑振铎致施崇翔信等,并配以颇具感染力的馆藏美术品,方便读者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近现代名家携手进行文化建设的探索、情谊和成果。
传诵春日主题文学经典。此次云诵读选读的篇目共5篇,分别是:朱自清《春》、茅盾《樱花》、郑振铎《海燕》、林语堂《春日游杭记》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部分为节选)。体裁以散文为主,呈现了鲁迅及其同时代人是如何用文字将春天延长,用笔墨把温暖留住。《春》细腻、优美、清新,全篇驻满诗意,是经典的春之赞歌。《樱花》通过象征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茅盾当时的心境。《海燕》朴素率真,情感充沛,借身处异乡时看见小燕子表达了郑振铎对祖国故乡的思念,勾画了美妙的艺术胜境。《春日游杭记》通过闲谈或称娓语的笔调述游,渐显林语堂幽逸的风趣和评论世情的态度。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是鲁迅回忆童年妙趣生活的经典散文,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
联动红色场馆及学校资源。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拥有较为集中的名人遗迹和纪念场馆。借助上海这座红色之城丰富的馆校资源,也为了让文学经典能被更多青少年所理解,云诵读活动特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负责人、上海电视台主持人、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鲁迅中学等中小学的优秀诵读学生,与上海鲁迅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志愿者一起,以单人诵读或亲子联诵的方式录制音频。部分诵读者更是在化身志愿者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的间隙,利用专业特长录制音频,以此传达抗疫必胜的信心与希望,令人动容。在将诵读音频转为视频的过程中,因注重物文相应、情景交融,也更好地适应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博物馆深化文教结合、强化线上展示的客观形势和要求。
上海鲁迅纪念馆坚信,和风“诵”暖,互助守“沪”,疫情终将散去,繁花必将如常。
编辑:卢 阳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