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材料在线(ID:clzx_net)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有工匠使用彩色玻璃来制作装饰品,虽然并没有完整的彩色玻璃流传下来,但从一些古罗马的古玩和器具中可以推测,大约在4世纪以前彩色玻璃就已经出现。不过,这并不代表人类当时已经掌握了制作彩色玻璃的技术,它们的产生很可能是出于某种“意外”,原因是并未发现其他器物拥有如此强烈的色彩特征。
4世纪古罗马的莱克格斯杯©The British Museum到了7世纪,玻璃制造商开始尝试把彩色玻璃运用到建筑中去。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样,这些玻璃主要被用来装饰人们心中的神圣场所,比如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建筑。
彩绘玻璃的鼎盛时期是在中世纪后期,法国的许多大教堂都出现了极具震撼力的玻璃艺术杰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的彩绘玻璃连环画。兰斯大教堂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其北侧耳堂的玫瑰花窗被设计成时钟样式,12个格子依次展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不过鼎盛期之后,彩绘玻璃在英国宗教改革时期遭到了抵制,大量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彩色玻璃窗遭到破坏,并替换为普通的玻璃。直至19世纪初,随着最后一波破坏浪潮的结束,以传统方式修建的彩色玻璃窗才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操作与试验是化学的第一要义,从不亲自动手实践的人将无法达到哪怕最为基础的掌握程度。科学家们的快乐并非来自于材料的富足,而是试验方法的精进与卓越。” ——Jābir ibn Ḥayyān,《隐藏的珍珠之书》需要区分的是,自古以来,玻璃工匠和彩色玻璃艺术家自古以来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事实上这两种工作很少在同一地点进行。
玻璃制造厂通常建造在森林边缘,方便获得制造玻璃所需的木柴、石灰石和石英砂等;而彩色玻璃工作室一般建造在建筑工地附近。彩绘玻璃艺术家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玻璃制造者提供的材料。传统彩色玻璃的制作原理是在熔融状态下加入金属氧化物来着色:红宝石色用铜;蓝色用钴;紫色用锰;黄色用锑;绿色用铁等等。中世纪时的制作方法是先吹出一个玻璃泡,将其塑成管状,然后切掉两端形成一个圆柱体并沿其一侧纵向切开,在玻璃仍然处于红热和柔韧的状态下将其压成扁平状,最后放入窑中慢慢冷却。这些玻璃片大都带有一种固定的颜色,因此在设计彩色玻璃时,需要将所有必要颜色的玻璃片准备齐全,才能实现整体渐变的效果。13世纪沙特尔大教堂的玻璃窗, 可以看到钴蓝色、绿色和紫棕色的广泛使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制作技术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步,可以将玻璃做得更大、更薄、更平整,可选择的色彩范围也远远大于13世纪。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美学元素的玻璃实际上逐渐失去了视觉上的趣味性。哥特复兴派最先认识到了这一影响,并在19世纪中叶开始回归早期的玻璃制作方法。他们开发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仿古玻璃(Antique glass),它们在色彩、质地和明暗度上均与12和13世纪的玻璃非常相似。直到今天,仿古玻璃仍然是制作彩色花窗的基本材料。在14世纪早期前后,彩色玻璃工艺经历了一次重大发展——人们普遍能够实现原先难以制得的合成色彩,例如烟熏琥珀色、苔藓绿和紫罗兰色等等。玻璃艺术家还开发了新的着色和铸模技术,例如通过半色调(halftone)方法来增加阴影和高光效果,或在玻璃的内外表面涂漆来加深色彩。该时期还出现了贴色玻璃(flashed glass),即在熔融状态下,为无色玻璃的表面贴上其他颜色的玻璃薄层。如今,彩色玻璃艺术家的技艺使得彩绘玻璃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正如20世纪的先驱者一样,21世纪的艺术家们仍然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诠释古老的彩绘玻璃工艺。爱尔兰Athy图书馆 / Reddy Architecture Estudio VILABLANCH + TDB Arquitect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