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操盘纪实】青岛崂山:差生的逆袭!(中)
-
原创 2022-04-07
青岛崂山:差生的逆袭
声明:下文所述案例,均与李也文旅正式签约并产生实质合作,文章所述细节均为真实。
李也来了!
2013年12月底,李也来了!
冬日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李也文旅一行人驱车来到崂山,陪同人员告诉李也文旅团队,崂山是一片群山,海拔1800多米,步行游遍崂山需要12天。由于刚下过雪,崂山的那片天显得格外的透亮,远山层层叠叠。由于车子无法上山,李也文旅团队从中天门乘缆车登山, 缆车升至1500米,一行人下缆车步行至摘星楼。
随后,一行人转入太清宫,见到了邓小平同志作出批示的汉唐古树,古树旁边有一株紫薇树,陪同人员说,紫薇树,是道教至尊。紫薇树旁有一棵小树,陪同人员称之为“痒痒树”,轻挠树干,便枝叶乱颤,翻滚不止。
详细考察一圈,李也文旅便起身回程,下山的途中,在路边茶水铺稍作休息。茶水铺老板热情非常,并告诉李也文旅,自己住在山上村子里,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村子里有很多人也同他一样,世世代代从来没有离开崂山,老板还说,青岛人对崂山都有一种情结,叫“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让李也文旅团队感触颇深,崂山已不仅仅是一座旅游名山或者一个风景区,而是早已与当地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魔咒,破解了!
2014年,青岛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和青岛国际啤酒节。
两次国际盛会,3000多万游客量,对于青岛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对于崂山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每年更是有几千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据统计,2013年青岛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289.6万人次。作为青岛唯一5A的崂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李也文旅大胆的提出,崂山的突破发展应该采取“变城市游客为景区游客”的总体战略。
现代人,已经很少为了单一的景点准备一次旅行,更多时候,是先考虑去一个城市,再考虑城市里的某些景点,然后一次性逛完。青岛也是这样。
崂山作为青岛市唯一的5A景区,在过去一直都是城市的旅游风向标与龙头,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兴景区的出现,崂山的品牌势能不断弱化,但是,崂山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是最能代表青岛优秀旅游品质的核心资源。因此,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崂山是当之无愧的青岛龙头,而怎样转化每年几千万的城市游客量是崂山突破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结合这样的历史机遇与内外部环境,李也文旅认为“变城市游客为景区游客”的总体战略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来青岛的人都知道崂山,这是激活青岛游客市场的着力点,也是突破崂山200万魔咒的关键。
这个好!这个好!
这个太好了!
怀着对崂山发展的信心,李也文旅团队在回到上海后,立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作业:
第一步,对崂山的资料进行了大量搜集、整理与分析,提炼出核心元素。
第二步,对崂山营销方案开始了多种角度的策划与创意。
第三步,对已经策划成熟的方案,进行了十几轮的筛选与再创新。
第四步,对最终确定的营销方案,进行了多次的论证。
第五步,公司动员了所有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对崂山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套流程下来,崂山的营销策划案终于浮出水面,成为引导崂山旅游跨越发展的决定性指导方针。
2014年2月16日,李也文旅团队带着已经完成的年度营销方案,正式向崂山风景区管理局相关领导提报,项目总监酣畅淋漓的观点表述与系统性的营销创意让台下的领导止不住的点头与赞赏,当项目总监的话音落在“大道崂山,越来越好”上时,让崂山旅游局局长击节赞叹道:“这个好!这个好!就得是这样,这个太好了!”以至于后来“大道崂山,越来越好”成了景区管理者们的口头禅,碰面就会提一句,就像普通人见面问候一句“吃了没?”一样。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上海李也文旅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