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最新财政预算案出台,香港文旅靠财政输血续命?
-
原创 2022-04-04
第3493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香港财政司发表《香港2022-23政府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显示,2022年香港将预留及拨款24.99亿港币重振及发展文化艺术、艺术科技及旅游业。值得注意是,自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在疫情叠加的影响下,香港旅游业已陷入“冰封”状态。2021年访港旅客仅有9.14万人次,相较于2019年约5600万人次,几乎跌落“谷底”。
关键词回复【香港财政预算】获取PDF文件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日前,香港第五波疫情仍在持续,虽然过去几日确诊人数有所回落,但不代表疫情的“拐点”已经到来。受不稳定因素和疫情反复等影响,香港与内地两年多未通关,旅游业正面临“命悬一线”的生死考验。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访港旅客(除去香港本地游客之外的全球游客)共有91398人次,相较于2020年约356万人次,同比下降了97.4%;与2019年约5600万人次相比,几乎降至了冰点。
近日,香港财政司发表《香港2022-23政府财政预算案》。预算案内容透露,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将预留及拨款24.99亿港币重振及发展文化艺术、艺术科技及旅游业。面对元气大伤的香港旅游业,仅靠特区政府财政输血就能“续命”吗?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重振香港旅游业?值得关注!
香港财政预算案文旅政策的四大亮点
与内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财政预算相比,香港财政预算案的政府拨款金额“方案化”程度较高,内容表述更容易被公众读懂。纵观《香港2022-2023政府财政预算案》(以下简称《预算案》),预算涉及文化艺术及旅游产业发展等财政资金高达24.99亿港币,主要以下几大亮点。
(一)支持企业政策更加普惠
《预算案》提出,在这个抗疫关键时期,将采取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与为企业周转提供协助等两个方面主要措施,维护经济的元气,特别是中小企的生存机会,尽力保住打工仔的饭碗。
一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宽减100%公司利得税,上限10000港币,全港15.1万家企业受惠;宽免年度的商业登记费,让150万名业务经营者受惠;宽减非住宅物业差饷,前两季每季上限5000港币,后两季每季上限2000港币延长豁免/宽减现行34类政府收费12个月;继续宽减非住宅用户75%水费/排污费8个月,每户每月上限2万港币/1.25万港币等等。
二是为企业周转提供协助。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所有信贷担保产品的申请期,延长一年至明年六月底。该计划下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每家企业最高贷款额由18个月雇员薪金及租金的总和提高至27个月,上限由600万港币增加至900万港币,最长还款期由8年延长至10年等等。
另外,为协助中小企出口商取得银行出口融资,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信保局)计划在今年3月试行推出“出口信用担保计划”,为保户的出口融资作最高7成的信贷担保,担保额以5000万港币为上限。同时,政府先后在“防疫抗疫基金”预留132亿港币,用于公营及私营机构开设有时限职位。
(二)支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预算案》提出,香港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且拥有中西文化荟萃的独特优势以及广泛的国际脉络,配合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增拨资源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和举办香港演艺博览会。
一是举办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会。将拨款4200万港币,在两年内举办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会”,展示本港、内地及国外顶尖的表演艺术家和团体的作品,帮助内地和香港杰出的表演艺术走向国际。
二是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在2020年已预留1亿港币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基础上,拨款4000万港币,推行“艺术科技资助先导计划”“艺能发展资助计划”,鼓励主要演艺团体及中小型艺团艺术科技应用探索。
三是加快东九文化中心建设。香港东九文化中心预计于明年分阶段启用,预留每年8500万港币,支持其发展为艺术科技的重镇和摇篮。同时,预留7000万港币提升康文署辖下演艺场地的设备,提升观众的体验。
(三)支援旅游行业加快复苏
《预算案》提出,过去两年,财政拨出了超过38亿港币支援旅游业。面对区内激烈竞争,将增加资源推动针对文化、古迹、绿色及具香港特色的旅游项目、加强推广,巩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及国际城市旅游枢纽的定位。
一是实施本地游鼓励计划。预留12.6亿港币支援及发展旅游业,其中6亿港币用作设立为期3年的“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鼓励旅游业界开发和推出具文化和古迹旅游元素的旅游产品。另外,6000万港币用作为期三年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二是支持香港旅游业重振。预留拨款余下的6亿港币用作支持香港旅游发展重振旅游业及推行《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规划》的工作。旅发局将继续推行“旅游·就在香港”项目支援业界。当跨境旅游逐步重启,将运用其储备中的1亿港币进行“再遇·就在香港”宣传推广,以吸引旅客重返香港。
(四)支持文化和文博事业发展
《预算案》还在“创造容量”“建设宜居城市”等章节方案中,对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文化设施建设、活化历史建筑等文化和文博事业进行了财政预算,且政府财政投入规模较大。
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拨款3700万港币,加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文物修复人员专业培训。为“粤剧发展基金”注资1亿港币,加强支持从业员的专业提升和持续培训,助力粤剧界长远发展。
二是改善增建文化设施。2018/2019年度预算案预留200亿港币,将用于后10年改善和增建文化设施。计划今年拨款推展位于粉岭的文化中心主要工程、油麻地戏院第二期建筑工程,以及天水围天业路康乐及文化综合项目第一期工程。
三是推进社区演艺计划。推进“社区演艺计划”常态化,从2024/2025年度开始每年增加拨款至2000万港币,让市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推动艺术融入社区。
四是实施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过去10多年,香港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提供24亿港币拨款,至今已推展19个保育历史建筑项目,协助私人业主维修71项历史建筑。今年将再为“保育历史建筑基金”额外预留10亿港币,进一步推动文物保育工作。
香港文旅靠财政输血就能“续命”吗?
前文提到,受不稳定因素和疫情反复等影响,香港与内地两年多未通关,给香港旅游业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正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在绝境里求生,是当下对香港旅游业比较贴切的形容之一。
纵观近年来香港旅游业统计数据,自2015年开始,访港游客的增速均出现较大波动。特别是2019年以来,由于不稳定因素,内地访港游客量较2018年时下降了17%。遭遇疫情叠加影响,2020年访港旅客为356.9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270.6万人次;2021年到访香港游客仅为9.1人次万,其中内地游客6.6万人次,较疫情前的2019年大跌99.8%。
面对已经触底的香港旅游业,2022年仅靠20.62亿港币财政输血就能“续命”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后,香港特区政府就推出300亿港元防疫抗疫基金,其中补贴持牌宾馆和旅游业的专项基金2.9亿港币,包括向全港1700多家旅游社发放8万港元资助,向约1800间持牌宾馆提供8万港币资助。
3月28日,出席特区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会议的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透露,疫情爆发以来,香港特区政府累计为旅游业从业者提供了5000至6000个临时岗位,拨款共计超过38亿港元。
然而,此项资助仍是“杯水车薪”。据此前邱腾华在特区立法会上透露,截至今年2月,全港约1700间旅行社中,已有100间破产倒闭,剩下的大多仅是保留商业登记,并未开展业务。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零售、住宿以及膳食行业失业率高达5.4%,在各行业的失业率中排名第二。
综合内地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旅游业复苏情况,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分析认为,即便疫情好转,香港旅游经济触底后不大可能实现V型反转,只可能呈L型小幅上扬,旅游企业仍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一是本地游计划难自救。自2020年6月份开始,香港旅游发展局推出“旅游·就在香港”计划,鼓励市民做自己城市的旅客。但该计划并未达到理想目标。如,2020年全年访港旅客为356.9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270.6万人次、占比高达75.83%。
香港政府统计处2020年年中数据显示,香港本地常住人口为748万人左右,仅相当于内地一般地级市的人口基数。据香港统计年刊(2021年版)显示,内地游客在2019年一共为香港提供了约1576亿港币的旅游消费,占总体的77.87%。
可见,香港本地游市场对整体香港旅游业的贡献是极小的,单一的客源市场结构给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埋下隐忧。
二是旅游生态发生裂变。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理,过去3年间,受“黑暴”和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香港旅游生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裂变。从长远看,应对旅游生态的裂变远比当前面临的疫情挑战更为严峻。
其实这种裂变,早在2015年香港出现一连串针对内地赴港旅游、购物抵制事件后就已经显现。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升和旅游业转型发展,赴港旅游和购物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开始下降,加之香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旅游产品更迭较慢、城市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香港旅游业传统优势动能逐渐消弥。
例如,2020年香港两家知名旅游企业——国泰航空及香港海洋公园先后陷入生死危机,特区政府果断出手,对这两家企业分别注资273亿港元、54亿港元,才及时避免了这两家公司遭遇破产清算,得以艰难续命。
△香港海洋公园2020-2021财年业绩显示,截至2021年六月底总收入仅3.93亿港元,扣除政府资助后,净亏损11.12亿港元。
(图源:海洋公园2020-2021财政年度业绩)
三是融入内地市场不够。除上述两个方面外,阻碍香港旅游业复苏的原因还在于其与内地旅游市场深度融合不够。尤其疫情发生后,香港正面临包括大湾区在内的周边城市的激励竞争,曾经吸引国人香港海洋公园、迪士尼等主题乐园,在内地早已遍地开花。这也暴露出,香港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创新,仍靠“吃老本”。
以旅游购物为例。过去几十年来,到香港购物是驱动外地游客到访香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2020年以来,海南三亚进一步优化离岛免税业政策,免税业务在疫情下逆势大涨。据三亚海关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全年共监管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金额361.1亿元,同比增长74.8%,占海南省离岛免税总销售额逾七成。
△据央视中文国际报道,海南2022年前两个月离岛免税销售突破128亿元,日均超2.1亿。
(图源:央视中文国际报道截图)
作为相近的城市,三亚的离岛免税购物消费的崛起,对于香港旅游零售未来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反思和借鉴的鲜活案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综合前文分析可见,2022年仅靠近25亿港币财政预算和发放补助只能是缓兵之计,防疫以及通关问题一日未解决,香港旅游业就不可能迎来全面的复苏。
尽管如此,《香港2022-2023政府财政预算案》涉及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仍然展现出特区政府对旅游业复苏的乐观的前景。但就当前而言,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分析认为,除了特区政府在政策上发力外,旅游从业人员也要在逆境中思考香港旅游业破冰之道。
一是利用停摆期苦练内功。内地抗疫的实践证明,疫情是危机,也是文旅产业破旧立新、转型升级的良机。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借鉴内地的成功经验,指导港内旅游从业者围绕开发旅游新业态、升级运营管理模式、开展行业人员培训等工作,通过练好内功化危为机。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开幕
内地是香港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占整体市场的75%以上。香港旅游行业应借上述平台,加强与内地客源地、电商平台及在线旅行社合作,强化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宣传营销模式,优化吸引内地旅客赴港旅游的优惠政策,为香港疫情好转后旅游业复苏积累人气。
三是深化大湾区旅游合作。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粵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这些政策红利,助推香港成为国内大循环“参与者”和国际双循环“促进者”的同时,也为香港加强与内地旅游业合作提供平台。
因此,香港应充分发挥“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作用,充分盘活城市群交通优势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动建立大湾区“9+2”城市旅游发展联盟,创现域政策互惠、产品共建、资源同享、品牌联树、客源互送等合作机制,让“一程多站”跑出香港旅游市场的吸附力。
△大湾区“9+2”城市群分布图
(图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四是推动通关才是硬道理。自2020年3月底香港宣布所有由境外抵港人员都必须接受强制隔离14日起,这座“东方明珠”便开始“黯然失色”。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2021年内地全年访港人数仅6.6万人,较2020年下降97.6%。今年2月整体访港旅客初步数据为2626人,内地访客仅有1810人。消闲旅客继续维持近乎零的水平。
3月22日,香港旅发局介绍2022至23年度工作计划时表示,虽然第5波疫情打乱原本计划,但如果今年顺利通关,预料香港今年下半年旅客有望显著增长,全年访港旅客或可回升至约960万人次,为2019年数字的20%。为此,要实现预期,当前特区政府最重要是把疫情尽早压下去,实现动态清零,争取尽早与内地通关才是硬道理。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和行政长官选举之年,由于受当前疫情的影响,香港将面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维护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等多重挑战和考验。
但,我们坚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赖于“一国两制”赋予的独特制度优势,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有14亿多同胞全力支持,背靠内地庞大的发展市场,只要香港修炼好防疫内功,补齐治理短板,一定能够挺过难关,重现“东方明珠”璀璨的光彩。
本文参考资料:
1.香港官员:料疫后旅游生态大变 要注重“质”(中新社记者 曾平)
2.封关超一年后,香港旅游业未来如何?(环球旅讯 张梦菲)
3.新鸿基地产郭炳联:重振香港旅游相关产业 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 黄琳 赵毅)
4.财政司司长一语中的与内地通关才是硬道理(点新闻 曾财安)
5.其他资料来自香港旅游发展局官网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