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嘉艺景建研究生读书会回顾(第一期)

2022-04-11

导师与研究生合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读书让人难以慢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快节奏的生活,对物质金钱的渴望,让我们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花更短的时间就能获知书中所写的内容,往往觉得书里面的内容对自己有用才会认真地读下去。

嘉艺景建研究生读书会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一起读书、品书和论书,在这里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针对自己读过的书籍畅谈和畅想,我们欢迎大家通过共享书籍阅读的方式相互提升专业能力和知识积累。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之后我们将会不断推出不同主题的读书会,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研究方向和阅读书目。

本期读书会我们邀请了3位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研一同学进行读书分享,参加本次读书会的同学还有景观建筑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同学,分享和讨论时间将近3小时,大家还是意犹未尽。作为设计类学生,有可能你觉得理论知识你很遥远,但通过读书会的方式,相信的会慢慢喜欢上阅读!


分享者一:汪宇航

感知城市这本书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人类感知系统,并且通过大量城市设计中发现的一些案例去论证和介绍,从人的综合感知视角下分析其好坏的原因。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即科学又主观的感受我们的城市生活。城市设计者多数从图形,模型和数据出发,而以人体尺度,人的感知视角去综合思考城市设计还有所欠缺。

收获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其设计原理中的地面体验和城市道路。主要说的是人行道和自行车行道的设计,中国的很多城市道路设计中都是在以机动车道为主,忽视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且老城中也总是车满为患,拥堵不堪,使得在城市中的人处于喧嚣,环境差的状态,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瑞典的城市道路设计就很值得学习与借鉴。


导师评析

林波教授

       人们借助多种感官而不是纯粹的视觉来体验城市,舒适、美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总能调动和促进人体多个感知方面积极的响应,从而在人们生活中产生更持 久和良性的记忆。而城市设计师的出发点正是要辨识和利用这些感官体验,我们一般情况下从图面或者模型出发进行城市设计实操,但是,从感知出发对城 市空间进行思考。回归到人体尺度,以城市体验主体(市民)的综合感知来塑造城市空间,将是城市环境设计尤其是新时代,中微观城市空间自发建设和 公权营建二元结构下对存量的更新的重要视角。

孟晓鹏副教授

        该书总结出在城市场所中几乎全方位的感知维度,以及对这些维度的感知的方式和界限,在时间层面、场所层面和体验层面,给予我们多样而有效的参考数据和设计手法。而其背后核心逻辑是通过对人们的“注意力“分布的安排,来完成环境适应性改造,提升场景价值。因此,对不同“使用者”(年龄、性别、工作、阶层等等)心理需求和感知特征的深入剖析,大概才是我们环境设计的最佳入口。

叶茂乐副教授

       这本书从空间感知的角度描述城市空间的多维度感知要素,让我想起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他们的切入点不一样,一个是以人为主体,一个是以空间为主体,但同样是将城市空间作为研究载体。相信大家也看过芦原义信《街道美学》和《外部空间设计》,这基本都是我们空间设计专业必读书目,而且通俗易懂,如果没有阅读过的务必给自己普及下。前几天我关注到一本书《城市嗅觉景观》,没有深度看,了解了下内容,觉得你看完城市空间感知适合接着看这本书,因为他针对某一种感知进行深挖,同时研究的方式也值得借鉴。我研究生硕士论文其实研究的就是空间感知,那个年代国内这块研究很少,因此当时的的论文虽然挺肤浅的,但现在知网上的被引已经超过150多次,连我自己都惊讶,可惜我后面没有继续深入,我觉得主要是后面我缺少量化研究的能力,因此没办法再深入探索。感知的研究一种是可以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和观察产生,并著书记录过程,这种研究偏向质性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获得认可。另外一种研究方向是量化研究,从《城市感知》这本书很多数据你可以看出来,感知要被定义,需要通过一定量化的研究和数据的积累,才能产生客观的依据,这本书的研究方式比较综合,不会让你看完什么都没有收获,但你一回想很多你生活中也是体验的到,蛮有意思的。



分享者二:陈允飞

以国内外现有研究实践为基础,从多维度的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主要策略,建构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工业遗存更新实施略。

    对于工业遗存更新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深入研究探讨,不仅仅拘泥于建筑学,跨学科看待问题,让因衰败而被低估的土地价值重新获得城市认可最终达到城市整体复兴的目的。国家政策和立法,以实践带动立法,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实践的执行。同时政策和立法还要根据时代的更新而更新,符合时代的需求。


导师评析

林波教授

后工业化和再城市化带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逐渐转向服务业。因此大量闲置的存量工业土地,工业遗存更新正是通过对这类土地的空间再生和产 业活化为城市的需求提供崭新的发展思路,这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建筑学(尤其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引入社会学意义上的布尔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不同的城市环境“场域”之中蕴含着的各种关系,任何一种城市场域的“强发展”现象有强大的“社会资本 ”支撑,因而在工业遗址的更新中要把握住当下或者未来场域内的关系,工业遗址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关系系统,工业遗址本身作为关系系统之中的一个存在,梳理其过去的的关系,正面当下的关系,展望未来的关系,并要注意能够通过设计引入支撑工业遗址更新的社会资本(人们对工业遗址更新的持续性拥护)。

孟晓鹏副教授

《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的策略与路径》:是在工业遗存的再城市化进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应对行为框架。再城市化进程其实同初期城市化进程一样,都是主体资源和社会阶层对价值、权力的分配或竞争过程。所以,本书后段所提到的“社会公平性的平衡——使用者阶层利益分配”,当为相关设计的基石和底层逻辑,值得我们设计前期深入思考。

叶茂乐副教授

这本书出版时间不久,当时我记得也是从网络推广里面看到相关介绍,从书籍目录来看,属于稳扎稳打的结构框架,横向清晰,纵向饱满,属于研究型的博士论文结构。我觉得看这本书最好先了解下背景,因为这本书是一位长期在一线实战的设计师书写出来的。最开始我关注到薄老师的是他的一次分享,当时就是分享他负责的项目为冬奥会而进行的首钢工业遗址改造项目,那个分享非常精彩,如果有条件建议大家可以找出来听听,我也是听了那个讲座后开始去收集首钢遗址改造的图纸和设计内容,甚至有挖到小金库的感觉,受益匪浅。

而我关注工业遗产复兴应该从大学本科时期就开始的,那个时候我看到一个台湾纪录片《城市的远见》里面有一个专题就是讲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复兴,那个时候给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使得我来厦门后刚开始的研究课题就是海西工业遗址保护方向,所以对于研究所同学来说,有时候可能就是那个一本书或者一个实践项目,会让你记忆深刻甚至影响你几十年。

在国内工业遗产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几大一线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案例非常丰富,如果说能找到一些切入点的话,可能研究工业遗产的在地性发展会有一定的空间,比如德化作为白瓷重要的产业城市,有大量作坊遗址需要更新,在这块景德镇就做的非常出色,不追求千篇一律的工业改造手法,更多是植于在地需求和文化特点形成了大量优秀工业遗址改造作品。



分享者三:林飞鸿

本书作为王澍的随笔集合,个人性格十分明显。全文围绕王澍关于传统如何延续的思辨展开,叙述了近年来其在“营造”相关(方法、技艺、材料等)的实践经验。从“造园”到“观法”,以及作为整体的局部而出现的“范型”,王澍总结出了一系列如何从传统中获取灵感的方式;也在探索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学的过程中,以实践的方式探索出了自己的答案。

总体而言。作为面向大众的书,人人都可在其所造“小世界“中畅游一番,通篇看完,对其人便可略识一二。

17年夏,恰逢嘉庚“实践周”,整个系都在暑假的前两周往各地去看建筑,有北京,有日本,建筑班的我们则在江浙沪三省留下足迹。印象中较为深刻的是,那一天行走在美院教学楼的廊道中,光线幽暗却不显逼仄,奇妙的感觉一时并不能够察觉。多日后的苏州园林之行中,猛一回头看见小窗外竹影森森,光线自其间星点般穿透,那种强烈的对比才让我想起些什么。直感叹,空间的美妙就存在实际体验中。


导师评析

林波教授

《造房子》是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主要集中于“何为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两个问题的追问。其实不止于建筑,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这就上升到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哲学)。王澍以一个功成名就的建筑师的角度从这本书构建出其推崇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并提出了基于自身看法的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当然王澍目前在业界的争议也逐渐出现,其实对于中国哲学的和东方美学的研究是有 很深的土壤和很多的雷坑的,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意境非常玄妙和深邃,如何全面理解东方精神和自然观,并将其正确地发展地纳入到中国营建和中国方案 中也并着实不容易,我们作为建筑学的研究者和学生,能够从中不断审视自我的原有认知,不断汲取有益就是最大的积累和收益,也有利于我们能够自认 地做出有文化内涵的设计。

孟晓鹏副教授

《造房子》——前面两本书一个偏重纲要,一个偏重实操,而《造房子》则像是在这上下两者之间搭了个宽阔的梯台,告诉我们在深远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观法”(要),以达“范型”(实操)。王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体验传统艺术的新视角,以及拓展传统技术的新途径,最重要的是他在传统绘画、园林表象之外,提醒我们那些深根于中国人内心的生活价值和审美意识,并用建筑语言进行了表达。书中文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之愉悦。

然而相较于文字,他的建筑作品即使获得大奖,仍然颇具争议,为何?

本人浅见这些争议大概源于“范型”,人们对建筑感知的过程应该是:视觉观感——空间体验——意识共鸣。视觉美的感知,在文化、时代的影响之下,达芬奇所描述的古典美学作为视觉的底层逻辑,实则发挥着巨大的、本能的作用。就如我们对上品美食的评价:色、香、味俱佳。建筑美学亦然如此。

选了一幅非常喜欢的文征明的山水画,作为我们向传统文化学习的开端吧。

明 文徵明 《江南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迹于心合,正如对这幅作品的评价:“笔墨固佳矣,而章法似又胜之。章法固佳矣,而意象似又胜之,是文画极精之品。

叶茂乐副教授

我购买这本书是因为当年考察了王澍的系列作品之后,深深被他的作品吸引,另外还有我喜欢这本书原因是他的叙事方式跟写散文一样,你不需要一章一章连续去读取,茶余闲情拿起都可以随时阅读,也能随时进入状态。书本第一部分传达的是建造哲学的生成,第二部分是建造手法的展现,最后进行讨论和反思,内容读起来就跟书名一样朴实和直观。

前些年实践周带学生考察过王澍的系列作品从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到杭州的国美象山校区,每一个都考察非常仔细还做了绘画记录。一开始吸引我关注王澍作品还有是因为他学生时代的故事,以一种叛逆的形式,探索自己的方向。这或许也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可真正实现的就王澍一人!虽然他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获得世界认可,但可以说到现在为止,王澍还是孤独的。

从造房子这个“造”字,你就可以看出王澍老师对建筑观,作为设计师我们惯性思维就是我出图纸,施工团队施工,施工过程适当的对接和交底,任务完成!而在中国古代的造园中,设计和施工是一体的,设计图纸也出自匠人之手,这种方式我称之为“意形合一”。王澍的孤独在于他用自己一人之力去探索传统建造哲学和方法论的现代之路,这里面需要传统文化观去支撑,既要有传统之“意”,更需要传统之“形”,特别是这个形,他包含了多传统建筑构造的转化,需要系统的传统建造技术研究和现代语汇转化的能力。

在主流西方建造哲学垄断下的国内,高效化、流程化、效果化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一种方式,而传统建造哲学和方法论显得格格不入,我相信就如同中国美学崛起一样,但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活本身,而不是把造型作为重要的能力,那个时候中国传统建造才慢慢被主流接受。



总结


作为当前热点议题,无论是“工业遗存更新”还是“城市中心(或边缘)振兴”, 其背后的推动力都是“信息革命”所重塑的新产业、新市场。对于城市和建筑来说,所有的更新都是在为这场变革形成的产业形态和相应的人口流动做好空间准备,这是社会发展需求的底层逻辑。提炼并理解每本书籍内容背后的底层逻辑,会让我们的思维提纲挈领,拨开众多的手法和数据,直达问题本源。就如清华美院柳冠中教授所说,表面看我们研究的是“灯光“,而其背后解决的是“照明”;我们设计的不是杯子,而是解决喝水问题,杯子可有可无,解渴才是必须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设计是为解决需求而生。

——孟晓鹏




END

欢迎关注

景观建筑方向公众号

编辑丨张雨馨 阿如晗 黄良震

审核丨叶茂乐



官方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转载请联系design@xujc.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研究生读书会 回顾 博物馆图画展示

1122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