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演讲实录(6):文物修复的问题及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概述-张晓彤

原创 2022-04-08



2022年3月25日,由中国油画学会支持,奉贤博物馆主办,助艺文化、贝罗修复承办的“首届中国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于线上举办。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中国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主题,邀请国内国有和非国有收藏有油画作品的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收藏机构和收藏家、艺术家,从事油画保护和修复的专家等,就油画收藏现状与藏品的保护利用展开交流与研讨,226名业内人士和爱好者通过腾讯会议参会,另有近2万人次观看直播。


作为研讨会的一项学术成果,经演讲嘉宾授权,艺术怎样管将独家首发研讨会所有嘉宾的演讲图文实录(精校版),共计13篇。

需要视频和PPT的,请在文末加工作人员微信申请获取,加入交流群。



作 者 简 介

张 晓 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育培训学院副教长,研究馆员,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版)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文物修复的问题及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概述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我院设有专门部门从事人才培养,距今已有20年历史。通过开展线下培训,我院在文物修复各个领域培养的人才已经超过3,000余人。但是,仅有人才培养其实是不够的,一个行业最终的发展还要考虑人才使用的问题。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和人社部联合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个标准的诞生,标志着文物修复师-这个事关国家历史文化财产安全的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标准的诞生过程,经历了理论辨析、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的一系列尝试。标准的制定是对优秀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也是对我们文物修复中存在的错误疏漏的反思和警醒。



事实上,标准来源于实践,标准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一一对应。如修复原则与标准中的职业守则相对应,技术流程和工作要求相对应,多学科融合的素质要求和应掌握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等。《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这一职业的进步、彰显事业的发展,以及从文物修复角度体现的文化自信。

 

本次会议我将就文物修复中存在和隐含的问题,强调文物修复所需要的立场和态度,说明职业文物修复师应该达到的素养和水平。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不同环节都存在这样那样需要注意的问题,时间所限,说其中的几点。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文物修复的问题

  1. 调查与记录

  2. 文物修复技术

  3. 文物修复原则

  4. 价值研究

第二部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研究

  1. 文物修复师职业体系演变

  2. 文物修复师职业制度研发过程

  3. 标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

文物修复的问题


1 调查与记录


1.1 现状调查

在标准中,工作要求部分的第一个职业功能就是现状调查。


调查和记录是文物修复工作的开端,但是这部分工作很容易被忽视或轻视。对于油画可能还好,它基本上是馆藏为主,环境基本可控。但是,如果对象是古建筑或者壁画、彩塑、遗址、石窟寺等等,它的调查可能涉及的问题会更多,记录方式也更复杂。


图,文物修复调查和记录内容,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调查是开展文物修复工作的最基础、最重要、最先行的工作,因为调查的深度和精度会影响未来的方案设计是否准确、技术实施是否到位、修复成果是否真实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


这是我多年前带得一个石质文物修复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有这样不同标号、不同保管单位的两件文物,放入我院两间不同的实验室里。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这两件文物的断茬相当吻合,我和学员一起把两件文物放在一起,对接上以后发现确实是一件文物,后经颜料的检测分析也确认了一致性。(如下图)

 

图,石质文物,作者提供


这个案例说明,调查是否正确是完完全全会影响文物本身的真实性,以及修复结果的真实性。像这样的案例,在我教学中就能够遇到的话,我个人认为它应该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对于标准而言,现状调查是一个单独的职业功能。也就是说,掌握这项技能就可以做文物修复师的部分工作,甚至可以独立职业。这就体现了把现状调查功能加入到文物修复师体系中的意义。


1.2 病害调查

随着摄影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在绘制病害图的时候并不去现场,而是基于高清照片做病害图。但我们一直强调手绘病害图和电脑制图不可偏废,因为在现场手绘病害图是为了对病害进行更真切、更深层次的认识。


比如这张图片(如下图右),它是一张壁画照片。垂直视角下,看到的都是裂隙、污染等等,但实际上它最严重的病害是空鼓。对于空鼓病害,我们需要在现场打侧光、拿敲击锤或者是用手指轻轻的敲才能判断,这是坐在电脑前面无法解决的。再比如变色,也是要在现场观察、整体评估之后才能定义,而不是从图片上就能判定。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所以,病害调查的真正意义是我们能够深度认识文物的保存现状,科学判断病害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对着高科技产品去做现状调查。文物修复师在调查阶段就强调一定要在现场,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文物修复师没有对现状的充分认识,就没有后期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以及最后的本体修复。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对于病害识别,现在除了肉眼观察之外也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彩塑,它的表面很厚,那么内部骨架的病害就需要借助内窥镜来检测。另外,对历史上的干预过程或者现象,可能还需要其他光学仪器设备来帮助我们获得信息。


图,用内窥镜检测彩塑内部病害,作者提供


比如在做壁画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肉眼乍看下它的保存状况还是不错的。但是通过显微观察,我们发现它的龟裂是广泛存在的。这些龟裂可能是由于粘接物的老化导致的,颜料已经慢慢开始脱落、分离。


1.3 环境调查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而言,环境调查非常重要。不是仅在现场支了温湿度探头就可以了。由于病害机理分析是必须跟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因此环境影响因素的调查也是需要深入细致的。比如古建筑局部的漏光、瞬时积水等因素,是造成颜料层褪色或酥碱等病害发生的诱因。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去解释文物劣化的机理,并消除这些环境影响因素,让本体更好地留存。


提及修复,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观念:“管他什么病害,修复就上手修就好了,手艺好就行了。”但是,如果对于病害认识不清的话,修复有可能意味着对历史信息的删除、遮盖,甚至是破坏。


所以说,详细而准确的调查是文物修复师职业能力的一部分,也是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对文物最负责任的行为,是对历史最深沉的致敬。


2 文物修复技术


无疑,文物修复技术是文物修复师职业能力中最核心的一个能力。在各项修复技术中,补全补绘是最容易产生争议的操作,绝大多数关于文物修复原则的争议都是由此产生的,涉及到修复处理的方法和态度冲突。


2.1 修复干预的程度

目前,面对一件破损文物,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1,什么都不做

2,修复并让损坏部分可辨别

3,重修如初,原有损坏部分不可辨别


举一个例子,在讨论某瓷瓶修复的时候,修复专家李奇老师发现器物本体上留有以前修复时候用的竹钉,用X光观察发现竹钉已经插入本体。像这样的情况,很多二次修复就会把它去掉或遮盖,但我们认为去掉的话是不够理性,也不够尊重修复历史的。最终李奇老师用亚克力补全了缺失的部分,观众可以透过亚克力看到竹钉。这样就既把历史的修复痕迹留下并呈现,又把整体形象体现出来了。


我们认为,文物修复师修复的结果,不但要为前人负责,展现当代的思想,也要为后人负责。而且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受众对于文物本体残缺的可辨识性的认知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了,大家其实并不需要文物看上去完美无缺,好像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状态。我觉得可能这样子更动人,更能体现文物修复师的职责和水平。


2.2 艺术该如何介入
这是我在2012年修的一幅壁画(如下图左),是库木吐拉石窟揭取壁画。当时对这一点局部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代表什么,但是作为文物信息还是值得保留。后来我在写专著的过程中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这幅壁画里原本有美丽的飞天形象。这之后我就在想,这一小段壁画的解读性太低了,我们作为修复师可以做什么吗?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我后来有幸看到意大利修复的一个案例,修复师用类似剪影的方式在新补的地仗上复原了原始的轮廓。我觉得它一定是和我一样找到了原来的历史证据,通过修复使原本感觉上很没有意义的线条或者图案有了明确的含义,给大家解读了原来壁画的真实内容。我觉得这才是修复师在修复技术上的一个很大贡献。

3 文物修复原则

3.1 文物修复原则
文物修复有很多原则,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些年大家对原则的理解非常僵化,没有考虑如何与待修复作品衔接和接轨。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3.2 如何正确平衡真实性和完整性
比如对于"真实性"原则,举一个瓷器修复的例子(如下图)。如果一件瓷器碎成了很多片,每位修复师都得到了一片,那么每位修复师就都可以复原出一个完整器。也就是说,修复师们可以把一个盘子修成四个或者更多的盘子。这个简单的示例足以让我们思考和探讨“真实性”原则的问题。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我们需要思考,“在补全之前,真的做过很深入的调查了吗?”、“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需要补全?”。由于文物修复师是服务于行业的,但更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历史的,因此修复技术与修复原则是应当匹配的,与我们培养诚实守信的修复师的目标是应当匹配的。
 
我去几次罗马修复中心,每次去都发现他们坚持着修复原则,保持知行合一。我看到釉陶盘的补全,只是补了颜色但是不上釉,这样大家能够看到修复的历史。我相信这个修复师的水平一定是很高的,他/她完全可以补到看不出来。但是,我个人非常欣赏这位修复师的修复结果。

图,网络,图文无关

4 价值评估


文物修复最核心的是什么?文物修复要做完整一套的现状调查、检测分析和本体修复,是为什么服务的?文物修复跨学科合作,最后的共同的落脚点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价值评估和价值阐释。但是,现在我们很多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价值评估不是放在报告里的摆设,文物修复师每一步的工作,都在跟价值发生联系,都是为了深入地阐释价值。《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就是在对这个职业不断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的。




第二部分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研究


1 文物修复师职业体系演变


1999年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其中对“文物修复工”的定义还是比较狭窄的,很像是一位金属修复人员写的。

在2015年颁布的职业大典中,文物修复工正式更名为文物修复师。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文物修复师的定义开宗明义地强调:
"

文物修复师是从事文物本体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研判,保存状况分析,并进行有关技术工作的人员。

"


2 文物修复师职业制度研发过程


我所在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有关工作的时间,是比第一次职业大典修订还要早。


2003年,我们开始研究文物修复师职业资格制度。期间经历了一些停顿,但是我们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在2016年,我们重启了这项工作,几易其稿,达成了共识基础。2021年,国家文物局集中了70多位专家,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标准的集中编制大约是1周时间,大部分时间用来征求意见和反馈,之后形成这个标准。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人社部说,这是他们在编制职业技能标准过程中遇到的最复杂、体系庞大的一个标准。因为文物修复涉及的材质方向多,所以职业方向就多。当前文物修复师的13个职业方向里还没有油画。因为油画修复领域还没有人把自身的职业标准、具体要求等先写出来,期待在职业大典再次调整的时候能够得到补充。

图,演讲PPT节选,标准编制过程专家讨论,作者提供

3 标准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前面所说的问题,后面提及的标准建设,都是为了在修复人才的技能培训和使用方面有基本的依据。《标准》中明确了文物修复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业守则,明确了文物修复师需要有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支撑,而且明确统一了职业功能,这也是《标准》最大的贡献。

图,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标准》中规定,文物修复师的第一个职业功能就是现场调查,其次是修复材料与工具设备、本体修复、档案记录。高级别的还包括技术管理和培训,以及技术创新等等。职业功能的统一,解决了文物修复不同专业方向共性的问题,也考虑到了部分方向的特殊性。《标准》包含了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可移动文物,也涵盖了不可移动文物比如建筑、土遗址、壁画、石质文物等各个方向,具有广阔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标准》提出了文物修复技能逻辑统一的标准,将为推进文物修复师队伍建设,保证修复质量,培训、评价和使用人才提供方向和依据。

图,文物修复师各职业方向职业功能对照表,演讲PPT节选,作者提供

当文物修复师职业社会化以后,修复文物终将去神秘化。文物修复不是绝招、秘籍,每一步都要详细记录,明确说明,并且能够经得起检验。以前总是说文物修复人才缺乏,但是缺乏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最终还是会走向优胜劣汰。

近期,职业大典又在修订。我觉得随着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职业大典关于文物修复师的定义、任务和工作,会越来越健全。




结语




  • 文物保护的核心是价值保护:基于多学科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每一步都在围绕文物的价值进行探究,历史、艺术、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是文物价值得到保存并得以传承的重要保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物的价值,同时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支撑。


  • 保证多种价值共生是保护行为复杂性的来源:脱离基础研究单纯的修复行为充满了风险和谬误;不开展文物修复实践单纯地进行研究,会延误文物救治的机会,有可能导致文物消亡,同时也无法印证科学研究的有效性。文物保护不存在单纯的干预行为,也不存在超越本体之上的理论。


  • 所有问题最终会回归到修复本体的“人”—文物修复师。


  • 文物修复师职业前景广阔,挑战丛生,使命厚重,责任重大。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官网
-全文完-

艺术怎样管

艺术圈最干的干货聚集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怎样管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物修复 演讲实录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2066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