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思享|王澍:中国传统建筑,为什么不过时?
-
2022-04-01
中国人用全自然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千年的弹性体系,这是能启示未来的体系。如林徽因先生所说,中国建筑有特别大的机会,可以直接跨入西方所说的现代观念中去。但是,这种现代转化是不会自动完成的,需要全新的探索。
和西方建筑发展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有什么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特殊的平面布局。现在看一个建筑,大家都会说造型怎么样,立面怎么样,平面怎么样,这些其实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学概念。而中国建筑是以院落为基本框架形成的一组建筑,它不是以单栋建筑来讨论的,这是中国建筑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平面布局之后,就解决了人生活在世界上很基本的一些问题。在中国的建筑里有一系列的空间,从你出生、长大、结婚、生子等,一直到死亡,中国典型的住宅中,都会有这样的空间,它不仅要告诉你,你从哪里来,而且会清楚地告诉你,你将来要去哪里,其实是给你一个文化上的意义。
我经常在中国的城乡各地进行调研,记得有一次去杭州附近一座很小的村子,叫何家村,探访过一个很小的院子。院子小到什么程度?就是院门到正屋的门大概只有三米,就这么浅的一个院子。然后从正屋的门,到正屋里挂着的中堂和对联,也大概是三米的进深,在这个进深里可以有八仙桌,或者有两把太师椅。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小的中国院子,但它仍然保持着非常有尊严、有文化的礼仪空间。
梁思成先生当年做中国古建筑研究时,最有名的一个贡献就是发现了唐代的建筑。当时在山西的五台山发现了两处,一处是佛光寺的大殿,后来学者们又发现了南禅寺的大殿。发现的时候,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都非常地兴奋,因为木头建筑比较容易朽烂,按照一般的概念,不是一个可以持久存在的体系。
夕阳下的佛光寺东大殿
宋代和唐代的形制还比较接近的,但相对来说斗拱的材料就开始变小了,出檐的深度就也开始变浅。真正的一个大的变化,发生在元代。我们现在看元代的建筑,特别是到了之后的明代建筑,斗拱已经不发挥原来的作用,变得更小。元代以前的中国建筑的斗拱体系都是真实的,元代以后斗拱变成了假的,是装饰性的。
中国传统建筑中,蕴藏着怎样的现代之路?
那么,中国的古建筑体系和现代建筑体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说的现代建筑体系,完全是建立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发展的语境之中,形成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而中国人用全自然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千年的弹性体系,这是能启示未来的体系。所以中国传统建筑所讨论的,其实大量是关于未来我们的生活应该向哪个方向变化的议题。这不只是关于重新确认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问题,也对未来发展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然而林徽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种“狂想”,直到今天也没有实现。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木材是一种自然的材料,而不是工业材,本身的变形是比较大的。中国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把自然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一种高度精巧的装配式体系,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变形的材料很难量化。而中国人通过工匠的技巧,把弹性的、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体系,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文化产生了这样的体系。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体系向现代化体系的转化,是不会自动完成的,而是需要全新的探索,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上文提到,从唐宋到明清的木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样一个大变化?我们不妨以较为直观的“屋顶”为例。关于中国屋顶的形式,至少有两种说法,互相都有争议。一种是“飞鸟”,像鸟的翅膀一样在飞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帐篷的帐幕。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在唐代到宋代的这一段时间,我更倾向于它是“飞鸟”的一个体系,屋顶都是很扁的,而屋檐挑出很远,像鸟的翅膀一样。从宋代开始,建筑的屋顶就开始朝高耸的方向发展,到了明清就发展到更高。
我个人认为,元代是这种变化发生的一个转换期。帐幕式的审美,实际上是在元代,通过蒙古人的文化传播进来的。我们现在看到描绘元上都景象的画作,全部是用帐篷搭起来的,像故宫一样的结构,非常清楚的中轴线,建筑当然就像帐幕一样,很高耸,和明清的故宫就很像。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实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在融合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有着鲜明体现的。所以明代故宫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产物,因为在宋元战争之后,之前的传统实际上是中断的。
用今天的说法,明代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明代的北京城是完全按照中国经典书籍像《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再叠加元大都原有平面格局而形成的一座全新规划的城市,而不是自然发生的中国建筑传统。
如果说你想学建筑的话,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作为一个建筑爱好者,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好学建筑的地方。因为我们保持着一千年、两千年甚至更长更完整的建筑发展线索,全世界没有几个地方有这么丰富的传统,让你能看到几千年中建筑的演化。
如果说以上内容,是在与西方建筑学进行比较的前提下,来谈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建筑传统,那么为了寻找中国古建筑体系向现代建筑体系转变的路径,我觉得更有必要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看法、角度,包括对这种话语体系的描述,是怎样发生的。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建筑的记录并不算多,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人是喜欢写历史的,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但恰恰我们就从来没有一本建筑史,按照历史沿革对建筑进行梳理和记录,这样的书和文章是缺失的。所以才会说,梁思成先生出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是第一本中国人写的建筑史,因为前面确实没有这样的建筑史著作。
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的建筑发展,和西方很不相同。文艺复兴之前,西方建筑的发展跟中国其实是很像,建筑在历史中自然演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开始有了一种反思的自觉性,重新研究建筑史。他们通过寻找古迹进行印证,开始在废墟中去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这种传统一直发展到18—19世纪考古学兴起。所以他们的建筑史,实际上是一个学术成果,不是一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建筑史,而是今天新编的一个建筑史。梁思成先生写的这部著作,也是典型的新编建筑史。
梁思成先生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和外部世界发生了碰撞。我在林徽因先生写的序言中读到一段文字,非常有感触。那是在1930年代初,她用一种非常悲痛的语调,说当时像上海这些已经开埠的口岸,在拆除传统的中国建筑,同时再造一些西方的建筑,长此以往,中国的文化要出大问题,她甚至认为可能要整体崩溃。面对这样的危险,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是在大声疾呼。
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的体系在当时几乎还是完整地保存着,只是非常零星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而当我们在不到一百年之后,重新阅读这段文字时会发现,林徽因先生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曾经完整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已经完全崩溃了。那么我们就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它和我们的建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
在西方的传统里,古典建筑史所讨论的主要是宫殿、教堂这些大型的纪念性建筑,而民宅等内容,在西方建筑史中是不作为重点内容的。与此相同的,还有城市与园林。而且关于建筑本身,基本上是把这个建筑视作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而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很大不同,不只是官方的宫殿、寺庙这些建筑,才是建筑艺术的成果,中国民间建筑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是西方建筑史根本无法比较的。比如至少在宋代,中国民居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程度。很可惜的是,民间建筑在很长时间内并不在建筑史研究的主要视野中,所以中国民间建筑被破坏得非常严重,我觉得是特别让人痛心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城市。今天我们动不动就说怎么样提高城市化率,每次听到这个表述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可笑,因为中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早的、大规模形成全国城市化体系的国家。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在历史上都是西方城市无法比拟的规模和质量,而我们的现代化过程当中,其中很大的问题就是对旧有城市的摧毁,从拆城墙开始,把中国的城市全部拆掉,之后再追求城市化,这是特别不可思议的一个观念误区。
因而我觉得,通过研究中国建筑史,大家应该能够形成的一种反思,我们要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价值,以及它对于未来中国现代建筑探索的启示。
来 源 |三联生活周刊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 NEWS CENTER
CAA融媒体工作室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