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色彩丨后疫情时代,我们更需要美好的艺术疗愈人生

2022-03-23





这场疫情蔓延的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所造成的影响是全人类都没有想到的。而对于小编来说,疫情期间我开始更喜欢那些有生命力的事物和色彩



喜欢风景,喜欢自然和绿色。


绿色是很特别的颜色,它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属于居中的颜色。


代表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之感,在四季分明之地方,如见到春天之树木、有绿色的嫩叶,大自然的颜色。





英国版《VOGUE》8月刊邀请了一批艺术家创作“后疫情时代”封面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喜欢画大自然,喜欢画绿油油的丛林,他的画里有股原始的野性。


古希腊历史学家曾说修昔底德曾说:“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



亨利·卢梭出生在法国一个工人家庭里,曾在军队中服役4年,参加过德法战争。退役后进入巴黎市政府海关处,担任收税员。

他的闲暇之时最大的嗜好,就是画画……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可从来没人认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



可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他40岁时居然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选择辞职,然后买了一些颜料和工具,就开始画起来了。



上流社会嘲笑他,毕加索特意开派对调侃他,他的作品被当时艺术界视为幼稚艺术,称他为“原始主义”画家。


但是每天早晨醒来,他都会满脸微笑地看着他的画作。或许人活着,是需要些阿Q精神的



所有的创作者,大多分为体验派和幻想派两大类别,卢梭明显属于后者。


大自然成为了他的灵感缪斯。然而他从未离开过法国半步,更别提见到真实的丛林荒原。



而这一切其乐融融的画面,全有赖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卢梭说:“大自然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他笔下那浸润着幻想色彩的热带丛林风光,人与野兽间充溢着温情的对视,和一种似梦非梦的神秘情调……


是的,“他没有发现新大陆,他生来就住在新大陆。”



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人类之所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产富足,幸福的感受是由于心多诚直,智慧丰硕。”



他是天生的画家,有孩子一样无邪的眼睛。自他之后,再没有人能画出这份天真古拙。


美好的艺术,永远具有强大的治愈力量。亨利·卢梭的画亦是如此。



疫情期间,还有两位艺术家的画作给小编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第一位是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因为不满美国的禁烟行动,毅然决定放弃洛杉矶的阳光搬到南法的他,也是如同他的画作般相当率真了。


疫情期间,大卫·霍克尼在南法写生


而在疫情期间,大卫·霍克尼在南法丛林郊区里画的写生作品,非常地治愈。


下面这幅画中描绘的田野里的水仙花,代表了“期盼”,大卫·霍克尼为它取了个温暖人心的标题——“记住,它们不能删掉春天。


《记住,它们不能删掉春天》


“有人说风景画已经死亡,但我却不以为然。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三万年的历史,为什么有些人却要将之丢弃、遗忘呢?”


在谈到风景画创作时,霍克尼这样说道。




大卫·霍克尼在疫情期间创作的绘画作品,生机勃勃的色彩让人看到新的希望


60年代,当时才23岁的大卫·霍克尼在“当代青年”画展崭露头角,那个年代的当红炸子鸡安迪·沃霍尔采访了这位年轻的艺术家,霍克尼答道:“我什么也不想做,我只想当艺术家。”


年轻的大卫·霍克尼和他的代表作《大水花》


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在美国、法国、英国兜兜转转,留下了很多色彩鲜活的作品。


大卫·霍克尼的代表作《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


另一位让我深受触动的艺术家是美国画家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



喜欢他画的花与植物,有种扁平的诗意,纯粹的愉悦感。体量足够大,大到能让你仔细去静静欣赏根茎与枝叶。




他的色彩轻快明媚、自由活泼,犹如疫情中昏暗迷雾中的一丝阳光。他创作画的时候也相当“自由”,他尽量让绘画行为本身快于绘画时的想法。




对于自由的理解,亚历克斯·卡茨说:


“上世纪50年代时的自由是要从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响中解脱出来,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去画,就像波洛克那样;而现在,它就变成了在无意识中去描绘,当画一棵大树的时候,颜料要快于想法之前进入画布,那才是自由。”




构图简单、颜色明艳盎然,是波普艺术的又一种创新升华。




上面叙说的几位艺术家,哪怕是对艺术完全不敢兴趣的人,也会对这些绘画感到发自内心的欢喜与愉悦。



疫情让世界按下了暂停键,人们之间也开始隔着口罩、健康码。

也许地球不需要艺术,世界没有艺术也可以很美,但是人类生活永远“离不开”艺术。


就像李银河说的那样:“若心中无诗,则人生无趣。唯有审美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易亿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艺术疗愈

1809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