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1
  • 0
  • 0

分享

奥斯卡最佳导演!《犬之力》的艺术性在哪里?

原创 2022-03-28



导演简·坎皮恩获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



就在刚刚,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Jane Campion)凭借新作《犬之力》摘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成为第三位获得该奖的女性。而在此前,本片已横扫威尼斯电影节、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等各大奖项……在这些荣誉背后,克制而细腻的叙事、独具反差的人物性格、精心打磨的剧本,以及充满艺术性的摄影与布景,均是《犬之力》横扫各奖的原因。




28年前,简·坎皮恩凭借《钢琴课》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与导演提名,但最终惜败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28年后的今天,在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两人再次狭路相逢。

只不过,这次提名12项的是坎皮恩的《犬之力》,而她也终于将这座象征导演最高荣誉的“小金人”捧回了家……


电影《犬之力》海报



  来自女性的“凝视” 」


在《犬之力》之前,极少有女导演拍摄出她们凝视下的“男性气质”,但简·坎皮恩做到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萨维奇(Thomas Savage)于196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以上世纪20年代美国西部的蒙大拿州为背景,讲述了农场主兄弟菲尔(Phil)与乔治(George),及其与一对母子萝丝(Rose)与彼得(Peter)之间的纠葛。


英国演员“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菲尔,在2014年电影《模仿游戏》后再度出演深柜角色,获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乔治与萝丝,两位演员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与女配提名。


在辽阔荒凉、阳刚之气过剩的西部牧场,坎皮恩通过精准而细腻的刻画,勾勒出三个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男主菲尔毕业于耶鲁大学,能力强、会乐器,却故意不修边幅、言行粗鲁。阉割情感、压抑自我,对嫁给自己弟弟的寡妇萝丝百般刁难,大男子主义、厌女倾向明显。


男主菲尔


乔治外形普通,憨厚笨拙,却总是一副整洁得体的绅士打扮,待人和善。而学医少年彼得看似外表柔弱,但为了保护母亲而冷血无情,典型的“扮猪吃老虎”。三种男性气质相互碰撞,在彼此交锋中表现了坎皮恩对男子气概的理解——以菲尔为代表的有毒男子气概显然不堪一击。


菲尔与乔治

菲尔与彼得

而这种对男性气质的剖析可谓是对由来已久的“男性凝视”的最佳反击,这在视觉艺术中亦十分罕见。在古典艺术中,理想的裸女形象数不胜数,但女性对男性身体的描绘几乎没有。一是因为女性在当时根本无法接受到艺术教育,尤其是人体素描课;二是收藏者都是男性,因此画作对象自然而然多为女性。


美国艺术家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出生于1900年


即使自现当代以来,女性艺术家也多以自身性别、经历为主题,从而重塑女性形象,反过来“凝视”男性的仍是少数。肖像画家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或许是一个例外,其笔下的安迪·沃霍尔裸体肖像展现了这位波普画家苍白脆弱的一面。这与其人前风光无限的男性艺术家形象大相径庭。


爱丽丝·尼尔《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亚麻油画、丙烯,152.4×101.6cm,1970年

女性摄影师Claude Cahun的自拍肖像


相比于绘画,诞生于19世纪的摄影术更容易被女性接触到。这也是为何女性摄影师们对男性气质与性别认同等话题的探索更多。而摄影作为电影视听语言的重要一环,也是成就《犬之力》艺术风格的重要助力,而摄影师阿里·薇格纳(Ari Wegner)功不可没。


阿里·薇格纳(前)与简·坎皮恩



  书写新历史? 」


很难想象,史上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女性只有两位,阿里·薇格纳就是唯二之一。不过,原本很可能成为首位得奖者的她与该奖失之交臂。其最大竞争对手正是掌镜科幻巨制《沙丘》的格雷格·弗雷泽(Greig Fraser)。两人都来自新西兰,也是好友。作为前辈的弗雷泽曾对薇格纳十分鼓励——“你并不需要我的指点,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相信你的直觉。”

 

电影《沙丘》拍摄中,左二为格雷格·弗雷泽

阿里·薇格纳在《犬之力》片场


而此次与导演简·坎皮恩合作,对薇格纳来说算是“追星成功”的梦幻联动——正是高中时看了坎皮恩执导的短片,才令其走上了电影摄影的道路。如今,38岁的她已经为《Lady Macbeth》和《Zola》等多部电影掌镜拍摄。

影《Lady Macbeth》


在《犬之力》中,与稳扎稳打的剧本一致,摄影美学可用八个字概括:隐晦克制,大道至简。她从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执导的电影《A Man Escaped》获得灵感。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简约的明暗对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阴郁易怒的菲尔为暗,身着白衬衫的彼得在明。母子俩展现出的女性化气质与群山、黄沙、牲畜和牧场形成反差。

《犬之力》剧照


而在临近片尾,菲尔与彼得之间的“感情戏”也是这一风格的最佳体现。由远及近,从彼得的专注凝视到点燃烟卷,并靠近菲尔与之分享,再到后者编织绳索的动作,镜头语音聚焦于手上,极具视觉与情感张力。



对坎皮恩与薇格纳来说,捕捉到一种真实的粗糙感非常重要。“如果太过精致、完美和老套,可信度也变得很低。”为此,她们翻看了大量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肖像画,“真实的身体、脸庞蕴藏着真实的美。而性感也正来自这种真实与脆弱。”


菲尔与彼得
卢西安·弗洛伊德《伊索贝尔·博伊特的头像》(Head of Ib),布面油画,36×31cm,1983-1984年


这也是为何菲尔在河中游泳后、躺在草坪上的一幕如此动人。在别人都看不到的角落,他拿出随身携带、珍藏的丝巾,陷入过往的回忆。而镜头的展现让观众如同偷窥者,窥探着阴晴不定的菲尔的柔情。这种对人性心理的精准捕捉,除了卷福出神入化的演技,更展现了坎皮恩与薇格纳极强的调度与摄影能力。




  “西部”不复从前?


影片中,辽阔而充满野性的西部景色令人印象深刻,让人想到美国画家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笔下的幽灵牧场与动物头骨。但实际上,《犬之力》的取景地并非在美国西部,而是在新西兰东南部的奥塔哥地区(Otago)。这种时空的错位正颠覆了传统的西部片题材,改变了“西部”的文化隐喻。


《犬之力》剧照

乔治娅·欧姬芙《Ram's Head, White Hollyhock-Hills》,布面油画,76.2×91.4cm,1935年,由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收藏


不过,这并非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在前期考察中,坎皮恩发现,如今的美国蒙大拿州经过现代城市演进,已不复原著中一望无际、与世隔绝的西部光景。于是,她与影片艺术指导格兰特·梅杰(Grant Major)决定将取景地选在新西兰。


犬之力》剧照


提到梅杰,大家或许并不熟悉。但看过电影《龙之谷:破晓奇兵》《金刚》与《指环王》三部曲的观众,一定对其中布景难以忘怀,而梅杰正是这些影片的艺术指导。他凭借《指环王》获得四次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摘得该奖。


《犬之力》片场


为了不让人感到违和,他大量研究了美国西部过去的谷仓、牧场和马厩,参考了19世纪末美国西部摄影先驱Evelyn Cameron的作品,搭建起拍摄场地。同时,为了让建筑显得饱经沧桑,制作团队经过细致而大量工作,对其进行了做旧处理,更加贴合时代背景。


Evelyn Cameron的摄影作品

《犬之力》布景设计及手稿


室内布景则由设计师安珀·理查兹(Amber Richards)负责。兽皮地毯、动物头骨、色彩浓郁的墙纸、深棕色木质家具,整体营造了一种充满男性气息的压抑氛围。尤其是房屋中格外幽暗的灯光,这也与男主角的性格相呼应。种种细节均能看出影片的诚意所在。


《犬之力》室内设计


正如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多(Ricciotto Canudo)在1911年发表的文章《第七艺术诞生》(The Birth of the Seventh Art)中首次提出:电影是一门艺术。它结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传统创作,无疑是一种涵盖广泛的综合艺术。


一部电影的诞生需要各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每个环节都决定了影片中的人物塑造是否成功。坎皮恩的《犬之力》以充满诗意与丰富隐喻的画面、沉浸式的视听语言,以及独树一帜的主题立意,向人们证明了——该片毫无疑问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你看过《犬之力》了吗?欢迎留言分享观后感。


编辑、文  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影片艺术 影视人物 布面油画 作品分享

18362 举报
  1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