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从荧幕到舞台,影创如何“破圈”?相较影视IP 本身,观众更愿为流量明星走进剧场

2022-03-10

近两年,改编自本土影视IP的原创剧目越来越多,但在这诸多的影改IP中,如果没有额外亮点加持,获得的口碑和票房时常像是开盲盒。盲盒要开到什么时候呢?

文章来源:河豚影视档案
作者:椰子树

3月4日,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广州大剧院开启首演。知名IP改编、张歆艺主演、知名剧场品牌鼓楼西出品,场面并没有预想中火爆。首演当天,大麦上显示仍有部分余票在售。
 
该剧目的演出票价分为180/280/480/680/880元不等,其中,180/280档早在开票头几天就已售罄,880档的也所剩无几,余票主要集中在480/680的中间档位。这部分档位既劝退了本就在观望的戏剧观众,也不太能吸引来新圈层的观众。可见,影视IP对于“进剧场”而言,并不是一个过强的驱动力。
 
近两年来,改编自本土影视IP的原创剧目越来越多。除了上述剧目外,更典型的有话剧《坏小孩》、音乐剧《灵魂摆渡》等。出品方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公司、各类剧场品牌、甚至视频平台方。
 
诸多不同资本、参与者的出现,令影视IP的剧场化成为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走访了行业从业者、观众以及平台方,试图了解影视IP是否会吸引更多受众进入剧场、这个链路又是否可持续复制。
 
在实际交流后,小娱发现对于“让观众走进剧场”这件事来说,IP本身的效力并不如影视明星的影响、而这二者也均不如有流量的艺人直接带来的加持大。典型如由肖战参演的《如梦之梦》,黄牛票价最高直接可翻倍过万。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件事也并不被所有人拍手叫好。只是由于当下舞台剧市场对国内原创作品的需求旺盛,使得这个“风口”将在近两年持续存在。再者,也不乏有如音乐剧《灵魂摆渡》等成功作品出现。这些都令影视IP的剧场化一边悄无声息、一边又“野蛮生长”...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1


国内缺乏优质原创故事, 影改被推上风口
 
影视IP剧场化的改编越来越多,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本土故事的需求以及对本土原创力的补给。
 
无论是音乐剧或话剧,都更依赖于直接引进国外知名剧目或对国外经典剧目的改编。
 
据《2021中国音乐剧指南》,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2019年共演出2655场,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213万人次。而另一份数据显示,疫情前,话剧占据舞台剧受众需求之首。
 

但2020年疫情袭来,剧场演出不仅停摆良久,重新开张后国外剧目也难以引进。这造成了舞台剧受众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此时制作本土的原创剧目更多是一种顺势而为。而将目光瞄向本土影视IP的改编,也自然成为更优解。
 
本土影视IP的改编首先在宣传层面具备更多优势,其次在具体改编时面临的审核机制不同于影视剧,自由度会更大。再者,据业内人士透露,普通IP版权在一部音乐剧成本中的占比大概在3%,知名一些的版权费大概占比会到10%,并不高昻。这几点都使得影改IP越来越多成为本土原创剧目的来源。
 
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不同主体主导的影改IP也多具有不同的特色。除了传统的演艺公司外,有像长信传媒这样的影视公司、也有像鼓楼西这样的小剧场品牌将目光看向影改IP。
 
以长信传媒为例,其主导出品的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是脱胎于公司内部的自有版权网剧《灵魂摆渡》,该剧目于2020年首演,去年底又开启了二轮巡演,接连在上海演了12场,口碑很不错,但演出内容并非完全依托于影视剧的改编。
 

《灵魂摆渡之永生》的改编只是承袭了原作的世界观和人物链条,本质上是创造了一个新的故事。该剧目制作人高鹏告诉河豚影视档案,“一开始可能会担心这样的做法对于原作者和原故事的粉丝来说,在认知上会不会不太接受。但从实际来看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甚至第三轮巡演马上就开始了,都没有听到这样的反馈。”
 
在高鹏看来,走进剧场的观众更期待的还是一个好看的故事,而并不强要求照搬原作。因此,这样的改编方式将会延续在长信传媒之后的影改IP中,即将上演的音乐剧《唐朝诡事录》也是如此。
 
而以鼓楼西为代表的剧场品牌来说,操盘影改IP时的特色更在于其品牌调性和主创班底的搭建。
 
已经开演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编剧是卓别灵、艺术总监是史航,和鼓楼西出品的话剧《坏小孩》是一样的。另外,《坏小孩》的主创班底是《枕头人》团队,而《枕头人》则是鼓楼西出品的代表性话剧,从2014年至今,已经迎来了开演的第八个年头。
 

其对于剧目的选择也更符合鼓楼西主理人李羊朵曾在采访中提到的“故事性”、“思考性”和“艺术性”三点标准。据鼓楼西剧场经理透露,后续话剧版《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都会继续在“拨开迷雾系列”中进行开发。
 
但在这诸多的影改IP中,如果没有额外亮点加持,获得的口碑和票房时常像是开盲盒。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第一轮巡演时有许多场次一票难求,其难得的IP影响力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请到了原剧演员于毅出演。于毅并不是流量明星,但在可能被IP吸引的破圈群体中,他的号召力非同一般。
 

有成功案例在前,大家似乎瞥见了可以总结的方法论:知名IP、知名影视明星、内容不要“魔改”。但且不说这套方法论可不可行,光是影视明星和“魔改”的定义这两项都是不可控的。于是大家首先能够抓住的只有IP。
 
高鹏告诉小娱,从去年开始到接下来两年,他能感觉到音乐剧领域的影改IP正在逐步成为一种“风口”。但是“卷”的同时,又并不能保证IP本身一定能吸引来受众,甚至,如出现相似剧目上演的情况,会有分流受众的负面效果。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2


观众会因为IP走入剧场吗?
 
其实,不仅演出效果像是开盲盒,对于观众来说,看一场演出也像是开盲盒,尤其是当IP已经在观众心里建立了一定的认知后。
 
对于一些资深戏剧爱好者来说,内容一定是第一位的,大众熟知的影改IP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时候可有可无。更有甚者会觉得,本土的影改IP并不利于舞台剧的长期发展。
 
戏剧爱好者、曾从事戏剧编剧的老骆告诉小娱,他并不看好某些吃IP红利从而在内容上显得急功近利的改编。像老骆这样的行业从业者,可以说是相对保守、谨慎,但也是多年来的经验让他们怀疑:原创剧目尚且难,如今依赖于影视改编带动原创会更好吗?他们深谙其中的不易。
 

试想当一部有名气的影改IP开演,带来一批从未进过剧场的观众,如果演出内容在大众对IP的心理预期中大打折扣,那么这部分受众不会再选择第二次踏入剧场。所谓的“破圈”也只短暂地持续一场演出的时间。长此以往,难免对潜在的、可能成为剧场受众的人群造成伤害。
 
而这部分原不属于剧场圈子的受众,往往是制作方最渴望通过IP吸引来的人群。大家都明白,选择大众知名的影改IP,就意味着受众扩容的可能性。
 
高鹏告诉河豚影视档案,在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的二轮巡演中,他们采取了一些比较“新”的宣传方式。类似于用团购、探店的方式,在抖音上第一次做演出类门票的推广。

有一些观众真的因此打电话来,“会问演的是什么话剧,我说是一个音乐剧。问谁演的,是不是演《打狗棍》的于毅?我说是《灵魂摆渡》的那个于毅。”高鹏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观众可能刚开始连内容都不太知道”,但就是会被吸引。
 

对于音乐剧而言,好口碑的传递往往更迅速。从业者告诉小娱,音乐剧需要观众对音乐具有最基本的鉴赏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家对好作品的认同往往是相似的,也因此会较为快速地产生口口相传。
 
而在话剧领域,影改IP建立口碑会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观众们看戏的准入门槛较低。除去经典剧目不谈,对于影改的普通IP作品,很容易造成不同审美人群发出的、不同甚至两极的评论。这也使得即使有好作品、也需要花较长时间去建立口碑,单个作品的可复制性并不高。
 
因此,对于要看内容的观众来说,IP本身可能在一开始重要,但到后期,尤其是话剧领域,层层破圈的口碑可能比被寄予破圈厚望的“IP名气”更重要。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如一个有流量的知名艺人带来的票房和人群更直观。肖战参演话剧《如梦之梦》、郝蕾和张杰参演话剧《曾经如是》,都对意向观众有极大的带动作用。本就一票难求的《如梦之梦》,因肖战加入使得票务系统更加繁忙,黄牛票价更是比以往高出了好几倍。
 

且不说所谓的“顶流”效应,只是知名影视明星有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之前曾因《人民的名义》大火的吴刚,有他参演的话剧《茶馆》的许多场次都比以往售罄更快。

以及改编自同名电视剧的音乐剧《在远方》,因为有知名音乐剧演员阿云嘎的加入,也是一票难求。这些卖座的情况本身都不是因为IP本身带给观众多大的吸引力,而是这些“额外亮点”给制作方开了“惊喜盲盒”。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3


影视IP的剧场化,尚在野蛮生长 

盲盒要开到什么时候?据高鹏观察,这两年来,上海音乐剧市场的各种表现明显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但他和朋友也会在私下讨论:这究竟会不会是一种“虚假繁荣”?
 
从业者方面来看。小娱从平台方、剧场处得知,目前舞台剧演出很多、剧场的各类工种从业者也不少,只是好的人才依然缺乏,有效的人才配比也尚未达到。


前文提到上海的演出市场尤其是音乐剧市场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具体到一些火爆剧目上来看,实际营收依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为剧场的位置数量是固定的,这造成了天然的票房天花板,更不用说剧场卖票本就是一件不稳定的事。
 

因此,整个市场未必真的“繁荣”,而当影视IP的剧场化目前尚未拥有、或难以拥有成熟方法论时,其商业回报率会更加不稳定。
 
即使有像爱奇艺这样的平台入局影改的舞台剧,其优势还是在于宣传、资源整合等相对外化的环节。IP的效力在这些环节或许是加成,但来到实际演出中,IP并不占绝对优势。
 

拿没有明星出演的话剧《坏小孩》举例。鼓楼西剧场经理向小娱透露,在剧集《隐秘的角落》尚未火爆时,剧场就已经拿下了原作的版权,其实是更注重内容的体现。据票务平台显示,目前的开票情况较为一般,建立有一定回报率的口碑显然还需要时间。
 
这部剧是很明显的只能依靠IP本身和演出口碑来赚取票房和人群的案例,而显然目前IP的效力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客观上使得其后期回报率不稳定、盈利周期也长。
 
对于另一些有影视明星或流量艺人加入的影改IP剧目来说,情况会显得好很多。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影改剧目外,倪妮出演的话剧《幺幺洞捌》、白百何出演的新版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买一张合适的票依旧难如登天。
 

总结来看,影改IP本身的“破圈”作用实际上不如知名的演员、知名的演员不如更有流量的艺人。知名影改IP背后,客观上能够链接到更好的资源,一些知名演员也更容易被吸引来。但实际上,许多影改IP不一定会有额外亮点的加持,这是其“野蛮生长”的常态,而依靠IP本身,走的路往往会更长。
 
从业者对小娱表示,《声入人心》就像是一个音乐剧行业的奇点,其影响对受众和票房的带动延续至今。“但话剧行业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奇点呢?”他感叹道,“谁也不知道。”
 

对于长期的行业发展来说,增量的观众或许是始于IP、始于大众明星,但一定是终于品质,才会真的愿意留下来。

而影视IP的剧场化,如果当真能好好利用IP链接到能够“破圈”或“扩圈”的主创团队、演员甚至有能力的流量艺人,再用内容把这部分受众留下来,才是其最大的优势。

THE END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道略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210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