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薛松:废墟之上
-
原创 2022-03-17
艺术家薛松,摄影:贾睿
因为一场火灾,薛松在废墟之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国度,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时空交错的长河中筚路蓝缕:冲突、暗喻、消融、和解……代表人类历史的文化符号焕发生机,新世界的秩序由此建立——在错综复杂的图像背后,薛松对未来有怎样的期许?
- 对世界多一分暧昧 -
薛松是一位不善言辞的艺术家,这与其作品绚烂的气质形成了意外反差,无意间为他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塑造了略显神秘的低调形象:他鲜少亮相于公众场合,但关于火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观者只有在其熔古铸今的作品之上,得以一窥其浩瀚的精神世界。
薛松《法自然系列—火》,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50×245cm,2022年
薛松把个人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都留给了创作。当年荒芜的工作室园区,如今已成为上海市中心热门的艺术打卡地,但关上深灰色的大门,这里仍是他保有的一方自在天地。久而久之,堆积如山的印刷制品散落四处,画册、历史文献和广告传单重重叠叠,自成一道繁复的文化景观——潦草的手写标注、夹杂的书签和便利贴,便是艺术家留下的个人烙印。
薛松《法自然系列—纹》,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00×100cm,2021年
薛松《新山水十二条屏》(局部),布面丙烯综合材料,240×120cm×12,2021年
薛松《法自然系列—春、夏、秋、冬》,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20×150cm×4,2021年
相较于和外界刻意保持距离的艺术家,薛松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加“暧昧”,他一向喜欢“综合”的事物。薛松的父亲是音乐老师,一直希望儿子能掌握一门乐器后进入当地文化单位工作,但单一枯燥的基本功学习让薛松望而却步,他反而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后,正值西方当代艺术涌入中国,让艺术青年们宿命般地逃离长期接受的现实主义训练。薛松一度非常苦闷,借着自由的工作时间,他通过尝试各种创作形式,试图在反叛的道路上明确自己的位置。
受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启发,薛松开始创作拼贴,这种典型的西方艺术手法让他对综合性创作的迷恋得以抒发。直至上世纪90年代那场火灾,彻底催生出其至今仍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三十年如一日的焚烧、拼贴背后,生命力仍源源不断地涌现。
艺术家薛松,摄影:贾睿
- 生命的必经之路 -
这种生命力首先来源于神圣的仪式感:“焚烧给我带来一种破坏的快感,所有事情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有突破。”无论是西方宗教还是东方传说,燃烧被赋予了层出不穷的意义,尽管点燃薛松的那簇火苗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巧合,但在常年累月反复、机械化的操作中,它得以被提炼出具备个人气场的精神价值,成为创作中见证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文化仪式。在焚烧中,一切化为乌有,等待艺术家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再次重构。
薛松《法自然系列—斑点》,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50×150cm×2,2021年
重构也是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在初期作品中,薛松刻意保留了明显的烧灼痕迹,以此宣告语法上的蜕变;但渐渐地,随着选材体系日益丰满,他开始进一步思考作品传达的语义:“我会考虑图像与图像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对话、对抗等很复杂的情感在里面,最终我要通过工作让它们勾连出新的意义。”
薛松《法自然系列—宋瓷》,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60×120cm,2021年
薛松《法自然系列—纹》,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70×115cm,2021年
艺术家薛松,摄影:贾睿
- 道法自然 -
薛松像幕后导演,他尽可能开放性地纳入不同“演员”参与,巧妙地借用过去的、当下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因此对观者而言,其作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从图像层面看,显性的物象与极具张力的色彩带来无法被忽视的视觉冲击,而在具体的轮廓之下,碎片化的信息无限交叠:已知的历史被解构,促使观众在作品面前产生更多元的情绪和行为,艺术家和观者共创了全新的图像意义——图像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是其创作的根基。
薛松《法自然系列—小夜曲》,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20×150cm,2021年
早期,薛松的创作主题主要为火灾现场产生的残片题材,进行了碑帖残片拼贴的尝试。在东西文化碰撞激荡的年代里,他用逐步系统化的艺术语言记录下对未来的彷徨。而在对文化的进一步梳理中,他另辟蹊径,通过“与大师对话”系列重新演绎大师们的传世名作,他追求与之意境、情感上的共鸣,并在直觉的驱动下融入戏剧性的意象。
而随着世纪之交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速赛道,消费主义、都市潮流、科技、青年人的飘荡不安也成为了作品的内容。这些繁杂的主题时常处于并行轨道上,薛松在过去、当下甚至对未来的幻想中跳跃,留下层层涟漪,他持续“诠释着新时代全球文化身份的冲突和融合,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双重变化”。
衍绎至今,薛松又有了新感受。从2019年前后的“泡沫”系列起,他慢慢发生了转变,作品中清晰的形象淡化,逐渐被越发纯粹的意象所取代:“以前都是从历史、传统中找感觉。现在,另一段路开始了。如果说原来是‘读万卷书’,那现在开始‘行万里路’了。”
出生于安徽砀山,薛松深受当地道家文化的影响,他为新作取名为“法自然”系列:从木纹、大理石纹、动物纹等细枝末节中找寻灵感,并纳入其熟悉的拼贴及对多层次文本的构建能力,在传统文化领域朝着纵深的方向推进。磨合的过程中,薛松暂时还无法摆脱“象形”对东方人的牵绊,他笑称这一批作品是“假抽象”,但如今的表达技巧更为纯熟:“年轻的时候老想在一张画上说明很多问题。现在,一件作品能做到一目了然就可以了。”
薛松《法自然系列—竹》,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10×110cm,2021年
- 相对妥协,绝对自由 -
“人生苦短,精力有限。”一方面,薛松时刻保持理智清醒的认知:多年来的创作手法已被其打磨为坚实的骨架——图饰在变,内核依旧:“还有很多话没说完,这个方式还能用。”另一方面,薛松又时刻展露出艺术家的天真秉性,他不受个人语言的束缚,期待所有无法预设的结果:“我很敬佩有的艺术家会盯着某一点做得非常纯粹,但我不是这样,或许再过十年,我就在‘法’自己了。”
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博弈,无论是对精神生活的内省,还是面对外部市场的冲击,薛松自有一套生存法则。他常常感受到压力,但视其为一种幸福,能激发他每天创造意想不到的内容,产生新的收获。
由于广东美术馆的个展计划意外提前,薛松最近总在加班,创作到半夜是常态,他反而越来越兴奋:“感觉自己还有劲没使完,我可以随便折腾。在这里,我说了算。”薛松还在摸索更自在的状态,去应对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自己能把控的自由还需要磨练,我现在做的都是基础,为了将来能更自由。”
薛松《法自然系列—水》,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00×100cm,2021年
这次展览的主题也与“变化”相关,呼应了薛松长久以来的创作脉络。他用“历史的记忆来隐喻当代,用当代的观念去重述历史”。废墟之上,生命循环往复、延绵不息——薛松作为破坏与重构的亲历者,以对人类文明真挚的关切和敏锐洞察开辟了当代艺术的新世界。
▲▲▲ 即将展出 ▲▲▲
监制 齐超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