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3分钟艺术 | 李木子:别叫我NFT艺术家!

原创 2022-03-01


Hi~




这是3分钟艺术时刻的第六十三

全文共4028个字 阅读大约3分钟





艺术家李木子



艺术家这个职业,挺痛苦的,要保持一定的热情,又不能完全被它吸走。不太成熟的时候,更多又是在一厢情愿做事情,感情上很到位,结果却很糟糕。



___




李木子,顶着一个标志性的“爆炸头”,以及一颗清醒无比的头脑。


2021年下半年,李木子可谓是NFT市场上较为受欢迎的艺术家,可他还是不愿意称自己为NFT艺术家,他只不过在用当下的媒介,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永恒而已。


他的作品曾被一位9岁的小男孩拍走,也不乏一些知名的艺术评价家研究过。他曾经是央美传统油画出身,根正苗红,现在却玩起了新到有些“可怕”的数字艺术。这让他有时如履薄冰,有时大喜大悲,前方是悬崖,不知道悬崖下是万丈深渊,还是平和的草原。总言之,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李木子却觉得是自己对的方向。



MOses‘ entry, 2021



27岁的时候,李木子曾一度沉迷,似乎那会儿油画走到了个“尽头”。他跑去云南香格里拉,感觉对了,但却能很快完成画作,这样的状态糟糕极了,艺术不应该这么快容易得到。


于是,他又跑到北美的一些无人区,无聊无奈至极时,却发现大海、星辰、森林都是有巨大的生命能量所在,几个月过得就像几天一样。而大海的潮起潮落,是呼吸;星辰的远远近近是虚实……似乎,艺术的真相就在那里。不,是生命的真相。


感受到未知的巨大生命能量后,李木子又回到“喧嚣”的环境里。因为儿时就喜欢研究诸如软件、硬件的关系,加之妻子偶然生病,他需要在家照顾。久而久之,他找到另外一种创作手段——数字艺术。而它的有趣之处,和大海、星辰、森茂的生命能量一样,有已知的自然逻辑,却有未知的未来感、原初性。他把这种东西称之为“数字感知”,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感知,喧嚣的、速求的、迷茫的、确切的、寻找的……



MOses' entry  6000.5m, 2021

 







快乐是短暂的,

痛苦是永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当初高考两次,就是为了上油画专业,那时为什么一定坚持学艺术?


跟家庭有关。我父亲和美院关系也复杂,等于说生下来就在这么一个“工作室”环境,所以觉得艺术很有必要,就像人要吃饭睡觉似的。




那会儿艺术给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


那会儿就是单纯地获得某种技法上的前沿,就是我会你不会,小孩子那种意气。


现在的快乐,其实经过了很长的一段痛苦,快乐是短暂,痛苦是永生的。就像现阶段探索的数字艺术,前方就是悬崖,但是悬崖下不知道是万丈深渊,还是小草坪?




MOses' entry  8fs, 2021




你是油画专业出身,现在又以数字媒体为主要创作手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根本原因就是我从小就喜欢这东西。小时候苹果手机刚出来那会儿,有时要去“刷机”,我就特享受这个过程,就像一个黑客,一边上学,一边去研究很多硬件软件之间的关系。现在没事也会去刷装机视频,特解压。


至于开始用数字媒介作为创作手段,是来自一个偶然。有一段时间,我太太骨折受伤了,我需要在家照顾她。那会儿迫不得已在家工作,在工作时发现很多实验性的东西可以在电脑上处理,一来二去的就扯上关系了。数字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误打误撞”、“无心插柳”、“一直玩”的状态。




MOses’ entry-27.3kwh  2021



现在回过头看这些转变,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其实差不多。就像学素描、到水彩,再到油画,就是一种技法上的前进。只不过的预知可能会高一点,以前画画是先想象好,再去到画布上“翻译”出来。现在就是“直译”,想象直接就生成,多了些原汁原味。

 



人们总在谈论现在的数字艺术感觉总失去传统艺术的“物质性”,少了很多“在场感”,少了些许“温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其实在创作逻辑上是没有变的,数字艺术也有它的“物性”,我们把它概括为“数字感知”(digital sense)。




MOses’ entry-600.5m  2021



什么是“数字感知”(digital sense)?


感知的标准是变化的。数字感知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甚至这有很大的时代性。就比如六七十年代年代的人和现在的人相比,社会命题都不一样,感知自然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谈是谈不出来的,可能很多年后,有人会说21世纪有那么一帮人还做了一些很原始的数字艺术历史会给我们所有答案,可惜谁也看不到。









在“无人区”,

当了一段时间的“神经病”

________________

你的作品多以“以太”、“元”等命名,多在探讨原初世界,“神”之类的,为什么?


我的作品一直在说同一个事情,也就是想挖掘一个背后的能量关系,或者是一个不可见的未知的结构,或者说是非物性的能量场。和神学的关系其实是有同根性,这和我的个人的经历,创作等等有关。




Origin 以太 2021

元 origin No.7 2016 oil



是怎样的个人经历?


2010年毕业后,我就去了北美的一些“无人区”驻留。那边只有很多森林和雪,一个人都没有。


那段时间感觉时间过特别快,几个月过得跟几天一样,每天谈天论地跟整个世界去交流,所以那阵子就养成了“神经病”的一个状态。




又是怎样神经病的状态?


一个刚开始是挺无趣挺无聊的,而且时差也很严重,跟国内刚好相反。时间长了。反而会去聆听身边的自然声音,也就把频率调到了和自然互相沟通的一个状态,这也是一种缘分。


那段时间的抽象作品也是跟自然有关,是把自然幻化成了一个新的抽象模式。所以我一直认为我的创作还是一个写实,只不过别人看来有些抽象的意味。就像诗和普通话一样,只不过诗是更为纯粹的、也更为抽象化的普通话而已。



pemaquid 200x130 No.3 oil 2015

pemaquid 120x150x2 No.15 oil 2015



在这段经历中,有哪些令你触动的事情?


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时间点,它是一个持续的时间段。那段时间几乎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打开了,大自然好像从身体里穿进去。它是很多东西默默组合到一起的状态,你和你身边的这些所谓的静物是一体的,现在回头看还觉得挺神奇的。


那时候住的地方有大海,每天去看潮起潮落,反反复复,看久了,觉着就像呼吸一样,真的像一个人,在和你身边去聊天说话。那是一个很庞大的生命体,很庞大的智慧。包括周边的树、石头、星空的银河……银河特别干净,伸手就能看到,而且是有深度的。星星有的在近处,有的在远处,它是有虚实的。说白了,就是站在宇宙里面去看星空。




soul to speak 100x150 No.27 oil 2014




当初为什么想要去这样一个无人的地方?


27岁那会儿,感到整个状态很堵塞。当时就去了一趟云南迪庆和香格里拉,出来的作品已经往那个方向走了,但是就很容易一下子就完成了。


其实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去“破坏”的,而不是很容易就完成了。现在看那会儿的状态,简直灾难。




与之前静默的环境相比,现在的你其实处于一个有些喧嚣的环境中,你又怎样保持之前的感知和状态?


其实进不去,也出不来,那样很纯粹的创作状态,但是我知道那个东西是存在的,那么就继续用不同的创作手段来挖掘它,这是我创作的动力。








别叫我NFT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


Moses似乎成为你创作的一个“关键”,Moses是怎么由来的?


刚刚一直提到,我在追求一个庞大的能量关系,它用不同形式在表达着。Moses也是我的表达之一,我开始希望给它简化成一个相对拟人的东西,或者是一个代表,去代表那些很多的思想和内容,Moses能带我们去进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也是数字艺术有趣的地方,它基础是数字,本身有逻辑在,这一就把之前我很模糊的、很主观的一些东西给去掉了,变成了一个客观的事物,把我想说的内容说得很清晰,对我来讲,这又是踏实地往前走了一步。


包括这最近拍卖掉的作品,它们都是根据各地的自然系数,我就像一个地理采集者去采集很多数据,然后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再进入视觉审美体系,每一步都是做乘法,最终结果出来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完全不是自己能猜想得到的。




Moses,NFT

Moses No.1 2019 mixed materials



Moses很百变,有时是雕塑,有时是“米奇”,有时是NFT,它不变的是什么?


用一个概括是,不变的是背后为未知的一切,但它又存在。




当你的艺术开始符号化了,也开始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了,你会不会担心这些东西破坏掉你原初的那种艺术性?


可以说我的艺术跟商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像是你到底胖和瘦了跟你穿的衣服没有关系。


就看你的心态,你的自信够不够,如果你对你的身材很满意,你穿什么都好看,即使你有点胖。当你想真正的创作时,它卖得好不好,里面的内核还是没有变。


可能一些很年轻的艺术家,他就会一下子被这东西拿捏了,顺着跑了就很得不偿失了,这东西你拿捏得住,反而最终你会获得更多。




彝纹米奇,2021,架上装置、亚克力、手工绣片




你也和汽车品牌 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宾利等的商业跨界合作过,合作的作品观赏性十足,对你来说,这些合作有趣的地方是什么?


有趣的是把晦涩难懂的一些艺术理念从大众的角度翻译出来。我现在更期待未来数字化的一些合作。




 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宾利 VIP 尊享礼品定制



这一年,你的一些作品也被NFT收藏,你怎么看待NFT艺术?


怎么看?没法看了。


其实我对NFT特别不了解,但很莫名其妙自己在其中了。事实上,我只是追寻着用一种新的、当下的艺术来完成我更好的一个想法。


我们没必要去了解那么多当下最新的东西,这会影响创作本身。但持续地用当下的技术手段去完成一个作品,本身就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从未来看,这也符合艺术逻辑。




NFT很大的价值在于其稀缺性,你怎么看待艺术的稀缺性?


数量上的稀缺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创作内容上的稀缺性,说得残酷一点,就是别人做没做过?别人有没有过这么去考虑问题过?这个东西是最珍贵的。但又不是刻意的去思考,当自然而然的思考比较深入时,稀缺性会自己出来,换句话说,也就是风格和个性会形成。


毕加索一万多张油画,几万张油画,但是他的作品永远是稀缺的。第二个毕加索就不行了,大家都会受不了,所以全世界只能允许一个毕加索存在,这才是真正的稀缺性。




MOses‘ entry, 2021



这样的前沿的创作手段对艺术理念有什么变化?


可能因为走得太快,所以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做的是不是艺术了,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了,有时候如履薄冰,有的时候大喜。


但是很多好的艺术品都是在一个很模糊的边界之下诞生的。我的感知是未来会落下去一段时间,然后再从新的一个角度冒出来,那时候可能就非常舒服了。




你也是经历传统艺术市场,现在又经历了NFT艺术市场,你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市场还是很残酷的。从传统的领域上说,一个时代肯定是结束了。我想把之前的一些能力,变成了一个砖,而不是一栋房子,这样的话会灵活很多。



李木子 x 张浩天, MOses’ entry0.3fs ,2021



你怎么看待艺术家这个身份?


艺术家这个职业,挺痛苦的,你要保持一定的热情,又不能完全被它吸走。当不太成熟的时候,更多的是一厢情愿的做事情,感情上很到位,结果却很糟糕。




你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


今年在计划筹备个展。我更多的是希望呈现跟商业上不一样,数字变成商业特别容易。我在想怎么把这个作品的东西再往前走,一个稀有性的可能性上。


去年下半年可以说很用力的一个状态,再往前走的话可能不会那么用力。






采访、撰文:又开学的张三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 END /



   ARTISTS 艺术家


李木子

LIMUZI


1986年生于吉林

200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

2010年赴英国艺术考察

2014年赴美国缅因州艺术驻留

2015年赴法国驻地创作

2015年赴澳大利亚艺术驻留

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和上海


展览:

2019年

M 唤醒记“看山不是山”,No2A space ,上海

2018年

“非物质的超越”李木子个展,共同艺术中心,北京

2017年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 CIGE, 三潴画廊,北京

2016年  

聆听光的声音 东莞 ,岭南美术馆

2015年

“渐·境 Fantaisie chromatic“ 法国 巴黎 ,Galerie Paris Horizon

“潜象”“latent image” 北京 ,尚8国际艺术展览中心

2014年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 北京 , 国家会议中心

青春正盛 北京 ,颐堤港

溯·原 李木子个展 北京 ,奥加美术馆

写神·李木子个展 北京 ,尚8国际艺术展览中心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 南京 ,金陵美术馆

EIKONES 痕迹 北京 ,雍和艺术区9号空间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郊野艺术JYart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艺术家 艺术市场 油画画作

2079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