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在永动的时间之下,他如何自成宇宙?

原创 2022-03-01




 


现 居柏林的马蒂亚斯·比泽尔(Matthias Bitzer)自幼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艺术家。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同时,比泽尔也在不断地向内挖掘自我,将他对记忆和现实的探索、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历史和身份的建构以层层堆叠的方式融入作品之中。



马蒂亚斯·比泽尔于工作室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从最初的绘画媒介到后来的整体艺术——在展厅内构造出由雕塑、绘画和装置组成的体验式场域,比泽尔深受俄国前卫艺术家、至上主义(Suprematism)的倡导者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在1923年“伟大的柏林艺术展”(The Great Berlin Art Exhibition)上呈现的空间装置“普鲁恩房”(Prounenraum,后于1971年由荷兰的凡艾伯博物馆Van Abbemuseum复原)



埃尔·利西茨基,《普鲁恩房》(Prounenraum),1971年复原版,310 x 364 x 364厘米
图片:凡艾伯博物馆Van Abbemuseum



“普鲁恩”(Proun)读作“Pro-oon”,是俄语“为了确立何谓新事物的项目”的缩写。该系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19年。彼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之后,人们急需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来挑战既有的规则和统治。利西茨基运用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二维几何构图,通过绘画和版画等载体来表现复杂而抽象的空间维度。作为从绘画到建筑的转接点,在这个近四米见方的“普鲁恩房”中,利西茨基把原本只存在于平面中的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立体化。黑色和灰色的长方形被涂抹在白墙上,形成或独立或交错的几何框架,但这严谨的平面构图却被红色球体和垂直嵌入墙面的木棍和木条所扰乱。穿梭在整个房间中的木质板条和薄片则串联起不同的墙体和图形,引导着观者的视觉轨迹,直指天花板。通过“进入房间”这个动作,利西茨基将观者置于这个人为创造的三维空间里,使之成为作品韵律中的一部分,完成了从平面的绘画到立体的物件,再用物件形成空间、融入环境的转变。



“马蒂亚斯·比泽尔:你于空间;空间于你”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上海),2022年2月25日-3月31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Alessandro Wang



正如利西茨基的导师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所说,物质并不能定义现实,真正的现实是由能量所构建的。在这个房间中,充满动感的抽象语言和步入其中的人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独特的力场,唤起人们对个体和环境的感知。

 

同样的,对于比泽尔来说,他所关心的并非是作品的形式或它在展厅内的具体位置——究竟是挂在墙上还是摆在地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本身,以及由作品和观者共同形成的能量场。作品犹如量子,而展览更像光谱。每件作品在各自成立的同时,会相互补充、产生对抗甚至于竞争,但它们也是更为庞大的结构中的一部分。



“马蒂亚斯·比泽尔:你于空间;空间于你”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上海),2022年2月25日-3月31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Alessandro Wang




这一观点在比泽尔的墙面装置“磷记”(Phosphor Notes)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艺术家在收集、整理这些绘画、文字、照片和拼贴的过程,就像是在转动一个图集万花筒,将他的想法解构再重建,沉淀出最终的作品。与此同时,类似的偶然性及其所迸发出的必然结果还贯穿在比泽尔对于不同材料的运用和融合中。他曾在创作肖像作品的不经意间,发现画布背后浮现出来的画面。画布前后的图像虽然处于同步的时间轴上,但展现出来的面貌却全然不同,衍生出了“自我”和“他者”的双重角度。



马蒂亚斯·比泽尔,《磷记(回声)》,2013,综合材料,40 x 30 厘米(每件)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从那以后,他在创作肖像画时,会把画布背面可能呈现的图像纳入考量,并刻意去强调或削弱那些印记。在这个过程中,绘画冲破了平面的限制,转而成为立体的物件。不断出现在作品中的镜面元素更是比泽尔为观者打造的全知视角:通过“掀开”作品,画布背面的图像便在定制框架的镜子中一览无余。除此之外,比泽尔还时常把画框看作作品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画框代表着界线,把画面和外部空间划分开来。然而,比泽尔通过改变画框的功能,使之成为作品和外界的过渡,并借此宣告了边界的无效性,让世界能够涌入画中,变得难以剥离。

 

本次阿尔敏·莱希画廊上海空间的新展《你于空间;空间于你》是马蒂亚斯·比泽尔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与展览同名的新作承袭了比泽尔对于个体与外界之关联的探索。他用线条勾勒出极简的构图,将两名自成宇宙的个体加以连接,展现出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保持的独立性和彼此接触的无限可能性。


马蒂亚斯·比泽尔,《你于空间;空间于你》,2021,布面综合材料(墨水、丙烯颜料与大头针)、裱于艺术家画框,244 x 214 x 7厘米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Nick Ash


 

展览中的肖像作品亦为比泽尔长期耕耘的创作主题之一。他常在作品中演绎源自小说、神话或历史中的人物,在以解构和逻辑性为核心的立体主义与纯粹的抒情抽象之间自由游走,赋予人物以新生。本次展出的“帕耳开”(les Parques)系列作品中,依据命运三女神命名的画中人身着索妮娅·德劳内(Sonia Delaunay)式的几何服装,为清冷而克制的画面增添色彩和律动。恰到好处的几何延展虽然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却挡不住画中人那深邃而直抵人心的凝望。在题为《宝藏》(trésor)的作品中,由彩色正方形拼凑而成的网格图层仿佛一层薄幕,盖在幽灵般的面庞上。这隐隐闪烁的图像在营造出一种亲密空间的同时,还筑起了一道半遮半掩的屏障。观者可以自行将画作掀开,通过镜面来掌握全貌。

马蒂亚斯·比泽尔,《摩耳塔(帕尔开)》,2021,布面综合材料(墨水、丙烯颜料与大头针),165 x 145 x 7厘米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Nick Ash


马蒂亚斯·比泽尔,《宝藏》,2021,布面综合材料(墨水、丙烯颜料与镜子)裱于艺术家画框,185 x 165 x 7厘米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Nick Ash

 


可以说,比泽尔追求的视觉场域,就像他所钟情的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所创造出的一百余个人格一样,充斥着饱满、完整而独特的生命力。连接这些“身份”的线索则是画面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熟悉而陌生、亲密而疏远,以及对象征性和匿名性的并置。在比泽尔看来,勇敢追随对立的冲动、拥抱矛盾,是一种对艺术的解放。哪怕是完全相反的极端,人们总能创造出可以起到粘合和润滑作用的纽带。这不禁令人想起居住在麻省乡间的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虽然她每天都通过房间里的那一扇窗户望向花园,却能从貌似静止的风景中常看常新。毕竟,在永动的时间之下,目之所及皆是无数个体构建出的世界,在平坦中瞬息万变。



马蒂亚斯·比泽尔,《缺席的寓意》,2021,布面综合材料(墨水、丙烯颜料、石墨与大头针)、裱于艺术家画框,205 x 165 x 6厘米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Nick Ash


  

Q:创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一种注入了我当下感受的沉浸,让我能够无所畏惧地表达自我,回应这个世界。


Q:能和我们聊聊你的创作逻辑和演变吗?


A:在我能够理解“我之所以为我”之前,必须对自己进行长时间的审视。


生活曾经处在混沌之中,现在已变得井然有序。



“马蒂亚斯·比泽尔:多变当下中的次序”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伦敦),2018年4月17日-5月19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Peter Mallet


 

Q:你的许多灵感来源于文学作品,有哪些文学中的特质对你有着长远的影响?能和我们分享你最近在阅读的书目吗?


A:我的艺术创作与文学作品息息相关,尤其是诗歌。在我看来,一首好诗包含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场域”,就如同在望向某个特定方向的时候,每当焦点逐渐清晰起来时,都会重新变得模糊。我在创作时所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瞬间。


目前在我工作室桌上的是格雷伯和温格罗撰写的《万物的黎明》(The Dawn of Everything)。枕边书则是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写的传记。



“马蒂亚斯·比泽尔:多变当下中的次序”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伦敦),2018年4月17日-5月19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Peter Mallet

 


Q:《你于空间;空间于你》是本次展览的名称,也是其中一件展出作品的标题。这个题目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A:这件作品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产生共鸣,鼓励观者去思索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个人如何与所处的环境产生联系,而这张关系网又是如何构建出现实的。

 

Q:你在艺术创作中,时常会运用当代叙事来演绎存在于历史、文学和神话中的人物。比如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命运三女神。你觉得这些古希腊的神话人物和当下社会之间的关联何在?


A:我总是会回到“帕耳开”这个主题上。这三名女神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剪不断的联系,并且抛出了终极问题:我们能够自主决定人生吗?还是说我们只是某些疯狂的指挥官那宏大蓝图中的一部分?



“马蒂亚斯·比泽尔:根/废墟/狂想曲”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布鲁塞尔),2015年9月11日-10月3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Seven Laurent


 

Q:你的作品中有许多肖像元素,肖像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


A:一幅好的肖像作品会凝视你。

 

Q:你如何理解宇宙?


A:神秘而陌生。



“马蒂亚斯·比泽尔”展览现场,戈平根艺术馆,2021-2022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Q:你如何理解时间?


A:我认为时间由意识构建而得。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都各不相同。人们时常用“长”和“短”来形容时间,这体现了一种线性。我则更倾向于把它想象成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某种东西。我曾读到过,在计时器被发明之前,某些地方的人会运用熏香来营造出一个临时的场所——香味所停留的时间对应了该场所存在的时间,我很喜欢这种说法。



“马蒂亚斯·比泽尔:你于空间;空间于你”展览现场,阿尔敏·莱希(上海),2022年2月25日-3月31日

图片:© 马蒂亚斯·比泽尔,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Alessandro Wang

 


Q:你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有什么感想吗?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A:特别兴奋!我很想飞来中国当面为大家介绍我的作品。但受制于目前的旅行限制,很遗憾我无法到场。


接下来的计划是……去中国:)

 




文丨沈逸人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绘画媒介 艺术展厅 博物馆 展厅展览现场

1676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