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陈彧君:辗转南北间,艺术共此生

原创 2022-03-08


“生长——陈彧君个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年,摄影:张宏,图片由陈彧君工作室提供。


在北京誌屋中,艺术家陈彧君透过理想和现实间的缝隙,让艺术内生出独特景象;IP&U论坛里,他将区域和未来编织,探寻与过去自我的共鸣;真人秀广州站的录制则让他感受到不同地区创作者与亚文化交织于城市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在千年古都洛阳,陈彧君尝试将博物馆让渡于生活本身,感受绵延悠长的历史回响……辗转南北,他在地域间构筑了艺术生长的不同想象。




特邀主笔

陈彧君

中国当代艺术家


「 世界两端,内生风景 

自从前年五月在莆田老家发起“重返木兰溪”活动,这一年半里我也闹腾了不少事——不是自己的展览就是“生长实验室”发起的一些活动,光在龙美术馆展览期间所做的活动都有十来场。这会儿也借提笔的时间反思——自己为何在美术馆做这些,又为何在艺术圈外做那些?七年前离开高校是我的第一波中年危机,那现在第二波是不是又来了?

而且疫情也来了。因此,我答应给自己两年的“假”,可以做傻事、说傻话,看看用傻劲能否鞭醒依附在中年身上多余的想象、失望与野心。回想去年9月,南北都有自己折腾的爪印,干脆就把那个月累并快乐的事用流水账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长——陈彧君个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年,摄影:张宏

陈彧凡&陈彧君《木兰溪》,瓦楞纸板、旧书本、青石粉及木板,尺寸不一,2008-2011年,M+ 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9月第一个展览项目“内生风景”在誌屋北京开幕。第一次看场地,我就感受到那里的现代与阳光,有种奢华的灿烂,很“上海”。誌屋创始人邵忠和我都是摩羯座,都说摩羯座很敬业,大概也因此我俩聊起啥都容易聊成工作,此次合作就是我们之前在桐庐参加活动的返程中聊起来的。

“内生风景“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誌屋

也许是因为彼此都尊重这个时代的商业机制,与他的合作效率特别高;当然这种效率回到艺术家创作的逻辑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自我折腾了。疫情让每个人换一种角度看世界,透过理想和现实间的缝隙,艺术成为长在其中的另一种想象物。“内生风景”就好比在美好与残酷的世界两端选择了一片生长的土壤,长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陈彧君《生长 No.201230》,麻布上综合材料,420×240cm,2019-2021年



「 区域文化,编织未来 


9月11日,我从首都机场飞广州再搭车到顺德,到和美术馆参加IP&U论坛。这个论坛非常有趣,自2018年作为分享嘉宾参与其上海首秀后,这几年我又陆续跟着他们在不同城市完成了几场。说是论坛,其实更像一种相对开放的客厅聊天模式:不同行业、相当比例的陌生人,围绕着相关议题各抒己见。


一般而言,行业经验是入座门槛。但在这里,大家畅聊的是关于未来新业态、新思维的开放性话题,从新话题认识新朋友,从新朋友认识新行业,忽而抽象、忽而具体。我一直觉得这个活动很艺术,类似一个群体创作的过程——用各自的手共同创造一个有着近景和远景的未来新物种。


艺术家陈彧君,上海工作室,2021年


此外,对于这类地方文化议题,我有种特殊的偏爱。自“重返木兰溪”项目开始,区域文化研究也是我创作的一个核心议题,这次疫情更是把全球化的问题搁置在不同国家和个体现实面前,地方变成它反向要去应对的一个长期现实议题。而在IP&U论坛里,有趣的话题加上有趣的人相互编织,新鲜、未知,充满好奇,这种情景很像我十几年前开始创作“重返木兰溪”计划时的状态。


“重返木兰溪”之三清殿在地创作,2020年



「 城市烟火,生动鲜活 


9月13日,我从顺德回广州。一路都是熟悉的南方城镇风景,那是我们少年时代港台电影中才有的景象——街头车水马龙,拉斯维加斯式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的炫光串联着大大小小、犬牙交错的商贸城。在这样一个富足又充满野性的地方,我很好奇我们的“潮流中国我要做综艺”广州站会遇到一些怎样的创作人。


“潮流中国我要做综艺”海报


这是一档我们“生长实验室”发起的艺术真人秀节目,目的是尝试用镜头去发现不同地方创作人的状态。“内卷”——这个看似玩笑的话题把各行业的问题都摆上桌面,竞争让每个人的社会性选择变得更复杂,内在自我和职业角色间的社会性博弈与纠缠,也给这个时代的创作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心理空间。我们把镜头放在那,有些人迎面而来,有些人侧目远去,选择的不同及背后的不同理由构成这个时代的一块块拼图。希望这或多或少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一点小意义吧。


“重返木兰溪”之艺术家陈彧君在园头村,2020年

“生长——陈彧君个展”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年,摄影:张宏


一周的拍摄略显匆忙,但我挺有感触。换个视角看,沉积在地方的各种亚文化特质其实已经变成各个城市重要的另一面,它散状的感染力影响着城市的未来文化走向。而且这些年轻人有个特点:他们的独立有很强的变通力,坚决但不教条。一方面,他们确实以某种“缺失”的方式在从容面对自我,并努力完成各自对社会文化或时代商业的构建;另一方面,他们又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自我价值。总之,我感受到一种鲜活的存在。


陈彧君《生长第二季 No.20211806》,麻布上综合材料,200×220cm,2019-2021年


广州是我们拍摄活动的第二站,从7月在成都开始,我们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有趣创意者——前辈、晚辈,感受到不同社会角色的视野——商业的、文化的、自洽的、协作的……有趣的人生确实是从学会看世界开始。



「 历史悠长,归于生活 


9月21日,在上海和家人度过中秋后,我就赶往了洛阳。前期的布展团队已在博物馆干了半个月的活,展览上的几件装置作品也陆续从各制作地运抵洛阳。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海报

展览开幕前,我内心焦虑。博物馆的空间及管理流程跟以往的美术馆、画廊都不一样,规矩都是铁定的,如何在限定时间、空间内挪腾出灵活的余地都需要不停地思考,非常烧脑。那阵子每天我基本都是早上9点进馆,下午5点出馆,好在有工作室团队和北京调来的布展团队共同扛着,加上博物馆各部门的协作,难题一个个被摆平了。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摄影:刘俐


我们这次的展览对洛阳博物馆而言,确实也是一个超越其常规的大挑战——各种形态的当代作品、非常规的展示方式,更具挑战的是这些文物还要和当代作品安全、合理地共处一柜,处处都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协作。我是个信命的人,能在洛阳博物馆开启我们“开放博物馆”系列展,深感幸运!感恩!在此,也借着文章里的酒味感谢一下洛阳的朋友们。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摄影:刘俐


“上洛”展览基于策展人徐坚老师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剖析洛阳的三个文化叠层:伊洛之间所孕育的“本土洛阳”、华夏汇聚而成的“国家洛阳”和世界同在成就的“开放洛阳”。当徐老师第一次跟我讲这个概念时,我脑海中就浮现出种种艺术念头,几次交流后,发现真正有趣或挑战的事在于——一个更大胆的、关于开放博物馆的念想。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摄影:刘俐


展览除了从洛阳博物馆选出的大几十件文物外,我希望有更多的当代元素可以融入展厅。“上洛”展览也是国内首次在博物馆空间里用共创的方式把当代文化的不同媒介——譬如当代艺术、建筑、音乐、时尚等,借由文本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元交织的方式,来共构一个复合感官的历史文化场景。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摄影:刘俐


历史从来都是一个整体,所谓的开放博物馆,就是倡导站在历史的不同截面来寻求当下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种种关联。衣食住行是千百年来生活的本相,我们尝试着用最朴素的方式把博物馆让渡给生活本身,让每一位身在其中的观众都可调度自己的智慧来完成历史的延绵和文化的回响。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摄影:刘俐


这是一个真正共创的跨媒介展览,也是关于开放的博物馆最具体的实践,感谢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是大家的包容和创新生成了第一个版本的“新·乡土志”,是各位的包容和参与让一个美好的想法最终落地于此。


满满的2021年就此过去了。



 原文刊载于《时尚芭莎》1月刊 




特约撰文  陈彧君
监制  齐超
编辑  张剑蕾、韩晗
原文刊载于《时尚芭莎》2022年1月刊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425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