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凤凰艺术|除了张艺谋、蔡国强等大咖,北京冬奥会@美术生,揭秘学艺术的重要性

2022-02-23




 

2022北京冬奥会



近日,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招生工作陆续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艺考将再度掀起热潮。那么,学艺术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连奥运冠军谷爱凌都曾担心学艺术史找不到工作,但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却给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此次冬奥会开闭幕式大咖云集,张艺谋作为全球首位“双奥导演“,携手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王志鸥及其创意团队黑弓工作室、美术总监陈岩等大咖合力打造了两场美学盛宴,将“唯美、单纯和超前”的艺术设计理念呈现的淋漓尽致,开闭幕仪式上极富科技趣味与东方美学的精彩演出,让这场体育盛会和全民狂欢在震撼和激动、感怀和温情中圆满落幕。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闭幕式与开幕式一脉相承,遵循了“简约、安全、精彩”原则。在仪式与表演相融的100分钟里,闭幕式通过极富科技趣味与东方美学的精彩演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达和沉浸式观看体验,展现了跨越时空的中国浪漫和文化境界。

▲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回顾本次冬奥会,张艺谋导演与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中国新媒体艺术创意团队黑弓工作室、美术总监陈岩等大咖合力打造了一场科技、艺术、文化交织的美学盛会赛场内外,从奖牌到火炬,从服装到建筑,从焰火艺术到冰墩墩设计的成功出圈,此次北京冬奥会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彰显大国气质的冬奥会各项设计不仅被国人赞许,其背后的人文关怀更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艺术设计力量。

▲  张艺谋导演与王志鸥及他领导的新媒体艺术创意团队黑弓工作室成员合影


上下滑动

查看冬奥会开幕式参与名单



总导演

张艺谋


烟花艺术

蔡国强


视效总监 

王志鸥 


视效导演

何辉  张小伟  黄晨  王雪松 

 曹雨西  韩柯 柳迪  熊超  

张盛玚  李思佳  江珊  

孙贝蕊 陈柯予  高妍玫    


美术总监

陈岩


美术创意设计 

书法艺术家 / 管峻 

美术创意 / 张萌  孙世晟  林楠



上下滑动

查看冬奥会主创名单

总导演:张艺谋

导演:沙晓岚

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

技术总监:刘懿敏

制作总监:李丹阳

制作人:庞丽薇

文学总撰稿:于蕾

仪式/热场/尾声 编导组长:赵栩可

运动员入场式 编导组长:张文海

缅怀时刻/熄灭圣火 编导组长:黄辉

舞台总监:刘阔

音乐总监:方鸣

音响总设计:何飚

灯光总设计:吴国强

视频总设计:张玲玲、刘  猛 

AR总设计:李岩、沙弋

美术总设计:李斌、张瑾

创意设计:刘山、吴艳、马文

造型总设计:莽珊珊

服装总设计:林涛、习景凯

道具设计:朱权、董岩闯

外拍片导演:李志伟

仿真总设计:丁刚毅

执行制作人:国子路

运营总统筹:付肸



与众不同的“八分钟”

拉开冬奥会序幕

Olympic Winter Games


四年前,2018年2月25日晚,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结束后,“北京八分钟”拉开了2022年冬奥会的序幕。在这八分钟里,我们原以为的红灯笼、茉莉花、京剧等一众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性的元素,虽然能从这八分钟里看到,但比重却远远不如对中国新面貌的展示,高铁、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让全世界人民领略着中国的新时代、新成就。



十四年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中国长达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短促的“北京八分钟”内完成了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那是我们第一次亮相,想要的东西很多,想表达的内容也很多,最后做成了一个拼盘”。在两次执导过“八分钟”的张艺谋导演看来,那次的效果并不好,而这次,他想做些改变。



张艺谋导演希望2018年的“北京八分钟”可以更纯粹回到具体的节目上,不再使用人海战术和传统元素的堆砌,而是“要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文化”。从理念到表现手法,从精简的演员阵容到中国最先进的高科技,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北京八分钟”。4年后,一个“唯美、单纯和超前”的冬奥会再次用数字科技和艺术表现震撼世界。


科技 X 艺术 X 文化

跨越时空的中国式浪漫

Olympic Winter Games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夜,“中国式浪漫”就已惊艳世界。开幕式恰逢立春,充满哲思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体现了冬去春来的诗意。倾泻而下的“五环”、寓意深厚的“雪花”、气势磅礴的“水墨动画”...,开幕式为冬奥会奠定了“唯美、浪漫、温暖”的基调,在冬奥会闭幕式上,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再次相逢,碰撞出直抵人心的强大力量。


▲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大型雪花


在开闭幕式开始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通过“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观众席、灯带、主舞台和超大型地面LED屏幕等进行全方位模拟与仿真,提前打造“虚拟鸟巢开闭幕式”。在这个“鸟巢元宇宙”中,监测要精确到0.01秒、每位演员的位置、动作和步伐,排除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为全世界观众呈现最精彩的效果。


▲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立春”节目仿真效果


▲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立春”节目现场效果


开幕式上,由张艺谋执导、视效总监王志鸥带领黑弓工作室成员设计的雪花火炬台备受瞩目。巨型“雪花”主火炬台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缓缓升空,伴随着圣火点亮,全球观众都被其唯美浪漫惊艳震撼。据悉,这朵“巨型雪花”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创意组成,采用双面镂空设计,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每颗灯珠都由驱动芯片的单一信道独立控制。延续“致广大尽精微”的理念,闭幕式的视效设计续写了这朵“雪花”的故事,“雪花”元素贯穿闭幕式全程。


▲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现场


▲ 右起第五位张艺谋导演,第六位黑弓工作室创始人王志欧


闭幕式上,伴随着《小星星》的嘹亮歌声,开幕式的大雪花再次闪现在半空,孩子们在大雪花下手持一盏盏雪花灯笼,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点花灯”的传统,点亮冬奥会会徽,大雪花再次照亮天空。每朵雪花灯笼代表一个队员的参与,灯笼里的微火传承温暖世界。

之后,12辆晶莹剔透的生肖冰车登场。冰车划出一道道冰痕,痕迹最终汇聚成极具中国文化趣味的意象“中国结”,同时,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体育馆,将场内的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一个巨大中国结,表达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与境界,中国与各方友人也被紧密连结在一起。与开幕“巨型雪花”不同的是,“中国结”用数字AR技术合成,它以超高精细度形成仿真视觉效果,不仅看上去宛如实物,还能加上魔法般的特效点缀。



▲ 冬奥会闭幕式现场,图源CCTV5直播


开闭幕式视效总监、视效总制作团队黑弓工作室(Blackbow)负责人王志鸥表示:历时三年,以“数字科技”为载体,以“传统与创新结合”为立意,围绕主火炬台打造璀璨梦幻的冰雪意境,用视觉艺术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故事,而这些视觉内容的呈现需要与硬件技术的高度协同和完美配合,达到了最好的呈现效果。


▲ 冬奥会闭幕式现场,图源CCTV5直播


奥运会的“缅怀环节”是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流程,本次北京闭幕式中的“缅怀环节”,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折柳送别”的意象。365名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发光的“柳枝”,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走向中间,象征着生命、希望与成长的无数道绿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这一独具东方文化韵味、内敛与浪漫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中国人的生命观。柳音同“留”,冬奥会也借此与各国友人依依惜别。




《送别》节目的逼真效果源自开幕式上就用到的超大地面显示屏。该舞台地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分辨率可达到14880x7248,接近4个8K,最终完美呈现裸眼3D的效果。这一视觉效果的实现,也得益于超高清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超高清激光显示技术被视为继黑白、彩色、数字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团队历经40年自主研发,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在色彩方面能够实现图像的高保真再现。《送别》节目后,一束束灯光从地面升起逐渐点亮夜空。


▲ 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铺满全场的LED地面屏幕,依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识别跟踪”和“基于交互引擎技术的实时渲染呈现”两个核心技术,实现了对每位演员的实时捕捉和实时效果的跟踪和呈现,在超过一万平米的大型场地上,北京冬奥会将浪漫场景中的艺术创意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世界首创。


▲ 冬奥会闭幕式现场,图源CCTV5直播


在冬奥会闭幕式接近尾声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打造的“星星五环”再次升起。作为2008年奥运会五环的“迷你版”,它由21000个LED灯珠组成,采用了航天“双冗余”理念,有2套蓄电池系统作为供电电源,迷你五环的展示时间被大大延长,保证了演出的顺利举行。主火炬“飞扬”的燃烧装置同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制造,它以绿色环保的氢气作为燃料,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排放。火炬“飞扬”的内外飘带,以及燃烧系统采用了3D打印技术,再经过后期抛光后组装而成。




本次闭幕式的焰火表演与开幕式一样,都是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在他身后,还有一个百余人组成的焰火组,他们将梦幻创意转化惊艳现实。作为一个以造型为主的焰火方案,闭幕式的焰火表演采用高空和低空结合的方式,契合整个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主题,也延续了开幕式焰火呈现的效果风格。“此次闭幕式焰火表演在圣火熄灭高潮时出来,共90秒,燃放烟花数量是开幕式的三分之二,而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燃放烟花总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不到十分之一。”蔡国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 蔡国强与其火药画爆破瞬间,万国大厅,马德里,2017年,图源: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


▲ 冬奥会闭幕式,图源新华社


闭幕式上,英文字样的“one world one family”烟花效果宽320-400米,中文字样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烟花是最为重磅的造型,寓意着大团圆,也表示冬奥会圆满落幕,其设计本身便是一种挑战,从创意到前期试验,焰火组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字的轮廓、高度、角度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设计要求。



从开幕式上的立式“奥运五环”、“蒲公英”、银白色“迎客松”等,到闭幕式上的卧式“奥运五环”、与闭幕式乐曲《送别》呼应的金色“垂柳”…蔡国强说“我们在渴望春来,向往光明中找到了一种中国方式歌颂春天、歌颂雪花、歌颂人类团结的共同情感。”

▲ 冬奥会开幕式的“迎客松”烟花,图源CCTV5直播


传统与当代碰撞

激发新的设计美学

Olympic Winter Games


冬奥会闭幕式上,来自河北省河北省阜平县山区的“马兰花童声合唱团”再次亮相,以一首奥林匹克颂向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的人们送别。孩子们的服装从开幕式的“虎虎生威”,变成了“连年有余”的剪纸图案。而在此前冬奥组委发布的宣传海报中,也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吉祥物形象结合,展现了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同时融入冬奥元素的创意设计。


▲ 马兰花童声合唱团


▲ 冬奥会宣传海报采用剪纸元素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迅速走红,线上线下销售火爆,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场面成功出圈的背后,是冰墩墩设计团队上千次的反复修改和寓意丰富的传承创新。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曹雪教授带领其设计团队,从2018年8月就开始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事实上,他们最初入围的吉祥物作品形象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大熊猫,它的创意原型来自中国北方传统小吃“冰糖葫芦”。


▲ 赛场内外,随处可见“冰墩墩”的身影


在随后的时间里,设计团队在保留冰糖葫芦冰壳的前提下,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修改。他们尝试在冰壳之下更换其他形象,最终还是认为国宝大熊猫最能够代表中国及中国人友好温暖的形象。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元素,“冰墩墩”不只是一只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其设计背后寓意丰富。



“冰墩墩”之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团队总负责人曹雪指出:冰墩墩的设计不是漫无目的的头脑风暴,而是有理论和策略性的思考。“冰墩墩”穿上冰壳,脸上有冰丝带,这些形式美感背后重要的规律就是“对比统一”。“黑与白、取自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五环颜色的色彩对比,实现了视觉审美层面的对比统一,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的材质对比,又带来不一样的触觉体验”,透明冰壳下憨态可爱的“熊猫形象”,为人们送上手中的一份温暖。


▲ “冰墩墩之父,广州美术学院曹雪教授


在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设计团队核心成员刘平云看来,“冰墩墩”将大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酷似航天员。”与以往大熊猫吉祥物相比,“冰墩墩”的设计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时代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我们把2022年定为未来的、具有科技感的世界,冰墩墩需要在历史符码下加入时代特征,如3D技术、5G时代的一些科技元素等。最后才形成今天具有时代意义的‘冰墩墩’造型。”


除了冰墩墩的成功出圈,此次冬奥会上,多所高校师生共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强大力量。


01

冬奥会火炬台设计

清华美术学院马赛教授团队



2月4日晚,2022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正式亮相。在主火炬点燃后,位于鸟巢和水立方之间颁奖广场上的火炬台以及张家口和延庆的火炬台也被依次点燃。



‍‍据悉,三个场外火炬台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教授带队设计。火炬台采用中轴固定的方式呈现,其造型在开幕式主火炬的基础上增加了环绕飘逸的“银丝带”以及不锈钢镜面底盘,起到支撑、稳定作用。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银丝带”相向旋转,轻盈优雅,成为冬奥会亮点之一。


02

冬奥会会徽与体育图标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团队


作为奥运会最显著的视觉标识之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带领团队倾力设计。其设计灵感来自汉字“冬”,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会徽起名为“冬梦”,既呼应了设计的灵动优美,也和“圆梦双奥”寓意相关。



为对体育项目的图形化诠释,此次冬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也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林存真教授带队设计,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篆刻艺术家张洺贯进行篆刻表现,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教授负责动态图形经过半年多反复研讨、修改,最终在篆刻艺术的方寸之间,展现了东方气韵、运动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 冬奥会动态图标设计


03

冬奥会火炬外观设计

清华美术学院校友李剑叶团队


此次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其外观由清华美术学院毕业、现任阿里巴巴首席工业设计师的李剑叶校友设计。从火炬造型上看,既像红旗一角又像飞舞的红丝带,流畅的线条展现着奥运的力量、速度和动感,当两火炬交接在时,紧密相扣,仿佛握手一般。火炬上寓意美好的祥云纹样和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传达着中国文化的独到韵味和美学精神。




04

冬奥会奖牌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杭海教授及其团队


作为颁奖仪式中最受瞩目的焦点,本次冬奥会奖牌由中央美术学院杭海教授带领团队进行设计,杭海教授也曾参与过08年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设计。这次奖牌设计灵感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玉璧,通过研究玉璧形制,团队成员拓展了奖牌形制所传达的丰富寓意。



奖牌名为 "同心",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打凹处理的圆环借鉴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表达了“天地和·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取自中国传统纹样的浅刻冰雪纹代表冬奥会,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美好之意。奖牌背面中心刻有此次冬奥会会徽,周围是取自古代天文图的圆环和24个点,既代表浩瀚星空,也寓意此次冬奥会上的群星璀璨。



05

冬奥会颁奖礼服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礼仪服装共三套方案,分别命名为“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其中,“鸿运山水”出自“唐花飞雪”两套方案出自北京服装学院,由艺术与工程学院的尤珈副教授及楚艳副教授团队分别设计,“瑞雪祥云”方案则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


“唐花飞雪“方案中,精简的宝相花纹样与对称的雪花图案组合,“瑞雪”、“祥云”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与充满动感的“山水”线条元素结合,同时融入刺绣的形式,在现代简约的手法中展现汉唐风韵和时代精神。中国红与冬奥蓝结合,既彰显了喜庆与热情,又不失典雅和清新。


除此之外,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清华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多名师生还积极参与了开幕式其他设计工作,大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为本次冬奥会激发了新的设计美学,奉献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冬奥会闭幕现场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2026年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举办


▲ 2026意大利冬奥会会徽


闭幕式结束后,张艺谋导演在知乎用一篇长文分享了他与冬奥会结缘以来的心路历程,诉说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他指出:没有国家的强大,不可能有所谓的“双奥导演”。这届冬奥会凝聚着中国十几年的发展变化,时光流逝与重叠中,“我们用简约的方式呈现开闭幕式,让全世界和我们在一起。”


作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结束后,外国媒体和海外网友好评如潮

跨越十四年,从2008年圆梦百年奥运,到2022年再度携手奥林匹克,北京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2月4日至20日的16天里,北京冬奥会见证了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凝聚了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谊,展现了数字科技、传统元素、人工智能、当代美学的惊艳交织。此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编辑/蒿亚楠 责编/蒿亚楠)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冬奥会闭幕式 火炬台设计 舞台艺术 场景设计

1785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