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延续“致广大而尽精微”理念,双奥军团再现冬奥闭幕式的中国式浪漫

原创 2022-02-21




冬奥开幕式讲述了一朵雪花的故事,而闭幕式是这朵雪花的下篇,是故事的终章,世界期待着中国,中国再一次惊艳了世界。



昨夜,金色的雪花飘满京城,化作万家灯火,在《我和你》《雪花》交织的歌声中,在星光五环与冰雪五环的辉映中,北京冬奥闭幕式再现动人的中国式浪漫。


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创意引领下,导演沙晓岚和锋尚文化所有的主创以双奥团队的深刻情感,赋予闭幕式新的意义。他们仍然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不仅如此,冬奥团队还要向全世界展示最浓郁的中国年味,要让所有运动健儿、参与者和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双奥之城”的魅力,感受到世界一家的温暖,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


中国数字科技的发展赋予艺术设计一支神奇的画笔,在冬奥盛会上的画卷上挥毫描绘。此次闭幕式上,再一次运用数字科技实现了中国式浪漫的呈现与表达。



开场,由提着雪花花灯的小朋友,展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闹花灯”的传统,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在斑斓绚丽的色彩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开启拥抱世界的欢聚。




极致化的视觉设计

配合整体演出内容设计,视觉效果的设计成为重点。视效团队凭借以往大型活动经验,在极短时间内出色完成使命。


此次冬奥会闭幕式运用了奥运会史上最大的地屏设计,这是史无前例的。闭幕式在视觉设计上看似简单,但最简单反而也最难。简单在于无其它影像介质、也没有任何复杂的舞台结构,只有一块一万多平米简单干净的地屏,但如何将简约做到极致化,不乏味不炫技,切实为仪式服务并增加可看性,成为视效团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视效团队为了完整地呈现出各创意阶段性的成果,在近2年的时间,完成了56套全流程、多角度、高品质的汇报方案。为了尽可能展示出现场落地的精准性,预演视频中详细计算了演员数量、上下场及各环节的行进速度与站位,提前将音乐、画面、道具、灯光等与演员的表演模拟到位。


项目涵盖20个流程环节,包含约83多分钟的数字内容,近25万帧,渲染时长约1980机时。正是由于前期的大量模拟工作,才使得闭幕式团队在进场后短短9天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得到各级领导及国际奥组委的一致好评。



一块“冰”的奇幻旅程

最初,导演给视效团队定了一个基调:这就是一块一万多平米的冰面,逼真的冰。为达到最逼真的模拟效果,视效团队使用真实的水冻成一池冰块,并利用打光来观察真冰的质感和肌理,同时在软件里模拟测试,推翻一稿又一稿。


最终,在假乱真的冰层之上是光影闪耀的冰雪世界,冰层之下是奇幻多彩的光晕倒影,宏观与细微兼具,观众从入场就能看到这一块富有生机的冰,以及冰层里倒影着空中雪花火炬的倒影,这也正是开幕式结束后最后的一瞬间。 点亮环节冬奥会会徽仿佛是被冻在了这块晶莹剔透的冰上。演员在冰上表演的过程中,冰层下折射出温暖而有机的互动,实现人和屏的交互。视效团队呈现的不仅是逼真的视觉奇迹,更是反复推敲的用心与专业。



静帧冰雪质感的冬奥会logo


演出冰面效果



演出效果


最中国式的浪漫连接你我

在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入场环节,为呈现连接你我的概念,视效和虚拟设计团队将“中国结”的概念玩出花样。


中国结又称吉祥结,正寓有吉祥如意平安祥瑞之意。首先是地屏和表演的完美贴合互动。冰刀在冰面上优雅地划出中国结的造型,同时天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虚拟中国结,天上地下交相呼应。在运动员入场的过程中,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中国结(中古传统花纹的中国结、浪漫的冰花围成的中国结、红绸飘舞的中国结等)被周围的冰花包围着。这些丰富多彩又各不相同的中国结表现了世界色彩与文化的多元性,也表现了中国人和而不同的理念。



当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的十二只巨大冰鞋在冰面上优雅地划出中国结的造型,锋尚虚拟团队用时利用UE4虚拟摄像流程实时渲染技术,于空中呈现高达40米的巨型中国结与空中的实体火炬紧紧环绕。



前期模拟效果图


无数红线从鸟巢外围飞跃而来,它们朝着舞台中心奔赴,宛如灵动的赤霞以不同的轨迹向中国结集聚。红线包裹着巨型中国结,冰面上迸射出赤黄相交的光辉。



中国古代传统花纹的中国结、浪漫的冰花围成的中国结、红绸飘舞的中国结......不同质感不同元素的中国结被周围的冰花包围着。



此次设计中国结模型的精度、材质纹理的细节以及实时渲染的体量都史无前例。在甄选与中国结最为匹配的传统设计元素上,锋尚互娱的虚拟设计团队历经了上百种方案模型初创。除了最终呈现的红色绒线和琉璃版本,设计初稿中还包括景泰蓝、丝绸、雾凇等多达8种不同材质、不同质感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与中国故事息息相关,代表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辉煌历史,直击普通观众对中国记忆里的柔软之地。




在力求纹理细节和渲染效果与真实质感无差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加工的效果。在三维资产的制作过程中,虚拟设计团队结合不同软件的优势,分别使用maya、SP、zbrush、blender等不同的离线渲染软件为不同质感的中国结完成基础模型和贴图的制作。



最终,中国结在传统元素与科技创新的加持下,或庄重古朴,或活力动感,或浪漫唯美。用科技“织”绘一个从未有过的中国结,让世界为中国创意点赞。


惊喜的“跨时空”互动

仪式台的设计在闭幕式的表演中非常重要。在舞美设计上,舞美设计团队将24个比赛项目图案巧妙融入其中。同时在仪式台的呈现环节中加入了一个特别的设计——跨时空的连接。


当所有观众的注意力被现场转播的大屏精彩的运动员集锦短片《2022,有我们》吸引,视频影像创造性的与地屏产生屏幕之间的互动,完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连接,仿佛电视里运动员的滑板冲出屏幕,来到了现场,以视觉错觉的形式,给大家带来意外之喜。



仪式台设计



最含蓄深情的“缅怀时刻”

闭幕式有其固定仪式环节,其中“缅怀环节”是大家最关注也是讨论度最高的。这个环节要求寄托思念,同时缅怀为奥林匹克奉献的人们。主创团队借助中国的传统习俗中的“折柳寄情”的仪式去表达这一情感。早在《诗经》中就这样表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希望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福。


仪式开始,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送别》一曲为情感烘托,在孩子们的朗诵声中,80位演员和地面上的屏幕影像进行互动,仿佛走入一幅唯美的中国画。画卷中的柳絮随风飘动,柳条被传递到了周围365个演员手中。随着演员的进入,地屏呈现波光粼粼的倒影,与人交相呼应,一片生机盎然。在光束喷薄而出的瞬间,地屏的冰面变为无限纵深的冰层,折射着直冲天际的光之丰碑。最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节目从最开始的冰天雪地逐渐转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


为了准确诠释“折柳寄情”——依依惜别之氛围,视效设计团队搜集并制作了大量的柳枝造型参考和动态小样,同时结合现场演员、中央光束等联动演绎,呈现出一幕从忧伤到充满希望的感人瞬间。



柳条设计


灰模模拟效果


主创团队以“折柳寄情”为主题,在整体视觉呈现上是写意的、符号化的,通过音乐的情绪烘托,通过灯光与道具的配合,展现众人折柳寄情的大场景,试图表达出不忘过往、牢记来时路的细腻情感和面对苦难总能生生不息的向上蓬勃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也是对"更团结”这一概念的升华。







再现双奥之城魅力

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双奥”的理念也将在闭幕式上“感动呈现”。在闭幕式的火炬熄灭环节,主创团队也将有意识地与开幕式呼应,在开幕式点火仪式环节,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象征的单片雪花汇聚成主火炬的雪花形象。在闭幕式上,奥运火炬再次出现,雪花影像层层熄灭,最后雪花中心的奥运火种熄灭,在短暂留白后,雪花形象又将再次出现,象征将奥运火种、将奥林匹克精神以冰雪之名继续传递。


圣火的熄灭环节是总导演张艺谋最看中最重视,也是主创团队反复打磨修改的环节。圣火熄灭的形式如何与点燃的过程相连接,呈现情感上串联;如何用可感可观的形式展现始终不灭的奥林匹克精神,都是设计该环节的核心准绳。


如何将“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以贯之,讲述“双奥精彩”,影像与音乐配合,打造独一无二的情节记忆点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是2008年星光五环的经典再现。2008年的星星五环是由一个透明膜拉起,在拎起来的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自然弯曲的立体感。但现在的五环是直立升起的,视效团队使用裸眼3D的技巧达到了和2008年完全一样的效果,并还原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圣火点燃的精彩时刻。


2008五环还原


灰模模拟效果




当经典传唱的《我和你》与本届冬奥主题曲《雪花》交织唱响,地面上的雪花与升空的雪花相互对应,当万千雪花向外蔓延,飘向空中,并不断地在空中蔓延,最后是虚拟雪花升华为万家灯火。



雪花虚拟设计


鸟巢里越来越多的雪花凭空出现,它们融汇着君子和而不同的微光,携手2022年北京冬奥所结下的珍贵友谊向更高、更远处探去。那一刹,晶莹剔透的雪花迸发出金黄四射的光芒。此刻,冰雪与圣火交融,温暖与力量交汇,被炽热的中国式浪漫点燃——这是致敬冬奥的诚挚贺礼。





一曲笙歌毕,千门灯火荧。今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冬奥会闭幕,圣火却没有熄灭,因为更多火种已化作雪花,伴风入夜,飘散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期待在冬残奥的盛会中,与他们再度相遇。


主创名单

总导演:张艺谋

导演:沙晓岚

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

技术总监:刘懿敏

制作总监:李丹阳

制作人:庞丽薇

文学总撰稿:于蕾

仪式/热场/尾声 编导组长:赵栩可

运动员入场式 编导组长:张文海

缅怀时刻/熄灭圣火 编导组长:黄辉

舞台总监:刘阔

音乐总监:方鸣

音响总设计:何飚

灯光总设计:吴国强

视频总设计:张玲玲刘  猛 

AR总设计:李岩沙弋

美术总设计:李斌张瑾

创意设计:刘山吴艳马文

造型总设计:莽珊珊

服装总设计:林涛习景凯

道具设计:朱权董岩闯

外拍片导演:李志伟

仿真总设计:丁刚毅

执行制作人:国子路

运营总统筹:付肸



图文整理:郁美净

责编:郁美净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冬奥闭幕式 仪式台设计 场景设计 灯光展示

1851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