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不如,从今天起「生活在别处」

原创 2022-02-21



但凡少冲几天浪,就会发现赛博文坛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些不可称之为文学又被戏称为文学的话术开始大行其道。答非所问、纯发泄向的高频输出是「发疯文学」,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垃圾语录是「废话文化」,而看到两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亲密嬉戏、联想到了自己磕的CP则是「代餐文学」。


如果说「代餐」是一种情感的移植,那么「代到了」就是后疫情时代的一种自我宽慰。


不论是由彼及此的「代到了」,还是整理当下的「断舍离」,我们始终都在追求一种「生活在别处」的体验感。这次整理了一些精神出走的小撇步,即便居于一方小屋,也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01

Window Swap

“能在你家窗前坐坐吗”

 

疫情带来了强烈的「滞留感」。有选择地在家里放松或冥想,本是生活的自洽时刻;但一旦它成为一种规定,就会变得压抑。


为了驱逐这种陷入困境的不良情绪,一对居住在新加坡的夫妇Sonali Ranjit和Vaishnav Balasubramaniam开发了一个网站「WindowSwap(窗口交换)」,它以“拍摄窗口”为形式,向全球用户征集他们所见的窗外风景。这些风景由长达十分钟的慢直播般的高清视频和城市坐标组成,点击屏幕上那一行“开窗提示”(Open a new window somewhere in the world),即可以让眼睛去到别处。截至去年十月,已经有超过6000份投稿。



这些窗外风景,美在日常。美国图森的那两只小猫不一定名贵,但在阳光里打盹的样子尤其治愈;瑞士的雪落在屋檐之上时,越南正在经历一个被雨打湿的夜晚;或许你还能发现那些在地图上不甚显眼的国家,比如果阿(Goa)的海面竟然在阳光下如此耀眼。


主理人说曾收到一封来自养老院退休护士的邮件,她说因为有了这些流动的窗棂,那些老人得以最后看到外面的世界。



在中国台湾,诗人王小苗也受其启发发起一个类似的网站「小岛窗光」,以「与陌生人交换窗景」为理念,邀请大家拍下窗外的风景,记录此时此刻的心情。这个网站除了风景之外,还加入了摄影者简短的心情文字,像飞鸟一样在屏幕降落又分离,切页也使用了关窗的效果,极具美感。


WindowSwap:https://www.window-swap.com/Window

小岛窗光:https://a-view-outside.com/

 


#02  

免费的世界森林声音库

“听见小鸟叫你的名字了吗”

 

你喜欢听白噪音吗?


淅淅沥沥的雨,簌簌落下的雪,步行沙漠,木材燃烧,建筑回音……这些声音遥远、偶然又充满自然趣味。然而当你打开白噪音的APP,付费之后却依旧只能在开发者设定的范围里反复横跳,时长亦是不足以过瘾。同时那些风声听一百次依旧是同样,没有伴随雨打浮萍,也没有鸟儿振翅急飞,孤单单又空落落,与自然似乎没有真正的关系,只是一个解渴的方式而已。


Timber Festival 是英国国家森林公园一年一度最为大型的活动,但因为疫情原因而转为线上。于是他们邀请全世界森林、大自然爱好者上传他们采集到的森林之声(Sounds of the Forest),并形成了一份声音地图。这可便宜了那些同样热爱大自然的听众了,轻触地图上的卡点,就能播放及下载档案。



树电台也是我很喜欢的森林声音库,它的使用方式与WindowSwap有些类似。由树林实景图片、树林之声及一段地址组成。与前者相比,它声音取样范围更小,因此你可以在不同的音频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听感。有的音频里流水的声音非常强势,而有的音频只能听到昆虫和鸟叫,仿佛在与拍摄者一同探索周遭。



如果这些你觉得还不过瘾,更想听到一些平时不容易听到的、在暗夜中的野生动物的声音,还有一个网站「野生氛围」(https://wildambience.com/albums/)可以一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站收集了来自全球80+个国家、90+位专业声景专家提供的400+音频文件,你能在其中听到许多稀有动物的叫声,例如非洲犀鸟、座头鲸、黑猩猩、麦哲伦企鹅等。碍于成本需要付费订阅,但是同名Youtube也包含了部分内容,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森林之声:

https://timberfestival.org.uk/soundsoftheforest-soundmap/

树电台:https://www.tree.fm/

 


#03

低空飞行

旅伴刚好是原研哉

 

「低空飞行」原指距地面100m到1000m之间的飞行,而原研哉创立的旅行网站也沿用了这一名称,用以表达「以低空之姿俯瞰日本」的意趣。



地点的选择体现了原研哉的个人偏好,既有深居银座等繁华闹市、名声在外的MUJI HOTEL,也有以自然风貌而被人熟知的四万十川。同时也注重将旅行与当地语境下联系起来,包括去探访与植物学者生平经历巧妙相融的牧野植物园,或去武藏野大学图书馆感受早春樱花绽放的气候。


网站由一支短视频、内容详情页以及谷歌地图标识组成。内容页会介绍该地的基础设施以及历史风貌,短视频则没有旁白与赘余描述,只有纪录片式的风景观察。譬如提到长野县泡汤,除了石上清泉与红绿植被,还用镜头将温泉的热气、窗上的水斑等细节悉数道尽。



同时,低空飞行还在去年8月尝试了播客形式,邀请到了隈研吾、中村勇吾、河濑直美等设计师、建筑师、导演、文化研究者,从各个维度解读日本文化的侧面,共同探讨「旅行的意义」。


静冈县·修善寺

低空飞行:https://tei-ku.com/(也可订阅邮件)

 


#04

Google艺术与文化网站

无需担心看展成为一种表演

 

也许你不喜欢去看展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既往的经验里付出了成本却只能获得随机的体验感——在一个实在发生的场合中,很难不被基础设施、现场秩序,客流管控以及他人的观展习惯影响到,那么我建议你可以抽一些时间看看谷歌上的免费作品。



Google 艺术与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数位服务自 2011 年推出,收集了超过70个国家地区,2000+艺术馆、博物馆的作品(大多是国立性质),包括疫情期间闭馆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纽约MoMa等。


同时,还利用知名的 Google 街景技术,透过360 度环景摄影, 捕捉各大博物館內部实景,并以超高解析像拍摄各馆珍藏艺术名画,古典画作或者现代作品均可免费查看。除了「历史上的今天」、制作meowsterpiece等特色栏目之外,还会根据特殊的时间节点做一些专题,对于相关从业者也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虽然除了展品本身之外,建筑空间、布展设计、环境街景等综合形成的线下体验感难以取代,但碍于地理或其他原因难以在短期成行的话,在谷歌上看展也不失为一种旅行的方式。




复杂的外部环境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一种「身未动,心已远」的割裂感。但就算幽居在家也不意味着彻底的离群索居,信息流会顺着爬山虎溜进你的房间,继续保持与社会生动的联结。你也可以主动打破信息茧房,通过数位去寻找一份治愈力。


如果你打开面前的窗子是无止境的装修、邻居的争吵、阴霾的天空,那不如推开世界的门,让精神神游在那些更自由、更有余裕之地。



©️ TOPYS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顶尖文案TOPYS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艺术文化 建筑空间 布展设计 博物馆 展览展示

1483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