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苏州博物馆| 把“时间”放进空间里的数字化博物馆

2022-01-26


苏州博物馆

把“时间”放进空间里

数字化博物馆

Suzhou Museum

The Digital Museum

Hosts Time Within Space

———————————————————————


位于苏州博物馆的“苏色生活馆”以时间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形成以苏州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美学为色彩提取依据的叙事内容,并通过全方位LED屏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该展厅演绎苏州独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生活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艺术、非遗文化及人文生活的思考。


在结构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互联”体系,开辟国内博物馆数字化新模式。在运营模式上秉持可持续原则,对博物馆场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革新:全面围合式的沉浸数字场景,搭配以世界前沿的中台控制系统做技术支持。这个实时渲染、虚实相生的色彩空间旨在实现展示内容的常换常新、自我造血、开创万物互联下的5G数字博物馆时代。


在当下博物馆中大多仍以传统陈列为主,观众通过图片、文物展示、展览视频来接收获取信息。那么在人类即将进入的元宇宙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并且进入到更多感官信息的时代。那么,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如何向数字化转型?新时代的数字博物馆该如何呈现?这些是苏州博物馆西馆探究的方向,同时也是“苏色生活馆”设计考虑的问题。


“苏色生活馆”打破时间在空间中的限制,以时间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通过多模态的形式向观众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模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感官,是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生物学概念,即生物凭借感知器官与经验来接收信息的通道,例如人类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模态。那么苏色生活馆多模态展示形式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融合,将信息转化输出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


空间的提炼与设计

苏色生活馆

——————————————

Space Refinement & Design

Srcret of Colors & Solar Terms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空间的代表元素,“中空围水,回廊宜曲宜长”。苏色生活馆空间布局源自对园林空间的解构提炼。展厅整体分为外廊、内庭、天花三个板块。分别呈现一节气、一季节、一昼夜下的苏州生活。展厅中心区域设置为共创空间,打造一季节一期的装置临展,邀请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共同创建内容和形式。共创空间可以是一个互动体验平台,可以是一个实验剧场、还可以是一个小型的T台秀场。我们用传统文化结合当代艺术的方式,呈现别样的苏州生活美学,让观众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体验。




信息的采集与转译

二十四节气中的苏州色彩美学

——————————————

Collection & Translation

of Information

Color Aesthetics in 24 Solar

Terms of Suzhou




如何将提取的苏州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色彩信息转化呈现呢?设计团队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形成“苏州节气生活色彩研究课题组”,并借助各方多种信息技术支持,形成了一套取色以及信息转化的研究方法论。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将采集的苏州元素对应于二十四节气,形成空间与时间的对位,通过天象、气象、物象、物态的联动形成一套以色彩为线索的叙事系统,兼具了色彩地理学与色彩社会学的特征。



物象对应苏州节气物候,以山水、园林、昆曲、饮食为主要颜色提取研究方向,通过田野调查,从物象中提取形、色、声,再在其中提取样本,从而形成色谱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色彩的动态演化。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人文角度还将从天文、气象的角度来探究二十四节气的宇宙逻辑,设计团队从中央气象数据中心获取苏州近几十年气象信息。通过把温度和风速等信息转化形成周期频率以形成可视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整套系谱逻辑呈现出动态叙事,演绎苏州独有的色彩系统与民俗、文化、艺术、生活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艺术、非遗文化及人文生活的思考。




 


叙事的发生与展演

数字媒体展演“万变”

—————————————————

 The Occurrence and

Performence of the Narrative

"Time Lingers in the Cave"



“万变”主题表演秀


秋分。作为以“苏色生活”为主题的苏博数字展厅的首演,此次展演叙事基于两个背景——苏州博物馆的在地性和二十四节气的周期性。萌生于农业社会的二十四节气既关乎着土地之上的生长收藏,更联结着宇宙时间、自然节气、人事社会的深层脉络,亦即天文与人文的关系。

 

首演总题设为“万变”,作为整个数字展厅的“序章”,除了呼应秋分的节气,展现出飞物变为潜物的意象,更着力呈现出宏观的大时间,由此发展一种具有宇宙视野的美学经验。结合该数字空间的设计构想,展演中也引入“洞天”观念。“洞天”观念贯通了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空间观、身体观,它既是一种平行宇宙,也是对世界的一种模拟经验。此次首演无论是数字内容,还是身体表演都试图从中国的洞天美学(平行宇宙)、幻梦美学(虚拟世界)中发展出一种超日常的审美经验,形成一种基于天象、气象、物象的混合现实表达。展演共分为“洞天深处”(In Depths of a Cave)、“观象授时”(Cosmic View)、“一叶知秋”(The Initial Sign)、“微观尽头”(The End of the Microcosmos)、“南柯一梦”(Dream inside the Wormholes)五幕,呈现了一场中国式的异世界漫游。

                             

数字内容制作
———————————
 Digital Content Production

 





  


从手稿到数字内容的呈现


太湖石影像素材采集

 

粒子特效解算测试


水底落叶动力学模拟、渲染


节点材质编辑


文物数字资产复原


水下场景x-particles 鱼群动画模拟解算,

TY flow 流场模拟解算



装置道具制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ps Making



探月、九曲、流觞角色装置设计手稿


装置的空间布局模拟


“探月”装置制作与现场呈现


"流觞"道具制作及漂浮测试


叙事内容呈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esentation of Narrative


第一幕 洞天深处


第二幕 观象授时


第三幕 一叶知秋


第四幕 微观尽头


第五幕 南柯一梦



身体表演现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ve Body Performance


这场首演获得了观众和馆方的高度关注


最后邀请三位主创老师来总结讲述整个展览的创作心路


设计创作团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

Creative Team


 

InsPUMP直觉泵  /VAVE Studio



首演主创及制作团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

Key Creative & Production

Team of Premiere



总设计兼制作 张琛

总叙事兼导演  谭彬

舞蹈编导  陈欣頔

声音创作  亓梦婕

数字指导  温俊、向川

服装设计  刘亚

数字设计  李鹏辉、陈嘉梓、吕川平

特邀表演  ABBE Simon & 蒋可钰 (阿蓓舞团)

身体表演  王乔乔 、牛冬燚、薛子鱼、ABBE Simon & 蒋可钰、陈欣頔

执行制作  薛朝荣 王喆

分镜绘制  石雨晨、程炜众

装置设计  谭彬、王嘉平

摄影记录  骆烨琛、尹昕怡



“苏州节气生活色彩”研究课题组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社会与策略研究所社会叙事工作室


课题导师  谭彬、张琛

技术指导  温俊、向川

动态视觉  孙东熠、李梦希、王明耀

文本语境  王聿梅、应亚霏、黄梓、万昕、卢雨晨、徐晶

图解视觉  李梦希、孙东熠、王明耀


 

主办单位  州博物馆



出品:InsPUMP 思想实验室

猛戳下方二维码关注直觉泵了解更多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PUMP直觉泵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2955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