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剧本杀=沉浸式戏剧?

2022-02-15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剧照



如今,人们在各领域都追求“沉浸式体验”,希望短暂地逃离现实,并身临其境地探索未知视域。剧本杀和沉浸式戏剧无疑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典型派生物,它们带来新奇的交互体验,让参与者欲罢不能。戏剧愈发“游戏化”,而游戏愈发具有“戏剧性”,人们印象中的两条平行线因“沉浸”而产生交集,甚至有合而为一的趋势。




什么是沉浸式戏剧?


格斯·范·桑特指导的音乐剧《Andy》,2021年


怎样才能吸引你走进剧院看戏?或许凭借巨星卡司,如“卷福”的《哈姆雷特》、“抖森”的《科利奥兰纳斯》和伊恩·麦克莱恩的《李尔王》;或许偏好某类题材,如以安迪·沃霍尔生平为主题的音乐剧《Andy》引发当代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抑或是因为知名导演和大制作舞台设计……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哈姆雷特》、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科利奥兰纳斯》和伊恩·麦克莱恩主演的《李尔王》。

 

而爆红出圈、豆瓣评分9.2的《不眠之夜》则凭借“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er)的形式一骑绝尘,莱昂纳多、麦当娜、马克·达蒙都难逃其魅力。在这类作品中,观众不必正襟危坐。艺术时空和现实世界的结界被打破,互动体验取代传统观演模式,质感厚重的戏剧也变得趣味盎然。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剧照,后方佩戴白色面具者是观众。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剧照,演员与观众在进行肢体互动。


沉浸式戏剧的具体互动方式各有千秋:步入《不眠之夜》的演出空间麦金侬酒店(McKinnon Hotel),观众需漫游在90多个房间中自行解锁剧情;而在一票难求、场场售罄的“真人版大富翁”《金钱世界》中,观众需要参与股票债券、对冲基金等买卖游戏积累财富。


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剧照


看一场戏即参与一场阴谋,昏暗迷离的灯光之下危机四伏。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既能零距离地共情主人公的爱恨嗔痴,亦能加入演员共同完成表演,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故事走向。


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剧照



剧本杀是沉浸式戏剧吗?



电影《扬名立万》片段


沉浸式戏剧精心模拟出一套虚拟规则并呈现世外桃源般的奇观,让观众从自身社会属性中短暂抽离,在临时性的陌生环境与虚拟社群中获得归属感。情境化的沉浸式戏剧与角色扮演游戏剧本杀非常相似。


沉浸式戏剧《明日俱乐部》的官方网站页面

电影《失控玩家》片段


游戏是对生活的一种补偿行为。游戏心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潜能应得到实现。人们长期处于循规蹈矩的生活中无法获得认同感,便会谋求其他渠道进行调节。


于是,设计者创造出无需考虑后果的平行世界;玩家能遵循个人兴趣,恣意体验反常规的言行。剧本杀正是利用自身悬疑事件的紧张感以消解现实的紧张感,成为了年轻一代缓解精神压力的避风港。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剧照
沉浸式戏剧《成都偷心》剧照

除设计初衷相似之外,剧本杀也满足人们对当代戏剧的定义。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将戏剧定义为“发生在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任何事”;《后戏剧剧场》中亦指出,戏剧首先是一种“观看行为”。


而在剧本杀中,参与者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既要演绎手中的台本,也要聆听他人的表达。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进入某个特定场域,立足残缺视角窥看完整剧情,为查明真相不断抽丝剥茧,反思自省并有所产出。


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剧照

与此同时,为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这类游戏正逐渐从消遣符号转变为美学现象。剧本杀界“内卷”严重,前期资本投入攀升,质感也愈发豪华。投资者致力于从氛围营造和剧本设置两方面入手,将玩家的“沉浸式”体验感不断升级。


剧本杀主题综艺《明星大侦探》第五季“海上钢琴师”片段,案件发生在海上邮轮。
电影《海上钢琴师》剧照


一方面,聚众“开会”式剧本围读正被全方位的审美体验所取代,大手笔的实物布景、新媒体科技手段与专业NPC的加入,使玩家愈发沉浸其中。


“两天一夜”式大型古风题材剧本杀已屡见不鲜,商家提供汉服妆造、古镇民宿与传统美食,玩家在感受曼妙山水之余还能演绎江湖儿女情长。如此精妙的感官塑造与审美奇观呈现,比之戏剧舞台有过之而无不及。


综艺《明星大侦探》海报
综艺《明星大侦探》剧照

另一方面,玩家对剧本的评判标准日益严苛,设置得当的戏剧冲突、丰富崎岖的情感轨迹与点睛升华的主题立意必不可少。从“商品”蜕变为“艺术作品”,放下有色眼镜,许多剧本杀在满足娱乐功能的同时也有其文化价值。


如改编自1942年真实历史事件的《粟米苍生》。彼时,外敌侵辱华夏,饿殍载道、哀鸿遍野,角色深陷泥淖不可自拔的凄惨处境与今朝的和平岁月形成强烈对比。


莫瑞吉奥·卡特兰《Andreas e Mattia》,填充布人物、衣服和鞋子,1996年


剧本杀在“艺术化”的方向上一路高歌猛进,“好故事”与诚意满满的空间打造可谓神形兼备。纯艺与新兴艺术、戏剧与游戏,抑或是其他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媒介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



沉浸式戏剧是剧本杀吗?


“中国首部”沉浸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剧照

与愈发“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一样,当代戏剧也希望赋予观众更多自由移动和想象的空间。创作者们不断向观众“让权”,鼓励观众用自己的思考建构作品的意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大洋彼岸就已经出现“自观自演”式戏剧案例——美国联邦剧院在城郊搭建场景,并为每位观众提供剧本与行动轨迹,以引导他们破解一出“谋杀案”。该作旨在将艺术活动变成富有凝聚力全民运动,以缓和低迷萧条的社会气氛。 


《禁闭行动》剧照,艺术家把观众锁在画廊后离开,观众不得不设法逃脱。
《禁闭行动》剧照,最终观众成功逃脱。

国内最早的相关实践来自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导演、上海人艺出演的《明日就要出山》。在该作品中,演员会邀请全部观众在草坪上跳迪斯科,并选择一位观众充当“走资派”,让其余参与者对之进行批判。尽管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因形式过于先锋而不被当时的舆论认可,但确实挑战了长久以来观众固定观看话剧的视角。


沉浸式戏剧《Then She Fell》剧照
沉浸式戏剧《Natasha》剧照

在“解放观众”的过程中,部分艺术家意识到游戏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与自由。戏剧家谢克纳曾指出:“游戏”是表演的核心,沉浸式戏剧也将当代戏剧的“游戏属性”高度突出,创作者设置的游戏规则无疑是引导观众获得自由的理想“拐杖”。


沉浸式戏剧《The llluminati Ball》剧照


但如今热门的沉浸式戏剧大多仅停留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短暂交流和简单互动。观众不被鼓励“失控”,其全部行为都在创作者的预设之中,并不能如剧本杀玩家一样完全掌控主导权。这不禁令人有所期待:是否有朝一日,观众能够真正站在舞台上参演?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当观众走进剧院,是做好了演一出戏的准备?


《黎曼的宇宙》剧照,该剧会根据现场观众的选择上演不同的剧情,共有九种可能性。


由戏剧家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的理论演化而来的“论坛剧场”(Forum Theatre)是一种让观众介入演出并相对成型的戏剧形式。演员先通过简短的表演呈现某个社会议题(如校园霸凌、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随后与观众讨论造成角色身陷困境的原因,并邀请观众代表上台替换角色重新演绎故事、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西方社会》剧照,该剧充斥着即兴创作桥段,并邀请观众参与扮演。
《遥感城市》剧照,该剧的观众需依据耳机中的指示在城市间漫步,从陌生视角看待熟悉空间,并重演历史事件。

总而言之,我们无需远远凝望着戏剧,而是走进去,把它当成一种游戏。今日的观众有更多可能性去与舞台无限接近。艺术家采用互动和介入表演的形式重新定义观演关系,以去除传统戏剧对观众的压迫感。 


《不眠之夜》制作团队新作《燃烧的城市》,于2022年启幕。

其实,无论是剧本杀还是沉浸式戏剧,当今消费者都展现出无限探索热情。作为新兴文化活动样式,两者皆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化新媒介为己用、在多元文化中谋求圆融共生,这不仅是一门艺术样式与时俱进的必备条件,亦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




精彩回顾:
逝世700周年!大师赵孟頫,你必须知道这10件事!
春节结束了?不!上海这场展览,帮你延长假期……
独家 | 德国顶级博物馆,如何在战火后重生?

















编辑、文  何羽青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2139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