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旅游演艺的转型之路:借助熟悉内容,依托技术支持,互联网延续沉浸感受,营造互动式场景

2022-01-28

“沉浸式”体验演艺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文旅项目的新标配。但是如何看待旅游演艺在中国的发展,如何打造沉浸式的旅游演艺,使观众能形成全面的感受,应该是旅游演艺未来转型需要思考的关键性因素。


演艺,泛指各类文艺演出。旅游演艺,则是主要对旅游者的演艺活动,实际上现在范围也在扩大,形成各类城市和景区的演艺活动。沉浸式,则是演艺与观众的互动,使观众能够深度介入,达到沉浸感,形成全面的感受。



旅游演艺这个事情在中国不过30年,还算是新的事情,新的事情必然要形成新的模式,要谋求新的发展。所以归纳三句话:

第一,以战略为导向,这个事情要想做大,一定要紧跟国家的大战略。

第二,以人性为基点,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不符合人性,这个事情就别想往下走,但是只要契合人性,自有文化性,就有商业性。

第三,以特色为灵魂,旅游演艺的事情,必须得讲求特色,形成自己的灵魂。


什么是旅游演艺?

这里所说的旅游演艺是超越了实景演出的大概念。

一、国际如何解读旅游演艺?

1、国际上旅游演艺的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类,户外演艺。比如说埃及、希腊、西班牙这些国家都有,而且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式,很多国家都有,户外的阶梯式剧场,甚至在约旦都可以看到。这种户外演艺是在资源基础上的简单利用,规模也小,形不成我们这样的震撼力。

第二类,室内演出。室内演出在国外是非常发达的,代表性的就是法国红磨坊、英国音乐剧、纽约百老汇,这样的项目我们现在还只能望其项背,追不上。不是硬件不足,是文化的积累不足。

第三类,广场演艺。广场演艺遍布城市、丰富多彩。在中国,历史上有,比如说北京的老天桥、上海的大世界,都是广场演艺的格局,现在基本没有了。

2、这样形成了三个主要作用:

第一,展示文化。三种主要类型的旅游演艺充分展示了一个地方的文化。

第二,创新产品。尤其是民间的这种创造力无穷,像广场演艺,完全是个体户的形式,创造力反而更强。

第三,推崇意境。恰恰这种丰富多彩的组合,构造了一种意境,也在推崇一种意境。我们作为一个外来人,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也感觉很舒服。


二、旅游演艺在中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看历史,大体上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以西安唐乐宫为代表,30多年坚持不懈,到现在已经演了上万场。之后就是宋城千古情,与景区结合,后来发展到大家可以不看景区,但是必须看这台演出,什么原因?因为门票里给旅行社的佣金很高,导游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基本原因。

第二阶段,摸索。各类节目起起落落,多数是红磨坊模式,做不下去。当时在北京就有十几个这样的节目,每一个出来我都看一眼,莫名其妙的什么东西都弄,最后都做不下去。

第三阶段,创造。超越室内,开拓山水实景。这里面有两个典型,第一个叫印象系列,成功的开端,不景气的后续,根本性的原因首先是如何创新,其次是对当地文化的把握和挖掘,到底透不透。印象刘三姐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二个典型是山水系列,好产品突出,一般性存在,这也是客观评价。这两个系列应该说开创先河,形成了一个好的导向。


总体而言,旅游实景演出成为中国的突出创造:

一是实景的运用,这种运用在中国目前来说,可以说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二是文化的凝聚,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最后实际上构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所以这种东西是新生态的。

三是手法的应用,声光电包括各种各样的新的手法,现在全面应用。

四是规模的巨大,我每次看这个东西都感慨规模,这个规模在国外是很难看到的。

五是市场的呼应。这个呼应还不光是经济条件的呼应,还有对文化的追求,年轻人对文化的追求是一种实质性的追求。

这种突出创造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是创造了乡土与现实的深度结合,这种创造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惠民,当地的老百姓在其中得到了实惠,也得到了个人价值的肯定。

二是创造了文化与市场的良好结合,这种结合程度也是创举。

三是创造了中国旅游的全情体验,这实际上就是沉浸感。

四是创造了世界旅游的亮点,就世界旅游范围来说,我们这样成体系、成规模的实景演艺,应该说这是世界旅游的一个亮点,今后也会成为吸引世界旅游者的亮点。


为什么我们能走到这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文化人创新。中国文化人很多,但是能创新的文化人不多,但毕竟有一批文化人进入这个领域创新。

第二,迅速形成了商业化模式,这种商业化模式的形成,实际上给这一类节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消费提升。第四,文化追求。第五,群体巨大。第六,新一代的消费者产生。总体而言,性价比是合适的。但是就现在的状况而言,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要有高度的评价。

现在形成了竞争态势,就是大投资、大场景,追求大效果,多种资源整合、各种方式结合。就项目来说,一是投资过量,价格偏高。二是金玉其外,内涵不足,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效果三是成本较高,难以为继。四是一次轰动,大片效应。五是劣币淘汰良币。低层次的产品把市场挤占了.现在来看,主题公园配歌舞,景区配歌舞,度假区配歌舞,成为新常态,这是一种综合配置,对应市场。

总体而言,我们的消费在升级,大家的追求在升级,有了这样的基础,使得一系列的东西都起来了。


三、对旅游演艺的深入分析

第一代讲印象,第二代讲故事。我们的故事怎么讲?也得研究和需求的对应,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没有耐心,一个事几分钟抓不住他,就把你淘汰。网络化培养了人的快捷、方便,但是也减低了人的耐心,所以就要求上手就得抓住人。怎么追求这种大文化,内容为王,沉浸为要,特色为魂,把住这三点,实景演出基本上就可以把住了。

一是怎么发现价值?包括项目的选址、故事的设计,整个一套流程都有价值发现和价值挖掘的问题。

二是体验发现,我们要给观看者体验发现,所谓体验发现就是超出了他的预期,经典性的节目,这种体验发现是永恒的。

三是市场发现,不仅要有好的项目,也要有好的市场发现。总体而言,旅游演艺是跨界的产品,也是跨界的要求,也需要跨界的评价。空间衔接,文化价值,娱乐价值,吸引价值。这些都是新题目,这些题目都应该进一步的挖掘。

以上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对整个这套产品的深层分析,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分析,从产业的角度,时间的角度、操作的角度,但是聚合到一起,就构造了中国旅游演艺的新气象。


二、旅游演艺未来会走向何方?

第一,旅游演艺产品在中国的发展还有着巨大的空间。我们不能认为有几个停下来的项目,或者是有一部分失败的项目,就认为这个产业就不行。

第二,真正成功项目的共性是契合人性,挖掘特色,构造灵魂,打动人心,只要是这样的东西就成,这是共性的东西。当然表现各有各的手段,题材各有各的题材,但是说到根本是这个共性。

第三,从下一步来看,还应该倡导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方式。之所以我们搞旅游演艺标准,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引导。

第四,发展方向,主要是这么几类产品:

一是广场演艺的民间性,大力推行。我始终觉得在广场演艺方面,中国差的太多,到现在为止看不到这些东西,只有少数地方能够看到一点。

二是室内演出的传承性,尚待锤炼。现在的室内演出项目基本上没有什么经典的项目,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后就过去了,所以尚待锤炼。

三是实景演艺的震撼性,分类发展。下一步恐怕需要研究这个,比如说梅老师做山水实景,长恨歌是山水和历史的融合,有的就在一个历史场景里面,比如说借助长城做一个,就完全是历史的东西。所以这恐怕也需要分类发展,因为每一类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特点,每一类也会有不同的市场格局。

四是日常演出的亲和性,吸引参与。我们现在日常演出也很少,在国外经常能碰到,甚至在某一个广场都能感觉到这种,有点类似现在快闪的东西,让人觉得很好玩,就是一种亲和性,而且可以吸引大家的参与。

五是晚宴秀的普遍性,锦上添花。

从类型来说这么五类,这五类会形成非常丰富的结构,也有产品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和科学性问题,这都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没有文化最终什么也没有,资本加电影手段只是初步,文化是需要积累的,娱乐是需要轻松的,演艺是需要市场的,客人是需要历练的。

总体而言,聚集文化,突出特色,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故事中国、中国表达;要讲好故事,要学会讲故事。旅游演艺的这一套是真正可以把中国故事讲好的,是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三、如何打造旅游演艺项目的沉浸感?

总体而言,旅游娱乐消费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方式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基本可以对应社会需求。这种方式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娱乐,具有更深的文化性和传承性。对应市场的需求,一个新的产业已经开始形成,形态多种多样,模式千变万化,电影人、文化人、投资人、旅游人各种组合,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格局,谋求新的发展。总体而言,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形成了。

一、未来旅游演艺应该是什么样的?

旅游演艺发展的背景在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以前的消费水平跟不上市场的需要,现在不同了,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

第二,从交通不便到四通八达,什么条件创造什么市场。原来我们最困难的就是交通,交通问题涉及到项目的选址,现在交通问题基本上不影响发展。

第三,从城镇化起步到城市群,什么聚集形成什么规模,这就是中国的特点。像这样的实景演出在国外就很难形成。第四,从农民眼光到世界视野,什么变化产生什么要求。横店是农民的项目,现在有22台演艺,都能生存,视野变了。

所以,旅游演艺,尤其是实景演艺,应当有几个要求:

第一,追求世界水平,达不到就别干。如果按这个要求,现在我们多数都得淘汰,但是有不同的消费层次,所以我们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混下来。

第二,中国特色,人口众多,需求外溢。城市休闲空间短缺,度假产品不足,这是我们基本的状况。可是我们的观光产品现在至少供求是平衡的,刚性需求已经形成了,但是我们的供给不足,所以形成了需求外溢。

第三,大规模。规模小,难以适应需求,难以形成品牌,难以创造效益。现在一个状况就是规模越做越大,最新的项目是只有河南,投资60亿,23台演艺。客观来说,追求大规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且在这个规模的竞争过程之中,因为规模大了,很多事情就可以做到。

第四,众多花样,汇总项目,集中消费,现在还有比较大的局限。

第五,丰富功能,娱乐第一,快乐度假,商业充实,新型生活。从产业的格局来看,这样一个格局基本形成。当然要从总体供求关系来看,现在还差很多。


二、从哪些方面打造旅游演艺项目的沉浸感?

沉浸式,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景区和酒店都在高唱沉浸式,迅速刮起了一股风。这也是中国多年以来的普遍现象,先是一股风,后是一刀切。其实不必赶时髦,只要产品到位,市场总归跑不掉。

第一是环境的沉浸。在古巴看热带风情歌舞,进入密林,一片寂静,突然乐声大作,歌舞狂放,大家都镇住。在西班牙,感受教堂音乐,要远远下车,轻步走过去,先看教堂,再到院中,蜡烛,美酒,音乐环绕。这都是通过环境的沉浸,让人沉浸其中。而我们的环境基本都是剧院式的,外边喧闹,进去之后也静不下心,沉浸的前提是静心,才能聚精会神。

第二是内容的沉浸。一个重要的经验是熟悉的内容,独特的表现。天门狐仙的内容是刘海砍樵,尽人皆知。长恨歌更是耳熟能详,观众迅速进入,也迅速浸入。如果是生疏的内容,要想,要猜,要跟上,就难以沉浸。我看环球影城,基本无感,就在于这些故事和人物都不熟悉,就很难代入。

第三是场景的沉浸。开始是强调参与感,现在追求沉浸感。大场景震撼,小场景温婉,武场景激烈,文场景悠远,神场景天上,活场景地下,不同场景的变换,形成了沉浸的变幻。

第四是技术的沉浸。在当代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新的手段可以突破,花样越做越多。很多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里面的这些情节和场景,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会切身体会到。

第五,互联网沉浸。旅游演艺是产品,是一个系列。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借助互联网来互动,技术上没有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感受的后续,最简单的方式是发微信,图片、视频、感慨,这就是感受的后续。能不能再进一步深入,形成全过程的互联网沉浸。

追求沉浸感,现在最时尚的是闭室魔幻,剧本杀,这是城市化生活的新品种,在常疫情时代,很难经营。即使疫情过去,也是小众,成功者少,热闹一把而已。

最后是产业格局,现在大体来说,是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必然要走到战国时代,我不希望走到大秦帝国,天下一统,但是战国时代的产业格局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也需要研究如何对应战国时代,根本是人的感受和人性的表达。
您对旅游演艺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呢?
欢迎留言讨论

-End-
合作/咨询:小旅君 159 0159 4787

* 本文内容(图文)转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旅游演艺立场,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微信改版后,公众号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而是根据权重推送。如果您还希望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旅游演艺添加一个“星标”哦~


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





觉得不错 请点“在看”呀~~~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旅游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332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