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一年演出超38000场,追平疫情前!精准防疫、灵活市场、注重创作成上海演出市场恢复秘诀
-
2022-02-14
在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无法正常开展的时候,上海似乎找到了应对的策略,短短2年就将演出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文章来源:文汇网
作者:黄启哲
有观众一日连看下午场音乐剧《沉默的真相》与晚场“单立人喜剧脱口秀封箱演出”,发现可以坐的位子基本坐满了,不禁在网上发文感慨:“一边是紧张的疫情防控,一边是如常的文化演出,何其不易!”
而这只是上海演艺市场稳健发展中的一个小小横截面。回看2021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8366场,几乎追平疫情前2019年的38960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100场的丰富演出可供观众选择!
实打实的成绩单首先得益于上海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与动态精准的防控政策。这使得上海在面对大量海外演艺资源未能来沪的情况下,得以灵活调整演出策略,通过一批优质剧目,构架以国内原创为主的多元演出新生态。
这也得益于上海演艺人的创作演出实力: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2021年演出6865场,同比增长高达81.4%,演出收入3.28亿元;而91家上海民营院团全年演出也达到了9895场,收入2.56亿元。更离不开这里有懂戏爱戏、愿意为优质演艺项目买票消费的观众,他们有对全球演艺旗舰与小众艺术的品鉴力,更由衷为中国潜力原创与新生力量喝彩。
可以说,丰富剧目业态、完备剧场设施、活跃演艺主体与强劲消费市场共同构成了亚洲演艺之都的“基础底座”。
1
所谓亚洲演艺之都的基础底座,其核心莫过于剧目。一批叫好叫座的演艺精品“头部”项目,是承托市场、彰显品牌的“四梁八柱”。
要让剧目发挥最大的承重力,上海给出“头部+驻演”的模式。而“驻演”也是检验一批“上海原创”剧目能否成为与亚洲演艺之都相匹配“头部”项目的一次“压力测试”,决定其能否真正助力“演艺大世界”朝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这样的目标进发。
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这样拿下过国内大奖、成为市场现象级的作品来说,驻演难度在“品控”。舞台上,剧目坚守“百场如一”的高标准,《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朱洁静和王佳俊两位荣典·首席演员为代表的剧团演员“冲锋在前”,另一边来自全国招聘的精英新秀,历经两个月魔鬼训练充实队伍。而在营销与呈现上,剧目又能做到“常演常新”,带给N刷观众期待和惊喜。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400场演出之时,“风、雅、颂、韵”四组主演以回忆蒙太奇的形式首度同台。这一“彩蛋”让观众直呼“绝版”。而驻场以来,超过八成的平均上座率,印证着——“电波”驻演,有戏!
“驻演+头部”模式所带来的绝不只是短期爆发力,更有稳健而持续的拉动效应。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入沪五年,1400场演出不仅带来的是3.8亿元的惊人票房,也使这一海外流行艺术形式最先在上海抢滩。
而未来,世界级主题娱乐品牌普德赋与徐汇区将携手打造“光明之城”沉浸式演艺项目。其4.6万平方米的总面积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沉浸式演艺剧场。此外,作为“头部”的推手,SMG LIVE已经把目光放在了还未首演的伦敦潜力项目——沉浸式面具秀《燃烬城》(The Burnt City),其能否成为下一个《不眠之夜》的现象级演艺旗舰,令人期待。
2
所谓基础底座,其稳固性来自于结构。要繁荣演艺市场,谋求尽可能多元的产品结构便是保障上层建筑稳固的钢筋水泥。如今的上海,各品类已经形成完备“菜单”以及消费他们的忠实受众。
论经典,再不是年末“天鹅总往中国飞”“施特劳斯迎新年”的单一供给,歌剧有《漂泊的荷兰人》、芭蕾有《胡桃夹子》,各院团手里攒着一批大部头轮番上演;而看音乐剧、脱口秀、沉浸式戏剧、小剧场话剧等流行先锋样式,大量新业态在新空间成长壮大,让上海始终走在演艺发展前沿,也带来新增长极。
图:《胡桃夹子》@dodo人间消失
“上海已经是亚洲的音乐剧中心!”自称“初代中国音乐剧演员”的于毅,时隔多年带着《灵魂摆渡之永生》回归音乐剧舞台发出如上感慨。这不仅是因为,该剧上演的跨年档期音乐剧竞品达到十多个,令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因为十多年后,合作的音乐剧演员,已从“跨界”歌手张学友变成了科班出身的“00后”。
图:《灵魂摆渡之永生》@微博李宸希Life
而这背后,是剧场、院校、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完善产业结构的结果。2011年,上海文化广场重新开业时,中国音乐剧市场处于萌芽期。作为音乐剧核心剧场,剧场通过“年末大戏”坚持引进英法德奥原版音乐剧,成为拉动市场的强引擎。
同时,剧场并未放松重磅剧目中文版落地和扶持本土国内原创音乐剧的力度,尤其针对后者特别辟出春季档以公益票价格集中展演。这两条赛道使得一批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学生有机会在舞台磨砺。而现如今,宗俊涛、刘令飞等不少人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剧市场的中流砥柱。
正是有了十年间的“从0到1”的深耕,才会有“从1到100”的爆发式增长。不到两年间,亚华湖院线在亚洲大厦专演小剧场音乐剧的“星空间”一路开到了16号,每月演出超过500场。
走出亚洲大厦,六个“星空间”又在上海大世界建成。昔日“打飞的”追法语音乐剧明星的剧迷,如今成了“拖着行李箱”来追华语音乐剧的专业在读学生。
3
能够诞生重磅剧目、全新业态,呈现万千气象的演艺格局,恰与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产生呼应,而这也成为亚洲演艺之都“基础底座”的不变底色。
无论是殿堂级剧场里上演的交响乐,还是在安福路“黑匣子”里的实验戏剧,抑或是演艺新空间上演的脱口秀,上海皆敞开怀抱。而在3.8万场营业性演出之外,还有活跃在社区里弄的群文人和商圈公园里的持证街头艺人,同样为这座城市的演艺氛围增添亮色。
这种海纳百川的特色助力头部项目得以不断扩大体量。
新年伊始,上海歌舞团特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驻(巡)演项目开了一场总结大会。演员代表陈晓的一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道出了过去半年经历魔鬼训练到参演这部剧目的不舍。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位青年舞者完成了该剧67场驻演与59场全国巡演任务,占到该剧演出总场次的三成,在这部剧目、这座城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他们中有近一半人提出了“留团”意愿,希望在上海这片演艺热土成就一番事业。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微博是惊鹊啊_
这种海纳百川的特色也决定了先锋艺术家能在此找到归属感。先后辗转广州、北京等地,舞者谢欣选择落定了上海。在这里,她成立了自己的谢欣舞蹈剧场,接连把《九重奏》《熵》等新创作品首演留在上海,而上海也给予她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关注扶持。
五年前,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以“年均四万场演出”作为硬指标,上音歌剧院、上海大歌剧院等一批剧院建设建成按下快进键。对此,曾有人心怀忧虑。
现在来看,上海不打无准备之仗。现象级红色舞剧也好,沉浸式戏剧、脱口秀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也好,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演艺新空间”也好,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上海这片深厚的文艺土壤里“长出来”的。
而政府与行业机构所做的,是算好发展的通盘账——于是有了“百年百部”重点创作工程的持续推进;助力拧紧每一颗底座的螺丝——于是有了100家“演艺新空间”的授牌。新的一年,上海又接连推出“演出月历”通览2022年全年好戏,授牌“演艺大世界”,强化品牌影响力和集群剧场的身份认同。
回头看,2021年3.8万余场的成绩单,照见了亚洲演艺之都稳健前行的底气。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道略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