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一起向未来》 | 广美研究生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环节设计
-
2022-02-10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开幕,现场美轮美奂,演绎了一场“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起向未来
仪式前表演环节
刘苏晨 视觉设计/特效合成
张俪 视觉设计/视效程序
谭文隽 三维设计/技术美术
苏明泽 三维建模/技术美术
金帅 美术设计/图案创作
陈子健 视觉程序
曹雨西工作室团队与其他视效团队合照
左一张俪、左三曹雨西、右二刘苏晨、右一谭文隽
2021年,广美研究生学院推出“研究生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系列,旨在打破边界、链接校内外相关学科、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六名优秀的同学恰恰结缘于曹雨西、蔡燕老师共同开设的《表演设计——新媒体艺术创作》课程。在曹雨西老师的带领下,六名研究生同学与其工作室成员形成了有力的创意团队。
《表演设计》开放课程合照
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呈现更完美的视觉效果,广美研究生们在曹雨西老师的带领下对方案推倒重来三次以上,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打磨各种细节。团队还敢于打破专业壁垒,运用跨专业思维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更新理念,在创作里使用最新的实时视觉渲染制作软件Touch designer,配合Cinema4D和Blender等三维软件,加入了传统的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视觉效果的合成和加工。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加快了工作进程,也融合了平面设计、三维合成和生成艺术,既包含了传统的平面设计的内容,又有新兴的新媒体艺术制作方式,展示了媲美传统电影特效大片儿合成的逻辑。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为每位观众带来了好评连连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夜。
日常制作记录
与张艺谋导演汇报方案
后台工作图
开幕式现场指挥台
团队成员感想
刘苏晨同学
回望此次人生际遇,真的很奇妙。2008年,我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会,2022年,我有幸成为了这场盛会的制作者之一。感谢我导师的支持和理解,以及研究生学院开设的跨专业开放课程,我们在课堂上探索学科间相互贯通融合,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也在课程中认识了曹雨西老师,得以这么好的机会参与这次无与伦比的盛会。虽然我不是最稳定,也不是最细致的,更不是最聪明的,但我肯定是那个最努力的新人。
张俪同学
经历了长达八个月的艰苦奋斗,成功从冬奥开幕式视效制作毕业!能参与到国家级项目,非常荣幸。这个过程经历了太多,我想起大家为每一次导演会议和彩排的紧张准备,每一次到现场测试的兴奋期待。为导演的“一般、还行、能用”而欢呼雀跃,为他的“老天爷光刻机”“热闹绚烂又干净清澈的冰”整得焦头烂额。我们成功从“不错的万花筒”到“一堆垃圾”到“光的垃圾场”到“老天爷用指甲盖抠的福”到“福立方”......真的非常不容易!
整个过程比我想象中更艰辛,也有很多预想不到,这是我最珍贵、最难得的创作体验,还结识了其他有丰富经验的制作团队。很高兴我全力以赴地完成,希望之后能继续进步。感谢我的导师、家人、朋友、同学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还有曹雨西老师给我珍贵的机会,他教会了我太多,给我很多鼓励!研究生学院开设的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提供了学习平台,让我不断成长并得到这么好的实践机会。最后疯狂夸夸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谭文隽同学
参与冬奥会开幕式创作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为了展现本届奥运会的科技感,制作时涉及的技术难题是一个接一个,最后被成功解决时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非常感谢我们团队的带队老师曹雨西老师,让我从一个自学软件的新手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视效制作成员。更重要的是学习到如何高效掌握各种新软件,学习热情也大为提高。目前的水平依然有限,未来希望能进一步精进自己。
感谢工业设计学院的支持,我的导师以及学院的其他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经常想起他们分享的经验与教导,正是他们以往教导我们要有跨界思想和设计思维,让我得以在工作中明确目标,完美完成这次为国家作贡献、为学校争光的冬奥会开幕式创作。研究生院开设的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让我接触到不同的学科,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结识了我们团队的小伙伴。
苏明泽同学
这半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段奇遇。从选读研究生学院开设的创新开放课程开始接触表演设计,遇见团队老师和同学们,得到参与冬奥会开幕式创作的实践机会。
感谢曹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以及对我出现失误时的包容和及时修正,感谢学校老师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托大家的福,虽然不免有一些遗憾,但我们做到了。
金帅同学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感谢研究生学院开设的创新开放课程,让我有缘结识曹雨西老师和校内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值此机缘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创作,我深感荣幸。
陈子健同学
往事匆匆,再回首,来不及准备便已匆忙而逝。遥想当时,那是一段激情岁月:有远大宏伟的愿景,也有难以推进的现实;有天马行空的概念,也有几近绝望的尝试。
印象最深刻的是导演提出的“老天爷的光刻机”。“那是老天爷从天上用光往一块澄净透亮的冰上雕刻的福字儿”,这是当时热场环节的前期创作中,导演在视频会议里亮堂堂的一句话。为了传说中的“光刻机”,我们分工用不同软件、找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绞尽脑汁,通宵达旦,来回做了多种我们想象中的光刻机版本,为的是呈上给导演时,能有符合场景和质感的效果图。然而导演的一句不行又把我们拉回谷底,我们意识到作品效果距离导演脑海中的想象还相距甚远。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修改计划,重新思考部署,在绝境与自我怀疑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事实证明,坚持就是胜利,最后有了更好的方案,更好的执行,更好的呈现效果,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感谢导师老师对我的信任和关照。感谢曹雨西老师给我参与的机会,您就是组里的那个光,那个灯塔,让我们触摸到了诗和远方。
刚刚看完了总导演张艺谋的《狙击手》,我觉得我们就是电影里的五班,经历过了开幕式工作的洗礼,大家之间都升华到了战友之情。感动于你们在彼此最难的时刻熬夜陪对方完成制作任务,感激于你们在我最抓狂的时候帮我去分担压力。最后深深地给大家鞠个躬表达我的感恩和歉意,平常没少训你们,大家辛苦了!”
在这场创意满分、科技十足、精彩不断的冬奥会开幕式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看到了属于中国的科技未来,看到了艺术的传播力量。广州美术学院的学子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用自己的专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