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这里,都是你关心的 | @跨媒体艺术学院

2022-02-09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跨媒体艺术学院直面当代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语境变迁,以“媒体实验、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策划实践”四维互动的教学体系,拓展现有美术学教育格局,链接国际创新力量,探寻与开拓历史航标。倡导校内/校外双向打通、全球/本土双轮驱动,探索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以一流的美术学国际学术共同体阵列,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学科建设的开局之年,为持续推进“双万”建设,落实学校“冬查夏展、春研秋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12月31日-1月7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在3、4号楼进行了学院自查、学科自查和学校检查。在本年度教检中,以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师教研、学生成果、质量保障 六项内容为重点,聚焦课程、专业与学科整体建设成效,厘清课程体系脉络,梳理呈现教学成果,全面展示了系科专业的教学质量与良好态势,促进了校内各学科专业的交流与融通。








National First-class

Major Development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


01

专业定位
MAJOR POSITION

坚持学校“大学望境、哲匠精神、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核心办学理念和“美境、美育、美心”的“三美”育人理想,跨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一流学科的最前线,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以“内外打通、多层联动、国际协作”为基本思路,围绕“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建立“立体式”的教学系统和“联动式”的教学机制,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即时互动的“超链接”的教学模式,确立课程更新与专业拓展、媒体实验和创意实践一体化的教育系统,以及学院内外、国内国际双向打通的“超学院”结构。以“产学研”的双创模式,使教学与研创结合、教学与产业结合、教学与创新结合,坚持高素质东方创造。

02
历史沿革
HISTORICAL EVOLUTION

本专业学术渊源深厚,其前身是新媒体艺术专业、综合艺术专业和艺术策展专业,自1980年代即始发中国新兴媒体艺术之先声,首开中国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之先河,在该领域的探索至今已历三十余年,其学术成就与学科影响于国内首屈一指且誉满海内外。
2010年,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之时,我们期待着能够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样一个艺术运动和新潮美术的策源地、新媒体艺术和综合艺术数育的始发地,建立一个“没有学院派的学院”,真正地开启一种实验性的艺术教育。2010年跨媒体艺术学院于国内率先创立。跨媒体艺术专业经5年建设发展成熟,于2015年申报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成功。是国内第一所直面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当代艺术学院”

03
优秀特色
OUTSTANDING FEATURES


专业以跨媒介、跨领域、跨学科的态势对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前沿专业进行整合,将媒体艺术理论的前沿探索、批判思辨与媒体艺术创作实践以及相关媒体技术研发四者紧密对接,并从造型艺术出发,以新媒体为手段,强调艺术实践中的实验精神与批判态度,于国内率先以艺术与科学相融、观念实验与技术研发互动的交叉学科的方式设置艺术类专业。
以交叉学科的形态,融通了多个专业领域,其深厚的造型基础、新锐的媒体技术、多样的学科背景,不仅保证了学术理念的深度和社会实践的力度,而且能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广博的专业基础对当代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发展态势作出深切有力的回应。

04
省级一流课程
PROVINCIAL FIRST-CLASS COURSES


课程负责人:高世强   

教学团队:吴穹 孙晓宇 张立

活动影像的创作方法论研习是专门为美术学院背景的学子学习活动影像所量身打造的课程。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同学们完成从“图像思维”到“时基艺术”乃至“时空艺术”思维的转向,同时以美术学院传统造型优势为基石,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出发,进行具备“中国特色、美院特色”且面向未来的实验影像创作实践。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美院同学们具备的造型能力既是课程的出发点,亦将始终作为他们进行影像创作时的核心优势,与时间的组织塑造能力有机结合。活动影像的创作方法论研习分为录像基础、活动影像—从图像到时间的延展、活动影像叙事研习、非叙事影像研习四个阶段,以“图像”作为切入点逐步转向“活动影像”,令学生自然地由“图像思维”过渡到“时基艺术”思维;同时,为后续课程输出兼具时基艺术创作能力与影像造型素养的教学对象。在整个实验艺术系影像教学方向上,该课程与前序及后续课程共同链接出“从图像到时间,从时间到时空”的完整影像教学链条。



教学成果

Teaching achievements

获评浙江省本科高校省级“三类”一流课程(2021);
范献鑫作品获 “明日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摄影组别一等奖;
康凯雯入围张献民第二届影像十荐;
康凯雯作品获2020第六届跨媒体艺术节:国际青年影像展“优秀实验短片”;
万梦圆获“加密次世代”前沿艺术家/新秀艺术家奖;
潘祎靓作品入围2021 K11 艺术光影大赛;
吕艺杰入选“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第一季;
张听入选格温科沃兹先锋影像奖

<<>>





课程负责人:姚大钧   

教学团队:王旖旎 傅冬霆

开放媒体系的“虚拟现实”课自2016年开设,是全国首个VR艺术课程。作为开放媒体系的核心课程,学生在“科幻VR”课程中学习VR的技术制作过程,并进行开发VR各种可能性的实验。作品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达到技术、理念和艺术的平衡表现。学生将前序课程所释放的个人想象力注入一个能够自由塑造的虚拟空间,几乎所有类型的感知媒介都能被尝试,包括视觉、声音、空间感知、动作行为、触感、物理规则、叙事、互动、游戏等,这也使得学生们能够将科幻写作和科幻视觉创作生产的概念和叙事,以复数媒介结构组合,制造富有可感性的虚拟世界。该课程的结课目标是创作以VR为体验媒介的艺术作品并进行公开的主题展览,致力于打破封闭式的VR创想和观看方式,使其从理念的层面形成共同书写、共造精神共同体的想象力宇宙。

教学成果
Teaching achievements

国内第一个VR艺术创作课程(2016);
推动了中国美术学院虚拟现实实验室的规划与发展(2016);
课程的训练将开放媒体系创作者的个人小宇宙的创想力进行完备的培养与充足的发挥,它是开放媒体系核心课程训练的总结;
教学成果的第一次集体呈现展览是全球首次VR科幻艺术展 (2017);
获评浙江省本科高校省级“三类”一流课程(2020);
推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获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021);
开放媒体系获2021第六届中国原创科幻美术大赛“最佳组织奖”(2021);
开放媒体系研究生张陈瑄作品《离身之形》获2021第六届中国原创科幻美术大赛“最佳新媒体VR动画视频提名奖”(2021);
开放媒体系本科生陈紫梦作为主创人员,参与项目“空介—虚拟数字人物IP的多场景应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总决赛金奖与本科生创意组最佳创意奖(唯一),使得我校成为全国唯一闯入主赛道三强排位赛的艺术类高校,获得历史性突破(2021);
整个课程的创作方法与理念、体系结构及思考支撑将在平台层面上拓展至元宇宙(2022)

<<>>



课程负责人:牟森
教学团队:马原驰 朱朝晖 李京键 信阁 赵炟 何异艺

此课程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核心课程,由三阶段构成:叙事工程I-元媒介、叙事工程Ⅱ-家庭编年史、叙事工程Ⅲ-巨构&剧集,分别对应着本科二年级、三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的课段。作为课程体系,叙事工程有两个互为关联的面向:空间和时间。空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存在志-巨构,时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编年史-剧集。

2019年,《叙事工程》本科课程荣获浙江省本科高校“三类”一流课程。同年,该课程荣获中国美术学院“哲匠金课奖”,并获评中国美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之后,媒介展演系继续对此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与完善。去年,叙事工程基础阶段:元媒介课程开设,内含多门子课程,分别为:阅读与写作、空间与模型、音乐与剪辑、摄影与灯光、装置与材料、影像志。元媒介课程又可分为结构和节奏两大部分。通过分类、分列和分别,建立数列、层级和序列。场所、场面和场次,对应着场景、情景和图景。目的是,使同学们在二下叙事工程I:元媒介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到三上和三下的项目实践中。



学成果

Teaching achievements
2019年,《叙事工程》课程荣获浙江省本科高校2019年省级“三类”一流课程;

2019年,《叙事工程》课程荣获中国美术学院“哲匠金课奖”及中国美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

2020年,叙事工程:元媒介阶段课程《社会基础(影像志)》荣获2020年度省级一流课程;

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展演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

 来 源 跨媒体艺术学院
 编 辑 |庞   洋  童戈辛  金丽佳  王世桦  吴   穹
 审 核 |丁剑锋  闵   罕  陈正达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333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