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2

分享

宋琨:当赛博与鲛人邂逅……

原创 2022-01-16



宋琨个展“泛灵净界·鲛人泣珠”海报,展期:2021年11月10日-2022年1月16日,由乔空间与贝浩登联合举办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鲛人与代表科技未来的赛博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却在艺术家宋琨的创作中实现奇异而完美的融合。作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70后艺术家之一,宋琨在时隔两年后携新展“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混合多元文化与想象的纯粹世界。




“整体艺术”实践者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开幕:犹如深海般幽暗神秘的氛围、“鲛人”与“东方赛博歌姬”深情吟唱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某个乐队的表演现场;等到音乐渐停、灯光亮起,观众才恍惚想起自己其实身在一场艺术展览。当绘画、雕塑、影像、音乐与装置等众多媒介“汇聚一堂”,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艺术家宋琨的最新个展“泛灵净界·鲛人泣珠”给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答案。


艺术家宋琨与“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在乔空间的音乐现场
艺术家宋琨“鲛人泣珠.Wave”演出现场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重新演绎了中国神话“鲛人泣珠”。据古籍《搜神记》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传说中,鲛人是一种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在海中用歌声传达信息,擅于纺织龙纱,其眼泪会化为珍珠,以报答她的爱人。


基于此,展览延续并发展了其“千吻之深”“写真·女体”与“阿修罗净界”等系列的非常规叙事风格,并进一步综合各种截然不同的元素——赛博格造型的女性身体、东方神话中的鲛人、BJD玩偶、人体写真、佛教中的“东方琉璃净土”、工业城市的机械化秩序与虚拟的海洋生物,将人们带入科幻电影般的混合时空。

宋琨《海上鲛人》,MV影像作品《海洋》静帧截图,2021年 ©Song 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同时,宋琨还特别邀请“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音乐制作人虎子、动画师谢林佑及舞者沃王的团队合作音乐与影像。如此突破边界的创作让人不由想到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获得者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她的创作同样结合影像、声音装置、音乐表演等媒介,并将当代生活与古代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而宋琨则立足本土,致力于挖掘中国独有的美学、视觉语言与思想体系。


安妮·伊姆霍夫的艺术表演项目《Angst》,2016年


作为“整体艺术”的实践者,她将自己的创作过程形容为准备“一个剧本”,通常会花一两年的时间,但“这个剧本并非以固定的叙事逻辑进行,而是一种潜意识、非常规的方式”。她会根据创作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并逐步确立视觉造型、相关音乐制作、MV影像内容、展览空间氛围甚至光线等诸多细节。而这个框架大约有30%的部分并不确定,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即兴调整。因此尽管媒材多元,观众在参观其展览时的感官体验却统一和谐。


宋琨“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乔空间(上海),2021年,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艺术家、乔空间与贝浩登


同时,在与《时尚芭莎》的对话中,宋琨还特意提到,除了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展中的常见形式,她希望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现场更开放多元,而非过于以媒介作为限定。不过,她意识到要实现这一点,面临两个局限:一是出于成本考虑,如音乐现场和MV等形式在音响设备、舞台、灯光、演出团队等方面都是一大笔开支;二是人们对这一领域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许多观众只是把音乐现场当作派对、蹦迪或情绪发泄之地,甚至一些画廊、美术馆等机构对背后的文化与创作可能也一知半解。


艺术家宋琨于“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乔空间(上海),2021年,摄影:胥欢



“赛博无法替代人”


宋琨喜欢科幻与魔幻电影,如《海王》《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瑰丽视觉;《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中对人类情感与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深刻探讨。在科技飞速进步、高度城市化的今天,在自然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如何表达人的本性与情感?这是艺术家创作的根源与动机,而人与身体是其创作的最主要载体,正如近年来她塑造的一系列名为“泛灵族”的形象。


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剧照

电影《银翼杀手 2049》剧照


展览中,氤氲在光晕中混合赛博格与鲛人的女性是核心,完全虚构的角色只占1/3,其余人物均有原型——要么是艺术家自己,要么是其好友。因为在她看来,人类真实的性格与感情流露、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始终是最打动她的,而赛博无法替代人,尤其是在灵魂、情感和个性层面。


“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在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


同时,此次展览作品中部分人物的脸被隐去,加以锋利的身体局部切割与机械化的硬边处理。这种表达源自她观察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趋同的网红脸、程序化的行为,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逐渐忽略掉一个个真实有情绪的个体,只剩下面孔模糊虚无的形象。尤其是这两年,疫情使人们的沟通更依赖网络,这不仅扩大了人与人空间的距离,也让人在心理上产生疏离感。因此,其画中许多人物的关节肢体被不同的画布错位分开,正如网络时代下个体的隔阂与异化。


宋琨《泛灵族-初代鲛人》,布面油画、塑形膏、玻璃珠、夜光色,225×145×5cm,2021年 ©Song 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这种对人与外界环境的敏感亦体现在其生活中。宋琨生于内蒙、长于北京,但与人们想象中的粗犷豪放不同:她对刚认识的人总有点害羞,显得高冷神秘,但实则心思细腻,重感情但慢热,情感外露只对自己熟悉的人,这也是为何其创作团队总是由多年的朋友组成。


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她也更看重与对方在性格或创作理念上是否有共鸣,是否能成为朋友,而非工作结束后就鲜少来往。而她与“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的首次合作也是一拍即合:双方都认可彼此的创作,并没有谁为了对方而改变。


艺术家宋琨与“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



打造“泛灵净界”美学


除了女性身体,宋琨作品中的服饰造型也总是亲自设计,此次的“海中鲛人”和赛博女孩也不例外。近年来,艺术家总会到海岛上生活一段时间,远离城市、回归原始的大自然,其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水母、章鱼等生物体、水的形态与透明氛围在此前的作品中就曾出现。而这次的“鲛人”形象更是让她将海洋系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不断延伸“泛灵净界”的观念——来自佛教的“东方琉璃净土”,即人所想象不到的、自性发光的东方净土世界。


宋琨《赛博水母体》,MV影像作品《海洋》静帧截图,2021年 ©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在MV影像《鲛人泣珠》中,轻薄透明的鱼鳞、泛着珠光的贝壳、生物感的金属护甲,色调通透纯净中又加入一丝镭射光,同时融入未来感与自然主义——巨大的贝壳结合机械装置可自由展开,与其后的摩天大楼形成强烈反差。而绘画中,鲛人服饰中的鱼鳍元素、如水晶般的高跟鞋也与整体风格相呼应,让观者感受到艺术家对时尚的敏锐度。


宋琨《海上珍珠贝与雾霾都市》,MV影像作品《海洋》静帧截图,2021年 ©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宋琨《海上鲛人》,MV影像作品《海洋》静帧截图,2021年 ©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宋琨MV影像作品《鲛人泣珠》静帧截图,2021年 ©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最好的时尚就是艺术,非常天马行空,但时尚领域这样的艺术家不多。”宋琨最喜欢的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绝对称得上艺术家,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秀“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Plato's Atlantis)亦是麦昆生前绝唱,恰好也是以海洋为主题,这或许并非巧合。“麦昆的创作很纯粹,曾激励过我,与之创作系统相似的还有音乐人兼艺术家Björk和Grimes。”宋琨如此说道。


加拿大音乐人Grimes


的确,将创作放在首位、做到纯粹与极致往往才能成就佳作,这也是评判一位艺术家的标准之一。而宋琨无疑是这样一位创作者,专注、投入,不受风格、媒材与领域的限制。正如其作品还受到中国禅画的影响,从唐代王维、宋代梁楷到清初八大山人,古人笔简意足的风格不仅让她对笔法及留白的运用驾轻就熟,也让她在生活抉择与精神层面备受启发:面对复杂的世界,做纯粹的艺术、做纯粹的人。



Q&A

BAZAAR × 宋琨


BAZAAR你如何看待绘画与音乐?

宋琨:我通常安静时画画,情绪躁一些时做音乐。绘画可以让我远离屏幕,用手直接接触画布与颜色,有更多自然肉身体验;音乐就比较即兴,让我摆脱固定思维和外界束缚,感官更为立体。同时,展览时绘画一般只呈现结果,过程都在私密的工作室里完成,我觉得既然做展览应该要更完整和立体,所以展览现场会结合音乐与MV。

宋琨MV影像作品《鲛人泣珠》静帧截图,2021年 ©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BAZAAR:之前认识朱婧汐吗?是怎样开始合作的?

宋琨:很早就知道她,后来听到她和Mandarin的Chace合作的《骨头》,歌词和封面造型我都非常喜欢,加上她的人设就是赛博歌姬,于是我就直接在微信上联系了她。而她看了我的作品雏形也很有感觉,于是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开始合作了。

艺术家宋琨与“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


BAZAAR:麦昆是你最喜欢的时装设计师,你对他哪个系列印象最深刻?

宋琨:他不同系列的风格反差很大,非常具有颠覆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麦昆自杀前的采访中曾提及这场秀,他认为人类终将消失,海平面会上升将其淹没。这看似是浪漫主义,但揭示了世界终极轮回的宿命,深刻又达观,让我十分触动。

亚历山大·麦昆生前最后一场秀“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



Q&A

BAZAAR × 朱婧汐


BAZAAR:这是你第一次做艺术家的模特?与期待的一样吗?

 

朱婧汐:是的。我觉得这个形象似曾相识又很陌生。其实没有太多特定的期待,我是不太会去预设结果的人。


BAZAAR:合作下来,你如何看待艺术家宋琨?


朱婧汐:因为这次合作,我更多去了解了她的作品和人。我觉得她是一个挺松弛的人,这很重要——松弛的人通常都不太会被某种类型、定义和认知所禁锢住,她的作品充满了感性和来自女性本身那种浪漫和韧劲。


宋琨《赛博歌姬-朱婧汐》,布面油画、塑形膏、玻璃珠、夜光色,225×145×5cm,2021年©SongKu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BAZAAR你如何看待亚文化在国内的发展?


朱婧汐:这个话题已经并不新鲜,因为网络与科技的发展,这几年受到的关注和讨论会多一些。非主流的文化其实都可以被称为亚文化——一些地下的、先锋的青年文化,并以其自身的方式和规律在发展并影响着主流文化。近几年,亚文化看似势头迅猛,有时仿佛变成了某种商业标签,但我仍觉得它一直在那,声音没有更大也没有更小。


BAZAAR你的穿衣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最喜欢的时装设计师是谁?

 

朱婧汐:因为音乐作品需求而诞生的。最喜欢Jean Paul Gaultier,借用一句他的口头禅:为什么不呢?

                                               

BAZAAR:之后会考虑尝试更多这样的艺术跨界创作吗?


朱婧汐:在我看来其实无界,因缘到了,就一起玩。当然,边界可以没有,敬畏心得有。


 原文刊载于《时尚芭莎》

2022年1月刊 





策划  齐超
肖像摄影  胥欢
编辑、采访、文  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展览开幕 影视作品 布面油画 鲛人

305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