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陶阳里老居民·来旧居·话旧事丨丰城会馆及其酆景福(上)

原创 2022-01-04


程家上巷2号的丰城会馆始建于民国19年(1930年,一说建于民国初年),是景德镇地区建造时间较晚的会馆。2016年,这里被政府征收,现在修缮一新了,成为陶阳里御窑景区的一个景点。围绕丰城会馆的人和事,我们采访到了老居住户陈光明和丰城籍人士熊钢如。

陈光明,1945年出生,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上海。为民瓷厂退休职工。

陈光明:我们家是1960年住进现程家上巷2号丰城会馆的,当时的门牌为东司岭28号。东司岭28号当时为主门,靠程家上巷的现在的大门是次门(后门),住户的主要进出都在东司岭28号。

住户分南北分居,东西有一条狭窄的过道,住户自家的门都是朝过道开的,没有谁在后墙上朝弄堂擅自开门(现程家上巷北墙一小门为原始门),楼上也有住户。我们住进来时,知道这是一幢老丰城会馆,我记得屋梁上还有很多菩萨、龙凤的雕刻图案。


修缮前的东司岭


现在修缮一新的丰城会馆结构基本沒有变,当时由于住家,被隔成一间一间的,看不到真实面貌,现在可以看清整个建筑的概貌。我们为丰城会馆得到保护点赞。


我们在这里居住了近50年,2016年响应政府号召,搬迁了,分配到了“古镇天御”的安置房。拆迁的同志工作态度很好,通情达理,我们的阁楼都算了面积,还对我说,如果对丈量面积有疑问,可以请第三方重新量过。我说不必要,我们对拆迁政策很满意,对拆迁带来的好处梦中都笑醒。


陈光明搬迁时留影(东司岭28号)


我家祖籍是江苏泰州,一家5口,父亲陈登宏,1921年出生,母亲陈马琳,1918年出生,大哥陈光荣,1937年出生,大姐陈蛇(舍)扣,1941年出生,之前在上海陆家嘴生活。1956年,国家号召上海支援内地,我的父母亲积极响应报名,母亲当时还在上海国棉二厂上班,现在看来这件事是不可思议的,但那时就认为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上海当地政府极为重视这件事,出发那天,异常热闹,敲锣打鼓,打爆竹,戴大红花,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陈光明之父母亲


我们是从上海坐火车到鹰潭,然后坐汽车到景德镇,再步行到浮梁鹅湖桥溪大队王港里生产队,在那里安家落户。我在家里是最小的,大哥来后不久就到外面去闯荡了,开始在甘肃兰州(矿山),后在江西德兴铜矿,在那里退休,2011年病逝。大姐来镇后不久就出嫁了,姐夫陈启明也是从上海来景支援内地的。他(她)俩是在从上海来景的路上相识恋爱的。姐夫后被安排在景德镇市水利局工作(最后在市医药公司退休)。


1960年,姐姐一家搬到丰城会馆居住,那时,他们陆续生了小孩,需要人带,就叫我们的父母帮他们带小孩,就这样父母亲带着我也住了进来。再后来,姐夫他们一家另分了宿舍,丰城会馆的房子就由父母亲延续居住了下来。


1960年的时候我15岁,由王镇(曾任市文教局副局长)介绍到新平中学参加工作(通讯员,后转为正式编制)。1968年,因为我沒有什么文化(小学未毕业),感觉这样下去沒有什么前途,于是报名参军(在新平中学报的名),到部队后,踏实努力,第二年就入了党。这次建党100年,我和妻子双双都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我那个部队是福建的“109部队”,搞通讯发报的,我的文化水平很难适应。部队首长也很关心我,提干几次,都由于文化水平条件而没有提上去。我在部队抢险负伤还立了功。在当了6年兵后于1974年退伍,分配时由我挑选单位,当时的为民瓷厂在市里算有名的,所以就挑选了为民瓷厂,先后在厂武装部和食堂工作。1995年下岗,为了谋生,我还半途出家跟着有制皮鞋手艺的父亲在为民瓷厂那里摆摊修皮鞋、卖皮鞋,2005年退休。‍‍‍‍‍‍


陈光明夫妇


1974年,我从部队退伍后,还在丰城会馆与父母亲住在一起,不久,与妻子在这里结婚。妻子俞金莲1948年出生,一直在蔬菜公司工作,在麻石弄营业部担任过经理,是个工作狂,早年入党。她原来的文化水平也只有小学程度,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关系参加成人再教育学习,文化水平大有提高。1976年和1978年我的大儿子陈斌、小儿子陈钢分别在丰城会馆出生,他俩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程家上巷和丰城会馆度过的。


陈光明夫妇及两个儿子


那时,住屋拥挤,我们一家6口都挤住这里,随着儿子长大,楼下实在挤不下,就把顶上的阁楼利用起来。开始我夫妻带着幼小的儿子住楼下,父母亲就住阁楼,起初还是那种简易木梯,在自家房间里上下,后来在靠大门(东司岭28号)北向做了板梯上下,安全了很多。1980年,我母亲因病在丰城会馆去世,之后,父亲就带着陈斌、陈钢住阁楼,我和妻子住楼下。


陈光明一家在旧居


丰城会馆最多时住过15户人家,原始居住户都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陆续变换户主。我住的方位就是现在大门(程家上巷2号)左边第一家,大概十几平方米,这间房北墙上有一扇窗,这扇窗现在还保留下来了,上有阁楼,房门前(南)有一小块地方,上有天窗(早期应该有天井),有些光线,我们就把这块地方利用起来了,靠西放灶台,靠东彻了一个水池,吃饭就在房内。再靠西向是几级台阶,下台阶东西向摆了一排炉子,有几户人家在这里煮饭。再往西靠西墙是一个天井,青石板铺就,这个天井现仍然保留了下来。

关于丰城会馆其他居民我知道的情况是:先说楼上,一位阿姨是做裁缝的,其老伴姓沈,有一个女儿叫沈海琴,现在应该有70多岁了。她们对面是一户闫姓老阿姨一家,这位阿姨非常善良,有一次她被电动车撞到了,骑车人要带她去医院,她说不用,独自带伤回家。陈小毛也住在楼上,后来隔壁的一家也由他们住了,在楼上他占有两家。


现丰城会馆内景


楼下情况,住我家对面的是艺术瓷厂有名的艺人段世林(音),他女儿住其隔壁,他家占两户。还有老革命,曾任民政局长的方政住在段世林西侧,后他家也由陈小毛住了。我隔壁(东)是原来的市政府王姓秘书长居住,后来他让给其妹妹王美英了。其隔壁(东)赵姓,在物资局当领导,后让给了其弟住。


斜对面(东司岭28号进门)左手第一家,是市政府干部王春元居住,我与其二儿子是战友。王春元,1928年2月出生,安徽黟县人。50年代初参加工作,在市人委办公室总务科工作,60代任总务科长,曾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参加1959年全国群英会。1968年下放寿安公社朱溪大队劳动,在知青连任干部。于70年代初上调回城到市革委会总务组任副组长,同时入住东司岭28号,1983年病故。


丰城会馆老居民王春元一家


其爱人刘水蓉,1931年12出生,抚州东乡人,50年初参加工作,在瓷用化工厂包装车间工作,直至退休,2012年病故。王春元有四个儿子,大儿子王小毛(曾任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1968年作为知青下放劳动,于70代初上调回城到工厂工作,后调入机关工作至退休。二儿子,王的毛(王敏),1968年参军入伍,于90年代转业一直在外地工作,现已退休。三儿子,王毛毛(王欣),80年代初市卫校毕业分配到市卫生系统工作,后调市卫生局工作,副县级退休。四儿子,王震,于70年代末顶替其母亲到瓷用化工厂工作至今。王春元在东司岭居住至70年代中期,后搬入机关宿舍住,东司岭28号房由其大儿子居住,一直住到单位分房后,才搬至单位宿舍居住。王小毛隔壁是张姓人家,当老师的,再隔壁是林姓人家,在浮梁县工作。


陈光明旧居留影




策划  周景平

编辑  黄璐璐

审稿  许绍文 王章璋 木子旋 陈可卡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欢迎您来陶阳里讲述您与旧居的故事


征集邮箱:huanglulu@taoxichuan.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陶溪川文创街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丰城会馆 老旧居住宅 人员展示

4739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