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第五届学生作品年展
-
2021-12-31

01 展览前言
每当岁末,总需回遡。都试图在过去的三百六十五个昼夜更替中捕获一点喜悦、惊异与趣事,甚至于感伤与悲痛,让人在泛味的生活中得以自慰。当然,如偶有小成,就更能以不虚度过往而问心无愧。这些虽太过平凡,不惊天动地、不石破天惊,但却在平常生活的步履中能感受到一丝幸福。至少,不会因碌碌无为而切断对生活的积累;不会因消沉、懒惰、无动于衷而失去对快乐、意义的感知。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之中见伟大,但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之中有所精彩。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因行动与思考而使林林总总成为生命精彩 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疫情虽没肆意蔓延,却使生活放慢了脚步,在难以预测中好似一切都已停止。当空气中偶尔闪烁的星火都已成为一种温暖之时,这对习惯了在快节奏中策马扬鞭的人来说,无疑于死亡!然而人,却时常在高速而机械的运转中丢失对生命的感知以及对生活意义的体验,久而久之,大脑就失去了基本的分析、判断与反思能力!如今,也许这被现实境遇所拖住的时间,给予了我们难有的喘息之机,让我们感受生活、体悟人生,使我们有了思考的空间和对未来幻想的时间!
实验艺术学院的学子们在这样的背景中,脸上虽或多或少的写上了疑惑与未知,但他们置身窘境却怀揣希望,这种境遇为他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与思考的机会。变逆境为机遇,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产生不一样的创造,同时,可深掘人性中潜有的善与恶,从而造就不一样的生命体验。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在看似凝固的时间中获得新的启示!
如今,迎来了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年展。这次展览是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对不平凡时期的生活状态、生命过程、现实变化的个人认识与判断的艺术表达;是对每个学子内心思考与想像的充分展示。在各种类型与系列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基于时代境遇所具有的炽热内心,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文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都让这个与疫情反复博弈、对抗的特殊时期有了温度与力量!艺术虽不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斩荆披棘,所向披靡,但也能以他独有的方式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实验艺术注定立足于艺术的前沿领域而艰辛探索,对未知的可能性实践促成了艺术家们对新科技、新媒介、新材料等的持续研究。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的学生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以敏锐的洞察与判断去实现对艺术前沿的创新实践。相信,在这一不平凡之年,许许多多小小的奇迹与惊喜使我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从去年开始,黄淋先生本着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艺术教育的热情,为实验艺术学院学生年展设置了“1±N创造力”奖学金。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积极开拓,为川美实验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此,向黄淋先生以及幕后的支持者、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借助于学生年展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学生们一年来的学习创作成果,总结得失,为来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勇
////////////////////////////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陈佑苑、程清可、陈佳彤、陈葳睿、楚欣艺、程靖、房泳沁、冯梦然、黄晓红、黄俊尧、黄祥、黄姣、韩杨、胡清清、李韵秋、李盛鲜、廖芷怡、林雨桐、穆念礼、唐溶、王一唯、王利伟、王灵榕、王一民、万文琪、熊彪、谢宇航、谢玉环、肖游、阎小骏、喻晨曦、赵炫宇、邹丹、张晨宇、张凤霞、曾凯敏、张璞
02 学生作品
01
一 等 奖
学号:2020120129
姓名:程靖
作品名称:《Boxes》
作品类型:装置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李川、邱志杰
作品简介:“Boxes"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装置一部分是影像,装置部分由一扇打开的门通往一个野蛮生长的世界,影像部分是我的一些感知。而我们观察到的世界的“存在”,仅仅是一些我们自己看到的特征而已。
联系方式:17787229094
02
二 等 奖
学号:2020210554
姓名:阎小骏
作品名称:《家》
作品类型:装置,影像
尺寸:200*80cm
指导教师:胡滔
作品简介:作品把“家”字进行翻转,并解构出“家”字的主体部 分,在装置中两个涡轮发动的 风扇分别隔10秒和20秒发动一次, 水中一条金鱼在涡轮风扇的发动下从不安,到逃离出方盒子,但又 永远也无法脱离,最终选择无动于衷。水面底部的 两张照片分别 是我原生家庭破裂后各自重组的结婚照,两个独角兽分别代替我的 两个妹妹,卷 轴中有一段现代诗歌,一张被刮掉色的原生家庭 照片作为最终的落款。
联系方式:18008093855
03
二 等 奖
学号:2021120205
姓名:谢玉环
作品名称:《Water-c 2.0》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李川
作品简介:这是对人类未来的一场实验性假设,是对水资源保护发出的呼吁。设想在未来如果“水”变成了一种“标本”的存在,人类将生活在哪里?
联系方式:17725027301
04
二 等 奖
学号:2018210444
姓名:王一唯
作品名称:《仙儿》
作品类型:影像
尺寸:1920*1080
指导教师:宁佳伟
作品简介:哭丧本是儒家的礼仪,是一种仪式,不仅仅要哭还要唱,把对故人的思念和生育之恩或者其他的功德唱出来,但如今,仿佛已经变成了一种既定流程,不哭不孝。前一秒还能随着哭婆情感高涨,下一秒就能面带微笑收礼入怀。前一秒还能坟前磕头跪拜,下一秒就能笑着高声大喊“富贵全要”,所谓的为死者找一块风水宝地安葬到底是为了死者还是为了生者。本片以阴阳先生为线索,通过一系列仪式和亲属的“表演”提出质疑。
联系方式:15387628335
05
三 等 奖
学号:2019210478
姓名:赵炫宇
作品名称:《短暂相遇,可以......》
作品类型:装置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胡滔
作品简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难的是建立关系,最简单的是断开关系。前者后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在于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在一个陌生群体里怎么样去交往交流,选不选择去都是需要去思考的。长久的关系就会比快节奏的关系靠谱吗?短暂相遇可以获得的是什么,可以感受到的是什么,或者终将就是一无所获。
联系方式:15587188917
06
三 等 奖
学号:2020210479
姓名:黄俊尧
作品名称:《弋》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尺寸:150cm*60cm
指导教师:单韬光
作品简介:从小的我受到父亲爱养鱼和钓鱼的影响,对鱼这一生物有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在我的认识中,鱼的生命充满着灵气,但又十分的娇弱,这何尝不让我联想到,生命的诞生是何其的伟大,但生命本身又太过脆弱。
联系方式:18380694406
07
三 等 奖
学号:2020210491
姓名:熊彪
作品名称:《手》
作品类型:定格动画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郑菁
作品简介:手是我们身体最灵活的部位,它灵活到有时候会快于我们的思考,某日发呆一直盯着手看,于是产生了一个“手有自己的生命”的幻想,它只不过是“暂住”在我们的身体上。于是我用定格动画的形式,把这个幻想表现了出来。
联系方式:19122490470
08
三 等 奖
学号:2018210442
姓名:谢宇航
作品名称:《游记》
作品类型:实验影像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宁佳伟
作品简介:作为“世界中心”的我们是否怀疑过世界的真实性,或者对我们自身存在产生怀疑?作者为影像注入不确定、非真实的气息,并强化色彩对立,营造出了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异世界”,并在其中寻求何为“真实”。
联系方式:18228384855
09
三 等 奖
学号:2020210490
姓名:黄祥
作品名称:《纹》
作品类型:定格动画
尺寸:24.6cm*14.8cm
指导教师:郑菁
作品简介:这个作品是对自己身体的思考探索来更好的认识自我。先天或者后天在身体上形成的纹路对自身的心理影响,达到认同自我,接受自己。在寻找自我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是痛苦的在经历着。
联系方式:13698526463
10
三 等 奖
学号:2021120202
姓名:唐溶、肖游
作品名称:《响上》
作品类型:灯光互动装置
尺寸:3mx2m
指导教师:李川、肖平
作品简介:楼梯上的灯光变换呈现出一种向上的趋势,但底下的镜子却将它向下延伸,楼梯上成叠的人看似向上攀爬,但是所谓的真理可能是一个假象。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当分贝到达识别点时,灯光开始由下向上亮起。
联系方式:13648413286
11
学号:2019210545
姓名:房泳沁
作品名称:《真实潜影》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鲁婷婷
作品简介:绮丽的镜花水月被搬上舞台,众星捧月;无华的真实之物却遁入潜影,无人问津。随着电子信息图像系统进一步发展,这种同质化与麻木化在肉眼离开电子屏转而审视日常真实物像时仍然存在,难以消磨,似乎只有在真实物像以更为超认知的形态出现才能在大众同质化的意识海洋中激起一丝涟漪。反光,一种光线在物质表面反射形成物像的日常现象,其作为光线本身和真实物像的复制载体,具有真实与虚幻的二重性,从而将真实之物与电子屏幕图像并置,一同纳入由反光搭建的剧场中,戏剧化的一幕产生了:象征着复制与虚幻的电子图像中浮现出真实的物像,代表着朴实和真切的实物潜入电子图像之中,两者在剧场中从排斥、交叠到融合,难以辨认,混淆着人的视像,孰为幻影,孰为真实?何为表象,何为存在?
联系方式:19112605264
12
学号:2019210552
姓名:黄晓红
作品名称:《痕》
作品类型:实验影像
指导教师:文静
作品简介:身体上的伤害以及与之相关的理智上的痛苦是人们认为自我保护本能的起源。伤害的性质在时间下,从意外的、 受伤的、不受控制的转变为有意的,符号化的和文化的。皮肤作为身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隔膜,其在受到伤害后留下的痕迹,有着一种提醒我们过去是真实的奇特力量。每一次伤口愈合的痕迹凝结成伤疤,都预示着皮肤自身的修复美学和庆祝。
联系方式:17723036602
13
学号:2020210494
姓名:陈佑苑
作品名称:《遮》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喻晓风
作品简介:一些被遮住的,乡的风景
联系方式:18996205541
14
学号:2020210510
姓名:王利伟
作品名称:《山水系列》
作品类型:摄影
指导教师:李波
作品简介:天地之间,迷离周转于时空之中,季象之感若无,游荡,透视,异化。臆造所处的场域,魔幻,混沌,未来。
联系方式:19115643332
15
学号:2019120101
姓名:韩杨
作品名称:《潜入深处,再浮出水面》
作品类型:实验动画
指导教师:李川、邱志杰
作品简介:作品以3d动画的形式呈现,以⼀个⼈物的动态为主线,从被泡泡吸引,进⼊象征选择的三重⻔,在这个类似教堂的建筑框架中漫游,突然发现⾛不出去,开始奔跑、冲撞,直到最后到绝望的站着,镜头后退看到刚才的景象只是四个⼈⼿中把玩的⼀个透明泡泡, 再后退是⼀个泡泡⼜去吸引了⼀个⼈。声⾳同样是伏笔,奔跑、撞击和海浪的声⾳,构成了作品的多维空间,表现了⼈在这种多维空间下的⽆⼒感和孤独感。
联系方式:15730437113
16
学号:2019120104
姓名:万文琪
作品名称:《Still/仍》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指导教师:张小涛
作品简介:影片的内容来自儿时与身患白血病父亲相处的经历。身患癌症的病人因为细胞病变等原因,皮肤会变得对阳光过敏,身体免疫力会下降,从而只能在病房内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而“窗户”成为了他们唯一感受外面世界的通道。本片通过对癌细胞的病变过程的演化,并且让“病人”再次感受外界的生活,享受生命的最后阶段。去弥补和治愈他们缺失的生活。而对于癌症病人的家人们,仍然保持着关于”他“的记忆和怀恋。虽然疾病伴随着人的生命,但疼痛让我们感到活着,在某种意义上证实了我们的存在。艺术正是在思考疾病、研究疾病、恐惧灾难和逃避死亡的过程中,人类寻求安慰和治疗。
联系方式:18883923965
17
学号:2019120098
姓名:程清可
作品名称:《合声》
作品类型:装置/参与式项目
指导教师:李川
作品简介:时代更迭,技术日异,信息爆炸,社会生活和艺术现场无不是流变的,乡村的现场也正发生着变化。而在这一切难以把握之变中,人文似乎成为我最寄予希望的坚固的部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由此对主体充分认识,并进一步地,进行反思。当接近自然面对土地时,便是一个适宜反思的环境,暂时从现代城市抽离的我们才更能回归到无功利的态度,通过自省重新审视艺术本体,重新感受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再重新关照他者,形成互动交流与链接。
联系方式:18875243331
18
学号:2019110019
姓名:李韵秋
作品名称:《控制》
作品类型:影像/实验动画
指导教师:俞可
作品简介:唐娜·哈拉维说:“赛博格是控制论的有机体,是机器与生物体的混合,既是虚构的生物也是社会现实的生物。”作者一直在思考后人文主义是如何面对科学技术对身体形态的巨大冲击和身体观念多样化的巨大扩张的。然后,她根据自己的面孔创建了虚拟世界的自我,并在数字世界中表演。扁平的身体、不确定的性别、驼背和秃头是她依据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预测设计的。这是一部混合了动画、实景和特效的影像作品。作者的虚拟化身完成了从人类到后人类到赛博格的转变。但最后它似乎被屏幕外的人监视和控制着……
联系方式:15213331380
19
学号:2019120100
姓名:冯梦然
作品名称:《非自然异化》
作品类型:实验动画
指导教师:李川、邱志杰
作品简介: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观察、理解生态系统和与之互动的方式。作品质疑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社会中的既定观念以及自我在虚拟空间的存在,探讨自我、数字和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
联系方式:13436094737
20
学号:2018210440
姓名:邹丹
作品名称:《我是亚比》
作品类型:影像
指导教师:宁佳伟
作品简介:“亚比是丑比唯一的出路”
联系方式:15828245647
21
学号:2018210346
姓名:陈佳彤
作品名称:《 识 》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指导教师:王庆松、刘阳
作品简介:从识字起,《幼儿拼音识字表》似乎成为了千禧一代的童年记忆。中国辽阔疆域造就各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繁多方言。不同方言的嘴型、气息与发音方式都各具特色。当拼音识字表作为一种语言与文明的标准,“识字”这一行为能否被认为是被同化的开始?
联系方式:15330308186
22
学号:2021120195
姓名:陈葳睿
作品名称:《419号房》
作品类型:影像
指导教师:王庆松、刘阳
作品简介:该作品旨在反思网络社交中,社交形象被压缩扁平化的现象。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缩短到仅有一段声音或一张美图,从立体删减为平面直到成为供人观赏的景观。我通过热拉社交平台对网友进行无差别选择,与之进行六分钟的对话行为。我通过对话内容以及声音的想象,将自己化妆成脑海中“她”的形象,以探讨网络生态中感官孤立化的影响。
联系方式:17708351814
23
学号:2021120197
姓名:胡清清
作品名称:《克欲》
作品类型:摄影
指导教师:王庆松、刘阳
作品简介:作为一个暴饮暴食的亲历者,我曾经在欲望与克制中备受折磨。极度控制食欲的后果往往就是暴食放肆,暴食带来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伤害,还有内心的痛苦煎熬。这组创作即通过对暴饮暴食者内心的剖析,描绘正在被暴饮暴食折磨的人们内心挣扎的情感具象。
联系方式:13060073909
24
学号:2019210538
姓名:王灵榕
作品名称:《Town》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喻晓风
作品简介:作品用拍立得进行创作,放大后叠上胶片材质的重复画面产生重影的视觉效果。只是不断地重复,叠加,只是这样简单的画面,只是本人对触手可及范围内的世界的感受而已。
联系方式:15111876717
25
学号:2018210419
姓名:张晨宇
作品名称:《步幅》
作品类型:影像
指导教师:余果
作品简介:人的步幅大约是50cm
两步一米
人走一步大约是0.45秒
两步一秒
人一生大约要走八万公里
有些人漫无目的,走路消磨着时间
有些人目的明确,走路前往目的地
有些人强身健体,走路维持着健康
而我走路……
路在何方
我该怎么走
该迈出怎样的步幅
怎样才能让我更快到达目的地
联系方式:15683684433
26
学号:2020120131
姓名:黄姣
作品名称:《無纸素描》
作品类型:影像
指导教师:刘阳
作品简介:作品采用动画与影像结合的方式
联系方式:13340216982
27
学号:2020120130
姓名:张凤霞
作品名称:《天车》
作品类型:装置
指导教师:肖平
作品简介: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展,无不体现了借助工具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的工具的使用,让人类社群加速发展。天车作为中国井盐历史上用于钻井、采卤的地面设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现如今,天车早已不在运行,成为那代制盐人的记忆,成为一种被观看的历史景观,作品解构了天车的原有造型和材质,让天车在不同于原有历史空间形成新的关系。
联系方式:17347817513
28
学号:2021110095
姓名:喻晨曦
作品名称:《我不知道我的记忆是否属实了》
作品类型:摄影
指导教师:刘洋
作品简介:我不确定我之前的记忆是否真实了,受到主观情感的煽动,自我反思般的察觉到,从前所确认的记忆似乎不太真实了。
联系方式:13368049390
29
学号:2021120200
姓名:穆念礼
作品名称:《流动美术馆》
作品类型:装置
指导教师:肖平
作品简介:作品通过展览中山古镇居民视之为珍贵的物品,让居民的家成为可移动的美术馆
联系方式:18375726441
30
学号:2019210554
姓名:曾凯敏
作品名称:《另类》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喻晓风
作品简介:这个作品的出发点是寻找生活中的荒诞艺术。在服装批发卖场里,人们忙碌的买卖身影和静止的模特形成对比。静静观赏它们就会发现每个看似平凡的模特是那么独特,再细看他们的面部:有裂纹、有涂画痕迹、有粘贴痕迹等,这是时间赋予了他们灵魂。人偶运送过程到达商家的路上受到的损伤,这些痕迹像人类的阅历、经历,使他们从被批量生产出的千变一律的人偶转变成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模特。
联系方式:15767876298
31
学号:2020120134
姓名:楚欣艺
作品名称:《落地》
作品类型:行为影像、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向雪
作品简介:“滞空时间”,有一种说法就是从身体处于最高点到落到地面称滞空时间,人在空中的时间只和人所能上升的最高高度有关,起跳高度越高,在空中的时间就应该越长。这件作品带着较个人化的感受,2020年12月我出了一场车祸,身体中留下了一根长10厘米的钉子,在这滞空瞬间我能感受一种久违的自由与宁静,在从低到高的起跳高度的变化中,我内心渐渐滋长的恐惧如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消失的冒险心。
联系方式:13272791499
32
学号:2021120199
姓名:李盛鲜
作品名称:《黄桷坪杂路志》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曾途
作品简介:"建党百年,“十四五”正逢开局。黄桷坪从建国最早的工业区,途经现代化的荣景,渐变为今日的工业文化遗产,《黄桷坪杂路志》旨在以个人所感知的黄桷坪街景为内容,通过图片摄影再处理,全景式记录黄桷坪历史转变的图景。
历史从来都不是可以“熟视无睹”的,我因求学来到黄桷坪并在此渡过了四年。离开半年再临黄桷坪却看到高楼被绿布裹起,陡然间一股震撼感袭来,不禁发问:十年后的黄桷坪会是什么样子?本此心,我将今时今日的黄桷坪放进书里,以观黄桷坪之历史变革,熟悉的街道亦或未曾涉足之地,经典之景亦或熙攘人声,尽在其中。
十年之后,当人们再度翻开《黄桷坪杂路志》,也许会有人如我一般感叹历史之浩大无声。"
联系方式:18113790125
33
学号:2019210553
姓名:张璞
作品名称:《过渡地带》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喻晓风
作品简介:寻找置于城市中又为边缘物的物质
联系方式:13659069293
34
学号:2018210443
姓名:廖芷怡
作品名称:《有点水》
作品类型:图片摄影
指导教师:喻晓风
作品简介:作品通过探寻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看似常见普通但又隐约显映不寻常的社会事物局部,主旨为观察常见生活中“有点水”的社会现象和事物,用另一视角重新审视普通枯燥的生活中,隐存的现实而又怪异,怪异又但存现实的生活现象,并乐在其中。
联系方式:17623323191
35
学号:2021120203
姓名:王一民
作品名称:《醉生》
作品类型:动态影像
指导教师:张小涛
作品简介: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酒神精神作为一种感性的精神力量贯穿人类发展始终,以非理性的迷狂状态为特征。该作品作为一种空间和时间上的置换,以一位参与者的视角,利用梦与现实,虚幻与真切的不断切换试图达到一种超现实的空间,通过众多隐喻的符号与醉酒的受访者来共同探索人的的潜意识与心理活动。
联系方式:17864180382
36
学号:2021110093
姓名:林雨桐
作品名称:《危险区域,请勿使用明火》
作品类型:动态影像
指导教师:张小涛
作品简介:我全身粘满胶带卧于满是落叶的地面,顺着狭窄的小路往下翻滚。在一次次的翻滚中身上的粘到的叶子与泥土越来越多,似乎就要消失于空间之中了,可是最后依然被警告:“危险区域,请勿使用明火”。
联系方式:15320406117
编辑:汪佳卿、黄温玉
摄影:黄晓红、房泳沁
海报设计:余光罕
审核:郑川、李川、唐勇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DkyNzQ1NTGDuYmtsHa4cw.html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