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四大展览讲述青海故事

2021-12-22

为了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博物馆精心组织策划了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主题展览体系,多角度展现青海地域历史及民族文化特色。

创新办展理念 讲好青海故事
此次展览策划定位在深挖自身馆藏资源基础上,整合青海博物馆联盟文物资源,扩充展品类型,全景式展示青海从史前文明到近代的发展历程。展陈面积增加至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1331套共2405件,其中一级文物191件(套)。
策展思路上,秉承“千水之源、万山之宗,多元共生、人文河湟、大美青海”的办展理念,以打造黄河文明、河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策划区域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展览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将青海历史文化以可知可感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展览一:“青海历史文物展”全面展示区域文化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厅

“青海历史文物展”是“1+3”主题展览体系中的核心展览,展览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展示青海的历史文化底蕴。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参展文物600多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52件(套),是青海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青海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干线的历史史实。
在中国史前时期,青海地区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粟黍、小麦、海贝等反映出先民所创造的本地文化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青海在这一时期就存在联通祖国东部、西部,连绵至中亚、西亚,远抵东欧的通道。它是一条农耕传播之路、青铜之路、玉石之路。
展览在内容策划上,将青海“锁钥之地”的重要意义放到历史和地理的大背景中,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多重角度审视,并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娓娓道出农耕与游牧、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中原与地方政权长期的碰撞与交融。在内容上,单列丝绸之路青海道,再现青海在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位。根据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特色,拓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西迁内容,反映了其对青海历史的深远影响。
展览汇集了青海省内各文博单位馆藏珍品,部分参展文物系首次亮相。展览策划过程中,结合青海文化资源特色,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加展示内容,例如在“青海历史文物展”中,增加了“乙弗勿敌国”“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兰遗珍”等内容,对青海历史文化的阐释更为全面。展览运用场景复原、微缩景观、半景画和多媒体等辅助展示手段,浓缩历史瞬间,展示青海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把观众带到身临其境的遐想之中。

展览二:“青海考古成果展”展示青海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厅

“青海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考古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探索富有时代性的展陈方式,选择独特艺术的元素展开创作,秉持“让文物回归考古语境”的策展理念,运用类型学、年代学等多种方法设计。搭配声、光、色等辅助手段营造展览主题氛围,让观众品味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微缩景观、主题宣传片、场景复原、纪录片推介等形式首次综合性地对海西都兰热水墓群的四个墓葬做了全面介绍。展出精品文物31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93件(套)。
展览将青海考古历程中典型遗址进行集中展示,辅以古道调查、文物保护等内容,既有对考古过程的梳理,也有对考古成果的解读和阐释;展览适度采用遗址复原、多媒体演示等手段,打造深学术、宽艺术的展示效果,将考古学的学术推广、社会化宣传和艺术欣赏相结合;对考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进行集群式展示,并辅以考古学方法的科普和互动体验等内容,助力推动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展览三:“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示青海大地厚重的传统文化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是常设展览,立足于青海地区代表性非遗项目,选取热贡艺术、黄南藏戏、“花儿”等6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以及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土族纳顿节、塔尔寺酥油花等8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剪纸、河湟刺绣等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示对象,共计展出190套(640件)展品。
展览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对省内非遗项目进行梳理整合,保证展示内容紧跟非遗保护传承的时代潮流。在展览布局上,以非遗项目所凸显出的青海民族文化的交融性、多元性、独特性特征作为展览叙事逻辑,划分为河湟神韵、民族风情、文化生态保护区三个单元进行体系架构,突出青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在展览形式上,通过实物展示、图板介绍、活态展演、场景还原、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近年来青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成果,辅以青海古建风情、地区代表性自然景观等,力求达到“看非遗 游青海”的展览效果。

展览四:“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传承红色基因

竹编茶具

为献礼建党百年,特别策划了此展览。联合省内五家文博单位,以合作办展的形式借展相关单位展品。依托青海省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梳理全省红色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省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讲好青海的革命史和红色文化故事。
展览将重心放在“革命文物”上,以物讲史,以物传神,展示了多年来青海在革命文物保护上的成果。展览在叙事方法上,让革命文物成为主角,以事件为展览逻辑,形成文物组群式展现手法,讲述文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做到“见物、见事、见人、见精神”。展览分不可移动与可移动革命文物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展示青海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第二部分展示红军长征、西路军征、青海解放、抗美援朝、兰青铁路、青藏公路、两弹一星、玉树抗震救灾等历史及重大事件中,青海人民及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赓续红色基因。
展览策划过程中,集结青海省博物馆、西路军纪念馆、慕生忠将军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展览馆六家文博单位文物158件,其中三级文物两件,分别为1953年4月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任命朱贵为乐都县政府委员的通知书和195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劳模奖章,均为首次展出。

创新科技手段 丰富展陈新体验
以数字展厅形式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增设数字体验馆,利用三维建模、AR增强现实技术、动画场景还原等形式,打造沉浸式5G全息体验区和“历史传送门”体验区,通过动画复原展示青海先民在河湟地区生活场景。既有“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虚拟展,又有“小故宫”之称的瞿昙寺的数字虚拟参观。
多样化线上服务满足各年龄段需求。线上预约、线上观展、线上听讲解、线上观影……通过多媒体资源融通与建设,满足观众多元需求。以便携式AR眼镜为基础,以讲解员虚拟讲解为特点,突出自助导览的趣味性与独特性。逐步打造全域式概述简介与分类式精细解读的品牌栏目,通过漫画人物、文物实景照、文物三维展示等制作“河湟文化5000年——青海历史文物系列微展览”、河湟印象、游青海览古建、游青海探古墓、新展早报等系列栏目143期。
展柜大量使用低反射、大尺符抗弯玻璃,提高观众观展效果;高显可调节博物馆专业灯具的使用以及展厅强电、弱电智能管理系统的运用,为艺术化展示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创新服务内容 打造服务新模式
青海省博物馆结合空间条件,在场馆内增加了自助语音导览机,搭建讲解员、志愿者、微信智慧导览等多元化的导览服务;增设数字体验馆;在游客服务空间开设文创生活体验馆、母婴室、志愿者活动室、接待室、室内存包柜、紧急医疗救助站等功能区块;咨询服务、自助预约取票等系统、多种导览手段、配套服务设备全面升级,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舒适优美的参观环境,实现高效精细的运营模式。
此次提升改造利用了博物馆地处西宁市“文化中心”的优势,在场馆内外新增社教活动室、多媒体报告厅、文化长廊等空间,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考古探索”、“青博讲堂”、手工制作体验、视听欣赏、学术沙龙等活动,将文物、展览、教育贯穿在活动中。

延伸博物馆功能 文创注入生机与活力
依托“1+3”主题展览体系,青博文创秉承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青博文创”销售区及“文创生活体验馆”两大功能区域。
文创产品主要以本馆“彩陶意蕴”“古道文华”“憧约瞿昙”等四大系列为主,涉及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同时,依据展览大纲,精心策划、研发生产配套展览的特色文创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开辟“青博”文创销售门店,以“青海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的产品为主,涵盖文具类、纺织类、茶具类及图册等方面,旨在通过对成员单位文创产品的大融合、大集合,实现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标。
“文创生活体验馆”作为省博物馆“文化+创意+生活”的一次新尝试,以真实还原生活场景的方式,展示了现代工艺大师的珍藏品、文物复制品、青海传统手工艺“青绣”系列产品、“河湟陶韵”餐具、竹编茶具等多种类文创产品,将观展、学习、休闲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相结合。
展望未来,青海省博物馆以文旅融合三年为契机,不断创新展览内容和形式,提升展览水平,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讲好青海故事,提振青海多元历史文化的精、气、神。

编辑:杨亚鹏   苏艳芳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本文刊登于2021年12月21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投稿邮箱:

wwbbowuguan@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491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