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2021成都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与18位联合策展人、1个学术委员会共同携手策划,展览由 8 个主题展版块、1个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共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参与,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章文姬的评论文章。
蒙帕纳斯(Montparnasse)成为画家和诗人们十五年前的蒙马特尔:一处美丽、自由而且简朴的栖息场所。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
成都不仅仅是古有府南河围合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直至穿越川西农村的一座极为灿烂的现代城市,也是一个川流不息的文化共通体。正如巴黎是属于世界的巴黎,成都也是当代艺术的成都。“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的举办,标志着成都文化圈完成了从地方艺术群体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史过程。
在现代艺术中,成都及其周围的世界孕育出独特的艺术现象:里程碑式的艺术运动,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集群,诗人、策展人、评论家汇聚此地,形成了亚洲大陆的“蒙帕纳斯”与“巴黎左岸”。
德国学者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他的名著中写道:这些宫殿神奇的立柱,左右都是摆设展品的门廊,它们从各个侧面向人们展示,工业与艺术的竞争。(《巴黎,19世纪的都城》,本雅明)19世纪的巴黎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宏大叙事的年代,20世纪末的成都亦面临着这样的历史机遇,工业与经济迅速发展,艺术家纷至沓来,逐渐游荡、汇集和交织于此。
巴黎成为现代主义的象征,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到中期这段时间里,一大批西南地区的艺术家在接受着这种思想熏陶的同时,也会因地制宜地去设想一些与“现代主义”文化相关的场景。艺术家毛旭辉写下许多关于团体历史的生动回忆录。在1982年,几位(新具象绘画的)主要成员毛旭辉、张晓刚、潘德海就经常在一起聚会。这种聚会的模式是朋克化的,“唱歌,抽大量的烟,喝大量的酒,疯狂的谈人生的不解之处”,踏着月光沿着宁静的塞纳河(盘龙江)散步。穿梭于重庆、成都、昆明的张晓刚对此作了感怀:
大约在1982年,我已经在昆明歌舞团工作了,我们单位旁边有一条名叫“盘龙江”的小运河,几个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聚会,我记得有一次喝酒后毛旭辉说:“其实这条河也可以叫塞纳河。”因为我们喜欢的很多法国文人和艺术家的故事都发生在塞纳河边,我们就用身边的小河移情假想出一个属于中国的“左岸之恋”,并把它称为“我们的塞纳河”。
▲ 1984毛旭辉与张晓刚在和平村2号工作室
虽然昆明的盘龙江不是左岸,而更像是蒙马特尔(Montmartre),毕加索和青年诗人、艺术家聚会的洗衣船(Bateau-Lavoir)。在那里,艺术家一穷二白,严肃的希望震撼人们的灵魂,但这样的历史情境无疑是更有利于突破性创作的。在历史自觉中,这些年轻艺术家创造出惊人的意象,完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初代范式。一位从上海华东师大美术系回来的昆明绘画青年看完作品后很激动,认为上海的绘画太甜、太弱,没有生命,于是他们在1985年6月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新具象画展”。“新具象绘画”是西南艺术圈的里程碑事件,也成为继北方艺术群体后8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团体展览之一。虽然展览活动并未持续太久,团体显得并不严谨,但开始受到以高名潞为代表的年轻艺术理论家的注意,很快,这些西南艺术家参与进了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现代主义潮流,毛旭辉参加了86年的珠海会议。艺术家回忆当年的盛况:
西南艺术群体在我家成立的,当时住在和平村电影公司的宿舍,参加成立的有叶永青、张晓刚、张隆、苏江华、杨黄莉、毛杰,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社科院的学者邓启耀,在西南艺术群体名义下参加活动的差不多有40多人,甚至还有很多外省的艺术家,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现在所说的背包客,到处串来串去也是搞艺术的,比如像山东的董超,他也加入了我们的展览。还有周春芽、杨千他们当时在国外也参与了。(《采访:毛旭辉回忆新具象和西南艺术群体》2010.4.15 吴奇飞)
1988年10月,四川、云南、湖南的部分艺术家和批评家在成都举办了一次1988’西南现代艺术展。参展成员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的张晓刚、何多苓、毛旭辉、潘德海、沈晓彤、顾雄等十几位艺术家。今天我们重新观察历史会发现,成都文化圈是西南艺术群体的一个缩影。80年代末更广阔的布景缓缓揭开。作为成都文化圈不可或缺的策展人、艺术史家,吕澎堪称成都文化圈的引擎,他是一位兼具沃拉尔德与阿波利奈尔双重特质的人物。从1986年开始,吕澎在艺术史学术颇有建树,他熟悉欧洲现代主义的故事,他写出《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才30岁,在80年代,他已经写出了好几本关于西方艺术史的著作(《欧洲现代绘画美学》1989年出版,32岁)、《艺术——人的启示录》1990年出版,33岁),他与成都文化圈的艺术家们产生频密的联系,可以见诸于那一时期的大量书信留存。1990年他与毛旭辉的通信中的文字展现了这个群体所孕育的理想激情:我5.1前回到成都,休息了一个月,并把我的书房弄出来了,你下次来成都一定会加以赞赏的。我机会(几乎?)一直处在学术的兴奋状态之中,也许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创造性工作的时期,因此要抓紧……至于我们大家所希望的激动时刻肯定是会到来的,只是我觉得我们应看得更远,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艺术家永远是跟问题打交道,至少20世纪是如此。我已注意到,时代在发生变化,并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会起到颠覆性的作用,不是脱离时代的本质就是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剩下来是需要意志的时候。好,至此。(1990.6.10吕澎)
▲ 毛旭辉与吕澎在成都“1988·西南艺术展”现场留影1990—1993年,吕澎任《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这是中国最早一批关注全球艺术市场的专业刊物,并于1992年与几位在广东工作的批评家举办了中国首个艺术双年展:广州双年展。这次空前规模的展览包含350名艺术家共计600件作品,这也是首次在艺术双年展中强调中国人对综合标准的自我确定,涵盖了艺术、学术、商业、媒介的交织关系,这个理想主义的操作方案虽然带有极大的乌托邦色彩,但却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不可或缺的案例。广州双年展由“西蜀艺术公司”主办,开启了民营企业赞助艺术展览的先河。成都文化圈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少重要的西南艺术家参加了1992年10月的这届广州双年展。尽管“波普艺术”是这个展览中的主流,但是,我们在获奖名单上仍然能够看到很多西南艺术家:周春芽、张晓刚、毛旭辉、叶永青、刘虹、沈小彤等。郭伟、忻海洲、赵能智、何森等画家的作品也非常突出。
广州双年展给艺术圈的一些人提供了结识与交流的机会,香港汉雅轩的张颂仁开始与大陆艺术家产生接触,在汉雅轩的推动下,成都艺术圈开始在国际艺术领域崭露头角。汉雅轩组织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在香港和中国境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张晓刚、何森等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展览。1993年6月以及1994年10月,中国艺术家又分别参加意大利威尼斯的“第45届国际威尼斯双年展”和巴西圣保罗的“第2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刘炜、方力钧、喻红、冯梦波、王友身、余友涵、李山、孙良、王子卫、宋海东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伤痕艺术呈现了西南地区艺术家的敏感性,其中重要的艺术家都与成都密切有关——高小华、程丛林、何多苓、罗中立,何多苓的《我们这一代》记录了许多隐藏在成都艺术圈的故事。在现代主义展开的时期,崭露头角的周春芽选择了留学德国,何多苓与翟永明旅居美国,张晓刚与唐蕾、邱黯雄也赴德国考察。从艺术学院到艺术市场,从美学评论到艺术批评,从广州双年展到威尼斯、圣保罗双年展,从92年广州双年展到后89的张颂仁,成都构筑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半壁江山。在1993年享有国际声誉后,在西南地区活动的艺术家陆续聚集在成都沙子堰。他们通过书信往来,畅谈理想与艺术,构筑文化的织网。最终陆续回国,定居沙子堰,造成了成都文化圈的又一次汇聚:周春芽、何多苓回国后分别进入成都画院工作,而此时张晓刚定居成都,在四川美院上课。为了能聚集志同道合的当代艺术家朋友方便一起探讨学术和创作,何多苓和周春芽1993年偶然的机会买下了沙子堰正在出售的大平层、大开间楼盘的房子,并将家、工作室搬进沙子堰,1996年张晓刚和唐蕾也买下沙子堰房子将家、工作室也搬到了沙子堰,陆续有艺术家郭伟、赵能智、谢南星、沈晓彤、邱暗雄、何森等以或买、或租方式入驻沙子堰,催生了小酒馆、白夜酒吧,从此诞生了沙子堰艺术群落。(《玉林西路被遗忘的沙子堰》)如果说成都一个酒馆能够与巴黎狡兔酒吧在艺术中的推动作用相媲美,那么它就是小酒馆了。它的雏形是由顾祎出资,邱岸雄负责设计装修,沈晓彤起名“小酒馆”(Le Petit Bar )。带有巴黎左岸气质的名字,以及聚居于成都的知名艺术家的加入,让这间酒吧获得了它的灵魂,形成了一个交谈的艺术世界:
在小酒馆开张的第二年,顾祎决定进藏旅行,有意将小酒馆交给邱岸雄全权打理。但邱黯雄想专心创作,担心经营小酒馆会分散自己有限的精力,便拒绝了这份好意。就在此时,唐蕾找到他们,将小酒馆买了下来,找到了建筑师刘家琨重新装修设计,并请邱岸雄为小酒馆设计一个新的Logo。(《邱黯雄:小酒馆的生父,大都市的外子》,郝科、李晶)
小酒馆成为成都文化圈的象征,这里是流行音乐《成都成都》中所指涉的精神故乡,遂成为中国西南摇滚的聚居地。白夜酒吧,由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翟永明1998年5月8日在成都玉林西路创办。由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设计,是成都市最早的书吧,诗人欧阳江河盛赞它是当代的杜甫草堂。艺术家、艺术史学家、策展人、诗人、乐手济济一堂,在沙子堰寻找灵感,酝酿激情。吕澎持续着他的艺术史写作,小酒馆墙上的一幅漫画生动地描绘这个时期的情景。90年代后期,中国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上河美术馆诞生了,在这样的氛围下,翻越至新世纪,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投资的成都双年展,继沙子堰后,中国第一个成规模、有特色而且稳定的蓝顶艺术区成立,直至今天,蓝顶也是成都的艺术家聚集地。“成都双年展”是成都民营企业家邓鸿从2001年开始赞助的当代艺术展览。2011年第五届成都双年展,这一艺术品牌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首次改变了其一直以来“民办”的身份,显示了政府有意愿来做文化艺术支持的动向。策展人吕澎将主题确立为“物色-绵延”,意在向人们表明:世界是由心与物构成统一体,“绵延”意味着人类文明在延续中的演变,可以具有足够的多样性融合不同的世界与主体。正如广州双年展那样,成都双年展又一次以全新的中国决策层为主导,形成了由政府出资牵头、策展团队统筹承办、主题展与众多平行展相互拱卫的双年展模式。“超融体”——2021年成都双年展更是将这一信念推向了高潮,7万平米展馆,有逾500组(件)作品展出,汇聚海内外275位艺术家,其中境内186位,境外89位,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可谓后疫情世界的全球第一双年展。成都的艺术故事可以串联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们靠近这段艺术史,也就靠近了亚洲的蒙帕纳斯。正如马赛尔·杜阿梅尔(Marcel Duhamel )所说: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蒙帕纳斯这个永久集市上闲逛——成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田园广厦。【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语言】直播课程出品人及制作人,【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音频项目策划人及执行人。其文章收录于《画刊》《当代艺术家》等各种期刊、出版物和画册中,《作为自然主义的摄影──彼得·亨利·爱默生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视觉问题》一文获得民生艺术史论文奖学金,并收入民生艺术论文档案库。2016年出版书籍《捍卫新艺术史》。展览时间:2021年11月6日—2022年4月6日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美术馆)王明贤、王春辰、王绍强、王璜生、吕品晶、刘家琨、张子康、苏新平、 吴洪亮、何桂彦、宋协伟、杨 卫、范迪安、周春芽、邱志杰、冀少峰多态共生: 范迪安、吕 澎、邱志杰、张子康、杨 卫、冀少峰
(凤凰艺术 成都报道 撰文/章文姬 责编/dbk)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