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李政道先生95岁华诞之际,又恰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创办20周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卢新华特别为此撰文,作为亲历者之一,回顾艺术与科学融合潮流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并谨以此文,向李政道先生致以敬意,献上祝福。
一转眼,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已走过了20年。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我国倡导和推动创办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品牌和研究机构,其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8年,金秋十月,李政道邀请美术界名师大家黄胄、华君武、白雪石、吴冠中、常沙娜、靳尚谊、袁运甫等在中关村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聚会。科学家和艺术家们难得相聚在一起,这使他们都兴奋不已,个个容光焕发、谈笑风生、话语睿智,情景有如“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我作为时任院长常沙娜秘书有幸见证了这一时刻。
李政道邀请艺术家聚会。左起:柳怀祖、常沙娜、吴冠中、华君武、李政道、白雪石、黄胄、靳尚谊、袁运甫、叶铭汉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学与艺术研究和融合的创新意识,远远落后于当时世界发达国家。李政道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正是通过这次聚会,李政道以他的号召力和人格魅力,把科学家和艺术家聚在了一起,打开了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情感与智慧对话的大门,悄然启动了中国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奋力追赶世界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发展潮流。
此后,时任院长常沙娜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沿着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之路,不断探索,不懈努力,这个传统延续至今。
李政道率先创作科学主题画,开启科学与艺术巅峰的精彩对话
李政道因为揭示了宇称不守恒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奖,但鲜有人知道他不仅通画理,还有艺术创造的天赋。1987年5月,李政道率先为当时召开的“用并行机的格点规范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主题画《格》;6月,他又为“粲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主题画《粲花》。这两幅作品引发了科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兴致。在李政道邀请下,艺术名师大家均以极大的热忱参与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举办的“国际科学研讨会”主题画创作。吴作人首先为1988年5月召开的“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科学主题画《无尽无极》;李可染为1988年6月召开的“同步辐射光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主题画《晓阳辐射新学光》;李可染先生1989年5月又为“场、弦和量子引力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主题画《超弦生万象》;1989年6月举行“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国际学术研讨会”,李可染先生再次创作出精彩的科学主题画《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同年6月,艺术大家黄胄为“粒子物理和宇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主题画《天马行空》;著名漫画大家华君武为1992年5月和1994年5月举办的“低维凝聚态物理前沿问题”和“高温超导体和C60家族”两个国际研讨会创作科学主题画《双结生翅成超导,单行苦奔遇阻力》。由此,李政道开启了科学与艺术巅峰的精彩对话。李政道也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任院长常沙娜加入创作行列,她为1990年5月举行的“TeV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作出主题画《雷神引高能》;1993年5月召开“费米尺度的粒子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她又创作了《费米尺度的粒子》主题画;1997年5月举行“物质探索国际研讨会”,她再次创作了《创天》科学主题画;她还应邀为“镜象对称与微小不对称”研讨会创作了《似对称又不对称》主题画。
在常沙娜带动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师大家和中青年后起之秀也相继加入了科学主题画创作行列。
1991年5月,“表面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常沙娜将创作任务交给当时的年轻教师鲁晓波,他为研讨会创作了科学主题画《朱雀》;同年10月召开“超高能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又为之创作了主题画《日月山》,这幅画也成为1994年5月举行的“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的主题画。1993年,李政道首倡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科学与艺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常沙娜将创作任务交予当时的青年教师姚建伟,他创作出《人类文明的两个翅膀》。
1995年5月举行“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名师袁云甫为其创作主题画《汉镜传迅达万里,电子激光集须弥》。
1996年5月举办“复杂性对简单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大家吴冠中为之创作科学主题画《流光》,此外,吴冠中还创作了《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科学主题画。
1998年6月举办“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还是中年教师的刘巨德创作了科学主题画《大鹏》。
1998年举行“荒漠化防治及黄河断流和北方缺水问题”研讨会,陈雅丹老师为其创作主题画《不朽的胡杨》。
这项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历时11年之久,包括李政道在内,有名师大家、中青年后起之秀,共12人参加了创作,为21场国内外科学研讨会创作了21幅科学主题张贴画佳作,在科学与艺术领域广泛传播。李政道亲自邀请艺术名师大家参与创作,向他们细解科学内涵和创意,甚至亲笔画草图,这些作品就是在这样的互动对话中完成的。
李政道说:“这绝非仅为追求一种用绘画手段描绘科学特定领域的表面形式,而是探求在一个更深奥的意境中进行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对话。这些作品闪耀着艺术家的思想火花,又给予科学家以艺术欣赏。”
首次提出科学与艺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
李政道在引导艺术家们创作科学主题画的同时,与黄胄联手举办的国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5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围绕中国绘画、陶瓷、音乐,就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学术活动开国内之先河,打开了人们关于艺术与科学关系研究和审美思考的空间,推动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艺术与科学融合研究的潮流兴起。
李政道在研讨会上以严谨的论证,首次提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两者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都来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客观世界的深刻性,真理的普遍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演讲赢得与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专家学者们的交口称赞与共鸣。
1996年5月23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隆重举行了聘任李政道为学院名誉教授的仪式。仪式结束后,李政道再次作了关于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学术报告,包括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在内,相关领导、文艺界朋友及学院师生千余人见证了这一盛事,聆听了李政道的精彩演讲。这次演讲受众群体多,影响更大,在北京高校和社会引起广泛研讨和争鸣,而其富有诗意的演讲论断“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胫而走,在全国迅速广泛传播,成为李政道关于艺术与科学研究论断最生动形象的、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主题词。1996年5月23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隆重举行了聘任李政道为学院名誉教授的仪式1996年5月23日,李政道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艺术与科学的学术演讲
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校合并后的2000年,正逢清华大学筹备2001年建校90周年校庆活动之时。李政道和吴冠中,以高远的学术站位和敏锐的判断,联袂发起举办“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并得到清华大学的鼎力支持,将举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研讨会”定为庆祝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的一项重大国际学术活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将中国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研究推向一个新高潮。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的主旨和定位,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李政道和吴冠中分别担任科学主席和艺术主席,并邀请国内外40多位著名科学家、建筑设计家、艺术家、文艺理论家、艺术教育家担任学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知这一消息特发来信函表示支持,许多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和外交机构也积极协助调集展品,征集论文,体现了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携手探索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发展的共识和创造未来的理想。
李政道不仅是活动的发起人和展陈总策划人,而且还积极参与艺术与科学作品创作。他首先创意了表现粒子对撞情景下的物质结构本质的雕塑《物之道》,还创意了表现天文科学的纤维艺术作品《北极光》和装置艺术作品《新大星并火》。在他的带动下,吴冠中以生命科学家发现的蛋白基因结构为素材,创意了表现生命本质的雕塑《生之欲》,还创作了纤维艺术作品《天问》。李政道和吴冠中的这两件雕塑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当代人类科学研究的两大前沿主题,成为这次展览的标志性作品,陈列在中国美术馆大门的左右两侧。2001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大门前展出的李政道创意的艺术与科学作品《物之道》
2001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大门前展出的吴冠中创意的艺术与科学作品《生之欲》
在主展厅展陈空间的艺术性与展览思想性发生冲突时,李政道亲临布展现场,巧妙处理,加强了展览陈设的艺术表现力,把艺术与科学作品主题的内在关联性有机地连在了一起,使展览的主题思想和陈设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李政道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深入的展陈构思,让布展现场的师生无不赞叹。
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至6月17日。来自20个国家的艺术家、科学家创作或联袂创作的688件作品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览”和图录,其中获优秀奖的作品38件,获提名奖的作品147件,参展作品涉及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语言和形式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开拓了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新视野。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了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开幕式。2001年5曰31日,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左起王大中、陈至立 、李政道、朱光亚、李瑞环、钱伟长、丁肇中 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日至2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78篇,其中大会发言论文50篇。论文以开阔的视野,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剖析了科学与艺术的不同特点与内在联系,反思了科学与艺术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了未来人类文明的新图景。
2001年6月1日至2日,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李政道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的主题词;吴冠中的“科学揭示宇宙的奥妙,艺术揭示情感的奥妙”的主题词,都得到了与会的国内外艺术家、科学家和理论家的高度赞同。
来自19个国家的32所高等艺术院校的112位专家学者,与中国科学界、文化艺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近千人相聚北京,结合人类文明进程,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和创新,见证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并举行了国际艺术院校校长圆桌会议。参与创作与研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人数之多、层次之高、辐射之广、影响力之大,轰动全国。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曾庆红、贾庆林、温家宝、李岚清,以及来自国家各部委的领导、科技界和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高度关注,先后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时任总理朱镕基因出差在外,特致信表示祝贺。该展览日参观人流量和展期总流量创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之最,国家各大报刊和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将中国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研究推向一个新高潮。向中国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开拓者李政道先生致以深深敬意
清华大学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将中国艺术与科学互融互动的创新与研究推向世界的视野,推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峰,由此引发了学院的设计新思潮并辐射到全国,迎来了一个艺术与科学自觉融合的新时代。
在李政道和吴冠中倡议下,为了全面展开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前沿研究,支撑学校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领先地位,2001年5月24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成立,首任主任由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美术学院院长王明旨教授担任,李政道和吴冠中为名誉主任。随后,全国不少高校和机构纷纷跟进,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举办艺术与科学作品展和研讨会,促使中国的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局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艺术与科学的研究和融合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也成为一种创新文化潮流。
2001年5月24日,李政道与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揭牌李政道以其卓越的思想和智慧,以及学术号召力和影响力,使中国的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学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迎来了新世纪中国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新高潮。
当李政道和吴冠中联袂发起和主持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成功落下帷幕后,李政道欣然命笔书写“艺冠中外”赠予吴冠中;吴冠中也挥毫写下“科坛艺光”回赠。两位巨匠的学术合作和友谊成为跨世纪的佳话,启蒙并记录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