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托尼·克拉格:雕塑并非静止而沉重

原创 2021-12-25


走进托尼·克拉格工作室

视频: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雕塑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它能创造新的形态,缔造新的体验和情感。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诠释材料的全新方法,并以此进一步思考我们所在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眼见的只是‘冰山一角’,在其表层之下是什么,在事物的表面之下又是什么?雕塑可以帮助我们开启对此番问题的思索。”

——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


雕塑所蕴含的思维力量,介于科学的精确与艺术的感性之间。英国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194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父亲是电气工程师,克拉格小时候对科学十分感兴趣,后来成为了一名科班出身的艺术家,而他也将自己对地质学的热爱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中。他曾经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过:“艺术与科学很不一样。科学影响我们的生活,决定我们周围材料的形式。但若无艺术,科学就毫无意义。艺术赋予一切意义和价值。”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克拉格最初在20岁时于格洛斯特郡艺术学院(Gloucestershire College of Art)接触到版画,后来在温布尔顿艺术学校(Wimbledon School of Art)攻读学士学位期间选了绘画专业。克拉格如今仍然会通过绘画来为雕塑作品作准备。他说:“我会画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图。实际上我最初去艺术学校就是因为我想画画。一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是如今回头看,我画的画比我当时想象的要多得多……在画图的每一刻,可能性都是无限的。这是一场令人极度兴奋的巨大冒险……绘画与雕塑的关系有点尴尬,因为很多时候,你可以画出你不可能制作得出的东西。”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1977年,他从英国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雕塑系艺术硕士学位毕业。同年,他移居德国伍珀塔尔市,开始在莱茵河畔收集塑料制品等废弃物作为材料和灵感来源,开启了新的创作机缘。随着克拉格陆续在重要的画廊及艺术机构举行展览,他独特的视觉语言日渐成熟,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认可。1988年,39岁的克拉格获得了伦敦泰特美术馆颁发的重量级奖项“特纳奖”,并且代表英国参加了第43届威尼斯双年展。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尼古拉斯·塞洛塔(Nicholas Serota)曾评价克拉格:“虽然出生在20世纪,但克拉格是属于21世纪的雕塑家。”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克拉格说,自己在学生时代,想做的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因为我相信任何人制作的任何东西都具有情感品质和意义。甚至只是在东西上打一个结,赋予事物一个形式,很简单,但也是有意义的。19世纪的雕塑,只有工匠的材料才可以用来制作作品。雕塑都是具象的,是关于手工和复制解剖结构的,我从来都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我从来没有想过,材料是用来代表别的东西的东西。材料本身就是某种东西。所有材料都是如此。”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近年来,克拉格的公共艺术装置遍布全球。2017年,克拉格在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呈现了一场与自然景观融合的雕塑展览,其中14件巨型雕塑在室外展出,闪耀的金属巨块与白雪皑皑的公园出奇地和谐;在密尔沃基、巴伦西亚、纽约等许多城市的街头,忙碌的行人们与克拉格的抽象雕塑日夜共处;2021年夏天,他的户外雕塑才刚刚亮相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霍顿庄园。甚至早在2008年,克拉格便在他位于德国的工作室附近,开设了自己的户外雕塑公园和画廊伍珀塔尔雕塑公园(Skulpturenpark Waldfrieden)。



托尼·克拉格,《均》,2021,铜,80 x 35 x 33 厘米
图片:© Tony Crag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这次上海里森画廊的新展,选择聚焦艺术家在工作室环境下完成的小型雕塑,包括《均》(2021)、《面具》(2021)、《无题》(2020)、《似是而非》(2020)和《频次之间》(2020)等在内的7件全新作品,都是于近三年间创作,以姿态丰富而平易近人的尺幅规模,集中展示了克拉格近年来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观察。



托尼·克拉格,《似是而非》,2020,铜,120 x 42 x 29 厘米
图片:© Tony Crag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其中,除了青石雕塑《面具》(2021)以外,数件雕塑均以铜铸,置于传统的纯白长方体底座之上,与观众的视线平齐。无需在巨型公共装置前仰望一角,也不像在手机屏幕上用几张照片在脑中构建雕塑的三维全景,这些以最直接和舒适的方式与观众对话的小型雕塑作品,鼓励着近观、深究和讨论,彼此和谐地勾画出同一空间的美感体验。如果说抽象雕塑本身自带距离感,那么这场展览也让它几乎不复存在。



托尼·克拉格,《面具》,2021,青石,90 x 70 x 30 厘米
图片:© Tony Crag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里森画廊上海总监董道兹表示:“里森画廊已与托尼·克拉格合作了四十多年,早在1979年画廊便为其首次举办了个展。这是艺术家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行的首次个展,也是他继201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后首次在上海举办个展。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很高兴将这位开创性的当代雕塑家的作品介绍给新的中国观众。该展览展示了克拉格在过去几十年中不同作品的发展进程。在画廊的上海空间,我们得以更近距离地探索克拉格的小型雕塑,让观众有机会透过这些小型雕塑了解他在世界各地展出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户外作品。”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谈及创作公共装置和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体验,克拉格说:“我常说‘雕塑在某些方面是对物质世界的研究’,但户外装置却并非如此。在户外能很好地保存的材料并不多。许多材料都可以放在博物馆、画廊和家里,但在外面就会被风吹走,被人踩坏,我刚开始在户外创作装置时,还没有立即意识到耐用性和稳定性的必要。而且我放在户外的作品没有客观性,没有我希望在如今的作品中能看到的雕塑质感。规模上也存在差异,我很少做所谓结构性的作品。如果你愿意,你大可以制作高到天上的作品,有的可以高达数公里,但这从来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我一直想建立的是材料与形式的关系。但是对我来说,创作户外雕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乔恩·伍德博士为此次上海托尼·克拉格的新作展特意撰写了评论文章,其中,提及了艺术家在疫情期间的创作是如何对当下做出精湛诠释的。他认为《面具》以严肃与灰暗体现了我们身处时代的紧张局面——“戴着口罩的体验、脸和头被紧紧包裹的感觉,及更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被最大限度地使用和耗尽的概念”。而《无题》甚至无须借用标题给予观众更多线索,由药片形状的块状物堆砌而成,代表了“健康问题和药物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克拉格以古典而正统的雕塑表现方式,“点到为止”地融合了全球人类皆可共鸣的当代论述,让沉稳的金属与石材显示出仿佛矛盾却得以自洽的紧迫性。



托尼·克拉格,《无题》,2020,铜,55 x 32 x 26 厘米
图片:© Tony Crag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此外,在里森上海展出的另一件作品《频次之间》(2020)体现了克拉格演绎人类头部的解剖学兴趣。这件雕塑的轮廓被横向拉伸,向不同方向延展开来,演变为一组相互碰撞的头部。虽然有明显的人物特征指涉,这件作品却并非肖像,而是用伍德的话来说,“一种对集体思维、形态和时代精神的描绘”。在克拉格的雕塑中,无形的思想被具象化了。



托尼·克拉格,《频次之间》,2020,铜,43 x 26 x 36 厘米
图片:© Tony Crag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如果将展出的新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那么不难从克拉格的雕塑中识出堆叠和分层的视觉特征。1970年代初起直到今天,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叠砌创作法,将有关“堆叠”的意象植入各种媒介。我们不但能从中看出他年少时期开始就感兴趣的地质学研究——尤其是有关岩石形成、土地分层的概念衍生——同时也能看到他对于不同材料的共性探讨。例如,他1975年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堆》(Stack)选用了废弃的天然木材、混凝土、纸张和其他回收现成品;1987年海沃美术馆(Hayward Gallery)展出的同年作品《大教堂》(Minster)中,他用橡胶、石块等筑出类似纪念碑的迷你建筑群。

 

虽然克拉格当年是现成品装置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却在如今展出的最新雕塑中选择了相对传统的媒介,他解释道:“毫无疑问,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艺术家,参与到了寻找新材料的过程。因为到了六七十年代,寻找新材料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不是了——这是一个有限的世界。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可以使用一切。有艺术家用鲜血和黄金,以及我们所知的一切其他东西去搞创作。我们不必再去寻找新材料和新物件了,关键变成了在材料中寻找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意义。这变得更加重要。”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如今里森画廊中的雕塑,虽然被抽走了现成品的参与,却以《堆》的相同视觉逻辑来层叠堆砌。克拉格会在创作过程中先绘制草图,然后将一个个精密而形态各异的部分拼接,塑造成一件牢固的、聚合的作品。这既在向数十年前的创作怀旧和致敬,也在拓展他的雕塑观念之于未来的意义。克拉格说:“我总说,雕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倾向于认为雕塑是静止、发展缓慢又沉重的。我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雕塑是一种奇妙的、快速发展而充满活力的实践。这么多年来观察这些变化是非常美妙的。我不是在讨论我自己的作品,而是认为雕塑本身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类活动。我认为它是一种赋予物质价值和形式价值的东西。”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2021.11.06-2022.01.15

图片:致谢里森画廊

摄影:Alessandro Wang 



克拉格的雕塑是静止的,却巧妙地实现了有关挤压、堆叠、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动态体验。当金属块变幻成倾泻而下的药丸,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即时消解,沉重的实体成了当下社会情绪的佐证。或许,物质世界的非物质性,用雕塑来展示才最合时宜。

 

 

托尼·克拉格:新作展

地点:里森画廊丨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楼

展期:2021年11月6日-2022年1月15日

 

 

文丨Georgina Zhao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绘画雕塑 展览展示

2439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