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洁博士在其《变革与趋向》这本书里讨论了西方艺文创作和文化研究从1970年开始出现的“后现代”转向,在设计领域表现为设计“本体”发生嬗变,设计一方面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阶层、族群等的关系交织杂糅,言说出超越设计本身的声音,一方面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表现出敏锐的吸纳和快速的创新,使设计走在改变生活的前沿,而设计展在提供感知、体验、沉浸、对话等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展览的原有功能。
“态度”女性生活与艺术展览聚焦于女性这一创作群体,希望通过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的方式,呈现女性独特的关注视角、思考及表达方式、情感指向和文化意识,并尝试联结当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周中的态度展览开始针对设计师群体参观者展示“态度”关于未来的探索。态度展览的发起人乔国玲除了是教师的身份之外,主要的工作是设计,她敏锐的感受到“设计”从以往的关注“造物”转向了“责任、思辨、创新、策略”,由关注物质转向非物质等更具精神意义的层面。态度展览也从设计“叙事”走向跨学科“赋能”,从设计领域延展至非设计领域,引发跨学科的针对各个方面的探索。今年在广州设计周举行的“态度”女性生活与艺术展览由乔国玲总策划设计,设计师筹备展厅期间正好在浏览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在小说里男主角告诉女主角:几乎每一条物理定律都可以阐释为变分原理,但人类头脑在思考这些原理时往往将它们简化为表述因果关系的公式。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在中学物理中所学到的东西。真实的世界实际到处都是非线性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现象。费马曲线的弧形深深吸引了设计师,展厅是不是可以用等时曲线把现实生活中各位女艺术家、设计师们的想法包裹起来?态度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主张和不妥协。结合展厅本身的位置形状和我们这次参展作品的数量和分类,设计师把展厅分成了二个重叠的大圆,一个圆来做中国红历史的导引,重叠的部分放置绘画作品,另一个圆比较封闭,正好用来做体验的艺术装置。展厅入口用了一个圆桶作为导入的通道,在深灰色的圆拱形中涂上热烈的中国红,通道的内侧两壁展示了关于各个时期对于中国红这个颜色的理解和使用。进入通道后就是前言,前言旁边就是“中国红”最早诞生的材料--漆艺的作品,陈志强老师大漆画与董文娇的大漆手镯。然后走到右边是尹春洁老师的植物染真丝艺术装置《一抹中国红》;汪欣老师的组画《时代红人》对工作女性的赞美;然后是梁卉莹的璀璨的首饰《南国红荔》。李丹丹、邓源整理归纳了中国红的研究,国人对红色有着深刻的归属感,作品通过梳理“中国红”的来源、含义以及与红色相关的各种信息,告诉观众“红”丰富的内涵与意义。陈志强老师的作品《百年中国红》,灵感来源于烟花绽放的画面,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漆画,红色的背景代表绽放的烟花,流动的线条象征着舞动的人民,以此来歌颂建党百年欢快的气氛。董文姣的作品是漆手镯《红妆》,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婚礼中人们的尚红情结,红袖衫、红袄裙、红盖头、红鞋、红袜、红花等,红色嫁妆也是其一,彰显了人们对红色的热爱,对吉祥、喜庆、欢乐的向往。梁卉莹的首饰设计《南国红荔》,荔枝为岭南特产,红艳的颜色让设计师联想到“中国红”。未经切割的尖晶石原石在表现荔枝皮极有触感的肌理时候,发挥出极大的优势。尹春洁老师带领学生们创作的艺术装置《一抹中国红》,用中国传统的植物染染出的中国红,编织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风骨与神韵,红色与真丝面料的结合更加彰显光泽和质感。蚕茧寓意生命,装置用构成的方式堆积成五角星造型,将民族气节与悠久深厚的审美文化渲染到极致。汪欣的《时代红人》是对城市穿梭奔走的快递小姐姐的敬意和赞颂,也是对女性生产力的一种表达。进入展厅的二圆重叠空间,这个圆弧形的空间挂上了广州画院卢诗韵水墨大作品,温馨雅致;吴艳的敦煌系列、吴俐萍的《red on line》、么冰儒的《万象系列—红》、郭丹的综合材料作品《魅影》与吴芯琳综合材料作品《生命的旅程》,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还有播放王琳艳的影视作品《中国红的四种表达方式》。南国的初春都比内陆在季节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因地理环境有着秋意浓时,情也浓,如旁人般忽略的紫荆,会嵌入你温柔的心,抓紧这红,忘不了这红,忘不了这岭南红。文霞的服装设计作品《木棉花开》,以中国红为主题,灵感来源于木棉花,木棉花朵鲜艳似火,被人誉之为英雄花。用3D打印笔画出木棉花朵,尝试以服装设计为媒介,展现作者心中的木棉风韵。么冰儒的《万象系列—红》,力求挖掘丙烯绘画语言独特性﹑和可识别性特点,发现新的可能性和绘画语境。吴艳的《敦煌印象系列》,敦煌是我们古老文明的代表,影响不衰。作品通过对敦煌的印象表现,彷佛聆听古老的吟唱。吴俐萍的《red on line》,表现了未来感的视觉元素,通过色彩和线条传达高科技、数字化在你的每一步之间看得见,摸得着。吴芯琳综合材料作品《生命的旅程》,这组作品通过做12件陶与瓷材料结合,以床与人的生命价格连接为主题的作品,人在不同阶段与不同人物在床上呈现的不同状态,父子、母子、夫妻、朋友等在床上的相处形式。部分作品完成后会把它放置在水里等它自然消融,有些最后融化了一半,有些甚至全溶。这是一个既可控又不可控的过程。 从塑造到消融,以时间为线索,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床。作品是对稍纵即逝生命的思考,寻找这大千世界中生命的意义。李周卫的水墨《红旗飘飘》,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精神象征。建国以来,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传承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浩然之气节已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意志。郭丹的综合材料作品《魅影》,以红为主色调,红色代表热情、积极,画面中黑色代表神秘,内敛,白色代表圣洁 、善良,画面用圆形元素为主,外方内圆,代表了现代女性刚柔并济的包容性与多面性的特征。王琳艳的影像作品《中国红的四种表达方式》,来源于一百多年来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的演变,希望透过几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导演风格的中国红场景的拼贴展示与凝视,来揭示媒介文化中女性生活态度的变迁。展厅的第三部分是体验互动的展厅,有沈卓娅与夜空彩虹光电科技合作的互动作品《爱·看得见—FLOW 蝶变》、梁励韵的互动装置《粤韵秀色》。乔国玲和夜空彩虹合作的《幸福的声音》位于出口的通道,经过的时候灯光亮起来,我们采集的幸福的声音就随机播放出来。参观者最后的感受。沈卓娅与夜空彩虹光电科技合作的互动作品《爱·看得见—FLOW 蝶变》,参加的观众只要在展台的话筒前勇敢自信地喊出来,神奇的光流和闪闪发光的蝴蝶一起咻一声传递到投影屏幕上,识别变成字出来,神奇的互动效果吸引了很多观众来参加体验。作品表达了蝴蝶成为蝴蝶之前,只是茧,仅是虫。以“丑”到“美”来诠释破茧成蝶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蝶变,实际是在专注之中向更好更完美的方向进行蜕变,就如积极心理学里进入“Flow”的状态,全神贯注、投入忘我,失去时间概念,并从中获得高度兴奋及充实感。借此,鼓励女性挣脱刻板审美标准的束缚,拒绝外貌焦虑,回归自我,专注于个体体验,从而获得幸福与快乐。梁励韵的互动装置《粤韵秀色》根据粤剧中最经典的传统剧目《香花山大贺寿》的最后一个舞台镜头所创作。观众通过交互设备,和舞台上与自己服装色彩相似的角色进行互动。作品通过把新的科技融入传统文化之中,赋予其新的活力,从而引起更多人对粤剧的兴趣,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呼应了本次“态度”展关于光与色彩的主题。乔国玲和夜空彩虹合作的《幸福的声音》。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生命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喜悦与感动,让我们为之雀跃,这就是幸福。幸福的来临只在一瞬间的被感动、被融化、被启迪;作者采集了很多人体会到的“幸福的声音”,当你接近这个装置的时候,让这幸福的声音,被千万遍的传播出去。本次参展的作品从传统的“女红”到新兴的交互方式,多种媒介共鸣交流;艺术家们从高级知识分子到一线设计师,多元身份跨界对话,共同展示女性态度的魅力。
开展首日,一起来感受一下态度展位的颜值暴击吧!
参考文献:纪玉洁 《变革与趋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设计展策展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