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国产老动画与蒸汽波,适配度100%?
-
原创 2021-12-20
蒸汽波?老动画?
“蒸汽”是飘渺的、非实体的,“波”代表一种风潮。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蒸汽波即指一种具有幻想性质的艺术风格。而更准确来说,蒸汽波艺术最初作为一个音乐流派兴起于2010年左右,随着其发展逐渐涉及至服装设计、视觉艺术等领域,它的创作和传播依托数字媒体网络,但又表达了对后工业时代流行文化的讽刺,因此同时具有“复古”与“未来”的特质。
蒸汽波风格作品
而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虽然最初面临着窘困的物质条件,但仍出现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一批优秀创作团队。“中国动画学派”兴盛时期的作品,视觉设计上参考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如戏曲、皮影、剪纸等,而内容方面除弘扬民族精神外,也传达了许多前卫思想,做到了“传统”与“先锋”的融合。
这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艺术体系的结合实际上并非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基于相似的精神内核,那么二者美学内涵的相通之处具体有何表现?
复古怀旧
复古元素的拼贴使用是蒸汽波艺术的一大特点。石膏像、油画人物、古希腊建筑等古典文艺的象征频繁出现,这些代表传统美术精神的意象在蒸汽波这一新流派中被解构成为全新的另类表达。而作为千禧年美学Y2K风格衍生出的分支之一,蒸汽波也具有浓烈的怀旧情绪,现实的不如意使人们将目光转向过去,Windows95系统图标、插卡游戏机、故障显示效果等具有年代感的符号堆砌出一个“恋旧”的审美新体系。
蒸汽波风格作品
而国产老动画甚至无需怀旧,它本身就“旧”。由万氏兄弟创作的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可以称得上国产美术电影崛起的开端,而那时才1941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是孤立的“新事物”,与蒸汽波从古典美术中汲取灵感一样,国产老动画中大量的传统装饰元素也是其一大特征。
例如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便从夸张变形的京剧脸谱中提炼出齐天大圣的人物形象,加以简化后使其富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又适合现代审美。角色线条则使用了圆润柔和的白描技法,整体造型飘逸,体现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意韵。
低保真(Lo-Fi)的概念最早用于描述粗糙的低音质音乐,后形成一种独立的流派并延伸到视觉领域,它也是蒸汽波和国产老动画的共性之一。在人人追求高清画质的今天,蒸汽波艺术通过降低画面清晰度、增加噪点等方式反其道而行之,而老式动画电影则由于技术限制自然地形成了“复古感画面”。此外,具有节奏感的卡顿或律动也是二者共同的特点。
复古元素的使用和粗糙卡顿的画面形成了国产老动画与蒸汽波艺术复古怀旧的共性,而与之几乎构成反义的“先锋未来”则以一种矛盾共存的方式成为二者的另一共性。
先锋未来
光怪陆离的迷幻色彩是蒸汽波艺术具有未来感的原因之一。蒸汽波视觉作品中往往大面积使用粉紫、粉蓝以及各种荧光色以营造浪漫而神秘的氛围。而这种低纯度、低明度的粉色,国产动画在描绘仙境、法术等神话意象时,甚至在创作人物造型中都很常见,可见其用色之前卫。中国邮政于2020年六一儿童节发行的《动画——葫芦兄弟》特别版邮票,明亮鲜艳的紫色与蓝色使用造成的强烈视觉冲击便十分“蒸汽”。
霓虹般的镭射效果也是蒸汽波风格的偏爱。这种蓝、紫、粉及银白混合而成的色泽既使人联想起光碟反射产生的迷幻光线,又仿佛繁忙都市中忽隐忽现的闪烁灯光,深受赛博朋克(cyberpunk)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未来感得以体现。而“镭射感”也是国产老动画中常见的元素,不管是《哪吒闹海》中莲花底座散射的光芒,还是《葫芦兄弟》中法术的使用,都具有一种近似镭射的光感与色泽。
先锋的精神内核也是二者的共通之处。在科技高速发展、一切追求效率的今天,更清晰、更精妙的千篇一律画面追求如同高强度的工作一般使人疲劳。而蒸汽波以一种反叛的姿态使用低画质和痕迹刻意的拼贴手法,实则是一种对后工业时代消费主义社会的讽刺与批判。
而再看中国美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在动画制作技术大为进步的今天,你仍不得不赞叹其胆识与格局——不忌讳死亡、不避谈成人世界,甚至PUA、工作压力这些当下大家热门讨论的话题,国产老动画早已以前卫的视角统统探讨过。
除了在视觉效果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国产老动画与蒸汽波都运用“旧”的元素,表达了“新”的观念,而这两种本身就代表了“新”与“旧”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结合,也从侧面说明老动画有其值得复兴的原因,这或许就是《天书奇谭4K纪念版》修复重映的意义所在。哪部国产老动画是你的“回忆杀”?欢迎留言讨论。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