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2021环同济设计周丨“数字创造力” 论坛丨开放报名

2021-12-18



论坛主题:

数字创造力


“机器会思考吗?”这是图灵在讨论机器智能时提出的经典问题,而当我们讨论人工智能艺术时,这个问题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如今,机器已成为设计、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机器和思考在数字设计、艺术中是如何呈现的?论坛将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切入点探究计算机与视觉创意,探索计算机未来“创造力”的可能性。




1

数据与数字创造力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在训练人工智能时,训练师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给特定的神经网络。这些训练数据既是可控的:人类能够定义其范围;又是不可控的:由于样本量过大,人类无法逐条检查数据的内容。而这些数据便是神经网络的“食粮”,他们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目标。论坛将探讨大数据对于数字设计的意义,其如何帮助、控制数据可视化,数字设计又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创新。




2

数字创造力的造物逻辑


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这种规律既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一种自然科学思考的逻辑。人类用数学解读自然规律,通过机器实现更为复杂的逻辑。计算机造物,是人造物和自然造物之外的第三种造物方式。数字设计基于强大的数学逻辑,具备演化力,跟自然一样可以演化出无穷无尽的结果。论坛将讨论人机协同下的数字创造实践,讨论计算机创造与人类创造合作的未来发展模式。



致辞嘉宾:娄永琪

论坛主持:曹楠、张周捷

论坛时间:2021年12月22日  14:00-16:30

论坛地点: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



嘉宾介绍




娄永琪



娄永琪,同济大学副校长、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哥德堡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教育、研究,积极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角色、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应用到城乡交互、产业转型、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 



曹楠


曹楠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及 软件学院 教授,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学科专业主任、智能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加入同济前,他是美国 IBM T.J. Watson 研究院的研究员。曹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可视化及视觉传达设计。他在相关领域的顶级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Big Data 副主编 及 Computer Science Review 等重要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编委。他曾获得诸多职业奖项包括 IBM 杰出技术成就奖,IBM 杰出研究成就奖,以及微软最有价值专家。他在传达设计领域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空间理论,开发了智能设计算法,并带领团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可视化叙事内容设计及生成平台 Calliope (https://datacalliope.com)。




张周捷


独立设计师、数字艺术


自2010年创立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来,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先锋实践者,在国内国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数字艺术方面独树一帜。目前为同济大学数字艺术研究方向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独立性、实验性和未来性,探索数字形态的演化及制造。张周捷认为,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万物般生长变化,他所做的即是寻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并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同时也受到了《Wallpaper*》、《纽约时报》《CNN》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杨华

杨华,上海科技大学创艺学院智能虚拟设计实验室执行主任,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科技大学皮特贝伦斯建筑与设计学院信息传媒专业,德国注册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及新媒体艺术。多年从事大学教育,培养学生就职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从事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个人艺术作品在世界范围展出,并在数字媒体领域获得多项国际奖项。




龙星如


龙星如(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的心理地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2016);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等。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等。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吴子薇


吴子薇,媒体艺术家和研究员,1996年出生于中国深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系,现为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媒体与艺术系和CAiRE的在读博士。


她的研究主要关注科技,生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使用一系列的新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进行生物学作为作品概念,生物信息作为数据,生物材料作为媒介的跨学科研究创作。


吴子薇的作品曾获得Lumen奖,Bastsford奖。研究发布在SIGGRAPH和EVA London等学术会议中。作品曾在国际众多艺术机构展览及汇报,包括俄罗斯CYFEST媒体艺术节,挪威生物艺术中心NOBA-Vitenparken ,伦敦Watermans 美术馆,Cello factory,  NeurIPS AI Art Gallery, 香港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等。





嘉宾演讲主题



杨华:

实验室驱动下的设计创新



在后疫情时代,设计进入了更多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利用综合院校的科技资源,以实验室的驱动力推进新的科技格局下的设计创新。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实验室”致力于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应用。“体验与情感设计实验室”旨在评估消费者与物体之间的情感关系,用科学化手段来完善设计。“娱乐创意研究实验室”致力于娱乐产品的创意和研究;开发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娱乐产品的创意实验。上科大信息学院MARS实验室,即多学科人工现实工作室,将人工智能、计算成像,增强现实等技术融合实践应用,实现在交叉领域探索科技创新。“智能虚拟实验室”涵盖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括:智能设计、人机交互、 系统设计、VR/AR/XR的应用以及相关领域的社会创新设计,致力于推进智能生活环境、社会服务和美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提出未来智能生活环境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概念,支持未来城市的创新活动。通过多个实验室的协同合作案例,探讨如何基于实验室的驱动力进行设计创新与人才培养。



张周捷:

To be or not to be


在本次演讲中,讲者将结合其十余年的数字创造经验,探讨对于人工智能及智能存在的最新认知,从逻辑建构、符号主义、控制论等维度出发,剖析计算机造物的可能性。在演讲的最后,讲者会带领听众思考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议题,并从终极问题反推当下数字创造的所处阶段与可能性。




吴子薇:

“虚拟昆虫中的拟态 -

在变化的自然中的数字造物”


我将分享和探讨我和合作伙伴发表在SIGGRAPH Art Program 2021上的论文《拟态: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昆虫实时系统--新的和改变的自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合作完成了一个由计算机算法驱动的机器学习多屏幕视频装置,其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拟态。该作品将真实的花卉与投影仪、摄像头和电子显示器相结合,探索了拟态环境循环系统和人工机械有机体。在技术上,软件采用了遗传算法来模拟拟态的过程;在概念上,这个实时艺术装置与白南准的作品《电视花园》进行了对话和致敬。该项目探讨了在未来的景观中结合人工智能生物和自然的可能性。


之后我会描述作品拟态与艾厂此次展览中的艺术家Sofia Crespo 作品的相同与不同,并且对我正在进行的AI Art 项目做简单的描述。




龙星如:

图式妄想及在地人工智能


本次分享将从Wendy Chun/Hito Steyerl等人对于数据图样认知及偏见的研究出发,结合讲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策展工作中所涉及和调研的创作案例,试图讨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中,对数据的无意义联想或关联(Apophenia)如何潜在地连接机器视域与人类联想,并造成认知层面的扰动。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讨论人工智能在数据层面、物理/物质性层面和文化语境层面的“in Situ”。




曹楠:

“智能可视化设计



数据可视化是信息传达设计与大数据科学交叉学科,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过去30年中,数据可视化在理论及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为可视化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打破传统低效的手工作坊式的可视化创作级数据分析过程,人工智能技术让自动分析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成为了可能。近些年来,同济大学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在该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在本次报告中,曹楠教授将介绍自动可视化生成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并以自动数据故事生成为案例,演示智能可视化设计所带来的不一样的可视化内容创作过程。






报名注册

在线实名预约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注意:进入会场需确认预约信息,

请务必提前进行预约】



温馨提示:

1、观众需自行监测参会(观展)之前14日内个人健康状况,且之前14日内无离沪行程。

2、进入会场需出示本人健康绿码和行程码。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情况、新冠肺炎感染疑似症状者、持健康红码或黄码人员或出现发热或干咳、乏力、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和体征的人员谢绝参会(观展)。

3、须最迟于参会(观展)前一天下午4点前提交报名信息。

4、外地人员需提供参会(观展)前48小时内(以采样之日起算)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参会(观展)当日须全程佩戴口罩。




直播通道

欢迎扫码观看线上直播

【直播时间:2021年12月22日

14:00-16:30】


MANA直播间



理想家直播间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bilibili直播间:

http://live.bilibili.com/22684870

房间号:22684870









主办方: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承办方:

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

aai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特别鸣谢


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合作媒体:

IDEAT理想家、MANA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2490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