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五年推开“五道门”:腾讯助力中国文博数字化的特色之路

原创 2021-12-18

第3393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科技力加持结合自身迫切需求,承载古老智慧的文博产业意外也不意外地走在了数字化弄潮的前沿。中国文博数字化的特色道路与先进经验,是文博机构与科技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文博机构是高质量资源提供、筛选和转化的把关人,而企业在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与服务之外,更以丰富的数字内容形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双方携手将隽永的传统资源活化为具有时代生命力的新文化符号。



作者 | 王欣怡(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王婷婷(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 郭明翰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字5020 |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文博数字化是通过对文物的全息数字采集记录、储存与转化,详尽全面的数字信息贡献于文物的抢救修复、永续保存与科学研究,也助力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升级。文物数字资源形成后具有广阔多角度的可持续利用价值,更能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博产业拓展无限可能。


文物与博物馆数字化已成全球趋势


文博数字化已成全世界大势所趋。2021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海报上戴着VR眼镜的参观者形象,指示着博物馆拥抱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博数字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未来方向。其发起组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下设的国际文献委员会,也将“文化遗产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设置为其2020年度会议的主旨议题。


科技的进步为文博数字化奠定了基础实力,全球范围内的文博数字化探索进程早已开展。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更成为客观助推,疫情冲击下,全球排名前100的博物馆游客访问量骤降77%,博物馆充分利用文物数字资源,布局线上云展览,由锦上添花变为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报告数据,2020年,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



中国的文博数字化探索进程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这得益于政策战略层面对于“科技+文化”议题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强调全面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带动解决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种先进性还源自于以故宫、敦煌为代表的一大批积极拥抱数字化的先头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积极启动了藏品数字化、藏品数据库建设,以及联合科技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博物馆探索,包括对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的创新尝试。



中国文博数字化的现阶段经验成果,在刚落下帷幕的故宫腾讯国际论坛中得到全面总结,并与世界前沿成功经验交流碰撞,迸发新的灵感火花。


腾讯故宫“文化+科技”国际论坛:文博数字化的前沿经验分享


近日,以“冲击与启示”为主题,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支持的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刚刚落下帷幕。



论坛不仅汇聚了国内多家在文博数字化领域有成功经验的博物馆的负责人,探讨文博数字化现阶段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更放眼世界,邀请国际博物馆协会,以及俄罗斯、荷兰、苏格兰、日本等国家的该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参会单位(共47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主旨嘉宾演讲


其中,巴黎圣母院重建项目中“数字数据”工作组统筹协调人利维奥·德·卢卡(Livio de Luca)展开了主旨演讲。这是两年前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其数字重建进度与经验在中国的首次分享。


浴火后奋力重生,巴黎圣母院的数字化重建是技术进步指导未来走向虚拟保存文化结晶的优秀例证,其数字制图、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以及传感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使用经验,可为多个面临保护再生问题的世界遗产提供范例。



与论坛同步举办的“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展,则是文博数字化实践的综合成果展示。展览的基础是故宫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沉淀的文物数字化成果,基于这些数字资源,再通过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优图实验室、QQ音乐全景声等技术团队的技术支持,打造了一场以“纹样”主题的文物数字展。展览现场并没有一件文物实物,却为观展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趣味性的沉浸式体验,并加深对文物的全方位理解。



这次论坛和展览背后的主办方——故宫x腾讯,已经合作了5年。它们的合作是中国的文博数字化探索特色道路的一个代表性缩影:文博机构与科技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以故宫为代表的博物馆机构既是文物资源的提供方,更积极地承担起来了文物保护以及资源筛选和价值转化的质量把关责任,开放合作,成为传统文化弘扬的领头羊。与此同时,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发挥在平台连接、创新活化以及数据采集、存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承担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

 

五年探索,腾讯推开五道数字化之门

其中,腾讯作为科技与文化企业,率先加入了文博数字化进程,将自身定位为数字化助手,与故宫、敦煌、长城、秦始皇帝陵等国内顶级文博机构都进行了深入合作,不断发掘并拓展自身优势,与文博的收藏保护、展陈研究、传播教育等多重功能的结合点。


腾讯由互联网平台最擅长的方向开始,首先助力文博的传播教育,经过数年磨合与经验积累,又陆续深度解锁文博的收藏、修复与展陈研究层面,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层面,就像在5年的探索中,不断推开一道又一道门。


第一道门:新文创之门,以数字内容形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2016年故宫博物院与腾讯的合作就已开始。基于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的平台,充分利用腾讯旗下多种文娱生态产品,双方在动漫、音乐、游戏等产业中打造了多个现象级别的新文创项目,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的深度结合,把故宫建筑、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进行诠释。


“故宫:口袋宫匠”微信小游戏、故宫QQ表情、漫画《故宫回声》、奇迹暖暖——故宫传统服饰主题、“故宫国宝唇彩”换妆程序等年轻人喜爱的新文创项目陆续诞生。“古画会唱歌”音乐大赛中,故宫博物院开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等一批珍藏名画授权作为大赛素材,号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跨领域创作,为传统文化符号增添现代价值。在宣传推广上采取更迎合年轻受众的方式,主题曲《千里丹青》由方文山与张晓东联袂创作词曲,易烊千玺演唱,更易唤起兴趣和共鸣,激发青年创意。



2017年,敦煌研究院也展开与腾讯的合作,利用新技术和新文创能力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双方共同打造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QQ音乐“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等数字文博案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进行演绎创作,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将敦煌之美输送给更广大受众。

 


第二道门:数字化采集之门,助力打造文博数字新基建


传统文化借助企业强大的产品传播能力,广泛触达大众,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好感与憧憬,只是初级目标。2017年,故宫与腾讯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2019年再次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科技学术创新,双方共同研究文物数字化采集、存储及展示方面的技术,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包括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采集和精修,为文物影像与音频采集、加工、利用等方面提数字化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数字故宫”建设。


可以预见的是,科技还在文博新基建上发挥更多助力,包括提升数字文物库的文物检索能力、健全图片版权保护机制,数字文物库的云存储、运营维护、云数据灾备需求等。科技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还可与文博机构共同推动数字化采集行业标准的建立,为文博行业数字化提供重要标杆,同时也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数字资源开放服务。

 

第三道门:数字修复之门,让数字科技助力文物的真实和虚拟修复


如果说,数字化采集是文物在数字世界的复制,那么数字科技修复就如同一次再造。2021年3月,腾讯与敦煌研究院新三年战略合作协议也在数字技术服务方面走得更远。双方确认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引入AI病害识别、沉浸式远程会诊等技术,为壁画“看病”,助力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目前AI对敦煌壁画病害的探测,已经可以自动识别 6 种类型,准确率达 90%。



此外,数字科技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对数字文物修复再生。从2016年开始,腾讯开始助力长城修缮,其中在喜峰口长城潘家口段的修缮过程中,腾讯还邀请青年用户,用游戏对这段长城的建筑结构、地形甚至植被,实现1:1的真实数字化复原和修缮,激励了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文保之中。


第四道门:新文旅之门,探索文博未来发展的集大成式创新


“数字故宫”和“云游敦煌”线上程序的开发与完善,标志着新文创、新技术领域整合的新高度。不仅限于数字化还原文物,更是数据库上完备基础上的资源重组、整合与创新,为博物馆未来线上展陈和多样化数字价值开发模式奠定了高起点。


“数字故宫”小程序收录了“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展览”等功能,让观众于指尖畅览紫禁风物,打造“人人都可随身携带的国宝箱”。



新升级的2.0版本更是打通线上与线下,据说将新增在线购票、预约观展、AR(增强现实)导览等功能,还将实现对视障人群、老年人群的无障碍升级操作。


第五道门:海外合作之门,让海外馆藏的中国国宝数字化回归


2020年春节期间,腾讯上线了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通过与法国吉美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合作,助力战国枇杷搭扣、唐代千手观音、商代虎形卣、唐代照夜白图等,近300件馆藏中国文物珍品数字化回归,用户可以线上实现沉浸式云游国宝。据悉,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宝通过这样的桥梁,实现数字化回归。



结语


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即使有着现代科技的精心保护,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逆转地逐渐脆弱和老化,而环境变化、不当保存、人为破坏等天灾人祸更是极易对文物造成破坏性伤害。


博物馆是文物存放与展出的特设空间,参观者到访,隔着展柜玻璃凝视文物时,仿佛打开一扇感受与探寻历史与文化的奇妙窗口。这体验弥足珍贵,却也受到时间空间的多重限制,有生之年,许多珍贵的馆藏山海相隔,无缘一见。


文博数字化让人看到打破限制的无限可能和希望。


“敦煌诗巾”项目上线3个月,独立访客达到250万,而“云游敦煌”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有超过5000万人次访问,远超过线下的游客承载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做一场在线直播导览,观众数量往往多达数十万,和博物馆半年的接待量相当。


“‘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展”也开辟了文物数字化的一个新想象空间。数百件文物,可以瞬间几乎零成本挪移到千里之外的深圳。体验非但不逊于实物展,反而带来独特的震撼体验。据说展览预约刚启动,周末的票已经被一抢而空。


文博数字化的生命力,在一次次尝试中初露端倪。


与文博机构的深度合作中,博物馆与企业同样肩负重大责任,繁杂的数字化过程不能损害文物本身,价值重建与商业化也要重视其内涵,避免过度娱乐,留存和发扬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


浪潮已至,弄潮人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2]"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The impact of Covid-19 closures". Forbes India.

[3]搜狐网。文博数字化怎样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布局了!

[4]人民日报海外版。智慧博物馆越来越智慧。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1299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