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预告·论坛嘉宾及发言介绍|“预·见:互联网形态主义&网络艺术社会学”国际学术论坛(2021)

2021-12-17

“预·见:互联网形态主义&网络艺术社会学”国际学术论坛(2021)

论坛时间:2021年12月18日—19日
论坛地点:行政楼五会议室/线上
开幕式:2021年12月18日9:00—9:30
腾讯会议入口:
https://meeting.tencent.com/dw/EmHdfv4dQlhH
会议号:931488585

#论坛嘉宾及发言介绍#

互联网形态主义:媒介与技术
Internet Morphology: Media and Technology
12/18 9:30—12:00

“互联网形态主义”思潮成为一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球化的网络形态,是21世纪社会前行的发动机。换句话说,“互联网形态主义”包括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社会思潮、技术形态的更迭、文化现象以及艺术流派等诸现象。
The idea of "Internet morphism" has become a globalized form of network regardless of geography, nationality, or country, and is the engine of social progress in the 21st century. In other words, "Internet morphism" includes the social trends, technological changes, cultural phenomena and artistic genres of the 21st century.



王天祥
Wang Tianxiang
(单元主持)
教授/博士,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成朝晖
Cheng zhaohui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2022亚运会标志设计修改专家,2022亚运吉祥物设计修改专家,2022亚运核心图形主创设计者,2020年主创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核心图形系统,2020年主创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亚残会形象景观总体规划。

《以算法为创新驱动的时代演绎》
(9:30—9:45)
人类探索未来,我们预⻅未来。人与科技相互关联,二者结合碰撞又会呈现怎样的奇观?计算生成作为创新设计表达的可能性,对于设计者,这何尝不是一场基于计算机创新设计的思辨和挑战?这是以无序构建有序,以想象成就创造的时代。从形态语言、音色联觉表现为设计示例,从手绘表达到计算机技术形态语意表现,在改变叙事方式和与环境互动方式上,思辨与展望计算机生成设计的潜力以及为艺术和设计未来带来潜在价值。


任海
Ren Hai
四川美术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和人类学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参与式艺术、研究性艺术、公共艺术与公共文化、比较媒体与技术、创意产业、城市研究、流行文化批评理论、环境人文、新物质主义人类学、感知审美哲学等。

《星球时代的未来主义的感知审美:
网络艺术在器官学上对人的再定义》
(9:45—10:00)
本文从结合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探讨星球时代的网络艺术所表现出的未来主义的感知审美。一方面,从新物质论对人类与环境的反思出发讨论网络艺术的物质性(包括网络艺术的基础设施,能量消耗,非人类的物的能动性等);另一方面,从科技研究(如神经科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和媒体研究中涉及器官学上包括生命的,人造的和社会的多种层面的问题出发讨论网络艺术对人的再定义。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讨论,本文认为在器官学意义上的人具有一种在星球时代的未来主义的感知审美,不仅建立人与非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且也生成超越人的能动力的生境性的未来机制。


徐世中
Xu Shizhong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区块链应用等领域研究;教学方面主要从事以“设计思维+工程设计”为核心要素的“以人为本的系统设计”在新工科教改中的实践。

《流浪星球不会成为元宇宙》
10:00—10:15
在炙手可热的元宇宙背后,是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通信网络从人类社会的附属品,逐渐演变成人类社会的必需品,下一步,网络将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当网络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可以跟任何一个人联系的时候,不同观念人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圆形水井中的⻘蛙通过网络找到了大量圆井中的伙伴,愈发相信天是圆的。方形水井中的⻘蛙通过网络找到了大量的伙伴,愈发相信天是方的。也许,只有艺术才能让人们跳出水井。人类社会需要去向元宇宙,而不是茫茫宇宙中一个个孤独漂流的星球。


翟振明
Zhai Zhengming
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上世纪在美国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曾撰写英文专著Get Real: 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被美国评论者认为“有可能在虚拟现实技术和哲学两个领域都成为里程碑性的著作”。设计创建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其中的“虚拟与现实之间无缝穿越体验系统”已在国内国际产生广泛影响,已获相关专利5项,15项正在实质审查阶段。他最近发表的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思维理论限度的论文被广泛讨论,其对图灵测试等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扩展现实如何超越元宇宙》
10:15—10:30
元宇宙概念正由脸书(face book)的改名抵达高潮,但这个概念并未涉及物联网。扩展现实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是由我二十三年前的哲学书中概念设计完成,五年前在我实验室中第一次建了一个模型的概念。这所指的是VR与物联网的结合,整个人类可以在其中不用出来就可以生存发展的全新宇宙。扩展现实超越了元宇宙。


王立新
Wang Lixin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影视美学、符号学、艺术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2篇,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部级课题15项,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跨国影视批评与实践学术专栏。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次、被评选为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戏剧与影视学”后备人选、中国广播影视联合会“百优”理论人才。

《在线视频产业发展动态与意义生产机制》
(10:40—10:55)
本文尝试以在线视频产业传统网剧视频头部平台,新兴流量品牌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突出代表为例,分析疫情冲击下在线视频产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探讨当下在线视频产业的功能性转变与未来文化消费业态趋向。


林俊廷
Ling Juting
1970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北,现定居上海。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鸟新媒体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东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政协台胞联络组成员,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博物馆展示工程审查会议委员,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顾问及两岸文创产业合作论坛专家代表。林俊廷擅长透过物理三维空间和第四维「时间」的交融呈现,让观者经由身体参与、经历心理知觉变化而完成一种「幻境体验」,在进入现实与非现实的缝隙之际,当下的感知与如梦的体验交互辩证构成一种完形审美经验。

《“穿梭数字宇宙,拓展文化边界”
——以新媒体艺术为实践,构建未来新世界》
(10:55—11:10)

科技唤醒历史。新媒体艺术赋予我们一种可能性——以科技将文化记忆与未来想象连结于当下,提供人们穿越时空与维度的更完整的实境经验、物我的丰富关系,在艺术作品之外,融合更多维度的意象、意义、诠释、故事、美学、哲学与文化脉络,创造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与文化感知。

开放、连结、互动,是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数字媒体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文本与学习方法,交融各种媒体信息、感知方式、实体物件与活动场域,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作品的形态、内容、甚至意义,形塑新的思维模式、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


张周捷
Zhang Zhoujie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自2010年创立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来,一直是数字创作领域的先锋实践者,并于2018年创立了全新的数字家具品牌 Endless Form®,为人们创造新的数字化生活图景。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独立性、实验性和未来性,探索数字形态的演化及制造。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逻辑的极简性、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这一切都源自他对自然的理解。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并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收藏,同时也受到 Wallpaper*, The New York Times, Vogue 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并被美国著名商业杂志 Fast Company 评为“2014 中国商业年度最具创意100人”。

数字艺术与新造物》
(11:10—11:25)
数即万物,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在数字时代显得格外瞩目,数学逻辑如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作者用十年的探索之路与观众分享,他是如何发现数学之美,造物的内在逻辑,并将其运用于作品之中。通过艺术家不同阶段的作品,将给观众描绘出更加具体的万物皆数。在演讲的最后,艺术家将分享关于他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和数字创作的远观,敬请期待。


彭岷
Peng Min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上海机械学院精密仪器专业。

《数字化生存与沉浸式体验》
(11:25—11:40)
交互媒体日益成熟,受众的在线时间增长对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讨论从传统媒体、传统布展到沉浸式媒体、沉浸式教学的变化历程。



互联网形态主义:社会与文化
Internet Morphism: Society and Culture
12月18日14:30—18:30

在网络现场,我们应正视“互联网形态主义”对社会发展推动的强大动力,它是我们生活的数字镜像,是一个全球化的数据景观。由此而来的网络艺术设计学、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网络教育、网络会议、网红、带货直播、抖音等诸形态,都属于讨论的范围。
From online discourse, what we are facing about the “Internet morphism” is its powerful impetus towards social developments. It is considered as a digital mirror of our day-to-day lives, and a representation of a globalized data landscape. Furthermore, this concept has extended to various online formats, for instance, not only in art, design, literature, movies, music, theater, education, conferences; but also relating to online celebrities, live streaming, jitterbug and many. These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further discussions.



曾玉兰
Zeng Yulan
策展人,长期在公共艺术机构内从事展览策划与学术研究工作,写作涉及近现代艺术史、当代艺术。
现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致力于普及当代艺术,打造服务公众的非营利性公共艺术空间。曾参与、策划多个学术项目,主持编辑出版多本展览图录及学术论文集,策划实施国际学术会议等。所主持的展览项目连续五届获得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赞助。文章发表于《艺术当代》《美术馆》《荣宝斋》等刊物。

《拷贝、戏拟与反击
——
网络时代下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视角》
(14:30—14:45)
当互联网成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成长沃土之时,不仅带给他们跨地域的全球化视角,也让他们在真实与虚拟、现实与游戏、科技与艺术的诸多主题上产生自然而然的创作成果;但当他们将自己对网络的体验、观察与反思,凝结成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他们所使用的手法、风格恰恰是来源于对互联网的拷贝和戏拟,而这种拷贝和戏拟的目标却是对于互联网让人非真实化和虚构化的绝地反击。我将试从2019年以来的策展经验来与大家分享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视角。


韩生
Han Sheng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中国舞美学会文旅创作委员会主任、上海舞美学会名誉会长、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历任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院长,主持创建上海市虚拟环境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并任副主任、主任,创建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
曾获文化部“文华舞台美术奖”,被评为“上海市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元宇宙概念与“第十艺术”形成刍议》
(14:45—15:00)
现实与虚拟的交融状态,其实并非始自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天性,想象的人和物早已成为与生活日常的具体存在,如无人不知的孙悟空、米老鼠以及门神等待。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加密以及货币支付功能等,使得虚拟更加成为实在。并行的宇宙不仅是想象的世界,也是更深切和更广大的现实。于是,人类的艺术形式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进一步走向了新的飞跃,就是与生活一体化的“游戏”,成为艺术形式演化的第十种形态。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电视、新媒体,游戏的概念从原有概念脱离出来,升华成为艺术形式的一次质的飞跃。


骄玛·斯沃·马提尼斯
Jaume Suau martínez
博士,全球传媒管理学位学术协调人,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Blanquerna传媒和国际关系学院Digilab研究小组主任。学术期刊《新闻实践》副编辑,研究领域与媒体、文化和数字环境有关,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塑造当代社会。

《跨文化艺术互动:如何在后大流行时代加强社会目标》
(15:00—15:25)
在这个演讲中,我将描述后疫情的大流行的情况如何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层面上塑造了当前的转型,也意味着公民和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观和观念的转变。我将重点介绍不同文化的例子,以强调艺术和文化生产的跨文化性质,以及在19世纪末大流行病对不同社会的影响之后,已经形成的趋势如何拓展。


黄梅
Huang Mei
(单元主持)
现居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员,独立策展人,大学教师,巴塞罗那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现任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Blanquerna-Universitat Ramon Llull)大学亚洲部总监,巴塞罗那大学AASD (Art, Arquitectura i Societat Digital)、巴塞罗那自治大学INTER ASIA研究组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曾任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研究策展人。2014年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系,2011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面对转变:
后疫情时代线下与网络交互空间中的独立策展与写作实践》
(15:25—15:40)

研究以2020年的二十个涵盖全球画廊、公共美术馆、机构、大学的艺术界生态的调研采访作为背景,阐述与探讨了欧洲与中国2020-2021年疫情当下的国际独立策展与写作所面临的挑战与转变。近年间线下、网络或交互空间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将被讨论和分析。



莱雅·孟娜内亚 
Laia Manonelles Moner
博士,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史系讲师,InterAsia研究小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成员。从2012年3月至2016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艺术史和考古学系担任研究助理。2009年在巴塞罗那亚洲之家以及基金会Rui Clavijo的支持下,撰写了中国女性艺术家系列采访。2010年,在耶达的依联达斯学院(Institut d'Estudis Ilerdencs)策划了“构建中国:转型的愿景”展览。著有《中国的实验艺术,与艺术家的对话》(Arte experimental en China, conversaciones con artistas, 2011)、《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构建》(La construcción de la(s) historia(s) del arte contemporáneo en China)和《与策展人、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对话》。

《艺术与社会:艺术实验的潜力——论安东尼· 阿巴德的作品》
(15:40—16:05)
艺术创作可以成为关注某些社会问题的工具,艺术家安东尼·阿巴德在Megafone项目(2004-2014)的背景下,一直致力于与一些有可能被社会排斥的群体建立沟通渠道,以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关注。安东尼·阿巴德在《数据管道*介入》(2006-13)中,邀请行动不便的人用手机拍摄阻碍他们通行的建筑障碍。《数据管道*介入》将与Blindwiki unveiling the Unseen(2014-2019)相关联,其中建立了一个音频网络,盲人或低视力的人在其中分享他们的旅游,发表声音记录。在这些建议中,创作成为一种工具,集体建立数字地图,在其中他们可以了解各个大都市的无障碍和不无障碍区域。《数据管道*介入》将被分析为与Nicolas Bourriaud提出的 “微观乌托邦 ”有关,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创造反思的空间以及参与性和关系性的动态。


克里苏拉·克里斯蒂·布西欧塔 
Chrysoula-Chrysti Bousiouta
雅典潘提翁社会和政治大学传播、媒体和文化专业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欧洲城市文化专业硕士,荷兰蒂尔堡大学休闲研究专业硕士,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分校博士。研究文化营销,特别是传播策略如何影响受众的消费行为。研究兴趣包括文化、传播、受众行为、外来化和城市研究。在欧洲和中东的媒体、传播和营销方面有超过10年的国际专业经验。

《“士绅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城市文化范式》
(16:15—16:40)
本文以毕尔巴鄂和雅典这两个城市为范本,研究了作为社会凝聚力工具的“士绅化”。最大的“士绅化”尝试发生在城市环境中,将工业区转化为文化中心,将弱势街区转化为生动的替代街区,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理论框架,涉及到“士绅化”、文化和社会凝聚力。它还简要地描述了这两种范式及其背景。在这两个欧洲城市环境中,我们看到通过博物馆、文化中心和剧院的“士绅化”来增强社会凝聚力,并提高地区的水平。这项研究利用上述范式,回答了“士绅化”如何促进社会凝聚力的问题。“士绅化”大约在50年前出现,并在实践中被证明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文化给贫困或“有问题”的地区带来好处。在毕尔巴鄂(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最令人钦佩的当代建筑作品之一。于1997年落成,将一个低级别的社区转变为一个文化中心;这一转变被称为“毕尔巴鄂效应”。在毕尔巴鄂建造西班牙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决定对该城市的未来具有决定性意义。在雅典市(希腊),Gazi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个贫困地区的重组包括将一个前煤气厂改造成一个多文化空间——科技城,以及将该地区与地铁连接起来。随后,一个由前卫的画廊, 剧院, 时髦和同性恋友好的酒吧组成的邋遢区随之出现。凭借当代文化产品和成功的文化营销,这些“士绅化”的地区成为城市的钻石,多年来人们甚至倾向于忘记它们以前的样子。
这项研究采用了定性的方法:桌面研究和通过在两个城市的实际观察作为范本。虽然在学术界有关于“士绅化”的好处的讨论,本文提到的城市外观的变化是积极的,它们导致了可持续的社区,较少的隔离,但它们不可避免地提高了房地产的价格,赶走了大多数低收入阶层,包括移民,并集中了更多的中产阶级甚至是高阶层,他们可以支持新的中心和围绕它们创造的商业产业的生存。尽管“士绅化”规划一直以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组合为目标,但正如文献和经验所证实的那样,最终它从未成功地实施过。


赫尔曼·巴希隆·门多里奇奥
Herman Bashiron Mendolicchio
研究人员、作家、编辑和策展人,从事不同学科、地区和文化的工作。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史、理论和批评”的国际博士学位,目前在不同大学任教。巴塞罗那大学文化管理课程讲师,国际文化合作研究生课程协调员。目前研究方向涉及跨文化进程、参与、合作、旅行、全球化、生态以及当代艺术和文化政策的流动性等主题。实践和研究探索了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以及当代创作和跨国关系之间更广泛的互动话题。作为一名作家、顾问、促进者和独立研究员/策展人,他与国际网络、组织和机构合作,并为一些国际出版物撰写大量文章。

《实体数位化时代的艺术性交流与链接创造》
(16:40—17:05)
我们目前所处的后流行时代,正在加速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混合模式的出现,在这里,物理和数字相遇并融合。本报告将围绕一些例子和策略,通过数字和实物体验,突出和发展交流和联系的积极方面。


罗伯特·费格利罗
Roberto Figliulo
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国际亚太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大学东亚研究学士学位的亚洲艺术史教授,巴塞罗那大学亚洲研究小组成员。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获亚洲研究学士和硕士学位。研究工作一直专注于中国艺术,尤其关注摄影制作。2016年,结束了在巴塞罗那蓬佩法布拉大学的博士研究,目前研究中国当代摄影的回归和哲学思想。

《“人新世”摄影的一种新本体方法论:
当代东亚摄影中的自然与非人类》
(17:05—17:30)
从互联网的概念出发,我将提出一种艺术史研究的新方法。然后我将展示来自东亚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如杉本博史、古伯昌、畑山直也、袁光明、蒋鹏义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将通过摄影找到对自然和非人类的一种新的理解。总的来说,这些照片和摄影可以帮助我们对我们的环境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来研究人类世界。


朱田
Zhu Tian
出生于中国,现生活、工作于英国。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声音设计硕士学位;2006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本科学位。从事雕塑、装置、行为、影像、摄影、版画等多种类型艺术创作。作品经常涉及多项对象之间的权力关系、自由和个人性等议题。
2015年英国凯特林(Catlin)艺术大奖获得者,2014年获英国Broomhill国家雕塑奖,2009年被选为英国新锐声音艺术家。

后疫情时代对视觉艺术创作形式与形态的影响》
(17:30—17:45)
以自身作为视觉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在2020年欧洲大面积爆发疫情以来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出发点,讨论后疫情时代对视觉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形式及其发表、展示、传播等各方面的改变和影响;并以实际的热门案例,来讨论这种新形式带来的可能性空间,及与之相对应的思考。



网络艺术社会学:创作与批评
(Sociology of Internet Art: Creation and Criticism)
12/19 9:00—12:10

“网络艺术社会学”是基于“互联网形态主义”社会思潮下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它是集社会学、 网络形态与艺术学融合交叉的新学科,是网络形态下对当代艺术“线上形态”的探索与研究。
“网络艺术批评学”系指通过网络上的批评形态,借助网络传播的艺术批评现象。它有着实时交互性,是一种互动功能的网上批评现象与传播形态。
"Sociology of Internet Art"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social trend of "Internet morphism". It is a new discipline that integrates sociology, network morphology and art theory. It is the 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the "online form" of contemporary art under the network form.
The term "online art criticism"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art criticism dissemina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in the form of criticism on the Internet. It has real-time interaction, acting as a kind of interactive online criticism phenomenon and communication form.

宋刚
Song Gang
(单元主持)
198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毕业于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现为意大利罗马艺术大学校長助理。2005年起任罗马艺术大学教授。意大利卡坦扎洛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助理。2017年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2021年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艺术设计学、网络艺术社会学、实验艺术理论与实践、网络艺术批评学、当代水墨。 

《线上线下:“艺术批评学"与"网络艺术批评学”》
(9:00—9:15)

“艺术批评学”系指艺术批评的概念、意义、功能、思维与意识,还包括艺术批评的视野、类型、标准、原则,进一步涉及到艺术批评的方法论、
批评视角的构成与媒介的关系以及艺术分支领域的专业批评等诸多内容。“网络艺术批评学”除具备“艺术批评学”的功能以外,特指通过网络上的批评形态,借助网络传播的艺术批评现象。通过网络实时的交互性,而产生的一种互动功能的网上批评现象与传播形态。对于“网络艺术批评学”,它是借助网络进行社会场域的数据感知并进行分折、判断,通过网络、艺术、批评三者合一的形态来解释上述现象。具体来说,“网络艺术批评学"是指这门学科在网络空间的学科生态。网络成为艺术批评的场域空间,并使该学科的内含伸延而转换,与网络形态融为一体。这里,艺术批评与网络相互影响,互相融合、彼此构建,成为网络场域下的新的艺术批评。自然而言,“艺术批评学”不是一个固化形态,不再是自足的、原有的线下形态,而是有着明确的网络特征。
“网络艺术批评学”具备“场域化的学科”特征,更准确的说,学科具有社会“现场”的形态而“在场”,脱胎于“艺术批评学”而产生一门新的艺术人文学科——“网络艺术批评学”。


吴海燕
Wu Haiyan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纺织服装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理事长、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第七届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活化、设计转化、东方范式”研究与应用、“纺织服装设计趋势体系与应用研究”“品牌创意与规划、设计与整合、艺术与营商研究”“图案研究与应用设计”等。

《数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9:15—9:30)




王南溟
Wang Nanming
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原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2018年创建“社区枢纽站”、推动艺术社区。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2020年在刘海粟美术馆策划了“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项目等。

《网络存在论及其对闲言、好奇、两可的批判:
行动理论中的现象学再建构》
(9:30—9:45)
网络社会的时间加速中,一种存在论中的新异化同时在诞生,这种异化通过数字化从存在者层次上进行着,使得交往过程所发生的在空间、时间、物、行动、自我与社会之间不断地出现疏离与非本真状态。所以对网络社会的网络存在的追问将会从海德格尔对闲言、好奇、两可的批判带入到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下的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阐释中,针对我们所处的点的快速与线的忙碌而人被抛出本己范围,空间被时间卷走而使存在方式被绝缘的当下,我们如何从整体因缘中获得先行视见,从而在这样一个网络社会的现象实情上进行生存论存在论的再建构,并从理论上从现象学海德格尔转向网络学海德格尔。


闵罕
Min Han
1982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面向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从技术与观念的角度探索媒介的表现方法和感觉机制、先锋视觉与图像生产的关系,讨论如何使得启发性的图像制造成为可能。

《从数据农场到信息控制社会》
(9:45—10:00)
尽管像“云”(cloud)、“wifi”和“网络”这样的术语暗示着一些无处不在的、转瞬即逝的、遍及各处但又流离失所的东西,但这个网络却是围绕着一个非凡的行星规模的物理基础设施——数据农场组织起来的。在信息控制社会,每个人在遵循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的同时随时随地受到控制,而这件事正是通过信息处理器或电脑达成的。每个人自由活动的瞬间都被检查并记录、自动进行存储和累积。信息控制社会是集中营还是地堡,拘留所抑或是飞地?数字构成了控制的数字语言,数字表示存取信息或是弃绝信息。人们不再面对整体一个体这一偶对,个体变成了“可分体”。网络平台不仅可以看做一种技术模式,也可以和国家、市场一起被当作制度形式。


马琳
Ma Lin
博士、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外策划的展览项目涉及艺术史回顾展以及各类当代艺术展。近年来对社区美术馆也非常关注,讨论“艺术社区”等问题。

《后疫情时期博物馆策展与博物馆的开放性》
(10:10—10:25)
后疫情时期,博物馆的策展方式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作者以2021年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的“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为例,分析传统与当代并行的策展理念在博物馆的实践,在后疫情时期博物馆的开放性问题。


赵晨音
Zhao Chenyin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瑞典IASPIS基金会访问学者、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瑞典KONSTFACK国立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研究。

《网络生态中的批判性设计》
(10:25—10:40)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网络是各式各样信息景观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呈现媒介,也是新型社会关系的载体。广告使生活空间变得虚拟,购买使数字货物变得真实——现实等待着被选择,被消费,通过付费购买我们得到现实。批判性设计是实现社会梦想的催化剂,帮助我们建立独特的世界观,开启审视未来的新视角。


杜曦云
Du Xiyun
1978年生,200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独立策展人,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艺术观点著述于各类杂志和出版物,曾创办和主编《艺术时代》等刊物。曾策划多个展览和项目,近期包括:我与博伊斯·王广义:人脸识别-寻找鞑靼人后裔,上海昊美术馆,2021;武汉·赵半狄的小窝,武汉美术馆,2021;确实中的冲击:上海首届全球 NFT 加密艺术展,上海西岸·油罐艺术公园1号罐,2021;我与博伊斯·尹秀珍,上海昊美术馆,2021;我与博伊斯·赵半狄的小窝,上海昊美术馆,等。

《滞后的艺术系统》(10:40—10:55)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带来的新可能性;
(2)艺术界的意识:茫然无感,维护既得利益;
(3)艺术界的技术能力:空白、陌生、迟缓、滞后;
(4)目前的突破口:NFT以市场的方式进入。


冯大庆
Feng Daqing
青年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学博士,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策展与理论艺委会委员。多次于《批评家》《当代美术家》《山花》《画刊》等刊物发表文章,曾参与2008年“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2009年“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2年“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等数十项国内外艺术展览的组织与策划工作。

《流量•艺术•批评——信息学视域下的网络艺术批评》
(10:55—11:10)
在流量时代,信息流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蕴含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信息的生成和传播不再局限于信息层面,也影响到物理层面。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影响下,艺术批评从视点角度、语言方式和思想内核上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网络形态艺术行动者:青年视点
(Internet Morphology Practitioners--Youth vision)
12/19 13:30—18:00

互联作为网络的基本功能透露出一种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这一特征在互联网的实践中充分显现出其参与基础设施/社会构成中更多潜在的可能性。
本单元的讨论中我们借用行动者——网络ANT的方法,即在实践中“跟随行动者”,用跨行动的理念来聚集网络媒介的创作/策展/理论/软件开发的实践者参与者共同交流,通过话语的关系所创造的纽带,分析变化的领域中,锁定一个重要出发点,以此定位网络未知形态与媒介的潜能,以后续的线上艺术实践项目作为单元成果的测试案例。并且为 “思考”艺术在网络媒介/线上产生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空间、时间和物质效果提供了多种路径的汇集。
Interconnection---the basic function of network---reveals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a phenomenon in its own right, and moreover, it fully displays the potential possibility for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frastructure/social form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the Internet.
In this session, we will appropriate the methodology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i.e. 'following the actor' in practice,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trans-action to bring together practitioners of creation/curation/theory/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s a medium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field as well as to lock the important point of departure through the bonds created by the relationship of discourse, thereby locating the unknown forms and potentiality of this medium, and using the subsequent online art practice project as a test for the results of this session. In addition, it also provides a collection of pathways for 'thinking' abou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al, spatial, temporal and material effects that art produces online or in the medium of Internet.


吴月
Wu Yue
策展人,写作者。哈佛东亚研究系硕士在读,纽约大学艺术史荣誉学士,目前工作于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与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曾担任当代艺术家徐冰工作室项目主管,策划与统筹徐冰多场重要展览,包括大型回顾展“徐冰:思想与方法”首次海外巡展。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讲课。网络策展实践“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2Online”。

《互联网行动主义:论游击战》
(13:30—13:45)
Social-media-for-social-good! 这不止是一句口号。Web2.0的新技术将网络去中心化,使沟通变成一种多对多, 无限扩展的方式,每个人都将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通过社交网络触发大范围的多点联络,个体与草根公益组织在虚拟空间行动,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与改变。本次分享将通过“平面游击”“NGO 2.0”“Hackteria”等具体案例来呈现以社会变革为己任的“网络行动者”多元多样的实践成果,看见互联网的洪流之中那些试图创造更好世界的微弱闪光。


师涛
Shi Tao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教授,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美术学院“丝路遗产·数字活化:文化遗产科技艺术季”活动统筹、指导教师,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届中国乡村美育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四川美术学院“与人民·中国新乡土艺术季”活动指导教师,四川美术学院“百川归海——国际艺术家成长计划”指导教师。

《文化遗产在艺术科技语境下的本体变迁》
(13:45—14:00)
21世纪的社会发动机以科学技术所牵头,也同时推动着技术形态、文化现象、艺术流派等诸种形式乃至广泛性的社会思潮的发展。对于艺术研究而言,将当代数字技术融入文物遗产的考察脉络中,为文物遗产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际意义》,强调提炼并展示文物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文化遗产活化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文化遗产与科技艺术的融合共振,也正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本次发言对“丝路遗产·数字活化:文化遗产科技艺术季”项目进行总述,“丝路遗产”以大足, 安岳石刻为基底展开,对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命题与表现进行思考,也对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延续与映射形成回应。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空际遇中,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文化遗产认知模式,丝路遗产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在当代社会语境下迎接着原生与再创的历史使命。该项目提供给各个跨学科艺术工作者,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对丝路遗产形成全新解读的方式,艺术家基于数字媒介展开再生创作,探讨传统与当代、实体与虚拟转换的可能性。


黄淞浩
Huang Songhao
艺术家、策展人。担任「雷电所」主理人,并关注新技术对艺术家实践的驱动力。曾联合创办“激烈空间”并策划相关项目及展览。创作中,常以身体经验和游戏机制来进入社会问题。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众筹一个元宇宙》
(14:00—14:15)
过去大半年,一种新的呼之欲出的生产技术看似正要颠覆我们的生活。然而,虽然金融杠杆开始波及到艺术生产,但“新世界”似乎并不够丰富多彩,它依样画葫芦,蹩脚且同质化地模拟现实。幸好,艺术家基于“网络”“数字”等非物质媒介的实践不会止步,乃至“机构生产”或许也将通过DAO(分布式自我组织)获得新的路径。


李林
Li Lin
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Hirender & hecoos品牌创始人、“艺书ARTBOOK”网络平台创始人、未来媒体学院奖发起人。

《元宇宙时代媒介形态的变迁》
(14:15—14:30)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字传播依托实体媒介,电子传播依托实体设备与虚拟信号,元宇宙时代来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交融、相平行,媒介形态又一次迎来大变迁。


陈星宇
Chen Xingyu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博士候选人,德国柏林驻留艺术家。专业研究领域为实验性空间设计、艺术装置、社会设计、综合绘画等。

《空间的肌理》
(14:40—14:55)
在这些看似混沌的空间设计序列之中,充斥着大量通过细节捕捉来对在地性“空间肌理”进行梳理和呈现的过程,繁复的细节描绘是窥视其内在隐秘秩序的工具,空间肌理的组织脉络将借助类似于ct扫描的图像方式,将设计对象进行更为深度的透视与解剖,但这个认识过程需要借助调实证、技术、感知、猜想来完成,并将情绪和逻辑一同编织到图像的肌理中,作品最终的呈现通常让人觉得似是而非,就像现实之外的某种意外,荒唐而近理。


何竞飞
He Jingfei
堺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东京大学学士,耶鲁大学硕士。堺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建筑师、策展人,撰稿人,东京大学学士,耶鲁大学硕士。曾任日本建筑期刊《建筑杂志》专栏作者,TEDx讲者。供稿于日本美术杂志《美术手帖》,《Wallpaper》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2O2Online获选策展人,入围HBP中国青年策展人大赛终选。作品《剥于裸生・软禁之城》获日本毕业设计竞赛“日本一决定战”全国第一名。

《Web3.0时代的艺术生产》
(14:55—15:10)
从Web2.0至Web3.0的巨大范式转换之一是数据的可资产化,在以NFT将艺术创作资产化的同时,代币激励替代原有的股份支付,智能合约最优化应付账本核查的交易成本,DAO在延展单一组织的管理边界。艺术生产作为Web3.0时代最先行的创作者经济内容生态,在各类角色的践行中不断探索新的媒介形态与组织模式。



刘广隶
Liu Guangli
199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冷水江市。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关注“图像生产”及新媒体技术,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影像艺术、3D动画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作品常试图探索数字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当代叙述和集体记忆的重建。2020年毕业于Le Fresnoy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影像研究中心。曾获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大奖Golden Nica(电脑动画组)、卡塞尔纪录片影展最佳短片Golden Key大奖等奖项。

《网络具身化与记忆宫殿》
(15:10—15:25)
2021年10月28日,社交平台巨头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脸或者说面容(face),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传递和接受他者目光和凝视的对象,也被一劳永逸地从当代社交逻辑的象征体系里“取消”了,这是否说明发现另一种身体策略的紧迫及必要性?对于《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一书的作者海勒而言,对具身性的追求既是后人类叙事的目标,也是其动力,她试图探寻后人类如何可以在一个信息时代作为有实体的生物生存。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曾用他的记忆方法——在脑海中搭建虚拟记忆宫殿——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便当时的他是想以此引起中国人对他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对上帝产生兴趣。在今天,互联网设备持存着我们外化的回忆,成为一座巨大的,充满废墟的宫殿,即便人们会忘记,数据却不说谎。我们的身体曾创造了具身化(embodiement),甚至在古老的记忆术中,具象化的人物形象也作为记忆的媒介出现,它映射着身体隐喻与文化构建之间的关系,但在数字媒体让真实的对方逐渐消失于无形的当下,我们的身体是否还在为持续继续记忆这个世界而发挥着作用?或者说,我们如何走出认知科学的框架,在信息科学和控制论的背景下,寻求一种虚拟身体的替代制造方法,以便重新成为人类?
叙述框架:
(1)结合海勒,哈拉维,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理论家的叙述,反观具身性及相关概念的讨论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表达,以及围绕相关概念的讨论在思想史中是如何变动的;
(2)当代艺术,尤其是多媒体艺术, 后网络艺术对该问题的探讨,如赛博格的构建和进化;
(3)虚拟媒介对认知环境的重新塑造,如何影响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判断和应用,未来的期许和担忧。
关键词:具身化、记忆术、虚拟性、现实、后网络、数字媒介、身体、赛博格、控制论、认知科学、信息论、数据


张海超
Zhang Haichao
(单元主持)
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科技艺术方向负责人。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艺术创作实践始于对人与非人,物质与非物质,系统与生命对立关系的质疑,关注技术意识下中心认知的地缘拓展。作品创作立足于算法图像视觉关联数字/非物质,媒介方法上以XR扩展现实技术捕获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狭口地带,基于游戏交互框架实现数字媒介空间有限解放,以及分布式网络形态为原型的空间数据驱动自运行系统研发。

《从行动者到网络共联——
校馆联合到线上数字策展的实践及演进》
(15:25-15:40)

馆校联合项目“柔软的城市”贯穿于COVID-19的大流行的时期,经历了迅速组建、高校机构平台联动、虚拟线上策展媒介探索等各个阶段,美术馆、高校、教育者、未来的艺术家及设计师每各节点各自选择共同编织成名为行动者网络的无缝之网,项目也由此不断获取活力,从上海到重庆再到线上,从展览至研讨会、工作坊、文献出版、系列讲座等,形成集展示、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的多地多维的持续性艺术项目。


本次发言将对该项目展览历程文献简要梳理,包括原初概念, 组织方式及教育联动展览的平台思路。另一方面着重对展览衍生的虚拟线上策展详细介绍,通过数字技术将物理空间呈现裂变为线下+线上版本,为展览流通增加了跨地域访问属性,这一解除物理距离限制的展示方式可作为艺术工作者突破当下困境的一种可能性的独特的实践,或一次基于数字策展材料的探索实验,同时以此项目抛出构建多元化元宇宙平台的初步构想。



陈骏龙
Chen Junlong
1995年出生于湖北宜昌,201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主要致力于新媒体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论文《游戏互动叙事背后的哲学美学浅析——以为例》入选第一届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游戏何以吹起意识形态“神风”——以为例》入选第二届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并获奖。

《浅析电子游戏蕴含的后现代意识形态功能》
(15:40—15:55)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新媒介,承载着一种传递后现代意识形态的功能。有类游戏表达着对传统西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反思,展现诸如宏大叙事、理性主义指导下的衰败景观。这种反思在以一种价值和信仰回应一种虚无主义带来的价值摧毁。游戏诸如魂游戏,最后生还者系列、空洞骑士、死亡搁浅,都经由游戏独有的媒介语言,生成了玩家面对广袤且衰败地世界的“反抗”经验。面对现实生活中个体元叙事崩溃带来的意义感丧失,这种经验有效的帮助玩家达成一种意识形态价值的超越性。


王然
Wang Ran
2019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2019至今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方向是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性出发,以自己的视角切入到创作问题当中。作品被中国雕塑博物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要机构收藏。近期参展:参展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青年艺术100年度展、新星星艺术奖等。

《重塑规则:简析加密艺术的交互性》
(15:55—16:10)
从自身对“虚拟空间”与现实行为的关系、艺术家情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转化、研究加密艺术中的交互方式等种种创作实践,具体谈论自身创作观念的转化。如今世界各项发展都成幂次方增长,在原有的艺术创作观念之中,添加或是更新前辈们的理论是十分需要的。因为艺术的进步就是在曾经的观念下在不断从大环境出发进行超越。观众由于虚拟现实的更迭产生的新视角,区块链网络使艺术有了新的玩法,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辩证状态等。如此种种,作为当代艺术家,眼光必须锐利的看到并潜下心来进行研究,才能够推动艺术观念的进步。




交流嘉宾

黄宗贤
Huang Zongxian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二级),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郑川
Zheng Chuan
副教授、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批评方向博士。主要致力于艺术学与传播学、社会学、法学、市场学等跨学科研究,从事艺术史、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及艺术批评与策划、文化创意产业策划、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等艺术服务实践。

李川 
Li Chuan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唐勇
Tang Yong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邓川
Deng Chuan
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教研室方向。


组织机构:
Organization: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Host: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协办单位: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
Co-organizers: Chongqing Artists' Association,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New Media Art Creation,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Organizer: School of Experimental Art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Academy of Fine Art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Committee:
主任:庞茂琨
Director: Pang Maokun
副主任:张杰、焦兴涛、魏东
Deputy Director: Zhang Jie, Jiao Xingtao, Wei Dong
委员:郑川、王天祥、李川、黄宗贤、唐勇、宋刚、李敏敏、林俊廷
Members: Zheng Chuan, Wang Tianxiang, Li Chuan, Huang Zongxian, Tang Yong, Song Gang, Li Minmin, Lin Junting

项目策划:宋刚
Project Planning: Song Gang
项目统筹:李川、王天祥
Project Coordinator: Li Chuan , Wang Tianxiang
项目执行:邓川、李莹
Project Executive: Deng Chuan, Li Ying
项目宣传及拍摄:刘棒、宁佳伟
Project Promotion and Filming: Liu Bang, Ning Jiawei
英文翻译:胡默然
English Translator: Hu Moran
执行助理:谢玉环、肖 游、赵炫宇、阎小骏
Executive Assistants: Xie Yuhuan, Xiao You, Zhao Hyunyu, Yan Xiaojun
Vi设计:山永合
Vi Designer: Shan Yonghe


审核:郑川
编辑:邓川 刘棒
校对助理:谢玉环、肖游
翻译:胡默然
海报设计:永山合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6286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