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故宫搬到了深圳。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超高精度数字国宝的精美纹样。
但现场,却
没 有 一 件 实 物。
眼前的一切,借由深度数字化而实现。
这场特别的展,就是——
“‘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由故宫、腾讯联合主办。
室内装潢顶峰美誉的皇家建筑——倦勤斋,首次在深圳VR数字化呈现。
来到“锦绣世界”展区——
你会看到一个高达8米的裸眼3D视觉装置。
空间内部借助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沉浸式渲染技术,实现文物22倍超清放大,让观众置身于纹样万花筒的世界中。
再来到“巧思成‘纹’”展区——
腾讯优图实验室的图搜解决方案呈现以特定纹样为线索,在数百件展品中找出同类纹饰珍宝的过程。
再加上现场QQ音乐全景声技术团队最新打造的影院级三维声效,简直身临其境。
故宫、巴黎圣母院……各家博物馆分享了自身在数字化道路上的经验。好在,借助数字制图、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火灾受损结构正在得以修复。在论坛上,巴黎圣母院修复项目数字建筑建模负责人利维奥·德·卢卡,分享了这项修复工作的进展。参与修复行动的实验室,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用于重现场景的尖端设备——不仅有二维和三维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等,还有一些在极特殊条件下捕捉几何和视觉数据的实验设备。现在,科学家正在通过收集、制作、分类和运用大量的多维数据,来帮助修复巴黎圣母院。若从1998年成立故宫资料信息部开始算起,故宫的数字化之路已走过了20余年。2019年,腾讯提出“深度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和故宫博物院专家展开探索。既可买门票、约展览,推荐赏花、乘凉等各种观赏路线,还能随时对照文物,查阅国宝故事。国际博物馆协会2020年的报告显示,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文博也由此成为数字化浪潮的领航者。 不到两年,“云游敦煌”访问量就已经超过5000万人次,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线下游客数量。在文物的修复、存储、研究等领域,数字化、云、AI,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工具。过去六年,腾讯带着新技术,走进故宫、步入敦煌、登上长城、到访秦岭……
本届论坛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支持。论坛主题为“冲击与启示——数字化文化服务的新跨越”。旨在进一步促进博物馆的数字化理念提升,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共同探讨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方向。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深圳市副市长张华、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 等莅临会场或通过视频形式参会。本届论坛设置了三场分论坛,5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国际博物馆协会视听、新技术及社交媒体委员会副主席布鲁诺·德萨·莫雷拉他们基于各自实践,探讨了在疫情加速文博产业数字化进程的背景下,全球博物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经验。各方专家围绕大湾区文化政策与建设、深化港澳与内地之间数字化文化交流、大湾区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以及港澳与内地文化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文化+科技’国际论坛旨在整合文化与科技的优势资源,为国际各方搭建前沿学术交流平台。在数字时代和疫情之下,我们应当以更为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定位与使命,深入挖掘阐释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活力,答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2016年,故宫携手腾讯探索文博数字化,一方面通过‘新文创’打造了古画会唱歌等刷屏级作品,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潮流文化;同时以‘新科技’助力文物数字采集等数字基础设施,并打造数字故宫等微信小程序,让文物在云端触手可及,助力中国文博插上了一对新科技和新文创的翅膀,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为全球文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这也是腾讯践行‘科技向善’使命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