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凤凰艺术|电影学院做了一个“无界”艺术大展,却颠覆了当代艺术圈的既定模式

2021-12-14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



2021年12月11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及学术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呈现了“当代中国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与“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两个平行展及同主题学术论坛,从实践和理论的层面共同开启电影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多维共振。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影和当代艺术既呈现出互动发展的态势,又共同激荡着当今视觉文化的创造。媒介的混杂交融重塑着日益广阔的“图像”时代。后媒介时代的艺术呈现出更广阔的复数性、多中心性和异质性,这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本身在媒介、语言等方面的扩展,还体现为它在艺术、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样的界域之间的混沌互渗。

▲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展场外景

▲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无界”的主题是对当下视觉艺术多元杂糅现象的思考与回应,一方面对已发生的视觉艺术现象进行回顾与重塑,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契机,激发出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探索当代视觉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多向度可能性,进而拓展学科发展新方向与未来电影、当代艺术创作的新空间。


▲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开幕式现场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包含两个平行展,即“当代中国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和“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当代中国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聚焦于科技发展与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的电影视觉艺术创作前沿问题,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电影艺术领域的科技应用等问题探索未来电影空间建构的新范式。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则聚焦跨学科语境下新媒体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前沿,关注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性转化”、“当代艺术如何重构时间与空间”、“当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等问题。


▲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开幕式现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晓凌主持


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学科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承办。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晓凌主持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致辞


开幕式上,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从四个维度解析了在电影学院举办美术展览的策展理念。首先是当代艺术的维度他认为,视觉艺术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拘泥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传统格局,互联网、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使艺术生态拓展出新的视觉样态,而“无界”便是对传统美术和当代艺术边界模糊状态的回应。其次是学科对象的维度,当代艺术的跨界状态也扩展了艺术研究的领域和打破学科分类的边界,出现了电影美术、动画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等新学科。第三是从艺术教育的维度说明,由于艺术表达手段的变化,培养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是社会文化的维度,互联网使艺术创作的技术平台和门槛大幅降低,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人人都是艺术家”。 


“无界”展览在回应艺术格局巨变的前提下,还具有三个特色,分别是中国特色、电影学院特色和策展特色。中国特色便是要发挥东方美学的气质,展现独属于中国艺术家的气质;而电影学院美术专业已经积累了70余年的教育经验,不断培养全新的跨界人才,持续推动着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次策展的“无界”理念旨在要打破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专业与非专业的疆界,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就“开拓艺术新边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从艺术史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西方近代的绘画和影像革命。在对透视和形体进行消解后,艺术家开始置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思;而运动的影像更是大大拓宽了传统艺术的写实定义;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工具的普及和影像制造的无门槛都需要我们反思究竟“何为艺术”,而“无界”展览就是对当代艺术所面临的挑战的一种启示和回应。

 

▲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


最后,由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宣布展览开幕。


▲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交谈









▲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 “当代中国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以下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教授,以及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晓凌的访谈实录。


无界与跨界,传统与现代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 Q = 媒体


▲ 群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

Q:能介绍一下展览的主题和理念吗?


智锋我们之所以举办“无界”的当代艺术大展,目的就是要体现我们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教育、艺术学科和艺术文化发展边界日益模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破传统边界、不断跨界的现状。包括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格局已经被新媒体艺术渗透,呈现出传统美术形式和新美术形式的跨界状态。学术研究、学科和艺术教育的模式也是因为艺术创作边界的模糊而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在不断打破边界。所以,整个艺术文化状态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整个美术和艺术的边界,生活和艺术的边界也在模糊。这样一个现状促使当代的艺术家思考,到底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最新的时代的艺术?我们用这样一个大展来去呈现这种跨界和无界的艺术发展现状,来表达当代艺术界对于艺术跨界、无界现状的一些思考,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 冯放《惊蛰》,综合材料,244×610 cm,2014

▲ 冯放《烟》,装置,400×400×600cm,2020
这些作品来自四月份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冯放“殇”个展,是艺术家对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上的候鸟杀戮事件跟踪拍摄十年后,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的艺术项目,以期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生存共同体”主题的关注与思考,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尤具现实意义。


Q:展览的主题是“无界”,但在没有界限的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在影像图景中迷失自己,您的判断标准或者是您在策展的时候选取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智锋当然我们还是要突显“无界”。一方面要看到传统艺术和新艺术的“无界”,生活和艺术的“无界”,但是同时,我们在“无界”中也要找到新的边界,要创造新的艺术标准。这个标准要打破过去传统艺术标准的一种封闭性,而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在开放和多元中,艺术本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和叙事的表达,这些独特性依然还是在的。


▲ 刘旭光《炎帝的怒⽕》,大地艺术,约10亩,2019

刘旭光早年留日并接触物派艺术,研究东方思想在易经的数理和阴阳维度空间中得到启发,创造质觉美术理论,在当代艺术体系中探索形质与介质的语言和视觉中的可能性;从视觉的物理性媒介到数字媒介表达方式中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并以质觉理论为基础指导创作。


Q:我留意到展览还有一个小主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就这个议题您对当下的艺术从业者,或者年轻艺术家有哪些建议吗?


智锋我觉得传统文化当中最重要的是传统的艺术美学。传统艺术美学当中的那些独特的理念,比如说意境,比如说像写意,这种意境和写意在今天依然是有东方气质的,是对于世界、对于生活的独特的艺术塑造的理念和模式。尽管技术在变,但是这些东西的理念和精神,那种超越写实和超越自然的那样一种想象力和丰沛的创造力,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学习的境界。


▲ 周梓璇《立面的误会》,影像投影,2021

如果“遮蔽”对应于各种形式的时空障碍,“透明”的意义就在于取消所有形式的遮蔽。通过取消实体立面,用影像来建构空间,使建筑物达到一种全透明状态。在这里,建筑与人的关系不再是共地的,而成为共时的,于是我们便解开了立面的误会。

作品基于一个建筑定式,一个住宅规范。将一个实在的空间整体从内部打破,将一个立体的建筑物平面化,把理性主义之下建构的几何空间,通过理性主义的方式严谨展开。全知式的视角暗示着权力身份,于是观者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与情感会被影像呈现形式所设定的身份和情感替代,进而暂时的脱离固有身份去重新感受日常建筑。

彻底抛弃建筑作为围合物的属性,让观者自身的坐标成为唯一出发点。当观者进入投影区域,相应的画面从静帧状态开始发生局部变化。不同的立面影像相互关联,通过不同观者的配合与触发,将一起构建出完整的叙事内容。



▲ 孟昭然《人造领域》,影像装置,2分16秒,2021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996工作模式下逐渐迷失了自我,正常下班已然变成了“福利”。在大型企业的内核中,每个人的身体犹如螺丝钉一般的存在,很渺小且不停地运转。我们控制着手中的电脑,又被其牵制着生活。这无疑成为了当下的矛盾体,自由和生存总是无法兼顾。在强压的工作环境下,大脑的游离状态是打工人最后的港湾,这种状态就犹如遨游在无尽的海洋当中,看不到彼岸。身边人如同机器般存在,好像不知疲惫,他们努力地适应着当下的环境,形成自我进化。


Q:数字媒体时代需要跨专业的人才,那在教育上如何应对这种时代要求,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智锋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我觉得通过几个渠道。第一是通过我们专业训练的调整,原来是国油版雕这些传统的技法训练,现在更多地引入了新媒体的技法。比如说,像互联网虚拟创造技术的引入,所以在课堂上,在专业训练上,这是一块。第二,我觉得更多的是通过实践,就是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去体现,通过艺术创作本身来去训练学生。第三,就是通过这样的展览,把创作的成果凝练起来,展示出来,让大家在这个当中互相切磋。


张康康定斯基风格与字体》

作者从康定斯基在包豪斯期间所作的抽象画中抽取出典型的视觉元素,用计算机程序编码自动生成康定斯基风格的抽象图案和一整套英文字体系列。该系列属矢量型,可满足任何设计需求,如变色、变形、变尺寸等等。设计作品内嵌该系列字体组成的康定斯基名言“Every Work of Art is a Child of its Time”。


孟祥龙《风雨同舟,保驾护航》,影像装置,1分30秒,2021

一位青年在荒漠中奋力拉扯由纸箱组成的龙舟。



▲ 张次禹《长河》


Q:您认为对当下中国电影来讲,这样一个展览能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


智锋这个问题有点儿意思。我觉着“无界”既是一个实的表达,也是虚的表达,怎么讲呢?实的表达,就是用这些作品来去展现对传统美术和新的美术边界的打破,平面与立体的打破,专业与非专业的打破,这种边界打破带来新成果,这是可以看得到的实的内容。虚的更多是一种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我们如何在艺术教育当中突破传统和现在,中国和国外,电影和非电影的边界,在理念上有一个认知,有一个提升。我们想通过这样的展览给年轻一代,特别是从事电影美术的年轻人给一个启示,就是如何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的丰富变迁当中获得新的理念、新的手法、新的思路,去应对未越来越丰富多元的电影技术、电影美术发展的需求。



▲ 王艺元《完美的钢琴》,动画
《完美钢琴》是一部基于MAYA制作的动画短片,采用黑白风格化渲染。短片想通过一位钢琴家在喧嚣的城市中对于“完美钢琴”的追寻,来隐喻一个人探寻人生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场明心见性的修行,寻找到最后发现,一开始便已种下答案。

▲ 李浩睿《欲言》,交互装置,2021

作品灵感来源科幻小说《三体I黑暗森林》里“把字刻在石头上”这段话,是个可悲又充满力量的段落。“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把字刻在石头上。"

希望在奔波劳碌的日子里的人们,仍然对一切充满好奇。


Q:您觉得在迈向电影强国2035年的目标中,我们中国电影的美术和工业应该秉承着怎样的一个比如像“无界”这样的理念?


智锋我觉得中国电影美术的发展应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历程中电影美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电影工业化水准一个最突出、最集中的体现。所以,如果我们的电影要有更强的竞争力,有更强的视听冲击力,它必须要在电影美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元素,但是电影美术是其中最关键,也最突出的,因为整个视觉体系主要靠电影美术去实现。所以我想未来的电影美术应当是在一个更立体的、多元的理念中发展,具体说呢,我想它并不仅仅要有最时尚的、现代的那种强视听刺激,还要包括传统的如水墨、山水这些形式,同时还有西方近代以来的一些美术理念,包括中国自身对于美术发展形成的各种派别。我觉得未来的电影美术不是封闭的,应该是多元的;它不是单一的,应该是立体的;我们只有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电影美术理念当中才能创造无限丰富的电影美术景观,才能支撑电影文化强国更饱满的一个底座和基础。

开疆拓土,勇立潮头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 Q = 媒体

▲ 群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


Q:您看完这个展览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你觉得这样一个展览对于中国电影当下美术工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呢?


尹力:其实我刚才已经讲了,溴化银的发现、胶片可以感光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过了不久电影诞生了,活动的影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艺术魅力。那么我们知道电影从诞生那天起就具备了工业、艺术、商业、科技的属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由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今天我们走进影院,多厅影院,3DMX的全景声,它已经成为最直接的大众娱乐方式之一。


▲ 孙略《雪花工厂》

“雪花工场”作品是在电脑中模拟以上真实雪花形成原理,利用程序实现虚拟雪花的产生过程而获得的。 程序的初始条件同样是一个虚拟的晶核,同时为虚拟雪花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以及结晶规则等不同参数,然后,变化万千的雪花就可以生长出来。一般情况下,长成一片美丽的雪花,需要数千步至数万步循环迭代计算。


那么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影像产生的影响随着不断的科技进步而演变,当年一个移动镜头大概要十几个人去推移动车,还要不断地拆立面背景。60年代移动轻便摄影机诞生了,就有了法国的新浪潮,可以用长镜头连续不断地纵深调度,来改变画面的景别。那么随着今天数字特技的进步,我们看到了很多能人所不能的影像奇观,未来时、科幻的,包括像《阿凡达》那样完全主观想象出来的,同时也能让过去不能再现的通过数字特技技术呈现,数字技术带给电影的,相当于一场巨大的革命!从胶片到数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艺术的边疆也在不断开拓


▲ 刘商英《荒原计划》,高清视频,46分56秒,16:9,彩色立体声,2019-2021

《荒原计划》是一段关于我不切实际地找寻但又无法知晓答案的历程轨迹。我用绘画、文字和影像共同记录了2019年冬天在罗布泊二十天的野外工作生活,以及八个月后重返罗布泊拉画并最终在荒原上完成现场展览的整个过程。其中涉及了人、自然、绘画三种关系的交叉和重叠,整个过程三者彼此相互催生,计划中的变化最终成为真正的“计划”。在罗布泊,人成为自然中的颗粒,一切回到朴素的初始。极端的自然环境颠覆了我已知的经验,这始终是常态,而不安、恐慌、理解和关爱,所有这一切是在对自然的敬畏中才得以让生存和艺术逐步建立和生长起来。十分庆幸,我和团队最终在杳无生命的荒原上完成了这段短暂的生命轨迹,与罗布泊达成和解并与其共生。


今天这个展览叫“无界”,我觉得就是将互联网带到电影当中,给整个电影注入新的呈现、新的面貌、新的可能,它不是简单的票务平台,也不是简单的数字特技,可以做一些后期,而是改变人们的思维。电影美术早已经离开过去大布景提供环境的属性了。


▲ 管怀宾 《流隙》,双屏影像 ,9分25秒,2018


今天这个展览的题目叫“无界”我觉得起得特别好!过去我们讲叫“开拓艺术的新边疆”,那么在互联网年代,人类生活面对着巨大的变化,当年拿着BB机和大哥大通电话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变化。当年你要想从事电影的创作,你必须要进电影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因为胶片很贵,它是一个工业,不是一个独立个体能实现的。那么在今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拍摄影像、创造影像、剪接影像、加字幕、配声音,可以进行简单混录,同时抖音、快手、小红书的发布也几乎没有门槛,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影像的制造者。那么“无界”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一定是思维的转变、艺术表达的转变,互相融会贯通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启示。另外,电影作为科技、工业和艺术的融合,也会通过这样的展览,第一能从最简单的层面让更多观众知道幕后故事,幕后背景和这个电影怎么拍的;另外他在运用声光画实景数字特技交融的过程当中也呈现出很多当代艺术的表征和实质。我相信更多电影美术家、场景提供者,数字特技的制作者也会屹立在当代艺术的学术前沿和创作前沿,能够不断开拓没有边界的、融会贯通的当代艺术作品。


▲ 花俊 《冰书蕴湖》

将《心经》的268个冰刻⽂字放漂千岛湖,冰字在水中漂移,生成属于我自己的那一部《心经》,与沉睡于湖底的千年古城相蕴和。冰与水互生相容,冰字在湖水中消融,踪迹无存。呈现生与灭的含义,揭示万物空性的本质。


Q:回溯这五年中国电影工业和美术的变化,您觉得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什么?


最大的特征就是,我们能在全世界受到好莱坞挑战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逆势而上,成为真正有实力的电影大国。不管是荧幕数、观众数和票房,包括我们的4K放映,3DMAX多厅影院的建设都在全世界第一。我们有将近8万块荧幕,而且电影院建设最快的时候每天增加27块荧幕,这在全世界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中国电影从过去作坊式的,小型的文艺片,到恢弘巨制,包括我们去年拿金鸡奖最佳影片的《流浪地球》也整体表现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的水平。从荧幕数也好,从我们讲的概念当中的硬件的电影大国怎么能够走向真正的电影强国,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制定出来了,无疑电影是作为文化强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0届文代会到明天马上要召开的第11届文代会,短短五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是跨越式的。整体电影的工业水平,包括我们几十亿的这种票房的大片也达到了世界的水平。但是中国电影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离普通老百姓关于文化消费的需求还是有距离的,影片的类型还不够多元化,另外就是真正关注现实、反映现实、代表普通老百姓心声的现实主义的创作,虽然每年在增加,但是缺乏能留下来的经典作品。同时虽然中国电影长久以能快速发展,但还得靠单一票房盈利,其实它应该成为巨大的产业链,衍生产品、版权授权、主题公园,能够真正让中国电影成为一个矩阵式的工业产业和文化强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丁怡 《秩序与记忆》,实验性短片,2020


Q:您觉得中国电影在当下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


2018年改革开放40年,2019年建国70年一直到去年,就是今年建党100年,去年建党100年,我觉得就是整个中国电影的整体的面貌、整体向上,生机盎然,题材多样,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既有优秀的影片作为第一矩阵带头,还有更多高票房、高质量的影片,我觉得这个给今后几年作为电影强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特别是透过作品本身培育了养成观影习惯的年轻观众,同时一代一代的年轻创作者作为人才的储备,我们已经积累了,所以我们为了今后真正可以跟好莱坞抗衡,真正能够达到电影强国第一序列,我觉得我们是为那一天做准备的。


新媒介与时空艺术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 Q = 媒体

▲ 群访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

Q:今天的展览是两个主题的联展,我想问一下电影和当代艺术之间在空间表现上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吗?


敖日力格电影其实也是空间的艺术,我们当年说美术也好,美术原来也没有画框,从史前来说就是在自然形态当中随手涂抹记录生活的一个场景,发现成为艺术后就给它框了一个框。刚才尹力主席也说了,自从胶片技术产生了以后特别是电影机械产生以后,它是动态的画面,记录生活的一个方式,这是最初的。当代艺术和电影之间在空间表现上某种情况下是一致的,只不过是表达工具的问题,可能电影更依赖于摄影机、依赖于胶片,今天是数字化、镜头、运动,表达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只是手法和方法不一样,最早的美术也是在某种空间上去记录我们的现实生活。

   

▲ 电影《刺杀小说家》道具

 

刚才我们为什么要探讨“无界”这个话题,其实电影学院的美术学院主要是搞视觉艺术,涵概了电影美术,主要是给演员去搭建空间,搭建生活场景,也为整个电影的运动来思考时空关系,但是它的核心实际上是故事性、情节点和动作点。我们在做当代艺术的时候,实际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电影学院的当代艺术应该怎么搞?他不是抽象的,他也依赖于影像本身,相互杂糅的一种关系,所以说可能大家看了这个展觉得跟一般的展览不是很一样,它的特色很鲜明。其实我们是依赖于影像本身,我们更多的是在一种时空表达的情况下去强调空间化的东西。


Q:科技革命带来艺术的变化,在观看机制上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在展陈布置或者是数字传播方式上有什么变化?对观众会有什么新的要求。


日力格因为电影学院70多年来一直是在培养电影人,培养电影人就是希望观众进到院线去,坐在那张椅子上,他是被强制性的。那么今天在一种新的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他的这种影像的媒介是很广泛的,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甚至大到一个生活的空间当中无时无刻不会感受到影像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你关注也好,你不关注也好,在流动当中、无形当中都在影响你。电影不是,电影是剧院式的。实际上,今天影像既然对社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电影学院可能也应该探讨在院线之外的文化传播形式,特别是可能要走进美术馆,也可能要走到一个公共空间去,这是我们未来,刚才我回答你的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问题。

 z



▲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其实我们用数字去记录,甚至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这次展览也有用数字化记录拍摄的东西和图片拍摄完了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东西,还有本身就用计算机产生图像的艺术作品,我们都将它归结为视觉艺术的范畴,甚至会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其实我们也是在电影学院做电影以外的各种可能性尝试,相反这些在今天社会当中发展出的新形式对我们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故事,甚至也会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新挑战,新征程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 Q = 媒体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晓凌


Q:可以结合一下电影学院以及此次展览说一下此次展示的新媒体艺术的特色吗?


张晓凌: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无界”这样一个展览,我觉得其意义是多重的。一方面,它意味着当代艺术在回应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同时,正在向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另一方面,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它还意味着新的教学形态、方法与路径的逐步形成。用时下流行的话讲,就是未来已来。


实际上,今天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中国美术学科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新技术的挑战。在后工业革命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也好,美术学科建设也好,都面临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来自于信息革命与人工智能的挑战。你对此不能熟视无睹。互联网、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对艺术的介入,或者科技与艺术的互融,不仅颠覆性地改写了艺术的形态、存在方式、创作方法及既有的版图,而且提出了诸多新的时代课题。这些课题广涉艺术、哲学、伦理、教育、美育等各个层面,而这些课题又必须加以破解。刚才胡智锋校长说的非常好,我们今天必须从创作、学科建设、社会影响力、美育,以及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等很多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定位。我认为“无界”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是用一个特有的空间和影像叙事,给我们提供了当代艺术和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的可能性和启示,艺术的影像化、空间化、科技化、信息化、虚拟化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变化也将使美术学学科建设及教学产生相应的变化。


▲ 谷优《庆典双联画》,摄影,88 x 118 cm,2018
摄影系列取材自艺术家家乡湘西元宵节“烧龙”风俗。据考据,起于“张共灭恶龙”的传说,随时间演变为祈求苗疆新的⼀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庆祝活动。置身这样的场景里,仿佛身临战场,四周的爆炸声令人战栗,同时也能感受到热烈的生命力。因人类对于不可知的崇拜和畏惧所产生系列活动,如祭祀等,自古延续至今;而“火”作为其间不可替代的元素一直贯穿其中。回顾历史可见,“燃烧”与人类密不可分,人类社会发展,或喜或悲,总与燃烧有那么些瓜葛;人于“火”的使用,总伴随着人性善恶而改变。除实用性以外,或许因为火焰的灿烂和激烈,恰好诠释了生命的跌宕起伏,人性的复杂与多变。“燃烧”的意义本身,也因人的存在,而更为广泛且模糊暧昧。

当然,传统的美学学科与新技术革命之间是由抵牾的。我们知道,中国的美术院校大多是以写实主义为基础的造型体系,这个体系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创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个造型体系在今天也遭受到一些质疑。首先,你是否经得住后工业革命时代新技术的挑战?其次,在中国传统写意美学体系日益当代化的冲击下,你如何应对?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艺术的跨界融合,也让现有的学科目录遭遇极大的挑战。比如,“生物艺术”“互联网艺术”“影像艺术”“表演艺术”到底应该放在哪一个一级学科目录之下?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中国艺术学名词”编撰大会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人能回答。


▲ 戴安·维柳(Diane Willow) 《the water in between 》 
 

在这种情形下,教育部提出了“新文科”的构想。何谓“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其价值取向与重要路径是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以为,当代艺术创作与美术学学科建设应该从新文科的角度加以把握与评价。“无界”这个展览,或许可视为时代变化的一个隐喻。


电影学院的美术学科如何建设?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一些专家认为电影学院的美术学科建设可能偏离了既有的路线。但其实并不是偏离,而是用新技术来探索美术学科建设的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是大时代提出的要求,只不过很多专家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学科建设的层面上,无法理解新技术带来的这样一种变化。从展览上看,我认为“无界”就是用影像叙事、空间叙事来重新定义什么叫美术学。如果与世界其他展览相比较的话,“无界”有自己的特色,什么特色?诚如胡智锋校长所说,即中国特色、电影学院特色、展览特色这三个特色。但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意义还不在于此,而是在于这几个特色对我们既有的美术学学科、美术形态,以及美术的存在方式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变化。



▲ 高世强 《山水宣言》,影像装置,2017-2018

“山水行动”是中国美术学院发起的一个长期创作、研究的影像计划,其目的是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山水”之于当代,不但是一种独特的美学/感知之学,还是一种超越末世论和弥赛亚主义的“大地政治”,一种对分裂的世界观进行重新整合的“宇宙技术”(cosmotechnics)。


无论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还是其他一些美术学院,都在用新技术来重新定义和诠释美术这个概念,成立了新媒体学院、跨媒体学院,还有一些带有实验探索色彩的学院。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个变化。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比如“生物”的概念已被植入艺术当中,叫“生物艺术”。现在这方面的新名词在西方艺术界已经有成百上千个了,中国一个也没有。从这个角度讲,“无界”展览更大的意义是提醒我们,中国当代美术学科的发展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和距离。因此,我觉得这个展览更多的是带给我们一个警示。


▲ 李光作品


▲ 裴丽作品

▲ 黄勇《囍厢记》,砖雕动画,2018

从新技术革命的角度讲,可能不仅仅是影像,还包括生物技术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已经铺天盖地地植入到美术学这个领域里来,美术学院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一定会发生一场巨变。如果今天所有学院的领导者、教育工作者、创作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可能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我们有很多学科,被激进的批评者称为“僵尸学科”。当然,我没有那么偏激,我认为即便是那些我们认为已经过气的或是已经过时的艺术形态仍然有它的当代艺术生命力,如果你改造它,就不存在僵尸学科的问题。但是我也要提醒,如果不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的话,我们的美术学科建设、美术学科的教育,以及大众美育都会面临着一个极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在我任教的院校,我一直跟校领导们建议,在新技术革命还没有摧毁我们的时候,要迎刃而上,跨界互鉴,要把新技术和传统的艺术形态做一个完美的融合。


▲ 冯琳地狱之眼/ The Eye of Hell》,影像装置

红色的血管像灌木丛中的荆棘,挂满了眼睛,魅惑,诡异 象征现世的诱惑与奢华,怪诞、梦魇、幻想、扭曲的形象隐喻黑暗的世界。人间即地狱。很多人在虚幻的、看似美好的描绘中,而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残酷的一面缺乏直视的勇气。影像利用人体内脏与自然结合 ,内脏、不明的五官、或柔和或强烈、阴郁的色彩,但更多是彼此之间的矛盾,它们不断相互对抗,既令人愉快又让人不安,在现实生活中,我更希望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 卢意《荷尔蒙氤氲症》,单屏影像,2分17秒

一个杭州古典爱情故事中约会的地方,两个年轻人在西子湖畔长桥相会。男人带着七彩迷雾跃进入湖水中,当烟雾散去,一切还是回到原初。


跨界的概念就是融合的概念,无界的概念也是融合的概念,各界之间没有那么明确的边界线,他们可以互相生发,相得益彰,形成一个互生的、和谐的生态。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意义不在于展览本身,而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一种警示、一种启示。这一点更为重要。当然,在传统的美术展览中可以看到,其理念和实践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老百姓喜欢看,仍然有生命力,但是不要忘了,再有更年轻一代人起来,国油版雕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了,这意味着,如果你现在变还来得及,如果你现在不变,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和你打,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当然,新技术革命也带来很多问题,我认为技术进步并不能取代你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也就是说在我们过渡崇拜技术时也会带来一些相反的东西,可能会把作品技术主体化,技术是一流的,但空洞无物,这是我认为中国所有新艺术存在的一个通病,即技术前进的时候,我们的理念落在后面,我们的躯体往前推进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落在后面!当代艺术会存在这样一个灵魂和躯体二元分离的问题。我觉得这也值得很多以技术为核心的艺术家的注意,在掌握大量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思考,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形式而技术吗?显然不是,新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表达我们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 郑达《5Data Pool》,跨媒介艺术装置,204×190×50cm,2018

《Data pool》是一个借由自然元素风、水和光而构成独立交互系统的跨媒介艺术装置。螺旋桨悬吊于中间盛水箱体的上方,由LED灯带组成的灯光面板隐藏于每个盛水箱体的底部。《Data pool》将透明水的介质变成了数据化的“界面”,当风的力量直接作用于水面时,风的参数经过计算机解析并转译成为视觉的光与听觉的声音两种元素,作为接收者的水接收并实时反馈来自风扇和光的“信息”从而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水池中数据以自然的状态被展现,电子赛博格映射到自然也浸润着物理空间。


▲ 王雨禾《灯》,装置

世界上有一种灯,一转动,人就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

作品灵感来自于走马灯,在灯芯里,人们看到的不只是过去,更是当下的自我。

在人生的走马灯中,生命与死亡的循环,自然与自我的互通。着眼当下,顺应自我,也许就是生活的一种答案。


我在国外看展览时有一个深切的感觉,大多数西方艺术家,包括来自非洲的艺术家,因为长期在欧洲生活,他们对于人类面临的问题有切肤之痛,比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气温问题、移民问题、核恐怖问题等等,一切人类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问题都在欧洲艺术家的思考范围之内,他们每天想到的都是问题问题问题!我们中国艺术家想到的是技术技术技术!这就是差别!我希望中国艺术家经过技术的兴奋以后,经过技术高度发展的阶段以后,能够深入人性层面、心理层面、生存层面,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问题,对社会问题作出价值判断,我觉得这可能对当代艺术更为重要。这个展览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我就谈这几点,谢谢!


关于展览 



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

当代中国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11日至2021年12月25日

10:00-17:30


开幕时间

2021年12月11日下午2:30


展览地点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展厅二层、三层


论坛时间

2021年12月12日至2021年12月13日


论坛地点

北京电影学院(蓟门校区)报告厅



出品人

钱军


总策划

胡智锋


监制

孙立军  /  俞剑红  /  扈强


艺术总监

敖日力格


学术主持

张晓凌


总策展

敖日力格  /  王跖  /  杨庆生


“当代电影空间艺术邀请展” 

 策展人

周戭


“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策展人

刘旭光


执行策展

贾羽明  /  李佳韦  /  朱力


视觉总监

易祖强


展陈设计指导

周戭  /  贾羽明


展厅设计指导

朱力


学术统筹

刘乐


活动统筹

李佳韦


视频统筹

范亚辉


视觉团队

王征  /  于成龙  /  徐文琪  /  马熙文 / 李兴美 / 

王雅雪 / 孙皓冉 / 谭顺韬 / 罗可 / 李奕璇


学术团队

陈凯  /  牛艺璇  /  姜欣辰  /  李奕璇  / 

于成龙  /  艾文浩  /  王怒安  /  黄薪潼


统筹团队

杨子韬  /  巴·巴特  /  王梓锋  /

潘心喆   /  张智博  /  李云飞

 


主办

北京电影学院


承办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学科研究院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


学术指导单位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支持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管委会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

北京电影学院基建处

北京电影学院总务处

北京电影学院保卫处

北京电影学院宣传部

北京电影学院人文学部

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

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未来影像中心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采访/编辑/梁卓君 责编/肖戈)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4902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