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在线演艺的未来:戏剧放映、在线点播、线上沉浸体验,内容方该如何选择?

原创 2021-12-13


在国内演出市场,“云演艺”是2020年才开始正式进入视野的一种提议。有人认为它是疫情阴霾笼罩之下的无奈之举,而有人则视其为“元宇宙”风口下又一个等待井喷的领域。

云演艺一直缺少共识性的概念和讨论维度,在实际讨论中,它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泛指现场演出的非现场观演和参与模式。迄今为止,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维度的内容,即数字高清放映、流媒体点播及“扩展现实”场景互动,它们都已经衍生了多种商业模式,并且在今天的演出市场都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对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1


电影镜头美学主导下的
数字高清放映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对演出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些文化团体将演出通过视频平台或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免费播出。2021年1月,国家大剧院国际艺术节将活动主题定为“云上文艺”,在线上为观众免费播出来自24个国家的31台演出。

实际上,有别于公益性的普及目的,舞台剧的数字高清放映其实已经存在成熟的商业模式。自2009年起,英国国家剧院发起了一个开创性项目NT Live(National Theatre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经由专业拍摄团队对现场话剧演出进行录制,通过摇臂、滑轨、近景特写镜头等手法引领主视角拍摄,在后期制作中遵循严格的技术标准,营造身临其境的观感。NT Live实际上是伦敦西区戏剧产业的拓展板块,使西区优质戏剧作品以更广泛的传播媒介登录世界各大电影院线。它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于,观众以稍微高出电影票价的花费,就能欣赏明星演员现场演绎的戏剧传世佳作。

图:由中国影迷喜爱的“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话剧《弗兰肯斯坦》,由NT Live引入内地院线后一度一票难求

2015年6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手促成NTLive正式在中国落地。随后,其他国外高清戏剧、乃至歌剧、芭蕾、展览影像项目也相继登陆中国,并融合而成了一个舞台剧高清放映品牌——“新现场”。“新现场”在全国电影院线中推出的高清舞台剧时常一票难求,业务领域也继续延伸到了线上付费点播,取得了极佳的商业和社会效益。
同样,为了扩大歌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于2006年开始推出“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现场”(Met Opera Live in HD)录制播放系列。

图:由张艺谋导演、谭盾作曲的原创歌剧《秦始皇》登录“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现场”


高度自觉的导演视角,弥补了观众随机视角下遗失的细节。在相对静态和稳定的歌唱场景中,由于运动型摄影机的加入,好莱坞电影拍摄中经典的场面调度程式与歌剧的舞台魅力完美融合,促使现场演出的呈现形态和观演感受发生改变:大量对切镜头营造了针锋相对的戏剧性冲突;共享对称画面意味着共享意义和价值;上升镜头中的人物是戏剧内在动作的实施者;在运动画面中处于静止的人物对局面更具有掌控能力……

图:伴随“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现场”红遍全球的女高音Anna Netrebko,在高清镜头语言的捕捉下,歌剧演员的容貌和表演方式都发生颠覆性改变

“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现场”在50多个国家的1500个影剧院播映,吸引了大量歌剧迷和好奇的观众,三年就售出近800万张票。随后,大都会歌剧院又在卫星电台运营商Sirius XM设立24小时大都会频道,同时推出了网络播放服务“大都会播放器”(Met Player),以及于时代广场同步直播演出季开幕大戏等数字化内容服务,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规模。

,对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2


流媒体在线点播

迪士尼前CEO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曾表述过,优质的内容永远是迪士尼最核心的资产。但由于担心推出流媒体平台影响到自己面向电视台的版权销售收入,迪士尼一度搁浅了流媒体平台项目,多年来一直向Netflix出售内容。直至2019年,迪士尼才推出流媒体Disney+。目前Disney+的订阅用户已突破1.18亿,7美元的月订阅费低于Netflix的9美元,更只有HBOMax定价的一半。

作为内容的“巨兽”,迪士尼没有将自持动画IP作为唯一呈现对象,诞生于2015年的百老汇现象级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ton)进入了迪士尼的视野。这部讲述美国开国元勋的音乐剧创造性地以嘻哈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融合了爵士、R&B、节奏布鲁斯等流行音乐和舞蹈元素,打破了百老汇贯穿百年的大歌舞场面发展范式。《汉密尔顿》单年票房收入高达17亿美元,成为百老汇历史上的票房冠军,也构成了一个当代流行文化的现象和意义。《汉密尔顿》于2020年7月登录Disney+,在保留舞台戏剧质感的同时变身为好莱坞歌舞片的观赏效果,尽管形式新颖,但它仍与迪士尼动画电影载歌载舞的叙事方式具有某种内在同一性,一度占据了世界流行文化讨论的热点。

图:音乐剧《汉密尔顿》登录Disney+流媒体平台


图:流媒体观看视角下的音乐剧《汉密尔顿》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流媒体在数据压缩形式、内容结构组成和互动方式上与都国外流媒体截然不同。因此当现场演出形态与国内流媒体深度结合后,往往意味着虚拟与现实场景撞击后的全新社交互动形态的诞生
 

,对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3


“扩展现实”场景的狂欢

在灵感创作中,线上演艺正在向非现实空间中无限可能的“超级数字场景”延伸,通过网络和科技空前的聚合效应,迸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在体验尝鲜时,物理空间,不再是一种束缚。

随着中国的5G直播技术走向成熟,“5G+”很快以城市未来场景的承载者这一身份强势介入各行各业。2020年,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国内首创孵化了“5G+VR+AI云演艺直播新业态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并提出了以连接(Interconnected)、互动(Interactive)、智能(Intelligent)、沉浸(Immersive)四大核心要素构成的“5G+云演艺”的概念。面对2020年大型演唱会几乎全面歇摆的情况,咪咕公司推出了5G+云演艺“China Joy盛夏夜专属音乐会”,打造了真人+虚拟主持、跨屏云观众互动、VR沉浸视角等创新体验内容。尤其跨屏云观众互动让线上观演不再是纯文字的弹幕式互动,而是通过“子弹时间”、交互式AR、数字全息、MR虚拟舞台等手段成为可视化的沉浸式互动。这些都满足了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群体对临场参与感的强烈需求和向往。

无独有偶,2020年4月,全球超人气竞技网络游戏《堡垒之夜》与美国著名说唱歌手Travis Scott携手,在全球各大服务器上演了一场名为“Astronomical”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大型演唱会,共吸引了超过2770万名玩家观看。这个人数如果转化到实体空间,大概可以坐满350个鸟巢体育馆!

图:玩家们以“人人都是VIP”的身份加入《堡垒之夜》中的“超级数字场景”狂欢

很快,一种融合了《堡垒之夜》演唱会的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咪咕的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手段的E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形式迅速应用于线上音乐会。2021年3月,爱奇艺推出了“虚实之城”线上沉浸式演唱会。演出设有虚拟观众席,而是通过多种实时互动方式让观众与现场表演进行多维参与,偶像可以通过翻牌、连麦、宠粉送礼等,跟粉丝共同编织记忆,增强用户的线上沉浸式体验。

图:爱奇艺“虚实之城”线上沉浸式演唱会


,对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4


云演艺是所有演出的未来吗?

以上三个维度的内容经常被交叉谈及,并且都常以“云演艺”为视点出现在各类通讯报道中。伴随着“泛元宇宙”话题对各行各业的渗透,现实体验也逐渐不可避免地向精神产品层面延伸。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观看在线娱乐演出的用户规模突破1亿!从产业链条来看,云演艺的产业链依然遵循“内容生产——内容传播——观众”的三段式结构。内容生产方主要细分为文化院团、文化和唱片公司、音乐厂牌以及独立制作人等,内容传播方主要细分为直播平台、音乐平台、社交平台、在线视频以及部分卫视。但云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结构还十分不均衡,各大传播媒介则可以利用平台社区属性增强用户粘性,进而通过用户付费实现流量变现。即使向观众免费播出演出,仍然可以扩大平台用户规模,挖掘新用户红利。最关键的优势是,作为内容传播方,有着远低于内容生产方的试错成本

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等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演出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总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数据还显示,2020年中国夜间文化活动中对消费者吸引力最强的是各类演出活动,占比高达47.8%。当华灯初上,走进剧场邂逅一场合散悲欢早已成为城市夜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演出市场起步较晚,才刚刚迎来蓬勃发展期,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演艺从业者深耕行业数年,终于积累起了一批具有高度审美自主意识的优质观众。在未探索出更具魅力的呈现形式和完善的商业模式之前冒然转战线上,可能会导致艺术演出和商业剧场演出向更加边缘的位置滑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何种语境诞生和定义的云演艺,其本质都不是演出传播媒介的转变,而是演艺形态的再创造和商业模式的再探讨。面对产业机遇,如文化院团和一些制作公司的内容生产方,还应首先牢牢抓住票房这一重要盈利手段。同时加强将演出向镜头语言转化的经验能力,用镜头“包装”现场演出,重新组织节奏和视点,让观众获得不逊于现场观演的审美感受,从而完成自主付费观看。此外,还需深入结合国内流媒体和直播平台的社交互动形式,让更多观众以便捷有趣的方式加入互动和分享。

而旅游演艺还要额外肩负起拉动景区夜经济、促进就业、区域形象宣传等责任,更需要扎实的深耕内容、做好大众普及、带动区域经济活力。如果将云演艺作为产业链的拓展板块,则需要探索适合以短平快的线上传播媒介的全新形态,为线下演出引流。如河南卫视陆续推出的《唐宫夜宴》、《洛神赋》和《龙门金刚》,就找到了在地文化演艺在当代媒介中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促进观众对河南形成旅游目的地式的向往。

诸如演唱会和音乐节等大型聚集型现场娱乐形式,则更适合把握云演艺的行业风口,在5G、AR、XR等技术的加持下推动产业革命,创造更有温度的虚拟形象和互动方式,用虚拟制作这个新产业在未来为演出产业释放更多的价值能量。
 
云演艺无疑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拥有更大市场体量、更具革命性的时空概念、颠覆个体审美认知的新时代。然而,它带给人们更多的启示是,在突破个体生命经验的同时,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是否一定是对立和相互消解的;在拥抱改变的同时,能否探索一种新的基于演艺本身形态的互融方式;在拓展审美层次的同时,怎样将精神世界里社区型的共通语言转化为消费刺激点。而无论云演艺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观众已经准备好了。

(本文作者系华侨城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博士-马峥)

*本文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道略演艺立场。文章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THE END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道略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作品分享 科技前沿

3985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