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0
分享
- 艳压热搜的国风女神,2分钟吸粉4亿,网友:果然还是他敢拍
-
2021-11-28
水下舞蹈到底能有多美?
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已经给出最佳答案。
仿若洛神降世,身姿曼妙,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一战成名后,《洛神水赋》的导演郭吉勇,犹如被打了鸡血一般。
连续几个月,频出佳作,从抖音到微博,屡屡霸占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献给革命先辈的《红》。
柔情似水,却也掩不住似火一般的刚烈和决绝。
圆梦5年前遗憾的《鲲》。
再现《大鱼海棠》里瑰丽震撼的海底世界,丰沛绝美,宛如海棠。
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01
一个字“玩”
郭吉勇给自己取的昵称“斜杠玩家吉叔”。
街舞、潜水、摄影、滑雪、高空跳伞…样样都让他玩成了专业水准。
但真要撑起这个名号,不仅要是样样精通,得能玩出新花样,才叫绝。
比如,潜水+摄影,郭吉勇直接化身时尚大师,每一张照片都是满满的高级感。
但在此之前,郭吉勇只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重复着平淡又枯燥的生活。
每天朝九晚五,和政府打交道,搞工程招投标,做着差不多的事,接触差不多的人。
故事的逆转开始于一场蓄谋已久的“办公室出逃”。
毕业第5年,郭吉勇跻身于世界500强的央企工作。
端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郭吉勇却日渐感到疲惫和厌倦。
办公室的勾心斗角,躲不过的工作酒席,违心的讨好话语…都令人他难以忍受。
坚持6年后,郭吉勇决定辞职:“我担心往后几十年都会如此。”
彼时,他已经33岁,过了而立之年。
郭吉勇的人生信条:小福为康,以玩养玩。
恢复“自由身”后,他放肆地玩、肆意地耍,一发不可收拾。
但玩也不是随便玩,直接玩出了高水平和高技术,够酷、够炫。
比如,第一支水下跑酷的视频,直接重新定义“海王”。
复刻《刺客信条》的极限跑酷。
四个镜头+慢动作,完美诠释出“信仰之跃”,简直酷到爆炸!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规模水下人鱼秀”。
100条人鱼水下共游,仿佛穿越到一个真实的人鱼国度,美轮美奂。
回望离职后的几年,做的每一件事,过的每一天,都是在为自己而活。
郭吉勇直言,离职是自己这辈子做过的最对的一件事情。
“虽然也会为五斗米折腰,拍重复的流水线作业,但没关系,这是我想要做的东西。”
♯02
一个转机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触发了郭吉勇的人生转机。
因为疫情,郭吉勇不得不在家休养,偶然间看到一支名为《海女》的国外实验短片。
短片里女舞者的翩翩舞姿,令人他大为震惊,原来舞蹈还能这样玩。
▲《海女》
那一刻,郭吉勇真正地踏上了“水下追梦”之路。
一开始,设备和人员都紧缺,郭吉勇一人承包了导演、摄影师、剪辑…的多种职位。
处女作《莲》,一问世就大受欢迎。
演员身着黑白薄纱,手持毛笔,眉眼间至于冷冽。
一举一动伴随着裙摆飘飘,犹如水墨晕染,粉色笔尖尤似水中莲花,古韵十足。
走红作 《卷珠帘》,街舞+中国风,惊艳十足!
或许传说中的西海龙宫的三公主就是如此模样,令人美到窒息。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短短2分钟的视频,耗费了郭吉勇足足2个多月的心血和努力。
屏幕前的美丽惊艳,其实是幕后工作人员全心全意的付出和辛劳。
比如《洛神水赋》里翩翩起舞的效果。
演员需要在身上缠绕着鱼线,生生地拽出仙女飞天的模样。
一组镜头下来,演员已经是“伤痕”累累。
再比如《红》里飘逸的红绸。
总共重达20多斤,需要5名工作人员来回牵动,且动作要快以避免镜头穿帮。
甚至一个随便的推拉镜头,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好在,辛苦付出后,回报也足以慰藉人心。
郭吉勇最喜欢的作品《红》。
虽然论名气比不上《洛神水赋》,却是他有史以来最难的一次挑战。
各种寓意、情绪、调度、打光…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郭吉勇说,过往的经验和技巧都凝聚在这短短2分半钟里。
仅策划和筹备就耗费3年之久,舞者张娅姝甚至苦学了3年的自由潜水。
这是一部酝酿3年的“难产”之作,亦是一部充满情谊的诚意之作。
这是一部献给革命先辈的作品:
开场坠入无尽黑暗的舞者,是人民的化身,陷入绝望痛苦挣扎;
而那从天而降的红绸,那一抹红,是中国共产党的红,也是人民的希望;
舞者的腾跃、追逐、缠绕,象征着人民跟着党一起走向光明。
《红》拍摄的时候,正值《洛神水赋》爆火。
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郭吉勇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
3个月后,郭吉勇推出新作《鲲》。
实现了5年前用水舞还原国漫之光的梦想,在水下构建出《大鱼海棠》的神之围楼。
波光粼粼,为舞者飘逸的身姿增添朦胧的美感。
人鱼共舞,流动的轻灵感,恰似鲲在天际遨游一般的自在,梦幻唯美。
作品走红后,不少体制内机构和商业公司,都向郭吉勇抛出了橄榄枝。
但相比资金的支持,他更在意作品的完整度,不希望自己的创意被改得七零八落。
曾合作过的舞者张娅姝就形容郭吉勇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人”:
“他拍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爆火,不是为了商业,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
♯03
一个信念
如今,「中国风+中国歌曲+中国元素」是郭吉勇的标配。
但在一开始,却让他备受质疑,有朋友问他:为什么要用中国歌做背景音乐?
曾几何时,中国风、中国审美和“Low”、“土味”的字样牢牢挂钩。
因为干过旅拍摄影的活,郭吉勇曾经几乎一年365天,都在海外漂泊。
从罗塔岛到冰岛,从夏威夷到丹麦…他见过世界的多姿多彩,却始终迷恋中国风。
每每听到这种说法,郭吉勇总有些不服气:“为什么中国风会low呢?”
质疑越多,郭吉勇越坚定以中国元素、中国特色进行创作的信念。
即使国内水下舞蹈的创作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和国外相比,差了一大截。
但郭吉勇仍旧走着自己的创作路,拒绝模仿国外,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跑。
“我们应该创作出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自豪感的作品。”
中国有一个成语“抛砖引玉”。
郭吉勇说,自己愿意去做那一块“砖”,让大家都能看见中国风水下舞蹈的美。
“水下中国风的走红,折射出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
不但如此,他更愿意成为创作路上的“引路砖”,让更多有能力的导演加入进来。
从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走出去,而不是止于“自嗨”。
参考资料:
@斜杠玩家吉叔
娱理 | 从业余玩家到全国爆红:水下中国风舞蹈背后
后浪研究所 | 央企裸辞后,这个爱玩极限运动的男人终于「疯」出了圈
- END -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