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映道——童中焘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开幕
-
2021-11-26
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映道——童中焘中国画笔墨传习展”于2021年11月26日在潘天寿纪念馆开展。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山水画家姜宝林致辞
姜宝林说道,童中焘老师的画展,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在与童中焘老师接触的半个世纪里,亦师亦友相互了解,共同生活,结下深厚的师生友谊。童中焘老师的高尚品德、一身正气,值得大家深思和学习。
童中焘老师的画在当代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以六字来概括:“正”,是童中焘老师坚持的笔墨道路,是正统的文人画道路,他一直在正确道路上指引方向。“清”是格调档次,是书卷气,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童中焘老师的画完全是清正高雅。“圆”则指笔性圆里带苍,其用笔继承发展了顾坤伯先生的笔墨,是浙江美院山水画脉络的集大成者。“厚”指用笔苍厚,尤为淡墨,有内涵笔意,有学养天资,是值得学习的重点。“新”是新境界,新形式、新语言,他延伸发展了传统中国山水画。“养”是学养,他的修养高度主要体现在读书多、思考多、理论高,他结合自身体会的理论,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令学者敬佩。童中焘老师的学养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画好中国画的前提。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致辞
张捷表示,童中焘先生是其最为敬仰的恩师之一,他在教学上耐心细致、言简意赅而学理精深,不仅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义理,还涉猎西方美学著作,是一位视野开阔,思辨缜密的学者;他在学术上主张求大同存小异,形成了人画合一、通透清澈的精神境界,是一位读书有涵养,做人有风骨的传统文人。他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诗性情怀,在不断地自我叩问中,形成了山水画豪迈俊朗、恣肆放达、犀利爽劲、苍而润之的风神韵度。
童中焘先生从教60年,长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以智者的身体力行,为美术教育事业培养艺术人才。今日之所以选择潘天寿纪念馆做笔墨传习展,意义在于薪火相传,是童中焘先生给予后学的一次揣摩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位尊师重道者向先辈们的致敬。
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介绍道,展厅的一厅是呈现童中焘先生的回忆,老先生是如何教导他们,他们这一代又是如何结合时代和个人来进行笔墨的拓展和创新,展厅的二三厅进一步展现童中焘先生开拓和创新的过程。此次展览不同于一般的个展,它强调传承且带有研究性质。
展览现场
此次“映道——童中焘中国画笔墨传习展”是潘天寿纪念馆“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的第三回展览。此系列展是通过画家个案思考中国画笔墨的特质及其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的系列性展览。
“先生”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潘韵、陆抑非、陆俨少、黄羲等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他们坚守笔墨核心,在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自主构建了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潘天寿《古诗词选读课教学大纲草案》手稿
系列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这些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通过这些学生讲述老先生如何教学传授,他们又如何体会传习、探索创新,来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中国画教学和创新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
以回忆的方式,记得先生;
以传承的方式,记得先生;
以创造的方式,记得先生!
童中焘先生,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为陆俨少先生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省十大画家首都展。他的画骨气清刚、风神秀发,奇崛与豪隽共济。在中国山水画,尤其是对笔墨的理解、研究、继承和开拓上,童中焘先生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见,并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回答了中国画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
年青时的童中焘先生伏案苦读
一直以来童中焘先生沉心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精研笔墨,鲜少举办展览。此次展览是他65年来在笔墨探索上第一次全面、完整的展示。展览基于童中焘先生对笔墨的实践与思考,以他的求学经历、笔墨研习、山水探索为内容,全面呈现其艺术创作的历程,深入剖析其对笔墨的解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性展览。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求学之路
从事中国画的人一定要有理想,要追求真善美。
二、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位先生
在潘天寿、陆维钊、顾坤伯、陆俨少等老先生的谆谆教导中,从老先生们的艺术实践中,实现中国画学习的有序传承。
三、笔墨之道
讲述中国画的基点与高度,寻求“笔墨”本质,并展现童中焘先生基于此的写生与创作。
四、拓境扬道
保持中国画笔墨的独特性,探索中国画笔墨的新境界。
童中焘先生认为,“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最大特点,中国画的艺术表现终极目的是体道、悟道、行道。故本次展览以“映道”为题,不仅为展现中国画所追求的“道”,亦展现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之道、开拓创新之道。
传承之道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989年,陆俨少先生进行教学示范,左起童中焘、卓鹤君、陆俨少、孔仲起
“我曾有幸聆听潘天寿先生的教诲,并十余年目睹他的处世为人,每一回忆,一位最有原则的谦谦君子,刚正敦厚,儒家的高尚风范,学者的宏大谨严气象,就清晰地浮现出来。尤其是他‘超豁高雄’的思想境界,处处富含艺术辩证法的画学理论与绘事、教育实践,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潘天寿临八大山人花鸟山水册 1961年
潘先生从八大山人作品的构图中,吸收的多重复合而高妙的艺术处理手法、蕴含中国古典哲学理念的思致,以及特殊的笔墨组构方式。只身孤立的浓墨厚重八哥、平坡疏竹孤脚奇石、独鸟对思枯树、河塘寥落的三两溪鱼,八大的作品,画面空阔,精炼的画材布置,留白的大小、形态的考究,去繁就简,无不体现着“大道至简”的中国古典哲学内涵思考下的宇宙胸襟,这些精华,在潘先生的构图中,成为融合自身笔墨特色的化用。
顾坤伯仿石涛山水 1961年
童中焘 临顾坤伯《黄山云海》 1980年
“作为陆俨少先生的助手,我也承担着教学工作,这就需要对陆先生的绘画风格、作品艺术表现的方法,都有深入的了解。陆先生具有极强的传统笔墨功夫,在不同的写生场景下,都能灵活运用,并将自身的独特理解融于笔端。在山水册的临习中,深感陆先生的截景构图的笔墨组构,郁然呈章,精思独胜。”
童中焘临陆俨少《满峡重江水》 1963年
先生们处处富含艺术辩证法的画学理论与绘事、教育实践,给童中焘先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高尚的人格修养、对生命境界的毕生追求,贯穿在他们为人、为学、为师的全过程中。他们的人品、画品如山高水长,风规自远。
问学之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学生成为老师,40年的教学生涯,在美院浓厚的学术环境里,童中焘先生醉心于艺理学养的积累,沉心于山水意境的审美表现,完成了中国画学习中的有序传承,以及面对大自然“以心目而成之”的笔墨实践。
潘天寿临黄宾虹山水 1962年
马一浮 致钟钟山信 1945年
从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到钱钟书、马一浮、金岳霖、张东荪等先生的书,童中焘先生广泛涉猎。同时,对西方哲学、美学和画论亦有所涉猎,“这样对于中、西方艺术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对比它们的异同。”潘天寿先生的“高峰意识”和民族自信时刻警醒着他的艺术使命。
为画山水,童中焘先生跑了很多地方,武夷山、泰山、庐山、雁荡山,退休后去了宁夏、青海、甘肃石门水库、麦积山,留下很多速写。他认为,中国画的基点与高度,归结为“超越”二字,所以在虽是铅笔表现的速写时,“速”有着画者对物景的第一深刻印象的超越繁节的快速提炼,“写”有着迹线的书意用笔的体现。而画面中留白的运用,凸显出一个中国画创作者对于物景处理的权变与化用。
西泠晚翠
曲院风荷
湖心亭
放鹤亭
童中焘 虎跑纪兴 2014
笔墨之道
作品皆器,笔墨是道
中国画以“笔墨”成“象”,故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高的标准,终不能离开笔墨。在童中焘先生看来,从“骨法用笔”“立形存质”,发展到用笔用墨独立价值的强调,中国人以自己的经验,用“笔墨表现”实现了主体情、性的客观化,充实了艺术内涵,丰富了审美情趣。
童中焘 园林一隅 2006年
童中焘 武夷天风 2006年
童中焘 青山白云 2006年
童中焘 星湖雨霁 2013年
拓境之道
境界之上,一步一重天
童中焘《山水间》变体画之一组
童中焘 石门湿翠 2012年
童中焘 秋气嶙峋 2011 年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