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热风、良品铺子、每日黑巧、yoho!背后的设计公司,都是它

原创 2021-12-07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刘恺,RIGI睿集设计创始人,潮牌L-HOUSE主理人,东华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作为国内最具创造力的设计师之一,刘恺的设计手法以多元的状态并存,形成了鲜明的个人化风格与新潮的时代印记。近期,本刊编辑赴上海对设计师刘恺进行了一次专访,试图通过对其设计经历和思想的探寻与梳理,揭示一位当代设计师在承接设计项目、处理设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工作中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RIGI睿集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智慧




刘 恺


采访之前,对RIGI睿集设计的印象,是一家网红设计公司。“网红”两个字当然有着褒奖的含义,但某种程度上,网红本身也会给人带来一种“俗”的感觉。但是,通过对RIGI睿集设计作品的观察,我们又会感到RIGI的“红”似乎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家个人风格非常鲜明、作品非常具有辨识度的设计公司,其设计手法广泛涉及空间、平面、产品等类别,不拘一格、丰富多元,甚至难以归类,而所承担的又大多是面向公众的、时代感非常强烈的商业类空间项目,一些大众所熟知的传统品牌——李宁、良品铺子、热风、vivo、木九十等,近两年广受年轻人关注的新消费品牌——内外、每日黑巧等的品牌终端设计,以及Z时代潮流方向yoho!公路商店等,均出自RIGI睿集设计。作为一家创立于2007年的设计公司,为何能持续地保持创造力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首先聊聊RIGI睿集设计自己的家。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办公空间,身临其地,会有两个非常明确的感受:一、它的外观非常低调,远比照片上的低调,仿佛是在原地自然生长出来的,很容易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完全没有很多“网红”建筑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二、内部空间非常精致。两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面积不大但毫不局促,空间利用率很高。对于一个设计事务所来说,每天在办公室里创造的事情大多与这个世界的可能性有关。但是,是否设计事务所本身就是属于这个可能性之一呢?RIGI选择了一个临街的位置,143是RIGI的门牌号。在田子坊旁边建国中路这个四层小楼里,RIGI将一楼设计成一个开放空间。他们并没有局限于某种功能和展示,而是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与外界发生关系。RIGI希望这个空间本身就能与街区的界面融合,不断开放、更新,不断与每天路过的人生成新的关系,RIGI143是RIGI对于终端理想状态的一种探讨。可以看出,与一般的“网红”建筑多强调色彩和造型上的视觉冲击力不同,刘恺所追求的是“让一个空间构建新的关系,让空间和人的链接产生可能性”。这种与众不同的、内敛式的“网红”气质进一步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1.RIGI143与街区的界面融合

2.2020年春天,疫情复工第一天,用植物布置了RIGI143的入口

3. RIGI143一楼的开放空间

 

采访过程中,刘恺给人留下的初步印象是随性且健谈,这使得采访的过程非常顺利。观察得更细致一点的话,我们会发现刘恺的话语中显示出另外两个特点:首先,是思维的缜密性。对于很多问题的回答,他都会“第一”“第二”步步递进,回答层次很清晰,对于很多的个人结论都会马上举出例子来佐证。与此同时,他的批判性话语虽然很多,显得很独立,对一切有自己的判断,但同时又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包容性,很少基于特定的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进行判断,或者拘泥于具体的专业门类和门户之见。听起来,他似乎在肯定一切现存事物的合理性,这或许也可称得上一种辩证性思维。

 

在这两种印象之上,还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态度,即对做事本身的关注。纵观刘恺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似乎很多事情都不是他预先设定、规划好再行动的,反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甚至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思考的,而思考又会带动新的行动。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马后炮”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和行动习惯都是如此。只不过对于刘恺而言,他的每一段经历,其实都成了他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垫脚石。

 

由于网上介绍RIGI睿集设计的相关文章和材料很多,本文并不想过多地分析RIGI的具体案例及其风格,而是想通过对采访内容和相关资料的梳理,尝试解答我们所关注几个重点问题:首先,RIGI睿集设计的时尚感与鲜明的风格辨识度是如何协调统一的?此外,设计师是如何在响应时尚大潮快速变化的同时,还能保持自身的审美立场——或者通俗地讲,凸显风格辨识度的呢?再进一步说,设计师的这种思考模式与表达方法又是如何逐渐形成的?是否可以教授呢?



1


懵懂年代:“野蛮”生长与独立意识


刘恺1981年生于青岛,家的周围被海军博物馆、水族馆所包围。除了自小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之外,刘恺自幼便喜爱看书,尤其是军事器械、各国历史类的读物;同时,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并且特别爱动手摆弄机械和模型。刘恺的父母从事经商活动,平时忙于事业,对刘恺的爱好不支持,但也不反对。好在刘恺的学习还不错,就读于青岛六中的他,显然没有被自己这些“乱七八糟”的爱好所干扰。父母的“放任”,反而给了刘恺十分宽广的成长空间。其实,这也是八九十年代很多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那个时代,离“鸡娃”“内卷”“焦虑”之类名词的流行,显然还十分遥远。

 

青岛六中的三年高中生涯似乎很短暂,但显然对刘恺的意义重大。“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考大学是特别功利的,所谓应试教育,特别是艺术类这种,那个时候老师是特别开放的,完全鼓励你去乱画”。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正是多元文化在中国混合共存的时代。摇滚里的窦唯、张楚、何勇,以及北京音乐台最好的DJ张有待;文学里的《麦田守望者》《挪威的森林》,哲学上的萨特、加缪......刘恺在似懂非懂之间饥渴地汲取着多元文化的养料,渐渐地生成着自己独立的世界观。这样看似野蛮无序的成长环境,反而有助于个体较早形成探索精神、自我意识和具体的兴趣方向。实际上早在高二的时候,刘恺就已经对建筑、空间很感兴趣。“青岛有很多漂亮房子,得天独厚,我就买支马克笔,没事就出去,画了很多建筑速写,所以到了大学的时候,兴趣方向都已经差不多定了”。

 

大学时代,刘恺就读于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当时正处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虽然整个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已经十分旺盛,但是大多数高校对“设计”概念及教育体系的认识还并不很清晰,作为一级学科的设计学还要到十年之后才在国家层面确定下来。因此,刘恺坦承,尽管兴趣方向是一致的,但大学时代的自己对环艺设计这个专业的了解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就是一步一步去跟随所谓时代,通过实践,找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和感兴趣的方向去做一些事情”。经商家庭的出身似乎额外培养了刘恺独立的经济意识,从大一开始他就出去就帮人做设计,连后几年的学费都是自己交的。

 

大一学生接设计的活儿,今天看起来不太现实,甚至在一些高校里是不被提倡的。但在世纪初的那段日子里,这种状况却是许多中国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常态。本世纪初,正是中国房地产开始崛起的时代,设计的机会遍地皆是。东华大学所在的上海,更是开始了一段设计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刘恺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时代,但比很多同龄人更幸运的是,他是有备而来的。


2


摸索前行:适应时代与自我定位


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响应时代变化,适应真实需求,回应现实问题。但对于设计教育而言,这又无异于突显了将设计作为一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最大劣势——这个体系更新得太快了。课堂上教的,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刘恺的课外兼职设计是从做网页开始的。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所谓的CG设计或数码设计虽然听起来时髦,但现实中,初学者必须尽快掌握像Flash、3Dmax这样一批新工具来适应设计需求。刘恺是班上第一个拥有自己电脑的,所有的软件也都是自己摸索学会的。但是,单单技能的掌握远远无法达成对设计的真正理解,“整个大一,我自己做了好多东西,很享受这个过程,但那时候其实并不明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然而,与同龄人有所不同的是,刘恺并没有安于这种懵懂的状态,他不断尝试扩展自己对设计的认识维度。采访中,他特意强调了那段时期扩大自身对设计理解力的两个重要的校外资源:阅读和打工。国外的杂志是刘恺开阔视野的第一扇窗户。21世纪初,国内的设计专业读物并不是很多,刘恺就想办法拓展各类渠道。“当时每个周末我都去上海外文书店,它有一个卖旧书的角落,有很多国外的杂志。我在一家公司兼职打工时,还和同屋花了一个月时间把那个公司所有的设计专业书扫描了一遍,开始慢慢接触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设计师”。刘恺打工的是一家台湾的设计公司。当时的台湾,不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设计水准,都比大陆领先非常多。这家公司有着一套非常缜密的设计逻辑和项目管理制度,设计师也大多毕业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因此,即使公司承接的大多是商业项目,也仍能体现出背后严谨的设计思维模式与流程管理效率。从刘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大的。因为正是在初入门径的关键时期,他没有盲目地埋头于机械的、商业性的设计工作中,而是得以窥见了设计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特征,诸如系统化、标准化、逻辑性等,并且在实操中不断巩固和强化这种认识。

 

当然,除了机遇和环境,刘恺的勤奋、细心、敏锐与领悟力等个性特质也是他在这一阶段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认识的基础条件。“那个时候做了很多自己不会的东西,但是整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每天都反复弄图纸,看到工地就去逛”。这其实也是后来刘恺在返回东华大学教课时反复给学生强调的一点经验——“做中学”。“很多年轻人面试时很喜欢说我擅长概念和创意,不擅长具体的专业操作。但其实‘做’是基础,最难的才是创意”。刘恺认为,与建筑学有自己的一整套严谨缜密的逻辑不同,室内设计由于往往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因此显得更灵活、更随意,但其实它背后的逻辑更复杂、更多元。而这些逻辑,在课堂上是没有教的,或者说是没办法教的,只能靠设计师在实践摸索中去自己观察、思考并领悟。

 

如果仅仅是享受着房地产崛起大潮早期的红利而随波逐流的话,大学毕业后的刘恺也许会顺理成章成为某大型室内设计公司里的一名精英设计师,那么今天之RIGI也许就不复存在了。不甘懵懂、不甘寂寞、不甘“躺平”的刘恺,一直在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中寻找着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进一步理解自身真实愿景、认清设计本质的契机。

 

大四时,北京某个高档公寓样板房项目成为触动刘恺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个时候就意识到问题了。第一,我现在正在做的东西并不是我喜欢的东西,甚至不是我认同的东西,豪宅跟我的生活没有关系。第二,我也不觉得有钱人该那么生活,那只是物欲横流时代里的一个梦,事实上,这和我的价值观相悖”。由此,毕业之后一年多,刘恺就从原公司辞职了,毅然走出了那片在当时仍然处在爆发式增长阶段的“舒适区”。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接下来做的事,应该是自己能理解、能把握的东西。这,也正是一个设计师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


3


商业探索:时代调性与个人风格


2006年,辞职之后的刘恺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公司——RIGI睿集设计,全称“上海睿集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精力旺盛的刘恺还因为个人的爱好做了一个潮牌——L-HOUSE。在刚刚兴起的淘宝电子商务平台,刘恺一边画图,一边当客服,酷炫的图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第一个月就卖了8万多。潮牌设计的这个分支看似他整个设计师生涯的一个插曲,但其实隐含着刘恺个人性格中对于某种不可知、不确定性元素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是说今天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从来不觉得是这样。这个世界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在你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里面,它一定会显现它的价值。”

 



4—7.原创潮牌L-HOUSE


本世纪初期,做商业设计项目的国内室内设计公司基本上跟做店铺装修差不多,但已经做过不少房地产样板房项目的刘恺反而对这个领域更感兴趣。与一般的设计公司不同,刘恺并没有将自己承接的项目简单地看作是一家店铺、一间商场,而是敏锐地看到了这些店铺、商场背后的那个关键词——商业。“我觉得,商业是连接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透过商业,我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如果做个样板房、做个豪宅,我只服务一个人。但是设计一个商店,却真有可能解决一些年轻人的具体问题”。从更开放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求学时的东华大学,还是RIGI睿集设计的所在地,上海这座城市,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塑造了刘恺的意识和行动。同样出生于沿海城市,甚至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刘恺,似乎天然对于城市、海洋、商业这些词汇有着心理上的亲切感,而这同时也赋予了他一种职业责任感。“尽管今天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有着各种各样的负面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在这个体系里,通过一些东西,通过我的设计,解决一些人的问题”。

 

可以听出来,刘恺不断在刻意强调为他人解决问题这个说法。那么,他所说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否就是指解决客户的需求呢?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本文作者并非设计专业出身,并不想对RIGI的设计案例进行详尽的解析。但是透过一些RIGI睿集设计的典型案例,还是能大体感受到刘恺为RIGI奠定下的三个基调:一、时尚感;二、个性化;三、多元性。首先,我们可以先从刘恺对前两个问题的应对和思考开始。

 

1.时尚感:设计表达应基于时代

从2008年起,RIGI睿集设计开始跟热风(hotwind)品牌合作,这也成为刘恺设计师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那个时间段,正是专卖店模式大行其道的时期。在跟客户沟通交流的时候,双方都意识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悄然到来:“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忙碌,逛商场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一层一层逛。所以我们需要更集合的平台,要服务更多的人。”经过不断协商打磨,设计方和业主对“平台”这个概念,以及满足普适性社会需求这个基调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RIGI大胆地打破了传统购物商店的分区式布局,凸显多元性和包容性,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加自由的、充满个性的购物及休闲体验。回顾与热风合作的这段经历,刘恺更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项目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热风这个设计的重要,不是说它设计得多好,而是我们看准了那个时代。我们透过热风看到了所谓的‘快销’(Fast Fashion)时代的来临”。

 

8—9.热风,设计师承载需求的操作系统,RIGI作品

10—11.良品铺子终端设计,RIGI作品


从这一时期开始,刘恺开始对设计的认知问题进行更深层的关注与思考。他敏感地意识到,设计决不只是实践操作层面的事,必须要上升到认知层面的思考。用刘恺自己的话来说,“当时还不敢说是策略,但是在我们每个设计里面都会下很多功夫去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达成这个最终的诉求”。从这里,我们发现刘恺已经触及了设计思维的本质核心,对“为什么”的思考,也正是刘恺的设计智慧自然生发的有机土壤。

 

2.个性化:风格是生长出来的

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RIGI的设计风格始终显得非常年轻时尚,用刘恺的话讲,“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基于时代化的表达”。但与此同时,RIGI的设计又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或者说设计品牌自身的个性化风格印记,因为刘恺始终觉得,服务于品牌的设计公司同样需要品牌意识,因此他把RIGI定义为一家有趣的公司、有气质的公司。由此,也就引出了我们采访刘恺时最想问的问题之一:如何协调个人风格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呢?

 

刘恺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对于时尚,他认为就是时代的调性,但这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东西,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表达;而风格,其实就是设计师对自我的定义。对比两者,刘恺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见解。他认为,调性,是一种时代感在当下的表达,或者说每个时代的高级感,它一直是浮动的。“就跟现在流行的国潮风一样,本身不存在好或者坏。有的时候人会把老的东西拿出来怀念,有时候人们又会去突破一些东西”。而风格,应该是个人在表达某种时代感时的内在逻辑,或者通俗地说,设计师是“如何”表达出时代感的。刘恺特意用王朔的小说做了比喻:“我特别喜欢王朔的几篇文章,第一篇是《我是你爸爸》,第二篇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透过表面上那种‘痞’的东西,他在作品背后深藏了对时代的一些悲悯的反思,但却是用一种特别调侃的方式写出来的。设计师也是一样。”

 


12—13.女装品牌naivee终端设计,设计是内核与形式的重建,RIGI作品



14—15.内外,设计是感性的逻辑,RIGI作品


由此出发,刘恺对当下设计界对设计元素与语言的滥用表示了不满:“你学会了语言,如果表达逻辑有问题,那就不见得叫风格。当然,拼凑元素也是一种学的过程,但是风格其实是对设计语言的一个再组织——组织得好了,让人觉得好像不太一样;组织得不好,一看就是抄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风格应该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个外在赋予的东西。”刘恺和RIGI的成长经历,似乎恰恰从正面验证了一种设计风格生长以及自我意识觉醒的自然过程。如果把刘恺的话进一步延展的话,其实可以说,设计就是对时代的一种主动映射及自我表达。


4


设计智慧:判断需求与信息传递


由此可以又进一步发问,做了那么多商业性的项目,刘恺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怎么能既满足他的需求,又保持自己的风格?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两个问题又该怎么协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才真正体现出了刘恺作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洞察力、思考力和行动力。

 

刘恺认为,第一,业主选择的就是设计师当下的风格,设计师当然有必要给他这个风格。“其实很多公司找我们的时候已经默认我的风格是存在的,不然如果你在某个层面里面没有创造力,他凭什么找你啊?从根本来讲,一个品牌到最后,你所倚仗的一定是专业的”。第二,设计师不要低估业主,业主也在不断地学习着、改变着。“现在业主的视野不比20年前,他看过的东西一定比你多得多,但是不妨碍你告诉他更专业的东西”。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科学分工的产物,无论是“设”,还是“计”,都有它的内在逻辑,因此专业性是第一位的。

 

但是问题在于,设计的这个“专业性”具体是指什么呢?本文作者觉得,这就是睿集之“集”的设计智慧,这同时也是RIGI睿集设计第三个重要特征——多元化的原点。这种智慧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判断需求”。其背后是设计师对真实需求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深入挖掘、综合分析、决策判断的能力。刘恺认为,首先,生活里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有的是你需要的,有的是你想要的,有的可能是你想买的,这些不同的逻辑构成设计的不同原点。其次,每一个品牌的风格都取决于它本身的性格,每个独立的个体最后表达出来的一定是基于他自身生活的。对于设计师而言,要真正理解需求本身,而不要陷入到一些表面的话语陷阱里。由此可见,刘恺的观点是,设计师真正要做的是“创造设计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与需求连接”。“我服务的品牌大部分是在市场里面有一定经验的,它们背后的历史、商业逻辑是足够我学习的。我更关注它作为一个个体,在时代里的定位,跟时代的连接。具体来讲,首先,你得非常理性、客观地去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然后,再结合它的现实去寻找逻辑。而不是他今天给你出一个设计需求,你就简单地去满足这个需求,那你的价值就只是一个执行者”。

 

16.木九十,“设计”是每一次量化的质感,RIGI作品

17.极橙齿科,“设计”是一点点的温度,关于我们的牙齿,RIGI作品

18.喜鼎饺子,中餐在质感中的体现,RIGI作品

19.每日黑巧,设计是链接每一个可能,RIGI作品


第二个层面的设计智慧,就是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方式。刘恺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传递方式、获取方式的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巨大改变,实际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很多年轻人其实已经很适应这种改变。这是在当下做设计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刘恺以SKP举例,“严格意义上,在商场构造上它没有什么创新,也是一个一个店,但是它加了很多好玩的东西。透过这些好玩的东西,让你至少有兴趣去接触这些东西。它忽略掉个体的人群,强化的是整体的体验感、探索感”。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要从一个信息传递的角度去理解设计的逻辑,进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20—22.143project,设计是用物来重建生活,RIGI产品设计


由以上两个层面可以看出,刘恺所言的对真实需求的分析、判断,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理解,恰恰对应了设计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或者说“分析定义”与“传递表达”两个不同阶段的基本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刘恺的观点似乎可以与设计研究领域非常流行的“双钻设计模型”相互印证。该模型即指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会潜在地被分为“做正确的事”和“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两大部分,其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会呈现出:分析(发散)>定义(聚拢)>发展(再发散)>传递(再聚拢)的规律型趋势,就像两颗钻石并列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对问题本身的洞悉、转化和再定义,以及对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具体专业门类的局限。正如刘恺所说,过早地确定设计的边界,反而会导致每个行业的内卷。“做空间设计的,就拼命地换材料、换风格;做视觉的,就拼命地把Logo做得特别不一样,但是这没有多大意义。你可以换一个维度,一个Logo为什么不能是立体的?为什么不能是交互的?”有意思的是,这一观点恰恰又与美国设计理论家理查德·布坎南的“设计四秩序”的观点不谋而合。正如布坎南所言:“只有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反复权衡才能体现设计思维的优势所在。......在每种设计行业中都存在如下明显的类似趋势:最初的关切点集中在某一领域,但是创意却往往发生在视角的转移过程中,将之前考虑的问题重新置入到另一种新的框架下,从而激生新问题并获得新的创意。”[1]笔者认为,这也是RIGI睿集设计显得灵活多元,其业务范围广泛涉及空间、品牌、平面、产品......难以被定义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原因。


5


教学反思:理解世界与价值塑造


在真实的设计界摸爬滚打十余年的经历,加之好读书、勤思考的日常习惯,使得刘恺对于设计教育的方向、目标与手段也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认识。尽管很少著文立说,但身兼东华大学校外导师的职责,刘恺还是尽量将自己的思考贯穿到具体的教学过程,甚至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之中。从采访中可以听得出,总体而言,刘恺对国内当前设计教育的现状并不满意,他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几个重点问题。

 

首先,是设计教育中对形式审美的过度强调。他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目前的教学体系仍然是从当年的艺术教学转换过来的。比如先学素描,再学平面构成,然后到立体构成,等等。但是,单纯基于审美这一基础去界定课程其实是有问题的。什么叫美?什么叫不美?什么叫风格?其实没有统一标准。学生更需要的是一个理解世界的工具,或者说用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去理解世界。“所以我特别排斥、反对的就是从形式出发做设计”。

 

其次,设计的载体也有问题。目前的设计教学往往是从专业性问题,比如空间问题切入展开,而并没有基于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世界的理解。城市是由什么构成的?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去关注,都没有试图去理解,这样就导致了设计出发点的单一维度,以及思维过程的僵化。“你做商业空间的,和做住宅空间的,或者办公空间的,甚至联合办公和那种集团式办公,就完全不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刘恺在这里提及的两个教学重点,即: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理解世界而非描绘世界的工具,一方面是要指导其去理解真实世界的需求而非局限于具体的专业领域,恰恰符合了当前国际设计研究中对设计思维特征和作用的主流认识,即作为设计中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设计思维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这两者看似差不多,但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与教学科研中却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异。前者往往会导致一元化思维,容易被拘束在单一的专业性问题中,既难以跳出学科专业的桎梏,更难以将现实问题予以灵活的重构和转化。就如同前文中刘恺指出的设计行业“内卷”问题:室内设计就只做室内,产品设计就只关注实体产品,视觉传达设计就只关注平面。而只有当设计师意识到设计要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出发点时,其思考的维度才会得到大大扩展,突破既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而会对实际需求加以重新解读、重新定义,发展、创造出全新的设计,传递给社会,服务更多人群。

 

除了对设计教学本身的看法,刘恺还十分关注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刘恺反对当前设计教育中灌输给学生对与错、好与坏这些单一维度价值判断的做法。“你得激发他的兴趣,你得让他喜欢这个世界,而且你得说他能懂的话”。在他看来,首先,设计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行业,学生必须及早培养起竞争意识。“你得适应这种状态,你得努力表达出自己所有尽可能要表达的东西,你得学会说话,学会礼仪,学会讲述你的设计,学会用所有的设计征服别人。设计必须得表达,设计就是一个燃烧的行业”。其次,要明确设计的自身定位和意义。在刘恺的眼中,设计就是一个解决生活问题的行业,而不是一个改变生活的行业。“不要过分夸大设计的意义,但是一定也得明确设计的意义——设计是给生活宽容的。一个好的设计,可能会赋予一个人生活新的可能性”。




结语:与特别的时代建立连接


结束对刘恺的采访后,我们感慨良多。本刊《第一线》栏目推出已近十年,采访过的设计师近百名。尽管这个栏目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学术、教学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到底该如何搭建?其实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索之中。归根到底,作为一本学术期刊,推出这样一个关注那些活跃在行业第一线的设计师群体的栏目,似乎总是显得与整个刊物的“学术”定位气质不符。但同时我们又能观察到、感受到,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却往往是设计师的实践那么学术是什么?学术是否只是理论?学术是否就意味着对真实的、复杂的世界的抽象化、理想化,甚至简单化?学术是否就应该高高在上,远离甚至漠视每个人努力“在世”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归根到底,学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思考,思考这个世界,思考我们人类,思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行业实践,决不等于没有思考,往往很多从不写论文的设计师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反而是那些不愿离开象牙塔的“安乐椅学者”,却往往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需求以及快速变化。由此可见,也许我们一直过于僵化地固守在学术、行业、理论、实践、产业、教学、研究......这些词汇概念所划定的界域中了。在一个真实世界中,能够令我们每一个人跟他人、跟社会、跟时代连接的,往往是一个混杂着各种信息、各种技能、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知识体系。从某种层面上讲,这正是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就像刘恺所说的,“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这是一个最特别的时代”。因此,才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通过智慧、勇气、坚韧和理性来明确自身的定位,构建起个体的独特性,进而与世界中其他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建立起理性的连接,与他们协作、与他们交流,去关注他们、服务他们,勇敢地面对这个特别的时代,真诚地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



注释

[1][美]理查德·布坎南《: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M],[美]维克多·马格林、[美]理查德·布坎南编:《设计的观念:〈设计问题〉读本》,张黎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第28—29页。



来源:《装饰》2021年第8期介绍
原文:《睿识自我,集思创源:RIGI睿集设计创始人刘恺的设计智慧》
作者:周志、王小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设计师 人物介绍 作品展示

2054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